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能指与所指的多元对应现象

时间:2024-03-11 点赞:48853 浏览:9857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为所指类有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与文学作品中能指与所指的多元对应现象相关文学创作论文,可作为翻译学专业所指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所指及人称及作者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2),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所指就是概念,能指是声音的心理印迹,即音响形象.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他支配着整个语言.任意性是说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任意的,无理可说的,是不可论证的,而且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一旦确定,个人或社会大众就不能随意对其加以改变.比如当约定“马”这个概念的音响形象为“马”后,那么我们就不能用“牛”这个概念的音响形象去表示“马”的概念.

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当然语言也不例外,可变性就是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出现变化或转移的性质.也就是说,从历时的角度看,能指和所指之间是可变的,如,在古代“走”就是我们现在的“跑”,而现在“走”已经没有这个意义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其实抛开时间因素,即使在共时平面能指和所指也会发生变化,他们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多元对应的,这一点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比如我们所说的叙事人称“我”“你”“他”,不进入具体语境或者在新闻语体、政论语体等记实性文章中,其能指和所指一一对应,“人称”与作者同构,“我”、“你”、“他”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在文学作品中,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还是戏剧,叙事或表达的需要,其所指往往会发生一些量的变化或一定程度的偏离,有时甚至是彻底的质的变化.

一、第一人称能指与所指在文本中的多元对应

直接或间接以“我”的口吻或角度进行叙述,这就是第一人称.第一人称的能指为“我”,其所指有以下几种:

第一,所指为“经验的我”:

即第一人称叙述者讲述故事时,叙述者参与到故事中,展示其在场时发生的事件,观察和介绍出现在其视野范围内的人、事、物.如,

鲁迅的《故乡》:“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等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文章以回故乡始离开故乡终,“我”的参与使我们从中可以直接看到先生的感情波澜,听到先生坦率真切的心声.

郭沫若《月蚀》:“早晨我们在报纸上看见这个预告的时候,便打算到吴淞去等我们回到上海来不觉已五个月了.等我们跑到吴淞去看海,――这是我们好久以前的计划了,但只这么邻近的吴淞,我们也不容易跑去,我们是大为都市所束缚了.”这里的“我们”便是郭沫若和他的家人.

第二,所指为“叙述的我”:

即此时此地对着读者讲故事的“我”,“我”不参与到故事中.如莫言的《红高粱》,他要为祖辈树碑立传,讲述他们演出过的一幕幕英勇悲壮的故事.故事中有“我爷爷”与“我奶奶”在高粱地里相亲相爱的片断,这段不可能是“我”亲眼目睹,“我奶奶”牺牲时“我”还没有出生,所以“我”所讲述的是主观猜想或转述,这里的“我”即为“叙述的我”.

鲁迅的《孔乙己》:“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等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小说中的 “我”指代的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 鲁迅先生是把这个小伙计作为旁观者来感知世界的,而并非鲁迅本人.所以这里的“我”也是“叙述的我”.

虽然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出现较晚,但在所有的叙事人称中它是最具个性色彩的.它直接以“我”的身份来讲述故事,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故事的始末可以由叙事人灵活掌握,可以使小说的结构开合自如.第一人称叙事往往表现出亲切而强烈的主体抒发性,有些作品就像话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形成一种温馨、自然而浓郁的情感氛围,这种氛围拉近了叙事人与读者的距离.特别是通过表述与视角的分离巧妙地将其所指“经验的我”、“叙述的我”和“你”等很自然地统一于一个文本中,从而产生出微妙复杂的张力关系.在驾驭那些时空跨度大、人物关系复杂的故事时,尤其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第二人称能指与所指在文本中的多元对应

所表达的人物就在写作者的对面,这就是第二人称.相比较而言,第二人称叙事要少见得多,“真正自觉地使用第二人称来进行叙述的是本世纪以来的事.”(3)第二人称能指形式为“你”.其所指有以下几种:

第一,所指为作品中的人物:

这是第二人称在文本中的典型所指.王蒙的小说《轮下》是典型的第二人称叙事,文中“你”的所指是“与我同年出生,比我小一个半月”的男人,作为对象被作者叙述.如:“而你是一个46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你的两只眼又小又是三角形,为什么却配置出一股热情,曾经是那样专注,那样单纯你的个子不高,肩膀宽,走路如飞跑,停下总是微劈着腿,那劈腿而立的样子很像有点武功,在美国,叫做‘中国功夫’”.

朱自清的《给亡妇》中的“你”也属于这类:“你的身子本来坏,四个孩子就累你七八年.等你短短十二年结婚生活,有十一年耗费在孩子们身上,而你一点不厌倦,有多少力量用多少,一直到毁灭为止.”这里的“你”作为写作者的倾诉对象,好象就在眼前,读来如泣如诉,肝肠寸断.

第二,所指为读者:

张贤亮的《黑炮事件》的开头,“我”直接对读者说话,告诉他们写小说的诀窍:“你只要盯住这成千上万人中的任何一个,如果你有一股钻劲,有一股韧性,有一副不刨到根、不盯到底决不罢休的执拗脾气,那么,你一定会从这个人身上得到一个甚至若干个有趣的故事.你把他的事和围绕他展开的事原原本本地照实记录下来,就是小说了.”

茅盾的《白杨礼赞》:“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有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这里的“你”也指读者,并把读者带入作者所描写的环境,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三,所指为听话人和说话人以外的第三人:

“你”用作第三人称,表示泛指,相当于“人们”,指听话人和说话人以外的第三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后一段写道:“当你坐上早晨第一辆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着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在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等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这里“你”即为泛指.

第四,所指不确定,既可以为是“读者”,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

徐迟的《祁连山下》有这样一段:“奇怪的是你要看中国的古代绘画,你得远涉重洋,跑到国外去.多么令人伤心!愤怒!在巴黎、伦敦、布鲁塞尔、柏林、罗马和日内瓦,在这些城市里,你看得到顾恺之、阎立德、阎立本、吴道子、王维以及后于这些名家的许多名家的杰作原本.”这里的“你”并不是确指的,既可以指“我们虚构的这篇故事的主人公,我们的画家又是美术史家的尚达”,也可以指读者.

第二人称叙述侧重于人物的内心活动和人物对事件的反应,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叙述者在与自己交谈,具有特别的亲切感和浓郁的抒情性,第二人称叙述的文本中,隐含作者便于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把叙事、抒情、议论等熔为一体,使读者好像在旁听着他和主人公的亲切交谈,很容易认同叙述者的评价,无形中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三、第三人称能指与所指在文本中的多元对应

以客观的角度来表达某一事件,隐含作者往往不出现,这就是第三人称,其所指有以下几种:

第一,所指为文章中的人物,作为对象被隐含作者叙述:

绝大多数第三叙事作品中“他”的所指都属于这种情况.只不过“他”与隐含作者的关系不同.

王蒙《春之声》:“他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回过家乡了.谁让他错投了胎地主,地主!一九五六年他回过一次家,一次就够用了――回家呆了四天,却检讨了二十二年!而伟人的一句话,也够人们学习贯彻一百年.等他怏怏地看着手中的.上黑体铅字印的是1.20元,但是又用双虚线勾上了两个占满票面的大字:陆角.”

古华《芙蓉镇》:“秦癫子三十几岁,火烧冬茅心不死,是个坏人里头的乐天派.他出身成分不算差,仗着和黎满庚支书有点转弯拐角的姑舅亲,一从剧团开除回来就要求大队党支部把他头上的分子帽子改作坏分子帽子.他坦白交代说,他没有反过党和人民,倒是跟两个女演员谈恋爱.等黎满庚如今成了王秋赦的下级.可他从前是十分看不起王秋赦这吊脚楼主的.所以这位置一上一下的变动,他总感到不舒服、不适应.但他又不能不当干部.他已经不是十多年前的那个头脑单纯的复员军人了,而是个有家有室的人.”


上面所举两例中的“他”都是作为对象被隐含作者叙述的.

第二,所指为隐含作者“我”:

郁达夫的《沉沦》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文学作品,这部作品整体上是用第三人称作为叙述对象的,“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 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这里主人公“他”的所感所思,完全是按照作家郁达夫生活的原型如实描写的,所以“他”就是隐含作者“我”.

著名华裔女作家黄玉雪的小说《华女阿五》,是一部赢得广泛赞誉的文学作品,为我们讲述了20世纪初来到美国旧金山的中国区的一位年轻的中国人和他的太太的第五个女儿玉雪的故事.故事是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展开的:“在玉雪五岁之前,她几乎都在中国人之间生活”,“年龄这么小,她已经懂得纪律的意义”,“她对生活迷惑不解,因为没有人向她解释”等等.全文使用的都是第三人称,通读全文我们知道“她”就是玉雪,实际就是隐含作者黄玉雪.从这里我们也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自己给自己作传也可以不用第一人称.

再比如HAPPY双鱼的《自我画像》也属于这一类,“她”就是隐含作者“我”:“她不仅胆小还爱哭呢!一看她那水汪汪的眼睛就知道了,就算被人说几句,她的泪水也会不由自主地流下来.有一次,她和同学闹别扭了,因她借了同学的几本书,而忘记还.同学因此太气愤了,便握起拳头打了她几下,这时,她心里实在太难过了,便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感动也会引起她流泪.有一次,全校组织去看一部叫做《纸飞机》的电影,她被故事中的男主角何亮所感动了,眼泪悄悄地从眼睛里流了出来,她只好半掩着脸,不让别人看见.

该文为所指类有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与文学作品中能指与所指的多元对应现象相关文学创作论文,可作为翻译学专业所指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所指及人称及作者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到这里,你们想知道那位又爱哭又爱看书的小女孩是谁吗她就是本姑娘――李茵.”

第三人称叙事是文学作品中很常见的现象,但也独具特色.比如在叙述上表现出“非人格性”特点,冷静、客观、不动声色地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拥有比第一人称更大的叙述空间,可以转换叙述空间、调控叙述主体与叙述客体的距离等.

单独使用时,“我”、“你”、“他”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客观的、一一对应的.但在具体语境特别是文学作品中,其能指与所指之间都如上文我们所分析的那样是多元对应关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多元对应,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隐含作者的叙述策略.叙述策略对作品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至关重要.它决定着整个作品的构架,体现着隐含作者对生命、世界、人生意义的认知和理解,是小说意蕴指向的符号编码.它蕴含着隐含作者的某种阅读理想和阅读期待,隐含作者要通过叙述向读者展现自己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所以他要调动读者的情感,激发读者对人物命运或事件的强烈关注,让读者有意无意、或潜或显地参与到具体的话语建构中来.所以就有了叙事人称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多元对应现象的出现.这种多元对应有利于增强文本的表现力、扩大文本的内在张力,也能让读者突破思维定势,收获与众不同的审美愉悦和心理体验.从以上我们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虽然文学形式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结构.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百年汉语代词研究史,编号:2009B054)和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科研团队项目(项目名称:汉语代词的功能研究,编号:NENU-SKD2009)]

注释:

(1)(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7页,第100-104页.

(3)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9页.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大学文学院)

相关论文

黑人文学作品看黑人自我意识的提升

本论文是一篇黑人类有关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关于黑人文学作品看黑人自我意识的提升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黑人及世。

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美学特征之比较

本论文为关于文学作品相关汉语言文学优秀论文,关于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美学特征之比较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可用于文学作品论文写作研究。

莎士比亚文学作品创作特色审美

该文为关于文学作品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莎士比亚文学作品创作特色审美相关汉语言文学论文评语,可作为现代文学专业文学作品论文写作研究的。

“中国梦”文学作品征集启事

该文是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作品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文学作品类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中国梦”文学作品征集启事相关论文范文例文,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