中学生德育教育讲座厦门

时间:2024-01-17 点赞:44231 浏览:8460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心理健康论文范文,心理健康类有关电大毕业论文,关于中学生德育教育讲座厦门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心理健康及独生子女及大学生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心理健康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心情参考

近日由深圳万安源咨询中心主办,深圳市福中社区工作站,深圳市福田区妇联华富街道办,深业物业协办的以"关注妇女,关爱家庭"为主题的免费心理咨询,公益讲座等系列活动在福田区福中路深业花园,福田区彩田路华润万佳等地展开为小区居民解答包括工作,家庭,孩子教育,情绪困扰等各种心理困惑..

据悉,主办方希望通过举办不同主题的公益活动,让社会关注女性心理健康,让更多的市民有机会通过直接接触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免费获得心理咨询提高自身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活动主办方负责人卢女士还透露,为了满足广大来深务工者的心理需求,心理机构接下来还将进入工厂为女工们举办不同主题的专题讲座,普及教育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

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从2016年4月28日开通至今,免费88851085接听了2500余个求助,成功化解了11名有倾向来电者的心结.昨日,市民情感护理中心举行年会,表彰20余名义务参与接听的心理咨询师.

作为一家民间公益机构,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运行8个多月,求助来电踊跃,来访面询者逐步增加.中心主任徐景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民情感护理中心的危机处理能力增强了,社会舆论宣传影响日渐广泛,日常管理运转正常,事业拓展初见成效.从深圳地区来看,情感护理的网络逐步形成,情感护理渠道日益延伸,辐射面在不断扩大,来电者中,既有十几岁少年,也有七十多岁老人,既有蓝领打工者,也有白领,老板和公务员.各种有心理及情绪情感问题的市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从该中心的免费咨询及面询中获益,心理及情绪问题得到解决,避免了不少潜在的和他杀事件.深圳以外的来电地区增至23个省市地区.

在深圳,外来劳务工是很大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不仅关乎其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关乎企业发展与社会稳定.

记者从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获悉,深圳是卫生部"心理健康指导试点工作"城市之一,该项目为国家试点工作,旨在建立深圳市外来劳务工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网络,探索出适合深圳实际的"外来劳务工心理健康指导"服务模式.

据悉,这个试点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在工厂培养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联络员,企业里要设立心理咨询室,遇到情况及时与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联系.

该项目已经于去年在赐昌,富士康两家企业试点,目前正在富士康培养100名心理咨询师,希望通过他们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影响到更大的群体.据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刘铁榜介绍,今年要扩大试点范围,把项目扩展到更多的企业,让更多的外来工受益.

90后群体现状剖析

由于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过早的竞争压力使"90后"普遍聪慧多才,爱好广泛,比较注重自我,但同时也存在学习焦虑,抗挫能力弱,嫉妒心强,对网络依赖等问题,他们自信又比较脆弱,敏感而多少有些自私.

"我们是一群一直以为被世界遗忘的小屁孩,一面享受丰衣足食,一面感叹精神空虚,一边被爱包裹,一边又感觉是在被人抛弃,一面享受与青春,一面又兀自悲伤."这是一个92年出生的女孩对90后孩子自身的描述.

9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也导致少年犯,追星族,网瘾,暴力叛逆等刺激反应现象的出现,这些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下面是从网络中归纳出的90后的一些典型特点:

1,很多孩子有学习焦虑

在教育产业化的政策下,学校加压,各种各样的培优如雨后春笋,于是90后孩子自小即被大量的家教,教育辅导书进行专业培训,过早的竞争压力使"90后"普遍聪慧多才,爱好广泛,比较注重自我,但同时也让很多孩子产生了学习焦虑的问题.

2,极端自私和耐挫能力弱

现在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很多青少年从小在家中唯我独尊,占有欲十分强烈,由此造成了他们极端自私的心理表现.同时,对来自环境的压力十分脆弱,适应能力差,受不起挫折,甚至遇到不大的事情也会有很大的情绪反应,采取过激的行为.

3,有强烈的反叛意识:

许多"90后"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这是这一代人的显着特点,但是有些时候他们的反叛意识也会出现偏差.,喜欢与成年人群的规定,纪律对着干,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完全不听,这种过度抗拒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心理常常使青少年出走,,犯罪.

4,极力表现与众不同

一部分学生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时,会选择用标新立异的方式,比如上课调皮捣蛋,起哄,穿奇装异服,试图通过这样的表现来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引起老师和同学关注,寻求心理平衡,获得心理满足.看看大街上的青少年,已经有部分男生戴着耳环,打着耳钉,染了发,有些女生刻意模仿自己喜欢的日韩明星的穿着打扮.

5,灰色心理,孤僻冷漠,封闭心理

由于家庭环境的因素以及父母教育方式的偏差,造成一部分青少年孤僻,封闭自我心理的形成,使他们不再轻易向别人吐露真情,很难找到可以产生心理共鸣的知音.因此他们常感到不易被人理解,感到孤独.但由于社会化的要求,他们又强烈地想与人交往,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因此他们又常常感到烦闷不安,出现消沉颓废,情绪低落,焦虑烦躁等现象,常用的口头语"我抑闷啊,我烦躁"等.

6,对网络十分依赖

青少年上网现象被称为"网络",也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迷恋网络的孩子,也有求助心理咨询的,他们往往都知道迷恋网络的害处,又无法控制自己,老想往外面跑.

社会对90后的争议

诸"门"事件,90后很黄很暴力

深圳康桥书院副校长李灿认为是社会氛围的低俗化害了学生.社会因素肯定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家庭教育的失衡,再次是学校教育的偏颇.当今社会各种信息泛滥,网络信息无所禁忌地传播,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袭,都容易让学生迷失.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赵卫认为中学生"堕落"源于人性养成教育的缺失.学校在性与暴力方面睁只眼闭只眼,消极无为,放任自流的做法存在直接关系,传统德育教育这种外部灌输形式已经失效,而强调训练,强调打造人格的人性教育素养养成则绝对缺失.

请给"90后"宽容与信任

"社会舆论方面,对90年代后出生的孩子有许多忧虑.但是,任何一代人都既有长处,也有短处,任何一代人的成熟,都需要一个过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范先佐教授说,"在10多年前,"80后"也曾被质疑,甚至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但是,在今年的奥运圣火传递,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这些大事件中,"80后"的表现证明,他们是可以担当责任的一代,他们已经成熟起来了,此前对他们的偏见,也在一夜之间消除."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陶梅生教授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与以前的大学生相比,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在英语,计算机方面的能力更强,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心态更开放,这是他们的长处."他说,"但是,总体而论,这些孩子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抗挫折能力不强.因此,在某些基本素质方面迫切需要培养和锻炼."

两位教育专家最后均表示,对"90后"大学生,不妨给予他们更多宽容与信任,相信他们一样会在不断的历练中成长和成熟起来.

总结:

每个时代的新一代似乎都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他们身上打上了标志这个时代的鲜明烙印.对于新一代,似乎都有人来褒贬一番,或者忧心忡忡,或者赞扬嘉许.但是,谁在年轻的时候没有犯过错误呢不同时代人们给予的定语都不同,我们可以记起的词语有过去的"迷惘的一代","愤青","垮掉的一代",到现在的"新新人类".但不论怎么说,每个人都是历史长链中的一环,只是历史赋予每个时代的使命都不同.

90后终将有一天成为中国的主人翁.同样是独生子女,但90后和70后,80后一代却显出非常的不同.关于90后,有的开始关注他们这个群体,有的可能还没有注意到,他们已经开始展露出他们这一代人特有的行为方式.

文学评论家谢有顺曾指出,这群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从某个角度说,虽然90后还没有真正登上社会的舞台,还处在被呵护,被教育的阶段,但这一代孩子,由于整个变革中的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普遍地早熟,他们从一开始,就乐意成为消费社会,技术时代的宠儿.

我国着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曾说过"好习惯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面对"90后"的他们,面对国家的未来,他们"冲动",但他们直率,单纯,他们"自我",但追求自我价值正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他们"现实",但是生活终究要褪去繁华,时代的烙印是时代赋予的,90后也终将融于这个时代.

中西方心理咨询跨文化比较 一,心理咨询中国化问题中出现的矛盾 1,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矛盾:人本主义强调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以提高人的自尊,自爱和自助能力为其首要目标.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浓厚的家庭观念及其反对突出个人的主导思想相冲突. 2,心理冲突社会化与病理化的矛盾:在西方,将心理咨询看作是解除自身烦恼的有效手段之一.许多人将心理咨询过程看作是一个了解,自我享受的过程——成为社会发达的标志.在中国,则是以医学模式来认识人的心理冲突. 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前者是平等,后者是医患关系.

4,自我暴露与好面子心理的矛盾:文化差异. 5,指导与不指导的矛盾:国外,要求咨询人员尽量在谈话过程中尽量不对来询者提出任何直接的建议与劝说.它还力图通过认真的倾听与不断的提问来积极启发来询者独立地思考其当前面临的问题.而中国,来询者期望从他们那里得到直接的指导与教诲,而不是被动的倾听与提问.否则易于将咨询者对他的尊重当作无能的表现. 另外,还有判断与不判断的矛盾.

6,偶发性与持续性的矛盾: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谈话过程,而不是一两次的偶发性谈话.它需要时间来培养咨询人员与来询者之间的相互信任与沟通.它是咨询人员对来询者施加影响的关键. 7,个人咨询与集体咨询的矛盾:如治疗小组,对于人的自我暴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有些困难. 8,中立性与报恩性的矛盾: 核心在于文化差异,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矛盾. 西方心理咨询模式在中国社会普及中&#

本文是一篇心理健康论文范文,心理健康类有关电大毕业论文,关于中学生德育教育讲座厦门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心理健康及独生子女及大学生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心理健康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30340;4个突出矛盾 一,权威性与非权威性的矛盾 西方:平等交流. 中国:期望值高,指点迷津,或者无主见,无能力. 二,判断与非判断的矛盾 西方:自我探索,情绪释放. 中国:个人观点,自身经历. 三,指导与不指导的矛盾 西方:对方去思考,自助. 中国:多给予具体指导 (社会,文化因素) 四,方向与无方向的矛盾 西方:多听寡言,无固定的谈话程序. 中国:开放式的谈话会使来询者不适,会降低自己的价值与作用.

分析:运用非指示性心理咨询方法遇到许多来自中西方文化与社会差异的问题. ——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矛盾冲突 西方:个人中心主义——三不主义 中国:修身养性与自我克制

中国社会化过程的特点:依赖性训练,顺从训练,谦逊训练,自我克制训练,自我满足训练,惩罚选择,羞耻策略,家庭中心,多重家长. 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模式——启发式心理咨询 启发来询者进行积极思考与咨询者的适当指导相结合应是中国社会推行心理咨询的最佳模式.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与心理咨询力求强化的自主与自助能力的主导思想不谋而合. 2,启发思维强调有效的学习是"启"与"发"的结合,注重调动学生学习过程的灵活性与积极性,使之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相互磋商.

应遵循三条原则:

1,指导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原则.循循善诱,求"启""发"意. 2,引导与尊重自我相结合的原则.认同其体验,引导其现有思想与行为方式的缺陷与不足,以求新的更完善的思维方式,进而实现自我调节,自我悦纳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3,指导与个人努力相结合的原则.对来询者的不断深入的自我探索予以不断的指导与及时的肯定与赞许. 注重来询者独立思考与咨询者积极引导之间的互促作用.它将心理咨询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谈话过程,而不是一,二次偶发性谈话活动.除对来询者某些具体指导外,但更多的是两者对来询者的问题共同探讨与分析.另外,不全盘否定非指导性心理咨询,而在于有选择地继承.其它,不将来询者的问题看作是纯心理与行为障碍的表现,而是将其看作是个人成长与人格完善过程中的问题.这种非病理学的认识方法不仅大大发扬了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也增强了人们对健康人格重要性的认识.

心理问题一:恋爱受挫--分手却不懂失恋 在求助信中,60%都是关于恋爱情感的问题,其中以"恋爱受挫"最为高发.80后的年纪,到2016年,最大的28岁,最小的18岁.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学说,18-30岁,正值"练习爱"的人生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亲密"与"孤独"的矛盾.也就是说,在这个年龄段上,我们必然遇到爱,经受它的考验和磨练,从一个人的小小世界里探出头来,学会用爱把自己和他人黏起来为爱受挫和犯错,都是这个年龄必然会面临的问题."我爱的人不爱我","爱为什么那么快就消失不见","爱难道就是相互伤害","爱情真是脆弱的东西","我失恋后不再相信爱情"等这些因受挫而带来的伤心,虽然令人心碎,却也让我们变成大人.我们都是在学会丧失后,才变成大人的.等到我们说"分手"时,不再畏惧失恋,我们的爱恐怕就练成了. 安全风向标:80后习惯说分手,反正不爱了,就分吧.但很多人却不懂得失恋也是需要学习的,处理悲伤,总结经验,没有恋爱受挫的人,并不懂得爱恋.既然这个问题人人都要闯,就请你闯得大胆一些吧. 心理问题二:无爱症--我根本不会爱别人 爱而不得固然难过,但根本没有动情,才真让人郁闷.80后因为独生独处,产生了一批"无爱症候群",到了适婚年龄,却仍然对别人动不了情.不懂爱亦不会爱."相亲族","闪恋族","等爱族"等都是无爱症的表现.无爱,往往是由于被爱泡大而导致的,从未失去过,自然不懂得如何争取.80后中的大多数人,作为独生子女,从来不用和兄弟姐妹去分享父母的爱,很多需要还没产生就被满足了,所以根本就不会换位去思考别人的需要,因此也就不会爱. 安全风向标:失恋往往比自恋要好,至少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去爱恋.先学习如何去满足别人的要求,发现这些需求,是治疗"无爱症"的第一步. 心理问题三:社交恐惧--内向的罪,还是外向惹的祸 80后中的一部分人,已经踏进社会,家庭的庇护,和"我是老大"的优越感一下子全没了.很多人都发现人际交往的问题:"我怎样才能让同事都喜欢我","我无意中就让上司不爽了","在公司没归属感"等内向的人觉得自己不合群,不会和别人说话,外向的人觉得自己的张扬让人嫉妒,有人会暗中加害猜不透别人的心,好像都是自己的错. 安全风向标:社交问题,并不是80后才开始面临的难题,我们的祖辈都遇到过.内向外向并不妨碍你四海通吃,关键是你如何给自己一个职场定位,社交都是有目的的职场活动,找好自己的位置,该说什么就说什么,无须看人下菜,只需做好自己,才是正道. 心理问题四:择业混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80后的跳槽问题,一直令长辈们头疼.似乎我们可以很轻易的说出"我不干了"等没有耐性,意志力不坚定,似乎的确是我们的问题.但导致择业混乱的,并不是意志力的问题,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80后面对的世界,只要看看2016年发生的大事就知道快速,多变,信息庞杂,压力巨大等大事越多,我们就越觉得自己渺小,渺小的人就算有需要可能也是白搭.何况80后生来就不愁吃喝,不爱看新闻联播,只喜欢猫起来跟自己玩儿基本需求都满足了,所以大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对80后来说,似乎更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我受不了朝九晚五","上司看不到我的与众不同","我憋屈,不能一展拳脚","我换了9份工作了,又想辞职了"等人生,职业发展都在"不想要"里反衬"需要",没有主动的规划,走一步看一步,当然没有耐心和毅力. 安全风向标: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是非常难的事.首先要从了解自己开始.先了解过去的自己,再问问将来的自己,职业规划,要从人生规划开始.我们需要想想2080年还活着的自己,他想拥有些什么呢 心理问题五:性困惑--我很开放,也很传统 80后对性问题,已经可以侃侃而谈.但在自己的生活里,做得就不能像说得那么轻松了.心岛主要接到这样的一些求助:自己或男友有处女情结,有怪怪的性幻想,对婚前性行为犹豫不决,未婚先孕身心受伤等从大家的问题可以看出一个规律:如果对性的态度极端开放或传统,都不太会有心理困扰.但如果困在"开放"还是"传统"的矛盾中,就容易引发心理问题.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半开半不开的,但因自诩为新新人类,所以总觉得自己该大胆地做点让父母瞠目结舌的事,加上青春对性的正常好奇,往往一冲动就做了,做完了就爆发心理冲突.安全风向标:你是开放,还是传统,给自己唯一标准.如果是传统,就坚持做你的"处女","处男"吧,如果开放,情到深处,就自然而然吧.切忌别把自己放在中间,两头都想拽着.矛盾在性这件事上,有害无益.大家都干脆一些吧. 心理问题六:抑郁情绪--没意思,真没意思 习惯性麻木,审美疲劳,新鲜感过度等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80后,我们是被刺激着长大的,所以习惯变化,也习惯适应变化.如果说抑郁是现代病,生于现代的80后,怎么跑得了恋爱,学业,求职,人际等都可以郁闷一下,开始有新鲜感,慢慢就觉得无趣了,无趣就是抑郁的开始,不高兴也会击垮一个人.


安全风向标:抑郁情绪人人都有,关键是给抑郁的自己一个空间,像防贼一样防着抑郁,反而让它见缝就钻.80后都离不开抑郁,它让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活得更自我,只要记住,你的抑郁往往指抑郁情绪,别老给自己扣抑郁症的帽子.心理问题七:恐婚症--未婚改为已婚,接受不了 80后至少有一半不敢结婚.首先是因为现在的结婚条件变高了,买房,买车,懂理财,心理健康等但结婚的意义变小了--一张纸而已.所以80后宁愿同居,也不愿结束爱情长跑.在心理上,婚姻让80后感觉自己变老了,突然变成一个死板的大人.更重要的是,大多80后和父母组成的三口之家相当稳定,心理上不愿意脱离自己的原生家庭,离开爸妈的家,创建自己的家,这是很难习惯的.所以婚姻的焦虑,往往是从这种脱离感开始的. 安全风向标:戴上戒指的那一刻,相信的并不是对方,而是自己.恐婚,最根本的原因,是害怕自己不能承担婚姻的责任.所以,面对恐婚最治本的方法就是先搞定自己.请问问自己,你准备好创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并为它承担责任了吗 心理问题八:同性,双性恋--我是爱情里的异类么 中性美越来越成为主流.而80后也越来越多的接触"同性恋"这个词.有一些人,就是被这个词诱发了对同性的情感."双性恋","同性恋"等心岛收到的信中,"怀疑自己是不是"远远多过于"我是同志我该怎么办",也就是说,大部分80后,在性别问题上,被"潮流"弄晕了.同性之爱本来人人都有,并不是多看同性一眼就是同性恋,真正的同性恋必须要有生理唤起,心理上的好感与依赖是正常的同性情感.对于心理咨询来说,真正的同性,双性恋的社会适应问题,才是棘手的心理问题. 安全风向标:同性恋,双性恋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有没有对同性有"生理唤起",先衡量好自己的生理需要,再看自己的心理状态. 心理问题九:不想长大--让我赖在童年吧 不想长大,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儿童自我当权",也就是说,在一个成人的外壳下,有一个儿童的灵魂,于是所做的事,都像是3岁小孩的行为.80后早当家的孩子概率很少,所以大多数都很习惯当孩子,偶尔带点孩子气是可爱的,但如果任何事都让3岁的自己处理,就会产

本文是一篇心理健康论文范文,心理健康类有关电大毕业论文,关于中学生德育教育讲座厦门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心理健康及独生子女及大学生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心理健康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9983;适应问题.例如:有情绪就哭闹,得不到就一直耍赖,自我中心等对一个人成人来说,放弃做成人的权利,等于放弃了心理成长,心理发展水平,也就会一直停留在3岁. 安全风向标:每天多放"成人自我"出来一分钟,你的心理就有机会长大. 心理问题十:应激创伤--死似乎并不遥远 08年的地震,让很多人都受了伤.80后向来是最具联想力的一群人,马上就有很多朋友加入了"怕震怕死"的队伍.80后总被别人形容为心理脆弱的代表.其实生在和平世界,天灾人祸基本没经历过,的确是幸中的不幸.生在温室中,必然会脆弱,基本上没见过死的我们,一下子见了那么多,不适应,或者焦虑担忧,都是正常的.我们只是不习惯面对创伤,不习惯这么近得面对死亡. 安全风向标:害怕也是一种力量,可以学习一种新的能力.面对死亡,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已经得到的,如果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上,死亡就会立即遥远了一些. 结语:对80后心理问题的盘点,可以让我们看到共性,你面对的,大家都在面对等这些问题,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你可以放轻松一些去悦纳,就算是西天取经式的心灵旅程,你依然走得潇洒.主办: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心情参考》编辑部

责任编辑:董奕,韩曼,高丽丽,陈建萍

:szxlbsb@163.

:1196560259,437017056

心情参考2016年8月24日星期二总第13期

相关论文

中学生德育教育

本文是一篇德育教育论文范文,德育教育有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中学生德育教育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德育教育及中学生及教育方法方。

中学生德育教育探微

本文是一篇中学生论文范文,中学生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中学生德育教育探微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中学生及家庭教育及学校德育。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中学生德育教育

本文是一篇德育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德育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基于新课程理念的中学生德育教育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德育教育及道德。

中学生德育教育视频培训

为您写医学院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医学院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与中学生德育教育视频培训相关论文范本,包括关于医学院及大学生及农业。

如何开展中学生德育教育

本文是一篇课堂教学论文范文,课堂教学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如何开展中学生德育教育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课堂教学及学校教育及家。

中学生德育教育视频培训

本文是一篇医学院论文范文,医学院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中学生德育教育视频培训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医学院及大学生及农业大学方面。

中学生生命教育文厦门

本文是一篇艺术体操论文范文,艺术体操类有关学年毕业论文,关于中学生生命教育文厦门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艺术体操及文化教育及心。

中学生德育教育

本文是一篇德育教育论文范文,德育教育类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中学生德育教育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德育教育及中学生及思想。

中学生德育教育教案培训

本文是一篇德育课论文范文,德育课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中学生德育教育教案培训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德育课及校园安全及教研活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