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晚近的文学情思

时间:2024-01-16 点赞:47635 浏览:9313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作者论文范文,作者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张洁晚近的文学情思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作者及文学创作及理想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作者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文章力图透过张洁晚近的文学代表作大致从1993年8月的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开始,至2009年9月的小说《一生太长了》结合比照张洁的人生经历,来梳理其晚近文学创作的心境,呈现其最近以及最新的文学情思.

关 键 词 :张洁;《一生太长了》;文学情思

1994年4月,经历了丧母的大痛和创作的转折起伏,张洁在《无字我心》中说:“在广济寺的风声里,我每每踅回跟着母亲以寺庙为家的漫长岁月,我正是在它摄入魂魄的神秘和宿命里长大的,可我是个意志薄弱的人,容易接受诱惑,容易被各种事体导入歧路,从而忘记了应该做的事情.

春节前后的一个晚上,豁然开朗,明白了我这一生其实只有一个目标,我正是因此才到世界上走一遭的.可那目标究竟是什么,似有天机不可泄露.

在剩下的时光里,我只是要还清这笔债务.”

此时,作者说得太神秘了,只告诉我们,她已明白了此生意义所在为了一个目标,却不让人再知晓一点与“目标”相关的具体信息,而是以“天机不可泄露”一言带过.至少在当时,这还是让关心她的读者担心:张洁的心里到底装着什么?是一个向着阳光大道的目标,还是一个带有个人化理解偏误的目标,谁也难以确定.

直到《灵魂是用来流浪的》①,不管作者的体悟是否真的通透圆融,目的何在,至少,我们看到了她面对现实的真正放松和善意.

相依为命的母亲去世,直面生命的无常,张洁被推到了痛苦的深谷,同时也促成了她对人生更深切的反思,在1993年8月定稿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结尾,她写道:“在这样的变故后,我已非我.新的我将是怎样,也很难预测.”

张洁还说:“一直令我不能开窍的顿悟来了,在我五十七岁的时候等真正的彻悟正是从‘这个’说不出边界的时刻开始等母亲去世后,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觉悟’.‘觉悟’其实是佛家的禅悟,于是,现在才回归到它真正的意义上来.”(《无字我心》)从字面上看,她似乎对人生真相有了很深的觉悟,尤其她把自己的觉悟看做是佛家的禅悟.可实际上,此时她的觉悟还是有限的,并没有达到她所以为的程度.

《哭我的老儿子》这篇散文是张洁1996年为哀悼逝去的家猫而写的.这只老猫随张洁和她母亲生活了多年,在张洁母亲去世后,一直代替母亲恪尽职守地关爱着张洁.作者说,它1993年1月就得了肾衰竭,却顽强坚持了三年才离去,“因为它一旦知道我很快就要从蛊惑了我二十七年的魔症、我今生的大难中解脱,它就放心地走了”.可见至少在家猫去世之前,张洁还在被一种“魔症”蛊惑,还未从这“今生的大难”中解脱.因此张洁在《无字我心》中所说的“悟”,其实是有限的.

此外,张洁是1969年后,与第二任丈夫相识并萌生情愫的,其间,她带着理想色彩追寻这段爱情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又约在1995年离婚,算来差不多正是对应上述“魔症”时间的二十七年光景.虽然这段婚姻的破碎发生在母亡之后,或已算不上有多么锥心刺骨,但无论如何,此时作者已年近花甲,现实让她在暮年对其付出很多心血、执着坚持的爱情理想做出根本否定,实是釜底抽薪的重创,催逼着她反省.因而作者在《哭我的老儿子》中所说的即将从“魔症”、“大难”中解脱,应该指的就是:浅层来讲是作者对那段充满理想幻灭意味的婚姻爱情开始深切反省、进而走出迷途;更深层来讲应该是作者对这段初始被其视为梦寐以求的“理想爱情”的爱情进行反省、也必然引发她对“理想爱情”本身进行反省,进而对所谓“理想爱情”产生新的认识.

1996年,爱情最终连内容带形式一并破碎,促成了张洁新的觉醒,使其对人生的觉悟又更深了一层.《梦当好处成乌有》,张洁小说玄幻三部曲的开端便诞生于这一时期,可以说,它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着张洁双重打击后、深度反思中一些新思绪的萌芽.只是此时,作者正举力投入1989年就起笔的长篇巨制《无字》,在这一期间产生的新体悟、新思绪,可能已糅合在其中.

当《无字》完成后,张洁也完成了对自己人生和母系历史的回顾、凭吊、反思,她对世事的叙述明显冷静了,但仍然看不到出路在何方.小说的结尾以作者自己为原型的主人公吴为疯了,无法在现实中再正常走下去,甚至以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来囫囵结束现实的旅程.这时,张洁仍是迷惘、不知所措的.

不过此后,了却了一大心愿的张洁确实可以给自己时间缓冲一下了.病母已仙逝近十年,“魔症”、“大难”早已走出,连爱恨交织的第二任丈夫都已去世差不多三年了,实在没有太多急切的纠葛逼促她刻不容缓地去思考和解决这道现实的难题.于是,张洁说:“《无字》完成之后,好像到了一个较大的驿站.这里总有一点儿清水可以解渴,有个火炉可以取暖,有块地界可以倒下歇脚或是打个盹儿也不妨.”②但是,只要生命不息,头脑不迷糊,这个还没打开的心结,张洁最终还是要面对的.这里,她说的“驿站”是停顿而不是久驻的地方,意味着她不会在此永留,还是要再出发、继续前行的.难道就让“疯了”、作为一切的终点吗?

接下来的短篇《听彗星无声地滑行》和《玫瑰的灰尘》,故事背景都在国外,张洁说:“因为某些细腻的东西在本土喧嚣的环境里没法落脚.”③但是以国外为背景的创作让作者找到出路了吗?这两篇小说的女主人公,都有着货真价实的上流社会教养和品性,这种教养和品性可以说寄托了作者的理想情怀,却与流俗现实格格不入.不管怎样,《听彗星无声地滑行》中,我们总算还看到女主人公在茫茫人海中相逢知音,虽然只是擦肩而过的萍水之缘,甚至没有开始便结束,但总在心中留下了一点相逢的慰藉.而《玫瑰的灰尘》中,我们则更多地看到女主人公在强大流俗中的孤守,以及那份纯正优雅的教养将不可避免地被世俗洪流湮没的哀伤.作者的理想情怀,仍然未能在国外的环境中找到踏实的落脚点,面对现实的困窘再次浮现.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这两个短篇没有突破《无字》的格局,更多地只是一种沿着《无字》层面的滑行.若细究《玫瑰的灰尘》、《听彗星无声地滑行》与作者《无字》以前(包括《无字》)的创作有什么不同,只是表现出作者在一段宽裕的放松休憩后、更为冷静和克制的心态.主人公面对理想和现实的悖离,虽心有不平,却不再那么焦灼、焦躁,她们有哀伤,但是不会疯狂.

接着作者写了《上帝真是个有趣的老头儿》④之后就多年不见下文.从第一节来看,小说十分类似于美国儿童肥皂剧,和风靡全球的《成长的烦恼》有些相似,是写一个美国儿童眼中的美式家庭生活.除了作为叙述者的那个儿童早熟的眼光,可以牵强地说,略有点张洁的影子,整个小说与张洁之前的创作完全不是同一个路径和内涵的.这样一部美式儿童肥皂剧是承载不了张洁的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思想者的心灵的,即使这个思想者在现实中折翼了,只要她理想不灭,只要她还思考,只要她不关闭那颗一路跌打滚爬过来的心灵、停止求索,她就不会在这种儿童肥皂剧中得到真正的释放和解脱.

总的来说,《无字》以后的几个短篇,是作者在“驿站”休整之中或之后进行的不紧不慢的小调节、小尝试,而这些尝试并没有为作者拓出一条在现实中可行的前路.

于是,当有了长篇《知在》、有了长篇《灵魂是用来流浪的》,拾着中篇《梦当好处成乌有》的朦胧灵感,作者又出发了.

2005年11月定稿的《知在》、2008年7月完成的《灵魂是用来流浪的》,与1996年10月完成的《梦当好处成乌有》,可谓是情节一脉相承的“玄幻三部曲”都是写现实中的主人公,在神秘未知力量的左右下,肩负某个命定的嘱托、去完成一个寻找任务.而玄幻,也可以进一步说是作者在《无字我心》中提到的、早已渗入其成长过程、后渐被尘世万象湮没的一种生命体验“摄入魂魄的神秘和宿命”⑤,正是这三部小说的核心特征.

在这条新路上,说放弃也好,说逃避也好,作者决然不再纠缠于现实这块领地,去寻找理想的家园了.她借着玄幻之笔,天马行空、快意游骋,并在个人化的历史空间里自如释放着自己理想的爱恨情仇.作者在2004年春写的散文《我们这个时代肝肠寸断的表情》中说过:“我们曾经的梦想已无可追寻,而人生不过如此.于是我的三月、四月,于今年提前来到.”我们能看到在《玫瑰的灰尘》那份失落之后作者自己给自己开解、自己给自己打气的着意的调整.2004年8月,作者改写了一篇散文《最后的》(写于1994年12月),并重定题为《对于我,他没有“最后”》.她不仅保留了原先开篇中的一句话:“所有的疼痛都会过去很可惜,人生就是这样的无情.”还略改为:“所有的疼痛都会过去,人生就是这样无情无义.”虽然意思无大的变化,可对人生无情面的抨击更加干脆,话也说得更重.可见,作者于《知在》创作前夕,虽然在有意识地让自己释怀,但还有一份不能解决的、对现实虽不激烈但很决然的义愤,她尚不能真正与现实和解.

这一切从《知在》中开始有所改变,作者沿着《梦当好处成乌有》的路数,为自己营造了美丽的“三月、四月”来安放理想,鼓舞心境,同时也释放和化解着对“不过如此”的“无情无义”的现实人生的郁结.到了《灵魂是用来流浪的》,我们更感动地看到作者那份来之不易的、对现实愈加成熟的观照不纠结于生存境遇的苦痛,学会放下而自在解脱,也不沉醉于个人的超脱,学会体恤而宽容仁爱.尤其难得的是,《知在》中,作者还要更多地借助玄幻手笔和个人化历史空间、借助因果相报的义理来支撑化解心结,而《灵魂是用来流浪的》,作者却在对现实的更多关注和用笔中,生成了一份温暖和宽宏.


也许,当作者面对现实,不再山穷水尽别无路,一条道掘到底,数不尽多少哀愁;当作者找到了一个新的空间,来安放和飞扬自己的理想,不安和怅惘也都渐渐淡去,理想与现实无法调和的悖离,也不再那么触目惊心.因此,在《灵魂是用来流浪的》开篇中,张洁破天荒地写下了那段引言:

“每个人发出的声音,只是他自己的声音,而不是,也不应该是终极真理.如有同感,或停下脚步稍作停留,或彼此会心一笑,尔后各奔东西.但那片刻的停留,对踽踽独行、上下求索的人,已是慰藉.”

至此,作者已不再执着把自己的理想强加于现实或他人来实现,只看做自己的声音,如果有人聆听已是感念,最终以理解体恤之心,化去了与现实不能两立的义愤或伤感,化开了其一生与现实纠结百缠的爱恨情仇,化解了其三十多年来文学创作与现实的恩恩怨怨.面对理想和现实无法弥合的鸿沟,从未真正释怀的她,终于能找到一个自适的位置,在宽待现实的同时,也安慰了自己.

从《梦当好处成乌有》到《知在》再到《灵魂是用来流浪的》,一路走来,我们看到,面对现实对理想的窒息,作者终于走出了一条能够顺畅呼吸的崭新的路在玄幻游走和个性化历史空间中、重温理想的芬润,同时还获得了心灵的成长,对现实达成了一种理解与宽和的善意.如此新径的开拓,如此感悟的变迁,也许,不单是玄幻三部曲带来的契机,更是岁月给予的成长和修正.

值得一提的是,《灵魂是用来流浪的》之后,作者终于把2003年就打算写给孩子看的那部长篇小说完成了,定名为《四只等着喂食的狗》,2010年2月付梓.因为她已渐解开了那道纠结的难题,能自适于现实,是时候,将那篇悬置未完的美式儿童剧画上句号了.

作者2009年9月20日完成的短篇《一生太长了》获得2009年度“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短篇小说奖.在这篇寓言式小说里,作者以狼群中的头狼为主角和叙述视角,写的实际上是自己的内心独白.这匹禀性高尚的狼,向往着祖先生活的理想时代.对现实,它不抱希望,也没有敌意主动离开狼群,离开它在群体中的责任,去寻找一份自在且不被牵绊的生活.从这个意义讲,作者对现实的态度,一如《灵魂是用来流浪的》不再纠结,追寻内心的自在.尤其,当狼主角遇到一个射杀过它同伴的垂死的猎人,它不仅没有存趁最有利的时机

本文是一篇作者论文范文,作者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张洁晚近的文学情思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作者及文学创作及理想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作者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去报复的心念,反而满怀善意、悯爱顾恤这个猎人,想给他安慰.即使最后被这个偏狭残酷的猎人一打死,它也是那么超然而没有满腔悲恨.从这个意义讲,作者对现实的善意,甚至越过了《灵魂是用来流浪的》对敌人产生宽恕和悯爱.

可是,要注意的是,作者对现实理解、宽容、善待的同时,从未泯灭对理想的守候和期待.前面提到的玄幻三部曲中,作者都是借助玄幻的手笔或在个人化的历史空间来用心演绎理想世界.《一生太长了》,则更直接地表达了作者复归理想世界的渴望渴望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时代,渴望重返已经过去了的需要英雄的理想时代.作者这份对理想的渴盼,没有在现实中生根发芽,只能在梦里品尝甘甜,实难经历岁月的延绵,怎能不感到时光的漫长.于是,她会感叹:“

这个世界早已不是英雄的世界.而一只狼,是不应该活在一个不需要英雄的世界上的.如此对于坚守一份尊严来说,一生是不是太长了?”

此外,在小说开篇我们看到,这匹被作者赋予了理想精神气质的狼,虽然知道世界上有很多问题永远不可能找到答案,却总执迷不悟、没完没了地琢磨一个问题“这条河是从哪里来?如果老执着在这个问题上,紧接着就会想:它往哪里去?”联系小说全文来看,我以为这里,实际在隐喻着这只狼,也可以说是作者,总在执着思考自己生命的源头与归途.

作者对生命源头的思索,我们从《无字》以及之前提到的玄幻三部曲等,就能看到相关内容.2000年,作者在散文里也这样说过:“对不知有无的生命和万物轮回之说,总有一番偏执,这偏执始自年少,我对自己源头充满疑问,甚至怀疑自己确切的年龄、籍贯、出生地、人种等猜想着我不过是个老得无法推算年龄的游魂.”《一生太长了》,依然延伸着这种思考:那匹寄托了作者理想情怀的狼,觉得自己是从时间隧道由过去突然跌入当下的,因而无比渴望找到一个通道与祖先对话,了解自己的生命.

但是,作者对生命归途的思考,直到《一生太长了》,我们才明确看到.小说中那匹狼有多么渴望回到过去的理想时代,就有多么热爱死亡,因为它认为死亡意味着灵魂在彼空间的新生,意味着重返祖先理想时代的契机.

这里,死亡因是通向理想世界的唯一路径,而成为那匹狼也即作者十分向往的归途,它,或者说她有多么渴望奔向理想,就有多么渴望奔向死亡,如此怎能不觉得活着的漫长.不过,死亡后的世界,真的百分百美好而没有其他可能吗?这里作者把死亡也看得过于理想.

综上,我们不难理解作者的感叹:坚守于现实中无望生发的理想,一生是不是太长了?对死亡后的世界充满期待,一生是不是太长了?看张洁,又不免令人心生牵痛:七旬的老人坚守着理想情怀,不能于现实中兑现,却再也不与现实为敌,有的只是一份苦守的疲惫和对理想的无尽渴望等

在2000年以后的一些散文里,如《我为什么失去了你》、《千万别当真》、《没有一种颜色可以涂上时间的画板》等,张洁时常表达出一种不再在意别人眼光的心绪,在2003年写成的《没有一种颜色可以涂上时间的画板》中,她更明确地说:“如今,我已经没有装扮生活的虚荣或,一心一意想要做回自己.”如此说来,作者在晚近创作中,所有重生的心情,所有延伸的心绪,无一不是其本人向自我回归途中,真实心路的呈现,在细味张洁晚近文学情思的同时,我们将比以往更易真实地触摸到张洁的内心.

注释:

①张洁:《灵魂是用来流浪的》,《钟山》2009年第1期.

②张洁:《没有一种颜色可以涂上时间的画板》,《我们这个时代肝肠寸断的表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③ 刘春、荒林:《张洁专访:她的翅膀不沉重》,《北京青年周刊》2005年5月第28期.

④ 张洁:《上帝真是个有趣的老头儿》,《钟山》2003年第6期.,

⑤ 张洁:《无字我心》,《张洁文集:如果你娶了一个作家串行儿》,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第236页.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

责任编辑 黄莲

相关论文

张贤亮的立体文学作品

这篇文化产业论文范文属于现当代文学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文化产业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与张贤亮的立体文学作品相关汉语言文学本科论。

张炜文学是一门心灵职业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写一篇论文改写,关于张炜文学是一门心灵职业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写一篇及不想写及冲动方面论文范文资。

张悦然:八零后的文学价值在视角

关于青春文学及作家及小说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青春文学相关文学论文大纲,关于张悦然:八零后的文学价值在视角相关论文范文集,对写。

张长怀作品为例―法制文学作品主题

该文是现当代文学专业悬念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悬念类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与张长怀作品为例―法制文学作品主题相关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