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复合是摄影文学的生命和灵魂

时间:2024-02-06 点赞:52296 浏览:10720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是一篇科学技术类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审美复合是摄影文学的生命和灵魂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世界文学史专业与科学技术及文学及文学艺术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科学技术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内容提要摄影文学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审美复合时代的精神,是人们多元审美需求的产物;作为传统文字文学的变革和超越形式,摄影文学有着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它们集中体现着审美复合的精神;审美复合是摄影文学的生命和灵魂,是现代美学研究中一个崭新的理论范畴.

近来,摄影文学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大家纷纷发表文章,不但在创作实践上不断丰富着摄影文学,而且在理论上也使得摄影文学的形象越来越丰满.起初,有学者把摄影文学看作是一种民族文学的当代创新①.后来,另有学者则把摄影文学看作是一种先进文化②.前不久,又有学者认为摄影文学是近年来先进的文艺思潮③.为什么各界人士对摄影文学的评价如此之高?为什么文艺理论界对摄影文学情有独钟?为什么赞同和支持摄影文学发展的队伍是如此庞大而更有不断增加之趋势?为什么摄影文学在这近二十年来一直长盛不衰?作为摄影文学的创导者,回顾摄影文学发展的过去,至少有两个最根本的原因:一是审美复合作为摄影文学的精神内蕴,是当代审美精神内涵核心部分,是时代精神在文学中的能动反映,也是当代人们审美需求的内容之一;二是审美复合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决定了摄影文学的美好前途和未来.

一、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物质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④摄影文学虽然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字文学的新型文学,但是,它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其产生和发展都植根于现实的生活实践,受现实生活实践的制约.摄影文学二十年来的风风雨雨证明,没有现实生活的土壤,没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就不会有摄影文学,更不会有摄影文学今天的繁荣.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从阶级斗争的思想藩篱中解放出来,实事求是地看世界,文学洞开了自己发展的大门,真正感受到阳光的明媚、空气的清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共处,享受到科学技术带来的丰富的物质生活,成为打破过去僵化思想的一种方式;同时,社会也给予了文学这样的权利,就是人们可以把过去的精神伤害和苦闷自由发泄出来.当然,随着时间的发展,文学更多的转向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剖析,等等.但是,传统文学无论如何发展,都没有完全脱离文字和纸张.复印技术的提高也仅仅影响了传统文学的传播速度,部分地适应了当代人们生活的快节奏.随着现实生活的不断发展,文学并没有跟上时代多元审美需求发展的需要.在思想开放和传统文字文学部分缺位二律背反的作用下,摄影文学作为传统文字文学的一种补充形式开始进入文学的主流.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生活的多元化为摄影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经济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失落二律背反、相互作用,为摄影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当今时代的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是西方科技理性文化、东方传统文化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多元共现.如果单从文艺影响人们的内容和形式来看,视觉文化或影像文化包围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一股潮流.于是,曾经占据主导地位、以纸张印刷和复印技术为载体的文化世界,又何能独守自己的“塔”而免受图画的熏陶和冲击呢?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发的大众文化的勃兴,使得以纸张印刷和复印技术为载体的文化从精英意识换化为精英与大众并存、以大众为主导的精神意识.这样一来,寻求生存的文化人在时尚追求的导引下,不能排斥便捷快速的刺激感官、以使人们瞬时获得欢悦的图画.但是,这些单纯感性愉悦的图画,并不能张扬起人文精神的风帆.这样一来,在各种传统艺术与摄影技术的相互阐发、相互补充的情况下,“摄影文学不仅使摄影艺术突破了传统的纪实性,并冲出了艺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摄影艺术插上了理想的双翼,翱翔于艺术的太空,而且又把文学的艺术语言变成直观形象,把文学想象的描写变成可视的画面,使它既有美的视觉形象,又有精辟的语言艺术.”于是,摄影文学既适应了图画时代的审美需求,又担当了表达时代审美精神的中流砥柱.

值得强调的是,摄影文学的产生在技术支持层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摄影技术的普及带来了文学的惊奇效果和轰动效应.这是摄影文学产生的物质条件,也是摄影文学产生的直接物质动因.中国古代传统文学的历史有数千年之久,但很少在语言传播模式上有过质的变革.只有北宋的毕发明了活字版,引起了文学传播模式的巨大发展,除此之外,传统文字文学的传播模式只在内容上发生过变化.五四运动以来,学界高举白话文大旗,虽然也进行了文体革命,但它并没有改变文字主宰文学的命运.只有到了摄影文学,由于它采用了摄影技术,把文字的描绘化成了栩栩如生、可以直观的图画,又采用了现代复印技术,大大加速了文学的传播速度,使其文体和传播模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同时,摄影图画所产生的具有震惊效果的审美内涵,也是人们热衷摄影文学的美学内因.可以说,摄影文学是传统以纸张为载体的文学的一种现代化文体.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种文学的产生并不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完全同步.马克思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⑤,而有些艺术形式则必须等到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才会出现.生活的多元化和摄影技术的产生都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拿生活的多元化来说,它只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以前社会生活趋势而言的.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也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后期却受“”的影响,文艺战线万马齐喑.而只有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以来,文艺才真正开始繁荣起来.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开始争奇斗妍,自由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西方思潮的涌入,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倡,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艺术形式,比如,电视传媒、网络文学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世界,从而使生活更加多样化了.从摄影技术来看,1893年产生了现代摄影技术,此后,西方报刊就有一种重要的摄影体裁―――摄影文章.他们用几张或多张的照片,配以必要的文字,组成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来阐明一个主题或深入地探讨一个问题.这种报道方式与我国的摄影专题报道十分接近,既可看又可读,有文字的和没有文字的形象,彼此有力地补充而加强了效果,把这些文字与这些照片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这种新闻手法促使欧洲在上个世纪20年代出现了摄影故事.摄影故事已经是摄影文学的创作形式,但是,可惜的是,这时的“摄影文学”并没有成长为一种完整的自由自觉的文学艺术形式,更没能成为一股强烈的文艺思潮,它还需要自觉地从理论上加以确认,这与中国的摄影文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摄影文学的产生特别是其发展繁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人们审美需求的支持.法国著名的思想家鲍德里亚说西方正处于一个类像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媒体、自动控制等按照类像符码和模型已经成为社会的组织原则,连电脑WINDOWS操作系统都以图标为主,而不再是通过文字来输入命令.图像及其自身的魅力已经深入到我们以前以文字为主的知识和交流领域.在这样一个类像时代,图像就成为了人们主要的审美时尚之一,它强有力地支撑着摄影文学,为摄影文学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氛围.此外,在摄影文学的旗帜下,汇集了各路精英,用摄影文学团结了一批人,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健康向上的动力和智力支持.可以说,摄影文学以多元化的现代精英意识获得了广泛的影响.从摄影文学创造的作品数量和品种来看,摄影文学百花齐放、五彩斑斓,可以分为摄影小说、摄影纪实文学、摄影散文、摄影诗;也可以分为叙述摄影文学和抒情摄影文学等,摄影文学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这表明摄影文学是一种多元复合结构的审美形式.

总之,摄影文学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这个审美复合时代的精神,也是人们多元审美需求的产物.审美复合是摄影文学的生命和灵魂.

二、

摄影文学作为传统文字文学的变革和超越形式,有着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这些美学特征集中体现着审美复合的精神.从摄影文学的内部构成来看,它是文学、摄影、编导、表演、美术等众多艺术的复合.摄影文学不仅使摄影艺术突破了传统的纪实性,冲出了时间空间的局限,使摄影文学插上了理想的双翼,翱翔于艺术的太空;而且使文学的艺术语言变得直观形象,把文学想象的描写变成可视的画面,使它既有美的视觉形象,又有精辟的语言艺术.兼容性是摄影文学的第一特征,即科学和艺术的兼容、多种艺术元素的兼容.多样性是摄影文学的第二特征.它包括类别的多样性、形式的多样性、结构的多样性.摄影文学的创作决定了参与性是摄影文学的第三特征.时代性是摄影文学的第四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面地再现人类社会现实,二是向文化、历史的深层挖掘,三是揭示人的心理结构嬗变.

审美复合是摄影文学及一切复合艺术的灵魂,是美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摄影文学从艺术结构形态到审美意识结构都闪耀着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审美复合主义的美学光芒,它的诞生是艺术形态的一次创新性突破与重组,它使处于困境的文学与摄影有了光明的出路,标志着艺术已经进入到一个科学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的审美复合时代.摄影文学是集科学、自然、社会于一身,又适宜普及和广泛运用的艺术形式,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把审美复合作为摄影文学的标志,并不是为了把摄影文学的精神固定化.随着摄影文学创作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人们就会产生不同的摄影文学观念,这些观念就是对摄影文学本身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有学者指出,不能将审美复合精神固定化,但也不能对此保持沉默,应该提倡审美复合的不同见解.他主张,摄影文学是集中西文学审美精神于一身的产物⑥.中国古典美学特别强调“情景交融”,认为无论是情中景,还是景中情,都要达到情景妙合无垠的境界.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对如何到达这种境界作了一定的研究,他说:“是以诗人感物,连类无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这里的“随物宛转”继承了《庄子天下》篇中的“与物宛转”的物化思想,即人的主观情感一定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样才能够把握事物的内在特征.“与心徘徊”是说创作作品对客观事物的描写要符合表达主观情思的需要,即要用心去驾驭客观事物.摄影文学是对上述古典美学原则的一个继承与发扬,真正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对摄影文学本身的分析来看,它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作家创造的文字,摄影师拍制的图片,综合二者的技术复印.而三个要素各自本身又是立体的和多层次的:在作家创造的文字和摄影师拍制的图片世界里,它们各自遵循着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所说的生活、作家(摄影师)、读者和作品的创造模式;复印则反映了后现代科技理性创制文学的功力,例如:削平文学的崇高品质和内涵的深度、追求快捷和多元化的风采等等.整个三维的本身又被零散机械地解拆并定位铺展于静态的纸张传媒中,传达着自身图文并茂的理念等摄影文学以摄影的图片为自身的标签和内涵的核心,为的是在多元的文学中展示自身的根本特征,以标新立异;说明图片的文字已经变成了简洁的诗性语言,比以前单纯文字文学更具有美学韵味;技术复印守护着科学的清醒理性运作模式.它们共同描绘了后现代的多元图景,呈现出和谐的多元撒播的动力之美.因此,摄影文学能够实现古人“情景交融”的美学愿望,同时,又以图画为核心,可以达到“随物赋形”的美学追求.

摄影文学不但深得中国古典美学的内蕴,而且还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科技精髓和人文理念.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认为,在西方古代和近代文论传统中,存在着逻各斯语音中心主义的趋势.西方传统语言观认为,口语优于书面语,前者是主、是中心,后者是次、是边缘.德里达认为这种语言观同西方传统哲学一样古老,是一种逻各斯语音中心主义.柏拉图在《裴德罗斯》篇中就斥责文字是交流的私生形式.他讲了一个古代的传说:据说最早发明文字的是埃及的塞乌司,他自夸文字可以增强埃及人的记忆,使埃及人变得更加聪明,但是,国王萨玛斯却认为文字只能使人们容易忘记,因为他们不再去努力记忆了,他们只相信外在的书写符号而不依靠记忆,他们教给学生的只是近似智能而不是智能的东西,人们依靠表面的文字获得的大多是无知.柏拉图进一步说,文字只能使人知道和所写有关的一些事情,而且文字写出来要传给他人,可能要产生误解,因为文字是不能辩解的.柏拉图的观念代表了古代希腊的哲学传统:他们以追求真理为要务,实际上却排斥甚至否定了文学艺术的存在.秉承古代希腊的哲学传统,卢梭认为,造出语言是为了说话,文字只是口语的增补.增补是非本质的额外补充,它附加在本身完整的东西之上,文字是口语增补的技巧,与语言并无本质关系.他们说明了一个主题:文字脱离生活的逻各斯,不能本真地表述现实生活,只是制造一个虚幻的世界.到了黑格尔,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他提出了文字表达现实的模糊性;另一方面,他又从理念的异化出发,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命题,事实上肯定了文学艺术合理性的一面.他的思想存在着追求真理和表达艺术合流的一种趋势,但是,显而易见,由于他颠倒了生活与精神的关系,他仍然存在着思想的矛盾.这种状况被马克思彻底改观,马克思既尊重真理,又维护和解释了文学艺术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但是,西方到了现代派以后,又回到老路上去了.在西方现代文论中,同样存在着无法解决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分流的矛盾和对立同一.这种存在当然不同于古典哲学阶段,它在客观上提出了新的问题,也深化了对文论的理解.索绪尔认为,说话成为语言的本质,书写是衍生物.口语作为自然而直接的交流,使得说话人和听话人同时在场,能指和所指直接对ò

这是一篇科学技术类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审美复合是摄影文学的生命和灵魂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世界文学史专业与科学技术及文学及文学艺术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科学技术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2;,使得说话成为最接近意识的直接在场,因此,言谈与思想能够保持一致;而书写是思想的间接在场,说话者不在场,这既延搁了语言的意义,又以文字这种固定的形式板滞了思想,以致造成了意义与现实的不符.德里达深化了这种思想,他认为,言语同样具有意义的模糊性、不确定性的特征.言语同书写一样具有重复性的弊端.书写的物质铭刻性在阻断在场的时候,也阻断了在场的回复,从而不同程度地避免了重复性.因此,写作与言说都没能贴近说话人的思想,它们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是了解读者意识的直接现实;二者是一种平等的互补关系,书写用记录保存了言说,言说又是书写的补充形式.西方哲学这种深化历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思维和存在达到同一.运用到文论中,就是如何用主观意识来本真地表达现实生活.柏拉图用了两种方法:1在灵魂中保持逻各斯,知道何时沉默,何时说话,并且知道对谁讲;2用对话的形式保持逻各斯.正如柏拉图的方法一样,摄影文学一方面用图画说话,她知道保持生活的逻各斯―――是生活的本真记录.它因此也知道何时讲话何时沉默―――在照相机一闪的刹那说话,在照片固定时沉默;她保留了过去的生活片段,这种生活片段既是一个真实的在场,又是向未被照到的地方开放.同时,人们可以在完全生活的状态下拍照,不管被拍照者是被偷拍,还是预拍;也可以预谋性的,摄影师事先预构、被拍者预先准备.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知道为谁预备,预备什么―――前者是摄影师来实现的,后者是摄影师与被拍者的共谋.摄影是一种科学理性的东西,它留存了生活的真实.而摄影文学为图画所配文字的诗化又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美学理念.复印技术则大大地强化了后现代所缔造的科技化重复的美学图景.三者形成了不固定的对话形式,从而守住了逻各斯,比较完美地解决了文学真实与生活真实不同一的问题.

另有学者认为审美复合是指以多样化、多媒体的艺术形式为感性形式来表达艺术家的内在体验,引起美感认同和共鸣的一种审美效应⑦.一方面,从审美对象上看,摄影文学因其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熔不同特质的艺术语言于一炉,既不同于任何一种独立89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的艺术类型,又充分体现了多样性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及其多种审美要素的完美统一;另一方面,从审美的主观感受上来看,摄影文学因其为多维审美素质(或审美性质)的和谐渗透,能达到同审美主体生理和心理、精神相联系的适度的美感享受.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看,摄影文学成为艺术家复杂的感情、理解和想象等内在体验的合理的感性形式,是有其内在必然性的.摄影文学意象具有多向性、超越性和包容性.

可见,审美复合是一个深刻的理论范畴.它既讲了摄影文学所内含的各种美学、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讲了摄影文学和其它各种艺术门类、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及摄影文学与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关系.从作为审美客体的美的方面说,摄影文学所展现的美是一个多层次的美的结构系统.摄影文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艺术,虽然内含着文学、摄影、音乐、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因素,但从最基本的学科和艺术领域的划分看,它应该是审美―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形态.这就决定了摄影文学是以艺术美与科学美的融合为主导,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多种美的因素在内的一个美的复合结构.在“审美复合论”的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层面上,与美的审美结构相对应的是一个多种审美类型和审美心理形式相结合的审美意识复合结构,这是对摄影文学审美认识和审美价值相统一的本质特性的具体规定.

摄影文学是在对包括摄影和文学在内的其它艺术形态的肯定性否定中建构起来的新的艺术形态,是融合了人类主体长期的审美和艺术实践经验,积淀了摄影、文学等诸种艺术形态的审美特征,把审美―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现代复合性艺术.因此,只有当我们把摄影文学与摄影和文学等其它形态的艺术,放在人类审美―艺术活动的整体结构中来加以比较和考察之后,才有可能对摄影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根据有一个真正科学的把握.

①②⑥⑦成东方主编:《全球化中的摄影文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页,第213页,第70页.

③成东方、徐珂:《关于摄影文学的对话》,《文艺报》2002年11月15日.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53-76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2-114页.

[作者单位:《文艺报》编辑部]责任编辑:吴子林

相关论文

文学的生命与价值

为您写文学创作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文学创作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文学的生命与价值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包括关于文学创作及文学及文化。

幼儿文学与生命教育

本文是一篇幼儿文学论文范文,幼儿文学方面有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幼儿文学与生命教育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幼儿文学及生命教育及文。

汉语言文学塑造人的灵魂

本文是一篇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汉语言文学塑造人的灵魂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汉语言文学及文学作品。

莎士比亚文学作品创作特色审美

该文为关于文学作品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莎士比亚文学作品创作特色审美相关汉语言文学论文评语,可作为现代文学专业文学作品论文写作研究的。

文学担当与审美超越

该文为关于人物形象类硕士论文范文,与文学担当与审美超越相关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可作为世界文学史专业人物形象论文写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