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询中国现当代作家的道家文化气质

时间:2024-03-27 点赞:50187 浏览:10185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道家论文范文,道家方面电大毕业论文,关于探询中国现当代作家的道家文化气质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道家及文化及作家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道家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在中国本土思想资源中,道家文化与中国现当代作家是否有契合性,这从他们的作品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文学观上可以略有体会.而道家文化的深潜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中国现当代作家的文化气质.道家文化为中国现当代作家探索个体生命自由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能量,道家文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文学观念、文学精神及审美形态多有或潜在或显在的影响,体现了文学现代化变更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关 键 词 :道家文化 中国现当代作家 文学观念 审美形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一、道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

中国文学是中华民族思想的组成部分,而中国文学作品一直以来也深受着中国文化长期以来的熏陶,特别受儒、道、佛三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和制约.但是人们一直认为,中国的文化以及历代的文学作品,大部分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至深,认为儒家文化占据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地位,而忽略了其他文化对于中国文学以及作家的影响.实质上,综观历代以来的作品,不仅仅只是表现儒家的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政治理想模式的功利思想,也有许多作品具有与儒家文化一样高尚的地位和恒久的话语权威.比如说道家文化的取向与儒家文化的取向恰恰相反,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却十分重要.如果我们从空间而不是从时间着眼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结构的话,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是两种典型的文化模式.如果我们从现代生命主义哲学的立场去考察道家文化的话,道家文化就是中国传统的生命哲学.儒家文化致力于社会理性的构建,道家文化却追求个体生命的自由.尽管道家文化的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但是,其思考问题的核心却是以个体生命自由为基点的.正是在这一点上,道家文化为中国现当代作家探索个体生命自由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能量.


历代以来,在我们现当代文学评论里就有许多带有浓厚的道家思想的文学批评方面的术语以及概念.如果说儒家的文化精髓是实用主义,那么道家文化对中国文学的熏陶就是一种经验以及超脱,也正因为这样,使得儒、道这两种文化在物质与精神的世界里才可以继续衍生发展.

从文学艺术领域来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的道家文化,对中国古代以及现当代作家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所反映的思想也很深刻地以作品的形式在作家的作品里打上了很深的烙印.古代的“诗仙”李白便是道家文化影响的杰出作家.魏晋南北朝的“游仙诗”中,神仙思想给我们后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二、道家文化在中国现代作家身上的体现

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经验不同于儒家的实用主义,而是一种以思辨方式去探索把握宇宙本体、宇宙生成等问题的智慧体系.如果与儒家文化崇尚“人文”相对,道家文化则是崇尚“自然”.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庄子强调“天而不人”.“自然”就是道家文化的终极价值,也正是道家文化的最重要命题.在自然中,道家崇尚的是浪漫与想象.老子说“道法自然”是一种不受人为操作、干扰和改变的性质,具有天然性、自然而然性以及人类的不可介入性.这种自然性反映在现当代作家当中也十分明显,比如鲁迅与道家文化精神的联系,就首先体现在这种对价值自然的认同上.青年鲁迅在确立“立人”思想的过程中,“剖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派众数”,在对传统封建文化和现代文明病进行激烈批判的时候,其价值尺度和道家文化的“自然”具有密切的关系.鲁迅认为,“倘其不安物质之生活,则自必有形上之需求.”对西方浪漫主义“自然”的认同,与对中国传统道家文化“自然”的回归,两者并非偶然性的巧合,而是一种深刻的共鸣.

此外,在现代作家当中,我们还能够看到像郁达夫那种“对大自然的迷恋,似乎是我从小的天性”,而郭沫若以诗人气质的热情来歌颂“物我同一”以及“泛神”就是无神,一切自然就是“我”的表现的精神张扬.更有著名女作家萧红笔下的“呼兰河”,就是和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哲理诗篇《道德经》里所歌颂的那种貌似柔弱,实则坚韧的“水”的自然精神有着内在契合之处.“呼兰河”作为萦绕作家心际,哺育着作家,激发着作家创作灵感与哲思的一条“挥之不去”的“母亲河”,成为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母性文化情结与寻根意识,道家思想是它的文化之“根”.

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现道家的这种精神方式在现当代文学这样的语境以及现当代作家群体当中的生存十分不易.从“五四”到今天的文学发展史上,我们所搜寻的也近乎是一种大海捞针般的艰难.这种艰难并不是文学的错,也不需要把责任归咎于作家,因为社会发展到了近现代,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乱局之中,整个社会时局的喧哗生变,现实也是一个方生未死、玄黄待定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觉醒的文化先驱者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以及思想,但他们大部分是为“人生派”以及“革命派”的代表,抱着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愿望来对待文学,使得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有了政治功利的角色.他们认为政治束缚着思想,文学就应当承担起政治的角色,不但要担当起政治救亡、思想启蒙的重任,还要肩负道德拯救的重任.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比起这类理想派,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像林语堂的那种对人生意识即道家的超越意识,而“京派”作家的那种“礼失而求诸野”的中国传统式的思维方式,和在所求之野的乡土社会中对不与世推移的人性之常、人性之美进行挽歌式的创作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另类.如同他们带了乡土气息的作品,“京派”作家虽然身处繁华闹市,现代都市却成为他们想象中的“恶之花”.我们暂时不说京派鼻祖沈从文对复归人性的强调,其创作风格与创作行为也具有浓厚的道家文化精神,就其得意弟子汪曾祺就是受着道家影响很深的作家.从汪曾祺的作品里小说人物生活态度的旷达超脱、适性得意,就能够深深体现出道家思想.再有《徙》中的谈甓渔有着浓厚的出世思想.《岁寒三友》中的穷画师靳彝甫虽然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却“活得有滋有味.”

道家所表现的文化精神内核,是一种淡泊悲凉背景下的庄子的那种“哀乐不能入”的坐忘隐世情怀,面对时世变迁以及浮躁凌厉的社会,人们普遍有着不平衡的心态,这种心态决定在他们的作品里不可能与道家沾上亲戚,甚至他们认为那是一种消极遁世的心境.其实他们并没有看到人性本真所需以及道家所真正表现的更是一种对自由意志和真诚个性的张扬的这样一种新的道家气质.

三、中国当代作家的道家文化气质

从上世纪80年始,道家精神开始有个复兴历程,汪曾祺、贾平凹、阿城、韩少功、李杭育、马原等作家在当代文坛唤回了道家精神,尽管他们不曾对道家精神做过深入的研究,也不曾树起什么“新道家”的旗帜,但他们的作品足以确认:新时期一种新的道家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已在世纪末成其波澜壮阔之势.对道家精神的当代理解,我们依然可以将“新道家”的自由精神置于世纪末的悲凉背景下考察时,也就能明显感受到它的当代性,淡泊、静虚也好,旷达、奔放也好,都是对浮躁心态和委琐人生的批判,都是对自由意志和真诚个性的张扬.这种浩然正气正是当代“新道家”区别于庄子哲学中“哀乐不能入”的“坐忘”、麻木、冷漠之气的根本所在.

在生存日益压迫感的重力之下,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从汪曾祺的作品中看出,他笔下的人生世界中并没有作为一种完美无缺的生存方式而出现,否则,出世必将代替入世,这显然不是汪曾祺笔下的人生.这是由道家自身特质决定的.我们知道,道家将“道”推至宇宙本源的地位,而道创生万物依循的是自然而然的法则.因此,“自然”便作为一种规则在道家思想中占有至高的地位,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道家的人生哲学也只能是自然无为了.这种人生追求的极境,是超越人世的孤独与泯灭情感的冷漠,即《庄子大宗师》所谓:“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己乎”的境界.这种孤寂清虚的人生很难为一般人视为幸福.显然,在汪曾祺笔下,入世与出世都没有被作为一种理想的人生方式而占有独尊的艺术地位,他寻找的是一种更理想的人生.

贾平凹在对宇宙人生的观照中亦表现出对道家文化的认同,这种观照是借助于对神仙、鬼怪、道士、隐士、女人、水等意象建构来表现的,于是形成了一个极具道家文化意蕴的意象世界.贾平凹自《废都》以来的作品中的悲剧意识,富有浓郁的道家色彩,这既是他创作的继续,又是他创作的转变.这种转变表现在对现实悲剧性的审视视角,从社会政治层面转向历史文化层面最终转向道家.

同时,作家张炜《古船》中的人物隋抱朴的道家养气之术,也正是融入了现代政治的智慧.从《古船》里我们甚至可以看出张炜的心理结构中,蕴藏着丰富的道家精神.从张炜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本人及作品中的人物,都有着道家精神的影响并认同了道家的主要价值观.

文学发展到了21世纪之后,文学的边缘化以及商业化也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作家摈弃了固有的传统,不再是为了一吐而快地写作,而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后者就纯粹迎合市场的需要,以金钱为枢纽.但任何一个作家一旦为了挣钱就陷入了一塌糊涂的境地.如果作家一旦陷入这种境地,他的眼里与作品里就再也看不到自然以及人性,也无法超脱自己的精神,更无法超越一切认为的束缚.这就与道家所强调的那种人与自然的合一、看重作为人的自由之构的本性、重视本体超越伦理有着严重的冲突.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本体安全受到了威胁.在信仰缺失的现时代,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同样面临着普遍意义上的迷茫与失落.但是在这种背景下,却出现了另外一种奇异的小说现象,这类小说绝大部分以中国某一古代历史时期或超时空为背景,融合幻想、神话、武侠、励志、爱情等多重因素进行创作,通常都带有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的特色,我们称之为玄幻小说.现代玄幻小说得以出现的文化源泉,是中国的传统神话包括了从开天辟地到诸神战争等丰富的现代奇幻小说的素材.庄子《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玄幻小说的体现也是在道家经典中引入了超现实色彩,它凭借古代神话志怪小说,像先秦的《山海经》、魏晋的志怪小说、明代的《西游记》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浪漫主义元素在各个时代的体现,这一特点也反映在著名的玄幻小说《搜神记》和《诛仙》中,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另类的奇异世界,宣扬的是一种超越世事沧桑的人生感悟,是一种看尽烟花后的自省修身之态.比如《悟空传》的结尾是百代草木容枯的意象,《大唐双龙传》则以主人公退隐江湖,漫步风雪漫天街头收尾.这种超越寄托了中国道家的哲学思想精华.而《灵侠传说》中的“这套心法把禅宗

本文是一篇道家论文范文,道家方面电大毕业论文,关于探询中国现当代作家的道家文化气质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道家及文化及作家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道家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0340;寂灭无意和道家的有意无为两种精神境界融合,讲究的是无意无为,即是又或不是的那种玄之又玄的精神层面.”再如《紫金传说》里的:“他一直以为自己正在修炼精神力,这样恰恰符合了道家的无为的主旨,无形中让他避免了许多厉害的魔障.”

四、小结

从以上的分析,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与道家文化的关系,实际上也只是勾勒出一个宏观的基本轮廓,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行更细致地思考和探讨.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道家文化在中国文学史上并没有离开,并且总是若隐若现.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2] 叶玉麟:《白话译解庄子》,天津古籍书店,1987年版.

[3] 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4] 刘保昌:《道家文化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观》,《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3期.

[5] 刘小平:《中国当代文学与道家文化研究综述》,《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作者简介:曾贞,女,1979―,湖南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抗战文学,工作单位:重庆第三军医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相关论文

“他走在了中国当代作家的前列”

本文关于当代文学及作家及比较好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当代文学相关论文范文例文,与“他走在了中国当代作家的前列”相关电大毕业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诗歌教学的育人价值

本论文是一篇情感教育类有关汉语言文学论文如何选题,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诗歌教学的育人价值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情感教。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L

该文是社会语言专业现代文学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现代文学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L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北京保利2023春拍中国现当代艺术

该文是经典论文网专业专场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专场类毕业论文模板,与北京保利2016春拍中国现当代艺术相关论文范文素材,适合专场及作品及。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军营文化的

为您写官兵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官兵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军营文化的相关论文范文集,包括关于官兵及传统文化及精。

中国传统建筑的民居文化

该文是群众文化专业民居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民居有关毕业论文,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民居文化相关论文范例,适合民居及住宅及建筑方面的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