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想性的呼唤

时间:2024-04-09 点赞:46260 浏览:8919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关于文学艺术及文学创作及理想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文学艺术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文学理想性的呼唤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文学艺术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内容提要: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文学愈发显现出了媚俗化的价值取向,对理想则表示了公然的置之不理.当前文学的明显问题就是理想性的不足,文学创作出现了内容浅薄、情感枯竭、语言贫乏的现象,与此相应的文坛中出现了文学经典的消解、典型的缺失以及新文学的建设等种种颇为难解的话题.面对这种拒绝理想而与现实苟合的低迷势态,当前的文学应何为
关 键 词 :媚俗化 理想性 真实性 文学经典
中图分类号:1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981(2008)03-0053-03

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文学愈发显现出了媚俗化的价值取向,对庸俗化的社会现实注入过分的热情,对理想则表示了公然的置之不理.这既表明了作家在市场化、商品化的现实生活面前的无奈,也显现出了部分作家及读者对当前大众娱乐文化的认同.当前文学的明显问题就是理想性的不足,文学创作出现了内容浅薄、情感枯竭、语言贫乏的现象,导致相应的文学理论也出现了新一轮的“概念化”倾向.消费主义、图像文化与网络世界作为社会转型期的负面现象,剥夺了人的在场生存体验的机会,使得文学中惯有的坚强的精神与信念遭到排挤与消解,更何谈理想的存在与追求.与此相应的文坛中出现了文学经典的消解、典型的缺失以及新文学的建设等种种颇为难解的话题.面对这种拒绝理想与现实苟合的低迷势态,当前的文学应何为

一、真实性与理想性

通常我们所说的“理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由人所设定,指人们希望达到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向往的奋斗前景.在英文中“理想”就是ideal,理想有三个特征:首先,理想不是现实,理想主义的词根是idea,是观念.i是至上的意思,就成了“主义”.如果去掉表示“至上”的后缀词尾i,就是idea,就是观念,观念不是现实;其次,理想是完美的道德观念,是大公无私.夸父、精卫、愚公的作为是利他的,他们被后人传颂千年,因为他们展示了追求理想的生命,展示了生命的完美;第三,理想是难以实现的,尽毕生的努力也难实现.既然是完美的道德观念,理想就不大可能成为现实.实现了的理想,就不是理想了,新的苦恼就出现了.所以,理想是很难实现的观念,经常是穷尽一生的努力也无法实现的完美观念.马尔库塞说:“文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文学的理想性正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我们知道,文学艺术是一种语言的实践活动,即我们通常所称的话语,是作为一种理想的话语存在的.“文学艺术作为话语,具有表现理想的功能.这里所说的‘理想’,一方面,是就文学话语所制造的可能性空间而言;另一方面,则指文学的价值取向的理想性特征.” “文学艺术作为理想的话语,一方面可以从文学语言之作为逻辑符号的功能角度得到说明,另一方面,可以从对文学之为文学的追问中得到说明.”文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作为人的一种理想性的生存方式而存在的.文学根源于生活,真实性是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但它又不满足于真实,而要以自身应然的价值取向来选择生活、反映生活、挑剔生活甚至是创造生活.传统的文艺理论把文学艺术看作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和认识,这牵涉到了要回答文学是模仿现实,还是重塑具有理想意义的世界的问题.文学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的.但文学艺术从其本质上讲,不能将其归于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席勒说:“在文明的状态中,由于人的天性和谐仅仅是一个观念,所以诗人的作用就必须是把现实提高到理想,或者换句话说,就是表现和显示理想.”注重文学的认识功能,属于再现生活的创作模式,就文学的本质和其最高功能来说,理想的价值取向比一味地反映和认同现实更重要.艺术反映现实可以做到的是帮助我们认清现实,当我们意识到现实生活的缺陷与苦难的时候,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理想与崇高遭到了可怕的放逐,我们势必感觉到了周身焦灼的窘境.文学就是通过对一个虚拟的比现实更高的世界来完成其对不满之现实的超越,以其理想性的特征把人从日常的公式与窠臼中解放出来.理想使人的生存具有了全新的意义与可能性,文学就是通过对理想价值的追求,赋予人生与世界价值意义的过程.因此,“作为以审美方式探索世界和人本身的文学艺术,注定要以理想建构的方式而给予世界以表达.离开了理想,文学艺术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文学的这种理想化倾向,从本质上说源于人类对于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源于作家对渴望无限的生命本质的内在需求.思想者是最伟大最切实的劳动者.人类具有追问形而上问题的天性,否则人就会丧失人之为人的本质.任何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伟大诗人、作家都意识到,自己写作的目的,不应该是单纯地撰写人的生命活动的编年史,而应该使其作品有益于人巍然站立.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作者的自白,它还是世界已变成陷阱的情况下人类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帮助人去寻找通向生活世界和精神家园的隐蔽的途径.文学的这种理想化精神,充分反映了作家的世界观和美学理想.正是这些尚属理想状态的价值使作家与现实保持间距,赋予了作家坚定的信念和追求真、善、美的勇气与决心.在这个过程中,作家必须放弃现实,从内在道德的源泉汲取营养,把自己提升到高度人性化的状态,来达到对有限的、既成的历史、现实积极超越的结果.

二、文学经典:理想性的缺失与回归

黑格尔曾说过:文学艺术“只有在它和宗教与哲学处在同一境界,成为认识和表现神圣性、人类最深刻的旨趣以及心灵最深广的真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时,才算尽了它的最高职责.”文学的理想性特征就植根于文学的最高职责当中.文学是一个价值的世界,其中充满着人对人的启示,充满着人对更美好的世界的憧憬与希望,它总是从一个更高的存在发出呼唤,呼唤人们进入审美的世界,规范现实并向更高层转变.文学中寄寓着人类的永恒之梦,似乎在追求着一个永远得不到的目标,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努力.理想固然不能实现,可它改变现状,使现实不能生根.从古至今,我们虽拥有颇为灿烂的文化与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根据“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念,作为时代精神的昭示与民族文化的结晶的文学,在每一时代都应有其合理而正确的担当.整个人类文学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的精神就是一种渴求无限的人类精神.
在当今的后现代语境下,消费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短信文学等等一大批在旧文学时代没有出现过的文学类型对传统的文学经典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与解构,改变了经典文本的存在形态和传播方式.我们需要明确的前提是在当今的消费时代语境中,更需要重提经典的意义.经典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和构造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功能,“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商业文化规则下,大众文化的普及,经典文学 [ 2 ] 理想性的缺失是不是就证明了大众文学中不能寻得理想性,理想性是否和精英文学、精英话语有着必然而唯一的联系事实上,以往任何经典的重建过程中,正是因为有了精英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竞争,文学的经典才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吐故纳新,过去的通俗才会变成今日的经典.文学的经典化与大众文化其实是一个相互影响和建构的历史发展过程,文学的社会性和文学的审美性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面对当前文学创作中出现的经典的焦虑、典型的缺失及总体上理想性不足的倾向,我们首先要做到正视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本质,最后才能给予合理的解决.其实,消费文化对文学经典实行的“去神圣化”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从某种程度上讲,公众对经典的崇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在日常生活中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受一种先入之见的支配,很多读者并不是因为作品质量的优秀而只是由于众人的公认才认可、尊崇经典,也就是说经典的形成包含了社会惯性思维和集体无意识的幻觉成分.另一方面,消费主义对文学经典的冲击和解构与消费主义的文化特征是分不开的.消费文化改变了文学经典的文本存在形态和传播方式,它虽然祛除了经典的神圣光环,但也消解了经典的精神价值,颠覆了经典背后的崇高理想和道德规范.读者一方,消费文化改变了大众对文学经典的接受心理、接受目的和阅读态度.漫长的人类历史上,经典一直被社会精英当作对大众启蒙的资源和工具,大众对经典的接受更是严肃庄重.消费主义时代的大众则是怀着一颗消遣娱乐的心情来接受经典的,希求得到一份愉悦与轻松.本来,对经典的娱乐性消费包含着极其复杂的多重作用,可以使经典回归平民身份,促进人的自由本性的觉醒,使大众从束缚人的感性存在的政治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但问题是,在商业形态的操纵下,对经典的娱乐型消费又容易蜕变成单纯的感官刺激和精神享乐.
人不能生活在一个信仰匮乏的空白边缘,经典中蕴含的批判精神、反思精神和超越精神能唤醒人们在轻松愉悦中不忘文学那本真的诗性存在.在今天,经典仍具有不容置疑的价值.在重构当今文学经典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到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图像文化之间对立的一面,也应注意到两者之间相融共存的一面,即文学经典与高科技媒介、消费文化和图像文化之间并非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文学经典可以通过内容和传播方式上的调整改变,在不断熔铸时代的精神文化取向中,达到满足当代人心灵和情感需求的目的,开拓和重构属于经典自身的生存位置和意义空间.一方面,消费文化和市场选择使传统精英文学及文学经典遭受考验,被重新审视,能为经典的重构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现代电子媒介使经典得到更迅速更广泛的传播,扩大经典的影响和接受,经典又可以改造和提升传媒的品位,促使以影视为主体的图像文化高雅健康发展.
文学不应市场化、商品化,文学也不应以庸俗的去媚俗、去迎合精神享乐的需要.文学应坚持人的理想,坚持文学艺术的信仰,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关注社会现实,以人的价值、理想、精神与世俗抗争.21世纪的中国文学应立足于中国当代现实,重建时代经典,塑造艺术典型,弘扬民族文学精神,使文学具有真实的现实感与深厚的历史意识.新时代的文学建设呼唤着文学的理想性、批判性与审美价值的回归.

(作者单位:刘颖:河北师范大学 张玉萍:定州冀中职业学院) [ 1 ]


相关论文

关于敦煌文学历时性的若干

本文是一篇文学作品论文范文,文学作品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关于敦煌文学历时性的若干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文学作品及文学及文学。

当代文学批评对“诗性”的呼唤

此文是一篇文学批评论文范文,关于文学批评相关论文范本,与当代文学批评对“诗性”的呼唤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适合不知如何写文学批评及文学作。

20世纪末爱情文学的唯性主义特征

本文关于性心理及社会关系及市场经济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性心理有关论文例文,与20世纪末爱情文学的唯性主义特征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阅读教学呼唤探究性学习

本文是一篇语文阅读论文范文,语文阅读类毕业论文格式,关于阅读教学呼唤探究性学习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语文阅读及艺术鉴赏及阅读教学。

大时代呼唤大国文学

这是一篇文学创作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与大时代呼唤大国文学相关毕业论文提纲。是翻译学专业与文学创作及商业经济及大国方面相关的免费优。

体育在大学校园文学作品中的粘着性

此文是一篇文学作品论文范文,关于文学作品类论文范文例文,与体育在大学校园文学作品中的粘着性相关毕业论文题目。适合不知如何写文学作品及。

文学作品中的喜剧性死亡意象

本论文为关于喜剧方面汉语言自考毕业论文,关于文学作品中的喜剧性死亡意象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可用于喜剧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