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质量,实现转型

时间:2024-01-22 点赞:44672 浏览:8505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为学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与提升质量,实现转型相关汉语言文学论文致谢,可作为普通语言专业学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学生及教师及经典作品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摘 要:在以提高体素质为目的的新形势下,改革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要想提高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质量,必须努力实现“两大转型”:其一,由孤立的学科观念向“大文学”观念的转型,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史哲基础;其二,由单一教学法向多元化教学法的转型.

关 键 词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转型

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最早设置的专业课程之一,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教学时间长,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重.从时间跨度看,从先秦到近代,纵贯三千年,涉及的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从涉及范围看,它是文献学、文化学、哲学、史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一直以来,古代文学教师授课都遵循着以文学史为基本线索,以经典作家作品阅读分析为主体,全面打好学生的古代文学知识基础这样一种教学思路.实践证明:这一基本教学思路是行之有效的.

但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目前我国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仍然是以讲授法为主,单一的讲授几乎占据了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知识,缺少参与感.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受到影响.在以提高体素质为目的的新形势下,改革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具体而言,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应当从如下两方面入手,实现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两大转型”.

一、由孤立的学科观念向“大文学”观念的转型

古代文学是一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课程.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受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学的最初形态是“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然而,目前中文系的学生普遍缺乏对文学史经典作品的阅读和记忆,普遍缺乏系统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历史意识,普遍缺乏对古代经典文学文本的哲学解读意识.因此要想学好这门课,就应该努力突破孤立的学科观念,整合相关学科知识,树立“大文学”观念,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史哲基础.

首先,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和记忆.

目前古代文学的教学,是以史为主干,以作品为枝叶的分段讲授.学生可通过文学史的学习粗略了解每个时期的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但是要使学生掌握每个时期的文学精华,就必须以经典作品为支撑.学生只有尽可能多的阅读或背诵相关作品,才能实现课堂上良好的师生互动.而当前大学生对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是非常欠缺的.笔者曾做过调查,在大学中文系三年级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连四大名著都没有读完,更遑论其他作品.有的学生对古典名著的理解,不是来自于作品原文,而是来自于影视剧.但是即使是最忠实于原著的影视作品,也不能完全代替对原著的阅读.没有大量的经典作品做支撑,学生在学习时就会感到一知半解,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加强经典文本的阅读和记忆对于实现古代文学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大学低年级开始就应当强化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和记忆,把背诵和理解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的示范、测试、考核,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诵读作品的习惯.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诵读是学习古代文学精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诵读,品味文章,把握经典,培养修养气质,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其次,加强适应古代文学教学需要的历史知识教育.

“文史不分家”,文史结合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古代文学史上许多著名作家走的就是文史结合的路子,如司马迁、班固、沈约、欧阳修等,现代学术史上王国维、闻一多、陈寅恪、郭沫若等都是文史兼通.很多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也兼具文学和史学的双重价值.如司马迁《史记》,鲁迅称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说明它既是历史巨著,又是文学巨著.又如欧阳修《新五代史》也是文采和史实结合的典范.

在古代文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相关的历史知识.如学习杜甫的“三吏三别”,就必须了解关于安史之乱,才能深刻的理解杜诗被称为“诗史”的原因.又如学习吴伟业的《圆圆曲》,只有了解明清易代的历史和吴三桂的个人遭遇,才能理解为什么他会有“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举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史也是一种历史,学习文学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历史的过程.因此加强古代文学和中国历史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深入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对于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必将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再次,培养学生对古代作家作品的哲学解读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长期受到儒、道两家的影响,到魏晋南北朝之后,佛家思想的影响日益凸显,到宋代最终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格局.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处世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文人积极入世,追求建功立业,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像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而在受到挫折打击后,中国文人又在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下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避世退隐,独善其身.像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后来在入世和出世之间,更多的文人找到了平衡.如苏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儒为本,浸染释道,既坚持士大夫积极入世的人格理想,又保持超越世俗的心灵境界,把两者融为一体,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一蓑烟雨任平生”,成为中国文人效法的典范.

另外,文史哲结合的模式还可使教学生动风趣.教学最忌刻板枯燥,程式化的讲解会使学生感到昏昏欲睡.古代文学牵涉到大量关于作家和作品的背景知识,这些历史事件、典故传说往往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如在授课中能恰到好处地利用这些材料,那么课堂就会显得生动风趣,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由单一教学法向多元化教学法的转型 长期以来,古代文学教学往往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这种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往往是满堂灌输,一讲到底,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其结果是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茫然.这种模式已越来越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就是更人性化的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2]作为教师,关键是从人性出发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实施合适的教育.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变革,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形成一种开放自由、高效多元的教学模式.

其一、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方法以讲解式为主,这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把精力主要放在记录、整理和背诵笔记上,被动学习,缺少主动.要改革教学方法,首先应实现由讲解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增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当然,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讲解式教学.而是在采用传统讲解法的同时,适当采用讨论法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形成师生对话格局.

要实现这一目的,一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讲解式和启发式教学.古代文学这门课知识面覆盖广,教学内容难度大,与庞大的教学内容相比,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容量大而教学时数少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学时间,必须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在讲授文学史发展脉络时以讲解式为主,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方式,重点是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线索.在讲授具体作品时则可采用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加强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形成共识.如在讲授“汉乐府诗歌”时,笔者就当堂出了一个问题:“《孔雀东南飞》中焦母形象的分析”,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回应.学生不仅能够准确分析焦母形象的特点,联想到文学史上和焦母类似的人物形象.三是由学生登台讲解.讲解的具体问题,可以布置一些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可布置课堂讲授的重点问题.要求学生自行收集材料,通过阅读相关论著和论文,形成自己的基本观点,然后上台讲解.最后由教师结合学生表现进行总结评述,介绍对此问题的见解及学术界最新的研究动态,以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讲授“上古神话”时,笔者布置学生在课后准备“中西方洪水神话的异同”这一问题.这个题目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图书馆查阅资料,阅读相关书籍.在随后的课堂发言中,不少学生都提出了很多颇具新意的观点.

实践证明,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可以综合锻炼学生的知识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

其二、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艺术体验和艺术想象构建的“幻像”世界.[3]这一世界往往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通过多媒体,以声光画等等方式,就能够化含蓄为直观,变朦胧为清晰,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同时在介绍作家生平、征引材料、比较作品时,都会涉及大量的文字板书,而现在通过课件将这些材料直接提供给学生,辅之以精辟的解说,既能够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又能够保证重难点的掌握,一举两得.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教师在课前应该做好功课,大量收集相关资料,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二是资料的选择要科学形象,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扩展学生视野为原则,切忌华而不实、喧宾夺主.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是教学目的本身,不能形成依赖,还应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其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网上教学辅助平台.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和平台.这种新变化为我们开展网络教学提供了条件.网络教学是利用已经普及的电脑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依托专业的网络现场教学平台,实现异地、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强有力的补充.

现在各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网上主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条件,搭建网上教学辅助平台.教师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建立自己的课程教学网页,上传电子教案.学生可通过上网,在任意地点下载教案课件进行自学和预习,并且可以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版提出,寻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当然,网络教学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不可盲目夸大网络教学的作用,而忽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的正确引导始终是必不可少的.网络教学只能是教学方式的一种尝试,而不能成为教育的全部.

总之,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当身体力行,不断探索新的改革思路,总结新的教学经验,开创教学改革的新局面,实现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转型.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相关论文

提升质量,实现转型

该文是经典论文网专业古代文学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古代文学类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提升质量,实现转型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适合古代文。

企业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本文是一篇质量管理论文范文,质量管理有关毕业论文模板,关于企业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质量管理及质量管理体系及。

如何提升质量管理

本文是一篇质量管理论文范文,质量管理类大学毕业论文,关于如何提升质量管理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质量管理及项目质量管理及质量管理体。

快速注重内涵提升质量

关于政治学及管理学及师德建设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政治学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关于快速注重内涵提升质量相关论文范文资料,对。

构建长效机制科学提升质量

本文关于教科研及教学反思及持续发展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教科研类论文范文文献,与构建长效机制科学提升质量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