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艺思想下的新时期文学艺术工作

时间:2024-02-22 点赞:45453 浏览:8950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为您写文学艺术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文学艺术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与基于文艺思想下的新时期文学艺术工作相关论文范文,包括关于文学艺术及文艺理论及社会实践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文学艺术论文范文。

摘 要 :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文艺理论和美学活动的,其创造性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他的文艺理论与实践不但继承着中华民族关于美的诸多优良基因,而且与时俱进的创新着美的内涵与维度.本文试图从美的源泉、美的价值、美的再造、美的实现等四方面对文艺思想的审美维度进行解读,对于新时期的文学艺术工作展开思考.

关 键 词 :文艺思想 审美 维度

对美的不懈追求、发现美、展现美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作为中国的杰出代表,作为诗人、书法家、杂文大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实践中,不但继承了中华民族审美的优良基因,而且与时俱进地创新美的内涵与维度.文艺理论所内含的美学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性化的特质,孕育着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终极意义,是生长于中华文明这块热土的丰硕果实,是马克思文艺美学思想的中国发展,在人类美学史上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标记.本文仅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文简称《讲话》)中体现的文艺思想为主,对文艺理论的审美维度进行解读.

1.美的源泉

美的源泉,即美的所在.美是从哪里来的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发现.对于饥寒贫疾的人来讲,美的感觉可能就是一顿大餐、一件棉衣、一间陋室、一晚安睡,对于忙碌于田野的人来讲,最美的画面莫过于金秋时节黄澄澄的庄稼,而对于饱暖思淫欲的人来讲,美的所在应该就是红灯映照的青楼了吧.对于美的不同追求决定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不同动机和意义.对于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人来讲,我们应该把对美的探源放在哪里呢?

在《讲话》中说,“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他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在看来,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艺术母体.他所说的生活,不是皇帝贵族的生活,也不是资产阶级小官僚的生活,而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只有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才有真正的艺术素材,也才可能提炼出最美的艺术观念与艺术形态.所以,要求“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如果不是以此为发现美的艺术的源泉,那么“你的劳动就没有对象,你就只能做鲁迅在他的遗嘱里所谆谆嘱咐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的那种空头文学家,或空头艺术家.”

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是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的美学思想.这一美学思想准确地把握住了艺术创作的规律与艺术美的生发途径,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作家艺术家的情感来源与审美途径,这样就把审美创作的主体与客体辩证的统一起来.


这样看来,艺术的美,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无病,劳动创造美,美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美是从群众中来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把眼光放在劳动人民身上,去发现美、总结美、提升美,就像赵本山的小品《红高粱模特队》中说到的,最美的服装是劳动人民的服装,是有利于创造生产生活材料的服装,而不是“中看不中用”的服装.

2.美的价值

美的价值即审美理想,也就是什么样子才是美的.从人类本体来讲,无论哪个种族、哪个阶级、哪个时代,恐怕都脱离不开一个基本的理想,那就是内心的愉悦与情感的满足.对于劳动人民来讲,他们真实的姿态、朴素的情感、与大自然斗争的勇气、追求幸福的一切创造,都蕴含着美的价值.如果说东方文明的情感皈依可以概括为 “真、善、美”,那么一切表现这些的思想和形式也都是美的.只有真正走进劳动人民的内心情感世界,才会发现美的价值所在.所以,批评有些同志“对于工农兵群众,则缺乏接近,缺乏了解,缺乏研究,缺乏知心朋友,不善于描写他们”,“不爱他们的感情,不爱他们的姿态,不爱他们的萌芽状态的文艺(墙报、壁画、民歌、民间故事等)”,还要求“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用他们的视角去观察生产生活中的美.真正的美要体现的是 广大劳动人民的情感状态与生存力量,就像我国云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孔雀舞”,即是劳动人民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中呈现出的一种美的姿态与对美的理解,这也是劳动人民最原始的艺术美,我们应该给予这种审美理想以充分的尊重与保护.

如果说最原始的美升华为一种艺术的标准,是审美理想一种固有的价值,那么基于社会层面上的政治价值便是艺术美的另一评判标准,这也是提出的文艺批评的“两个标准”的问题,即“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按照政治标准来说,一切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励群众同心同德的,反对倒退、促成进步的东西,便都是好的”,反之,则都是坏的.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动机与效果的关系,“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及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强调“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也就是说,美的理想或者价值最终存在于是否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也就是社会效果.同时也提出了艺术美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即“文艺家几乎没有不以为自己的作品是美的,我们的批评,也应该容许各种各色艺术品的自由竞争,但是按照艺术科学的标准给以正确的批判,使较低级的艺术逐渐提高成为较高级的艺术,使不适合广大群众斗争要求的艺术改变到适合广大群众斗争要求的艺术,也是完全必要的”. 对于文学艺术审美价值的理论分析,至今仍然应该作为我们评判文学艺术优劣的指导与标准,作为判别高级艺术形式是否流毒的利剑,就像在《讲话》中说的那样,“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在文艺的审美理想上要进行“两条战线斗争”.

3.美的再造

提出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这中间,就涉及到美的再造.作家艺术家应该如何实现“美的再造”与“美的提升”,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深入群众,获取第一手的创作素材,曾批评有些文艺工作者“不熟”、“不懂”,“不熟”即“对自己的描写对象和作品接收者不熟”,“不熟悉国内个人,不熟悉农民,不熟悉士兵,也不熟悉他们的干部”,“不懂”即“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难以获取第一手精准的素材,也就无法实现艺术的表达,进而无法实现美的升华.关于美的理想也是“大众化”的理想,这就要求“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且是要在群众中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才能够深切抓住美的本质与美的价值,为美的再造提供营养与基石.

其次,在对待古代和外国文艺作品的问题上,提出它们“不是源而是流”的观点,我们对待它们“要批判的吸收其中一切友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接着提出了这种借鉴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这与后来在其文艺理论中提出的文艺创作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且鼓励“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是开放的、发展的,而不是封闭的、僵死的.对于文学艺术最高境界的审美,同样也应该是包容的、创新的.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晚年对于中国文化的前景曾这样表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回溯历史,正是我国各族人民既奋发有为、“各美其美”,又互相学习、“美人之美”,才多元一体、“美美与共”,创造出悠远光辉的中华文明.美的再造离不开本土的沉淀,也离不开新鲜的空气,但是更需要我们有去假存真的慧眼和去伪存精的信仰.

4.美的实现

美的实现即美“如何服务”的问题.审美是高层次的意识活动,他的终极目的却是要落实到普通群众中去,让群众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享受到文学艺术价值与魅力,“文以化之”,进而提升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即文学艺术的审美活动也应该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看来,要实现文学艺术真正为广大群众服务,实现美的价值,面临着“普及”与“提高”两个任务.

对于艺术的普及与提高,在《讲话》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解决了,接着就是如何去服务.用同志的话来说,就是,努力于提高呢?还是努力于普及呢?”对于这两个问题,并不急着做出解答,而是尊重了审美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规律,首先分析了审美主体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与我们所提供的审美产品之间的距离与关系.指出了“普及的东西”和“高级的作品”是两个阶段的任务,准确的把握住了当下工农兵这个审美主体的状态:“现在工农兵面前的问题,是他们正在和敌人作残酷的流血斗争,而他们由于长时期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不识字,无文化,所以他们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迫切要求得到他们所急需的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去提高他们的斗争热情和胜利信心,加强他们的团结,便于他们同心同德地去和敌人作斗争.”针对审美主体这一现阶段特点,认为:“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所以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

同时,也认识到“普及工作与提高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要随着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趣味的提高而不断地提高,但是指出了普及与提高的有序结合,“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是人民的提高.而这种提高,不是从空中提高,不是关门提高,而是普及基础上的提高.这种提高为普及所决定,同时又给普及以指导”.对于普及与提高的范围,他强调:“革命和革命文化的发展不是平衡的,而是逐渐推广的.”这一论断又符合审美主体的群体差异性,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更不能刻舟求剑、忽视发展.

在用文学艺术感染人、提升人的审美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做出了准确的分析,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对于我们今天的文艺工作者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关论文

新时期文学民族性建构之反思

此文是一篇文学创作论文范文,文学创作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新时期文学民族性建构之反思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不知如何写文学创作。

新时期文学的艺术变革

本文是一篇文学艺术论文范文,关于文学艺术方面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新时期文学的艺术变革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文学艺术及当代。

关于新时期企业文秘工作的若干

本文是一篇文秘论文范文,文秘方面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关于新时期企业文秘工作的若干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文秘及企业及工。

新时期高校工作者工作思路

该文是学年论文专业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新时期高校工作者工作思路相关论文范文集,。

新时期学校管理工作漫

本论文为关于教学管理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关于新时期学校管理工作漫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可用于教学管理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

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工作艺术

该文为关于班主任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工作艺术相关艺术论文开题报告,可作为戏曲专业班主任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