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文献引入与文科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时间:2024-03-31 点赞:48173 浏览:9730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是方言学专业古代文学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古代文学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古代文学文献引入与文科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相关论文范文例文,适合古代文学及图书馆及古典文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古代文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古代文学文献是古代文学保存、传播的基本材料,也是后世研读承续古代文学基本途径之一.在大学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自觉阅读古代文学文献,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略作探讨如下.

补充文学作品,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中文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主要是使用现行的古代文学史教材,教材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线索,对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作历时性的描述与解释.其目的是给学生介绍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不同文学思潮变化的背景,文学演变与社会变革、朝代更替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时代重要的作家作品等.这个梗概性的文学史有利于对中国的文学发展作鸟瞰式的宏观关照,有利于把握文学发展、思潮演变,了解不同时代的重要作家作品.

但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而言,仅就文学史的学习是完全不够的,是不能满足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建构的.高校古代文学教师,应该结合教材的进度,有选择地给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文学文献,指导学生阅读.一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文献知识线索.推荐学生自主阅读.授课教师在备课讲课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要求学生依照学习进度,跟进文学文献的阅读,补充文学作品选和文学史文学作品提供的不足.二是利用文学史教材的注释,介绍文学文献.授课老师在备课讲课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对教材心中有数,一方面对教材取舍适度,重点难点突出,起到教师授课的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利用一定的时间,介绍文学史提供的文学文献,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利用图书馆文献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三是给学生推荐重点书目.这些书目既要能结合古代文学的教学进度,又要能突出建构学生的文学文献的知识框架,满足学生本科教育完成后继续学习的知识向度.比如在教学先秦文学之时,教学者应该给学生推介介绍这几本古典文学文献:《诗经原始》、《诗集传》、《楚辞集注》、《庄子》、《论语》、《孟子》等书.通过每一阶段教师有意识介绍推荐不同朝代的代表性文学文献书目,让学生在跟进学习进度的同时,能够开拓知识面,较为全面地把握文学文献全貌.

文献引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科学生除了应该具备阅读当代文献的基本能力外,还应该具备阅读古典文学文献的基本能力.古籍文献多数为没有标点断句的白文文献,繁体字、异体字以及避讳字的使用,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古代文化知识不足,古代汉语知识的不足更让一些学生止步不前.古代文学任课老师,要有自觉处理课程之间关系的主动意识,要利用文学作品选的选讲过程,推荐学生阅读未经过整理的文学文献.这样,学生利用图书馆提供的有关古籍,结合《古代文学作品选》的进度,在老师的督促指导下,开始由被动完成作业的惰性转向积极主动阅读古代文学文献.在阅读的过程中,第一,他们无意识地养成了阅读古籍文献的能力,能够对未标点的文献实现自主断句,能够领会文章的主旨大意.例如在选讲先秦文学作品时,推荐学生阅读未经标点的《礼记》、《论语》、《庄子》、《荀子》以及《楚辞集注》等书.学生开始都会有畏难情绪,读不懂的烦躁情绪,教师应该积极引导解释,逐渐推进原始文献阅读的进度,逐渐培养其学生阅读古籍的主动性.第二,是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处理各种文字的疑难问题,比如避讳字、繁简字以及大量的异体字.阅读未经整理的古代文学典籍,学生面临的巨大问题是字词.阅读古籍,能够自主处理未经整理的古代文化典籍,又是文科高校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现在除了专门开设的选修课程《文献学》和骨干专业必修课《古代汉语》之外,如何让学生具备初步的原始文献阅读能力,就是高校教师应该思考的教学方法难点之一.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文学史的进度,配合《文学作品选》学习,积极介绍、要求学生阅读原始文献.规定学生到图书馆阅读《四库全书》中的书籍.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古典文献中的字词处理技巧.第三,通过自觉阅读古典文学文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古代文化知识,了解古代文化详细历史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识.推荐给学生一些著名的注释书籍.例如《四书五经》,学生在阅读这些书籍的时候,自然受到儒家经典精神的浸润.而在阅读诸如《老子》、《庄子》之类的古代书籍之时,同样会对道家学说产生清晰的认识.从而总体上形成对中国文化的完整认识,养成他们自己的文化认知能力.第四,通过阅读文学文献,熟练掌握其他课程的基本知识,比如,《文献学》中的校勘注释的知识应用,《古代汉语》的知识体系等.综合各方面的优势,文献导入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们的应用能力养成提供了文献与能力的双重保证.

文献引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有一些固定成说,这些固定成说并没有随着学术发展和时代变化而有所修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辨别这些文学史中那些固定成说的不合理性,以及这些固定成说的局限性,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原始文献,通过对原始文献的阅读,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第313页在论述柳宗元寓言时说:“《黔之驴》的故事已广为人知,被贵州山中小老虎吃掉的那只蠢笨的驴子已成为某些外强中干者的绝妙象征,而‘黔驴技穷’、‘庞然大物’也作为富有形象性的成语流传下来.”①在引用的这段话中,有两个是固定的成说,是需要让学生思考辨析的.一是关于“黔”的归属辨析,一是关于《黔之驴》的真实写作目的辨析.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旧唐书》中的有关章节和《柳河东集》、《韩昌黎集》.学生通过阅读《旧唐书》的有关文献,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唐代的“黔”的区划和现在所指的贵州代称“黔”一致吗?《旧唐书》卷四十有关于黔州地理区划的演变过程与我们现行教材所说的“黔”地是否互相包含?通过阅读思考,学生自己解决了“黔地”归属问题.而对于《黔之驴》的写作目的,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学生自然会得出柳宗元的《黔之驴》是讨论一个关于如何引用人才、使用人才的严肃问题,并不是文学史沿用成说的所谓“黔驴技穷”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原始文献阅读,学生自主思辨的能力增强,认识能力也提高了.也实现了中文专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思辨能力的目标.

文献引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力

《古代文学史》教学还有培养学生审美感悟的目标任务.如何在教学过程,有效切实地完成这一目标?不同的教育者采用了不同的做法.笔者在教学过程,注重采用介绍特定文献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原始文献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

例如在教学《中国文学史·盛唐诗人群体》这章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王维集》、《孟浩然集》,以及《唐才子传》、《新唐书》中有关王维、孟浩然传记介绍,让学生自己阅读原始文献,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以及诗人作品中传达出的独特审美情感.

学生在自己阅读之后,对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四编第200页《春晓》的解释表示不满.他们认为,《春晓》中透露出的不仅仅是对美好自然景色的欣悦之情和“似有的惋惜之情”,而应有另外一层喜悦之情:这就是国家盛世生活、安定生活的赞美.这样理解就超出了文本意义范围,成为学生自己的阅读审美.

同样学生在阅读了有关王维的文献之后,对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也不仅仅限制于教科书所说的“那无尽的长河、广阔地平线上的落日、大漠孤堡上的烽烟,透露出诗人走马西来天尽头的豪迈气概.”②而是透过文本,理解到这也是王维对边塞祥和安定的描写与赞美.


总之,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自觉优化教材,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有的放矢地突出教材的重难点,同样,也要在此目标下,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地形成自己的能力.文学文献的选择性引入,能够有效地完成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形成学生终身的学习与工作资源与能力.

注释:

①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

②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197.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中文系 陕西安康

相关论文

网站翻译项目与学生译员能力培养

本论文为译员有关英文论文翻译,关于网站翻译项目与学生译员能力培养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可用于译员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

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本文关于初中数学及初中数学教学及教育方法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初中数学相关论文范例,与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相关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