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视阈下西方文学其21世纪走向

时间:2024-02-18 点赞:50391 浏览:10203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于文学及媒介及作品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文学相关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关于存在视阈下西方文学其21世纪走向相关论文范文,对写作文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在存在论视阈下,对西方文学自古希腊至今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发现西方文学自古以来一直关注人的生命情感,使人类在对象性的文学材料中反观自身,领会超越性存在.21世纪西方文学的发展将继续体现“存在”,具体表现为题材多元化、电子媒介多模态化、文学元素杂糅化和经典文学大众化等特点.


关 键 词 :存在;西方文学;多元化;电子媒介;杂糅

中图分类号:I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4-0031-05

一、引言

西方文学从其母体古希腊文学开始,到现在已经走过漫长的历程.最初文学曾被放逐,因为在柏拉图看来,诗(可指文学)是对现实的摹仿,现实又是对历史的摹仿,因此,文学离历史很遥远,“隔了三层”,诗人不能掌握真知识,不能安邦定国,不能传承良好的生活方式,而只会摹仿,诗人对于他所模仿的事物既没有“知识”也没有“见解”,且诗把人心中的“欲念”勾起来,从而对于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理想国构成威胁,所以,除了颂神诗外,其他诗应该被逐出理想国.[1]后来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肯定了文学的重要性,他承认诗是对万事万物的摹仿,但同时认为诗和历史一样真实,且诗比历史更重要,更具有哲学意味,历史只是记述已经发生的事,而诗描述未发生但可能或必然发生的事,[2]这样文学终于获得尊重.那时的文学以悲剧为主,主人公通常是王公贵族,涉及生存的命运,如《俄狄浦斯王》.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可以使人灵魂得到“净化”,[2](1149b) 这是因为人是在一种无实际威胁的状态下对这种悲剧进行观赏的,这是一种自由的状态.如果自己就是那位俄狄浦斯王,肯定忍受不了那巨大的伦理禁忌——弑父娶母.人在观赏悲剧时,自己是安全的,所以是一种自由的状态.在这种自由状态下,去感受那伦理的禁忌和命运的悲剧.当心灵经过悲剧故事情节的波澜起伏,终于又回归平静时,感觉到一种心灵的洗礼.由于没有受到现实的威胁,没有对象性的重负,因此是一种自由的审美状态.

到了中世纪,宗教文学兴起,如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和《上帝之城》.此时,神学思想控制着文学的创作,拉丁文化发展起来,基督教思想本身是禁欲的,以此世苦难来走向天堂的永恒为其主导思想,由于过度强调宗教神学,人性受到压抑.接着是文艺复兴时期,这时文学开始回归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性的张扬,这一时期是漫长的中世纪对人性压抑的一次大释放,造就了文化的大繁荣.但是现在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有不少删节的部分,这是因为作品中人性过于张扬,过于直白.接着就到了古典时期,这时对人性又有所压制,主张理性优先.古典时期之后的启蒙时期,又主张人性解放,这为资本主义发展开拓了思想道路,这段时期的文学就是启蒙主义文学,这种文学有明显的反宗教倾向.启蒙时期之后终于迎来了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这两派文学主要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对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的反思,因此都是反启蒙的.由此可见,西方文学的发展,与人的生存状况息息相关,本文拟从存在论的视阈出发,对西方文学的发展及其在21世纪走向进行研究.

二、西方文学存在论

存在论视阈下的文学关注文学之于存在的“澄明”,一部文学作品,如果要成为艺术作品,不仅仅要有优美的文学语言、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要保存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其实,文学活动一开始就与某种超越性的存在相关,如神话和宗教文学是人对不可知的某种超越性存在的领会.所谓超越性,就是指超出了具体的物质性存在,比如进入到一种对命运的领会.在不同时期,对待文学有不同的理解,文学因此承载着不同的任务.在古希腊时期,文学被认为是一种“摹仿”,到了黑格尔,这位西方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认为“美是理念在感性领域的纯洁显现”.[3]文学作品就是要显现那个理念.这种思想一直到海德格尔才终于又前进了一大步,海德格尔终于说出了艺术存在的根据,他认为,“美是真理以无蔽的形式发生的一种方式”.[4]文学作品之存在即文学作品成立的根据就在于此,如康德所言,它的存在不是靠某种审美趣味的满足,而是更进一步,是一种真理的“无蔽”显现.这里的真理不是逻辑中的真理,而是感性中的真理.感性中的真理就是对“超越性存在的领会”.[5]人只有对自身的存在有所领会,才会“诗意地栖居”,否则就如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人都变得“无家可归”.作为艺术之一的文学作品将为此在的人寻找“家园”.

进入后现代以来,出现了不少文学“终结”的论断.罗兰·巴特在1968年写过一篇题为《作者之死》[6]的论文在学界引发热议.但是文学一直到现在仍旧处于高产阶段,作家层出不穷,怎么说作者死了呢?其实,罗兰·巴特是从解释学意义上说“作者死了”,“作者死了”是指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的那种原始的权威性被解构了.作者创作完一部文学作品,他自己对这一作品并不一定有最终的话语权,在读者的阅读中,读者的参与才能使作品的意义在场.米勒在2002年发表的《论文学》中开篇就写到:“文学的终结就在眼前,文学的时代现在几乎结束,是(该终结的)时候了.”[7]这句话令人大吃一惊,简直是为文学判了死刑.其实,米勒并不是这个意思.他接着说:“这是关于不同媒介的不同时期,文学虽然走向终结,然而又是永恒和普遍的.”[7](1)由此可见,文学终结并不是文学的死亡,他的实际意思是指文学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一种单纯的印刷媒介走向了多元化,多种媒介参与了文学生产,且日常生活领域也蕴含了文学因素.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21世纪将依然持续,文学形式的实验将会继续,因为形式对于作品而言非常重要,其重要性就在于帮助开启那沉默的质料,并由此使文本成为作品.一首曲子用不同的乐器演奏效果会不同,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文学形式,产生的美学快适也不一样,能够开启质料的形式将沉淀为文学的形式.但是,对于超出人们理解能力的实验性文学作品,其发展会极为有限,因为这样的作品难以被人欣赏,读者难以进入其中以形成自己的生存场,因此难以形成作品存在. 三、21世纪西方文学发展走向

在21世纪,科技的不断发展,工具理性越来越盛行,人的归属感有时缺失从而并不幸福,工具理性的负面影响也会越来越明显.这时候,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人类提供了“精神家园”,因此现代社会呼唤优秀文学作品的在场,这种文学作品保存了人类的情感,人们在阅读这些作品的同时能领会命运.因此,未来的文学,将一如既往地关注人的“存在”.同时正如米勒所言,新媒介的出现,文学的存在方式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21的发展已经表现为题材多元化、电子媒介多模态化、文学元素杂糅化、经典文学大众化等特点,今后还会在这几个方面以关注人的“存在”为导向继续深化和丰富.

(一)文学题材多元化

21世纪西方文学呈现多元化发展,如同性恋文学、后殖民文学、生态文学、侦探文学、魔幻文学、战争文学和受难文学等等将层出不穷,满足不同读者的审美趣味.这些文学挑战传统价值,挑战本质主义,文学的宏大叙事被小叙事所替代,弱势群体被关注,“他者”被关注,被重新定位,文学表现不同族群和个人的生命情感,从而关怀作为此在的人.

在非同性恋文学中,同性恋的个性被遮蔽,但这种文学却适合大多数读者,并不是说读同性恋文学的读者就一定是同性恋者或者具有这方面的倾向.因为任何读者都在静观中审美,是自由的,自己如果真是同性恋者,可能会被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不能真正感到审美的愉悦.非同性恋的读者在阅读同性恋作品时,没有来自反同性恋之伦理道德的约束、重压,因此是自由的,这种自由状态下的审美才能使读者真正感到快适.

读战争文学、受难文学时我们感动,并不一定要经历过类似的事件.如读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我们也不必真做过类似麦克白那样的事,否则我们会胆战心惊,天天生活在恐惧与焦虑之中,根本无心审美.因此,自由状态下的文学审美使人感到愉悦,这也是此类文学被大众接受的原因.

随着资源的过分开采,环境污染将继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对于资源的情感通过感性的方式予以展现,于是生态文学应运而生并将发展壮大.生态文学作家对于科技对人的奴役、环境污染对人的危害感到痛苦和悲愤,这种情感将诉诸文学.当然,这种悲愤之情不能毫无改变地流露出来,那只是文字材料,不能使人感动,而必须诉诸鲜活的形象,读者在阅读这一鲜活的形象时,在静观中领会生态的理念.

文学的阅读在无功利中审美,“审美的判断应该是无利害的,但同时又是有趣味的”.[8]文学中的事件与读者本身并无直接的利害关系,否则会受到刺激,甚至会被压垮.摆脱了对象性的重负,才能进入一种自由的状态,在经历了同性恋文学、战争文学、受难文学那些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敢也不想经历的事件之后,心情由激动重新回归平静,这种平静不是如未阅读之前的平静,而是一种“净化”地回归.生态文学又从另一个角度叙说着我们对于生态自然的情感,体验着超越性的命运,文学实施着人文关怀,这种关怀延伸到各行各业.因此,21的发展要求多元化,读者不同的身份背景、不同的情感体验,需要不同的文学作品予以观照.

(二)电子媒介多模态文学出场

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文学固有的单一存在方式.电影文学、电视剧文学、网络文学应运而生,成为与纸质文学并列的文学样式.传统诗歌让位于歌曲,很多古典诗词被谱曲,以一种新的音乐媒介展现出来.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9]他的意思是说媒介将影响人类的生活,对思维方式、行为过程都会产生影响,并最终波及整个人类文明. 媒介按时间序列一般分为口头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电子媒介将占有优势,因为人的感觉模态是多元的,单一的媒介容易让人疲倦.同时,由于实用主义的盛行,现代真正能够平心静气、细心阅读一部文学作品的时间已经被工作排斥到很边缘的位置,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提供了一种“快餐”,使人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文学营养.但是电子媒介使文学内涵浅化,虽然看《哈姆雷特》电影比读剧本文本要容易得多,但是电影对哈姆雷特形象的塑造也相应肤浅很多,这是因为电影中所隐含的关于人之存在困境的展示远不如文本深刻.

另一种多模态文学是网络文学,并非印刷文学放到网上就算网络文学,网络文学须以电子网络为基础.在这种文学中,电子网络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了电子网络,这种文学就不能被称为网络文学.如现在网络诗歌,一按触发按钮,整个诗歌单词发生错位、变化,形成新的意义,整个变化过程都属于网络文学本身.虽然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对以印刷媒介为基础的传统文学产生巨大冲击,但是印刷文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印

关于文学及媒介及作品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文学相关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关于存在视阈下西方文学其21世纪走向相关论文范文,对写作文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刷媒介有利于激发灵感,纸质的文字能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而电子媒介由于其强烈的声音和鲜艳的图像刺激,灵感往往被遮蔽.这种文学之形象建构较纸质文学单一、浅显.电子媒介在带来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对人的生活、思维造成戕害,生态媒介学就是要设法减轻这种戕害,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的印刷文学将依然存在,尤其对于精英文学来说更是如此.

(三)文学元素的杂糅化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文学已经不能满足于单一文化元素的构成,当一个作家有了跨语言、跨民族、跨国家的学养之后,其文学作品往往是异质元素的杂糅,这种文学作品因而富有多重魅力.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兹的文学作品中就有深厚的中国元素,《小径分叉的花园》中,那个为德国效命的雨村就是中国青岛的一位大学英语教师,而雨村这个名字,据考证就是《红楼梦》中贾雨村的名字,[10]雨村去找的那个英国人是位汉学家,曾经在中国天津做传教士,其花园是中国式的布局,播放的是中国式的音乐.开门时,那位汉学家挑的是中国式的灯笼,而两个人谈论的又是中国的一本迷宫般的书,而书的主人又是雨村的祖父,书中讲述的是中国古人关于时间的哲学智慧.这本小说充满了中国元素,这和博尔赫兹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热爱和熟悉是分不开的,他对中国文学、文化的这种热情通过小说的形式得以显现.

有一类作家离开自己的祖国,移民到西方国家,写出了流散文学.这种文学就是一种天然的杂糅文学,在这种文学中,作者自身的文化和西方文化杂糅.这种文学在文学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有多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出生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印度裔英国小说家奈保尔, 出生于伊朗、长期生活在非洲的英国小说家莱辛, 出生于罗马尼亚的德国女作家赫塔·穆勒,等等.奈保尔就以《到达之谜》(1987)获得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他那种少数族裔身份在英国社会中的孤独、无根的生命情感在这部文学作品中得以显现,他的另一部作品《比斯瓦斯有其屋》(1961)描写了以他父亲为原型的一位印度裔中美洲记者,这位记者终生穷困潦倒,穷于奔命,可是到头来无处安身,最后终于有了自己简陋的小窝,但也因此背上还不清的债务.这种反映穷苦人民在殖民地生活、少数族裔在西方生活的小说作品,引人深深反思,使人看到了穷苦人民的命运.在这种文学作品中,关于命运的存在得以呈现,因为只有通过文学的形式,那悲凉、凄苦的命运才得以照亮. 20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罗马尼亚裔德国作家赫塔·穆勒,虽然后来移居德国,但她的作品基本上以她在罗马尼亚受到的迫害为故事题材,讲述了一幕幕被陷害、被孤立的普通人的压抑生活,她的作品反映了生活的苦闷、无助和痛苦.瑞典科学院对她的评价是:“她用诗歌的凝练与散文的率直描绘了被剥夺者的生存状况”.[11]她的作品让人在静观中感受命运,正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之澄明,文学的形式使她那种悲惨的情感得以显现.

(四)经典文学的大众化改编

有一种西方文学是对古代经典的改编.如查尔斯·兰姆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是典型的对莎翁戏剧的改写,到了现代,各种西方名著都有简写本,以便更容易被接受.在现代,把小说和戏剧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是西方经典文学改编的主流.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改编为好莱坞大片“特洛伊”,剧情相似,但是《伊利亚特》中广泛存在的希腊诸神在“特洛伊”中已经不存在,代之以人为主的现实主义手法,着重突出阿喀琉斯的英雄形象.而在《伊利亚特》中,他是为了财物,且怕触犯神怒才将赫克托的尸体交回,而且《伊利亚特》中的诸神以凡人为自己祭祀的物品为标准判断好人还是恶人,决定对此人帮还是不帮.[12]而在“特洛伊”中,这种神话色彩荡然无存,代之以现实中人类的战斗,凸显了英雄的伟大与悲哀、战争的光荣与残酷,这与史诗所表现的神所控制的战争有很大差异.莎士比亚的戏剧几乎都曾被改编成电影,一开始改编相对于原作变化不大,后来改编的电影出现了现代化的因素.如将《哈姆雷特》(2000)这一丹麦王国发生在哈姆雷特和他那位为夺取王位弑兄娶嫂的叔叔之间的宫廷内战改编为在纽约一家跨国公司内部发生的一系列没有硝烟的商业“战争”, 许多新的科技元素加入进来,如电子监听.[13]

除了从西方经典中寻找素材外,有时还会从异域文学中吸收养分,如我国南北朝的乐府民歌《木兰辞》被美国迪斯尼电影公司搬上银幕,命名为“木兰(Mulan)”,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异,《木兰辞》中的花木兰是以孝为主题的,从“朝辞爷娘去”可知是在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替父从军的,而在迪斯尼的“木兰”中,木兰是偷取了父亲的盔甲后在雨中偷偷溜走的,她反对封建传统对妇女的约束,通过自由恋爱,找到自己的爱情,并帮助三位公主背弃其父皇的圣旨,各自通过自由恋爱的方式选择了自己的幸福.这位木兰是美国式女性英雄,与中国传统的花木兰形象相去甚远.

在全球化的范围内,文学的流变已经不可避免,而这种流变经历了各种过滤和改写,往往与目的语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语境密切相关,同时这些改编文学家在进行创作时,也不免加入了自己的生命情感,也正因如此,改编后的作品才产生了如上所述的诸种变异.

四、结语

随着后现代主义的盛行,传统被解构,新的思想层出不穷,与此相关的西方文学也呈现多种样式,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文学都与传统的精英文学不同,文学由精英文学走向大众化,大众化的文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都有一种特质实现其作品存在,那就是其对人类的生命情感的保存,人在这些文学中观照各自的生命情感.不同的生命情感产生不同的文学作品,同时这些文学作品也让人获得自我观照.文学就是生命情感的感性显现,它通过感性的形式,使生命情感得以安顿,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人在文学中“谛听存在”,从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相关论文

2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走向学科会综述

本论文是一篇学术方面文学遗产优秀论文奖,关于2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走向学科会综述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学术及诗学及专家方。

21世纪女性文学态势

本文是一篇女性文学论文范文,关于女性文学类硕士毕业论文,关于21世纪女性文学态势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女性文学及文学批评及女。

21世纪农民如何养老

本论文为农村类大学生保险论文,关于21世纪农民如何养老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可用于农村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

简21世纪企业财务管理

本文关于财务管理及融资管理及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财务管理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简21世纪企业财务管理相关在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