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的抒情性

时间:2024-04-01 点赞:45496 浏览:8770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为您写文学批评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文学批评大学毕业论文范文,与中国文学批评的抒情性相关论文范文集,包括关于文学批评及文学作品及文学艺术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文学批评论文范文。

【摘 要】中国文学批评与中国文学衣襟相连,探讨我国文学批评的抒情性命题,历来是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从理论批评、实际批评,以及批评文体上来展开论述,并着重从文学、文学家,以及对情的精神特质的探讨中,来初步绘就中国文学批评的抒情性轮廓,及其价值与深刻意义.

【关 键 词 】中国文学批评 中国文学 抒情性 理论与实践探讨

对于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已广为人知,而对于与之紧密相关的中国文学批评的抒情性,却是一个较为新颖的命题.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个复杂的大问题,而对其抒情性的阐释与研究,关系到中国文学批评的性格特征,因此,在讨论前需要认真理顺什么是中国文学,以及“情”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意义与内涵.


一、诗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及“情志”

中国传统文学的典型代表样式就是诗,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是“什么”的最好回答也是诗,在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论上的几个课题》一文中,对文学的概念进行了着重的探讨,西方文学是建立在“戏剧”的基础上,而中国的文学是建立在“抒情诗”的基础上,也就是说,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就需要从中国的“诗歌”艺术来谈起.《尚书尧典》有云:“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在对某种现象或某一事物进行概况时,中国人似乎更乐于用“作用”来代替其“本体”,对于“诗言志”的说法,就是借助于诗的角度来表情达意,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到“兴观群怨”,也是从诗的作用上来铺展的.《说文解字》是中国训诂学的主要经典之一,在对“诗”字的解释上有“诗,志也.志发于言[1];从言,寺声.”对其字源意义来分析其演变,由字体的原形、原音出发,探求其原字与孽乳字之间的关系,从而将“诗”与“志”建立关联.许慎对于诗的言志与从言的说法,也反映了古人对于文学的普遍认识,从而将诗的情感意志与外在的文字形态进行了高度融合.

“诗”是“志”的停蓄,“志”是“诗”的体现,在《诗大序》中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同时,与字相伴相随的不仅有“情”,还有“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从而讲诗的文学演变与中国文学批评的抒情性建立关联.在本体论中,“情”是文学内在本质之所在,而从创作论中来看,“情”又是文学演变的基本动因,中国文学批评史注重对“情”的阐述,并依托“情”来实现“志”的一脉相承.

陆机在《文赋》中对诗的评价“诗缘情而绮靡”,尽管将缘情放在了言志的后面,但也从文学重心上给出了明示,尤其是在文学批评中对“情志”的多次引用,如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有“夫诗虽以情志为本,而以成声为节”;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有“自兹以降,情志愈广.王褒、刘向、扬、班、崔、蔡之徒,异轨同奔,递相师祖”;在这些以“情志”为主题的文学艺术论述上,将文学艺术的本体、内容、特质与功能进行多重阐释.同样,在《左传》中对“好恶喜怒哀乐”的定义为“六志”,而在《礼记》中却定义为“六情”.钟嵘在《诗品》中对诗的本质概述为人的本质的外化,即从“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中来达到个体生命对自然的一种感发与体察,并从中赋予了诗的不竭的生命力,也为我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有情世界里的多感诗人

诗人是诗歌创作的主体,对诗人素质的概述最早起于王褒的《四子讲德论》,其中有“诗人感而后思,思而后积,积而后满,满而后作”的阐述,将诗人的基本素质放置于“感”,多感、善感、敏感构成了诗人的基本素质.同时,对于理性的反省实现的感性与理性的交融而成就“积”,由“积”而至满,进而作于内心,“胸中本有诗,偶然感触,遂一涌而出”,将感推向了创作的高度.“多感”绝非是贫贱、幽居的代名词,而是将志士心中的感慨发之于诗,故而能够扩宽视野、提升境界.“善感”是诗人的性格之一,在诗歌作品中,“忘其鄙近,自致远大”是诗人能够随境而上升到高远世界的有效途径,因为“善感”、“多感”,诗人能够敏锐的感受到社会状况的真实与虚伪,发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遗世感叹,李商隐在《乐游原》中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喟叹,在评价其身世与感伤时,纪昀作评“百感茫茫,一时交集”,管世铭作评“消息甚大,为绝句中所未有”,由此得出,一切伟大的诗人都离不开对作品的“多感与善感”.张煌言在《曹云霖中丞从龙诗集序》写道:“甚矣哉,欢愉之词难工,而愁苦之言易好也.盖诗言志,欢愉则其情散越,散越则思致不能深入.愁苦则其情沉著,沉著则舒籁发声,动与天会.故曰诗以穷而益工,夫亦其境遇然也[2].”

“情”作为文学的本质,而文学家又以“多情”作为自身基本艺术修养之一,真所谓“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对于“情”之正,儒道两家皆有正论,如在《论语为政》中有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在《庄子渔父》中有云:“真者,精诚之至也等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都从情之“正”、情之“真”上给予了充分的强调,而对于中国文学批评中对诗的“志”与“心”,也正是这两个字,一则曰真,一则曰正.由此,诗人在所言咏的“志”与“心”中,不外乎赤子之心,无邪之心.《孟子离娄下》有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袁枚在《随园诗话》中也有云“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可见,对于诗人的主观意向的追求,与其性情是有渊源的.

诗人的精神与其作品是贯通的,从对其作品的时代意义进行分析,多表达了为国家的悲欢而凝注自己的悲欢,并挟带着自我生命力的展现.优秀的作品多以诗人为主体,感动了读者,而诗人所陈咏的,正是无数读者内心所蕴蓄的自我宣泄的悲欢,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最根本的思想之一.伟大的文学家无不拥有伟大的灵魂和人格,在其艺术创作的根源处,带着对人类命运的历史使命,激发着自我对创作的冲动,将关切、同情与责任熔铸其作品中.中国传统思想中所谓的成圣成贤并非高不可攀,能够做到孟子所言的“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并能够推己及人,从而将作者之心,内化为深潜于自我生命之中的人格修养.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中有云“文果载心,余心有寄”,而此中的“心”,就是将个体生命的感动,蕴藏于群体的生命感动中,并将人性的本质赋予必然的普遍性.强调文学的真善美,不仅是文学思想发展的共同点,也是人类自身情感表达的需要. 三、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文以载道”

对于文学批评的最早论述的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有云“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在赵岐对之作注中,特别强调了“人情不远”,从而将中国文学批评对“情”的重视进行了有力揭示.能够做到以意逆志,不同时代的文学也有相似的论断,陆九渊有云“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等”,从陆氏的思想到其作品,在承续《孟子》思想的同时,也将文学批评的“同此心、同此理”进行了贯彻,并将“情”作为文学创作的原动力,“披文以入情”,“睹文辄见其心”,从而中国文学批评的核心思想倾注于“情”.

对于中国文学批评实践来说,最早记载的实例出自《左传》,记录的是吴公子季礼到鲁国观乐时的评论,杨柏峻在《春秋左传注》中这样评价道“季札论诗论舞,既论其音乐,亦论其歌词与舞象[3].”,并从季礼对“美哉”、“广哉”、“至矣哉”等词的运用上,可见其对文学作品批评上的抒情性特征.鲁迅先生对司马迁的《史记》的评价“无韵之《离骚》”,从中流露出对司马迁文学作品的高度评价.从《史记》中的多处都有司马迁自我情感抒写的地方,如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有云“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在《史记儒林列传》中有云“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云“余读《离骚》、《天问》、《招魂》,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从司马迁的字里行间,我们所洞见的一声声沉重的悲叹,正是其抒情批评的魅力所在.

钟嵘的《诗品》本身所融入的强烈的感彩是浓烈的,也是其文学批评抒情性的典型代表,在评论曹植时发出“嗟乎”之叹,在评论赵壹时发出“悲夫”之音,在评论陶渊明时以反诘手法发出“其文亦何能至此?”,在评论范云时发出“如流风回雪,似落花依草”的意象刻画.对于文学创作,抑或是文学批评,其前提条件是必须拥有丰富的文学修养,其内容不仅止于创作经验的积累,更是对批评实践的把握和运用.

四、结语

就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而言,不仅包括理论上的批评,也包括实际创作上的批评,以及文体形式的批评等内容,而作为中国文学批评来说,更要从其章节结构、人物形象,以及典型的时代环境等多方面的来进行分析,以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的研究来评述人及其作品.同时,抒情性批评作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主流,需要警惕因为煽情或滥情而坠入文学批评的窠臼.为此,激发想象和激活思维,从作品风格的整体性来把握印象和感受,并回归到作品世界中再度给予印证和修正,方是秉承文学批评的不二法则.

相关论文

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

本文是一篇生态文学论文范文,生态文学方面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生态文学及儿童文学及生。

中国女性文学与西方女性文学批评

本文是一篇文学批评论文范文,关于文学批评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中国女性文学与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文学批评及。

怎样中国,如何文学批评

该文是普通语言专业文学批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文学批评类毕业论文格式,与怎样中国,如何文学批评相关论文例文,适合文学批评及批评及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资源

本文关于文学批评及当代文学及文学创作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文学批评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资源相关毕业论文模板。

西方文学批评史在当代中国

本文是一篇文学批评论文范文,关于文学批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西方文学批评史在当代中国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文学批评及文学理论及。

《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导》看叙事

本文关于文学理论及叙述者及文学理论教程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文学理论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关键词:文学 批评与理导》看叙事相。

《草枕》的中国文学元素运用意义

本文关于比较文学及近代文学及文艺理论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比较文学类有关论文范文集,与《草枕》的中国文学元素运用意义相关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