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学人和一个讨问题的例子

时间:2024-03-06 点赞:52227 浏览:10702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是一篇文学方面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与一个年轻学人和一个讨问题的例子相关大学毕业论文。是比较文学专业与文学及形式及这个时代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文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都快是十年前的事情了,我开始做一名教书匠.复旦大学中文系教书匠生涯的最初阶段,按照规定,是一定先要兼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的,于是我遇到了一九九九级这一班学生.我想我是幸运的,我遇到了一些优秀的学生;还有,我开始过一种“双重的生活”:我看着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青春时代,我会比较和印证,甚至我会恍惚间以为我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我在一重生活上是一群年轻人的老师,而同时,在另一重,我仿佛又重新过一遍我的学生生活.对,如果你读过E.B.怀特的《重游缅湖》,你就会明白我的意思.十年来我的体会是,这另一重的生活,是对于平淡的教书生涯的最大补偿,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无比丰富的馈赠.

说到金理,这么些年下来,已经成长为一个对学术和文学有潜心研习的经验、有一己感受和独立见解的年轻学人了;至于他发表的一些文学批评文章,不过是他表达出来的一部分而已.我用“潜心”这个词,不可谓不重,在现在这个时代,对于学术和文学,“有心”已属难得,何况潜心.我最初感受到一群年轻学生中间这个人对文学有心,真是喜悦;后来见他用心,更是喜上一层.对于学术来说,“潜心研习的经验”其实是最基本的,没有这个,其他统统说不上.当然,对于金理今后漫长的道路而言,他现在的“潜心研习的经验”也不过是个开始.

金理在二十五岁时出版第一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从兰社到〈现代〉》,借着这本书的出版,在“后记”里表达对几位老师的感激,情动于衷,绝无泛泛之语;其实他在生活中寡言少语,颇有些拘谨,这样的话是说不出来的.我大致也是这一类的性格,所以很能体会金理的心情.但说到拘谨,我倒以为,金理完全可以放开一些.也许在我没有见到的场合不是这样吧,那就好.

威廉燕卜荪有一首长诗《南岳之秋》(Autumn in Nanyue),抒写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中国教书的经验,其中有这样几句:

哪些珀伽索斯应该培养,

就看谁中你的心意.

版本的异同不妨讨论,

我们讲诗,诗随讲而长成整体.

珀伽索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双翼飞马,足踩过的地方就会泉水涌出,诗人饮了能够获得灵感.燕卜荪用在这里,特指那些共处的有文学才华的青年学生.我在这里想起这几句诗,是有感于老师和学生共处而“长成”的情形.在我心里早就不敢自居为金理的老师,“版本的异同不妨讨论”的情形则更为真切.我举一个我们讨论问题的例子.

两年前我和刘志荣做了篇关于余华小说的对话,题目很长,叫《“内在于”时代的实感经验及其“冒犯”性――谈〈兄弟〉,并谈〈兄弟〉触及的一些基本问题》(以下简称《对话》),整理出来的时候我在芝加哥,先发给金理看,金理看后在信里谈了他的想法和意见.我一直觉得他的想法和意见很有价值,但后来也没见他写文章发表,他自己大概也不肯把这样不像正式文章的东西拿出来;可我总觉得随意扔了很可惜,就借着这篇短文,把它发表出来,想来金理不会见怪.

下面就是他的想法和意见,2006年12月写的,文字比我上面写出的篇幅要长.但我想,与其看我介绍金理,不如直接读他自己的文字:

立民师兄讨论《兄弟》的时候把它和果戈理的小说放在一起,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二者在出版后所遭受的围攻以及这些围攻中主要的否定意见,都有类似的地方.别林斯基这样评价果戈理:“作者在这里不插入任何箴言,任何教训;他只是像实际那样描写事物,它们究竟怎样,他管不着,他不抱任何目的地去描写他们,只为了享受描写时的愉快”,“他不宽恕,不隐藏、也不粉饰它的丑恶,因为一方面迷醉于描写,同时也激发人们对它的厌恶”.别林斯基的辩护其实有含混、犹疑的地方.我是一直读到这里就无法理解,要激发读者“对它的厌恶”,那么作者不可能是认同的态度吧,但怎么又能“一方面迷醉于描写”呢.“像实际那样描写事物”、“不抱任何目的地去描写”同“激发人们对它的厌恶”、“对世道人心发生强烈而有益的影响”这其间有没有距离?我有一种很机械的设想:一种是“迷醉于描写”的文学,一种是“描写”不隐恶的文学,一种是不隐恶的“同时激发人们对它的厌恶”的文学.这三种文学越往后越能贴近我理想中的文学.当然别林斯基的意思可能是果戈理的小说就能同时具备上述三者(我甚至猜测别林斯基可能更加接近上面第二种文学,为了有所针对性地为果戈理辩护,他不得不加上“激发人们对它的厌恶”的尾巴).

在《对话》中,提到下面这几种文学:

(1)自以为他是医生,他可以对这个时出诊断,或者说自以为他可以跟这个时代拉开距离的态度,

(2)承认你就是这个时代的一部分,然后把这个时代各种各样的东西,当然包括这个时代本身不好的东西,一块儿呈现出来――这是不是类似于上面讲的“不隐恶的文学”,

(3)“内在于”时代并不是完全认同这个时代,或者完全混同于时代,他对这个时代也有感知、认识,也有不认同、不妥协,也有反省、批判,也有欢乐和痛苦,但是这些都是在时代里面做出的,他的感知、认识、不认同、不妥协、反省、批判、欢乐、痛苦也把自身包括在内的,

(4)写无聊本身并不无聊,可能由此而透视时代精神的一面.

(1)和(2)、(3)、(4)显然是对立的不在一个阵营,而且(2)、(3)、(4)在您的理解里应该是合一的一种文学.我又做的是僵硬的划分,那么还是我用自己的话说,简单点:一种是不隐恶的文学,一种是在不隐恶的同时对时代精神有自己的看法.我感觉《对话》中对《兄弟》的理解,越往后越接近于后一种文学.我不知道余华能不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他是只端出无聊给大家看,还是端出来的背后有他自己对时代的理解.或者是他写的时候就是写无聊,但是我们可以理解出时代精神的一面.或者是我们太长时间陷入第(1)种文学里,所以在提倡另外一种文学时要考虑到这种提倡所能发挥的实际效果,就像别林斯基为果戈理辩护时必得加上“激发人们对它的厌恶”一句.以我自己为例,写无聊的同时强调也有不认同、不妥协,也有反省、批判、由此而透视时代精神的一面,这样的文学肯定比只端出无聊来的文学更能说服我.


我对《兄弟》的一个不满,就是觉得余华有点“迷醉于描写”无聊.在《许三观记》里面不是这样的,可能就是刘志荣老师说的一种温暖的力量没有了.他批评上部里面余华有时候他几乎是在有意识调动这个东西,有迎合读者或者说煽情、滥情的成分在里面,我的不满就在这里.但是我也在想文学可能不是这样纯净的,如果要具备刺穿无聊的力量,可能也无法避免煽情、滥情的成分在里面.

谐谑的语调和我们这个时代中人的精神分裂的状态,我以为是《对话》中最精彩的地方,我在上面讲到自己不理解别林斯基的辩护,现在觉得可能跟这个问题是有关的.不知您以后能否就这个问题再写个文章,肯定精彩.

我不知道您是否觉得《对话》里最难讲清楚的问题是“直接”的能力和“文学化”的阻隔.可能从关于《妇女闲聊录》的对话到这个《对话》,最招致人们误解的就是这个地方.假设一种简单的区分是否能够再深入一点具体一点,文学不强求现实服从于既定的文学观念和处理方式,这个“不强求”和正当的“求”之间的限度在哪里.从效果来推出两种不同的文学处理(不仅是现实本身得以呈现,而且可能因此构建出一种不同于既定文学观念和处理方式的文学,这样也就使现实真正成为了文学的资源,反而成就了文学),这个意思能说清楚,但是从文学处理的过程本身来区别其实很难.

余华来复旦,下午是研讨会,晚上面向全校演讲.演讲的时候要说清楚什么是文学,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几年前他来复旦讲过的.有这样两则新闻报道:1郾两辆骑车在公路上相撞,这本来是一个客观的陈述,但是在这个陈述之后,余华说那个记者添了一句话(为形容两车相撞的冲击力):公路上落满了从树上掉下来的麻雀.2郾 一个人跳楼身亡,这也是个客观的陈述,但是记者在陈述之后也加了一句:在那个人下坠过程中他的牛仔裤都爆裂了.余华说,这两则报道之前的陈述都是普通的新闻报道,但是加了那两句话以后就是文学了;新闻报道并不必需这两句话,但是文学需要.显然文学的处理、择取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在两车相撞、人下坠的过程中伴随着产生很多的细节、事实,文学是要进行选择的,在余华看来,选择其中的一些构成的是新闻报道,选择另外一些(当然这里面有交集,但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材料)才是文学.我知道您的意思并不是要取消这个过程,但是到底什么属于既定的文学观念和处理方式.

既定这个词提示的信息是关键的,刘(志荣)老师的补充更加清楚也是必要的:不断打开我们可能自觉不自觉凝滞、固定、僵化的概念和模式.以前我们对“形式”的理解可能太过狭隘了,如果把形式理解为观察历史和生活的独特视角,那么没有一个作家、评论家是没有“形式”的,我想我们要做的不是否弃形式,而是不断打开,不断对这个形式的固定化进行质疑、反思和对形式进行创新.我们在面对生活时,每个人其实都带着属于自己的形式,余华在写《兄弟》的时候也有.

余华在复旦的演讲是由一连串的例子组成的.讲自己的一个清华大学的教授朋友,他的学生都是来读MBA的老板,余华从他那里听到很多故事,这些故事后来编织进了李光头的发家史中.余华还讲了一个故事,有个离了婚的中国女人到外国(好像是瑞典还是瑞士),几年之后她取得了所在国的绿卡,然后她想把自己的儿子弄过去,但是他儿子已超过当地法律规定可以办理相关手续的年龄了.余华说,如果是其他国家的人肯定就算了,知道办不成;但是中国人“创造能力太强了”,她想了一个办法终于解决了问题:她和自己的儿子结婚,儿子以丈夫的名义到了国外居住.余华举的都是这样的故事,由此不难想见他在创作《兄弟》时心里潜在的“形式”是怎样的.我毫不怀疑小说里的故事都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发生的事情,我指向的不是这些故事的真实性,而是为什么这些故事如此集中地在小说里出现,刘镇上几乎没有人能够摆脱这样的故事,几乎无一例外.所以我总感觉这部小说是“集成”式的,它背后其实有余华很精心的设计,设计的意思不是凭空想象,他所择取的材料都来自现实,但这些材料都是一个样态、性质的,趋向同一个方向;它里面有乱七八糟的东西,但这样的

这是一篇文学方面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与一个年轻学人和一个讨问题的例子相关大学毕业论文。是比较文学专业与文学及形式及这个时代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文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乱七八糟是在同一种“形式”照亮的同一个光圈范围内的乱七八糟.它不是苍莽的、天成的,混乱中生机勃发;而是有很深的机心在里面,他很清楚自己要写什么.他写那么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太想把这样一个方向上的故事告诉读者了,这么多的故事积蓄在他的脑海里,他急于倾吐出来,他“沉醉其中”、“享受描写时的愉快”,这也有问题.

志荣老师用“象”和“时代本质”、“时代精神”等拉开距离,这是一个很好的意思.文章天成,妙手偶得,用志荣老师的话说要随物赋形才能领悟这个时代的“象”.但我总感觉余华是用了很大的力气在表达对时代的整体理解.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片段的、零碎的,他只能在这样的立场上表达文学,是不是只有自以为凌驾于时代之上的文学才有表达整体理解的野心.但是余华有一种整体的信心,他的自信在于他觉得能够用《兄弟》中的故事来表达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总体图景,我觉得办不到.上部出来的时候余华接受那么多的媒体采访,信心爆棚,他显然已经觉得自己找到了一种绝佳的形式,并且对这种形式深信不疑;但是他组织这种形式的途径(他所听到的那些故事),以及对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整体把握世界的雄心、信心,都有一些问题.今天的生活中诚然有很多混乱、荒唐、不搭调、夸张等但是也有“人生安稳的一面”,生活应该是这样一种参差形态(这个在《活着》及《许三观记》里面是有的,在《兄弟》里面反而没有),我所理解的“象”贴近的应该是这样一种参差形态,是一种在其中可以贯通片段和整体的东西,目前余华似乎还达不到这样的境界.

当然,小说不能面面俱到,就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虽然很多人指责它荒诞、夸张,但只要它打开了一种形式,它就是有好的地方.而且我知道您对《兄弟》的理解中,藏着对上面第(1)种文学进行反拨的苦心,这样一种文学确实大行其道很久了.我的意思只是,《兄弟》也有它的形式,而且这种形式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更担心的是余华沉迷于这种形式中.如果他能自觉到《对话》中所表达的不断打开的意思,那就好.

(本文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项目编号:B104.张新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相关论文

甘肃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问题初讨

本文是一篇电子商务物流论文范文,电子商务物流方面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甘肃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问题初讨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电。

关于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现状趋势的讨

本文关于电子信息工程及电子信息技术及信息化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电子信息工程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与关于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现。

关注中医传承,收获学人良知

本论文为关于医药卫生类医学毕业论文选题,关于关注中医传承,收获学人良知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可用于医药卫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

财务会计实习教学模式的讨

本文是一篇会计工作论文范文,会计工作方面电大毕业论文,关于财务会计实习教学模式的讨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会计工作及财务会计。

分组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这是一篇学生类有关本科论文范文,与分组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相关硕士学位论文。是论文提纲专业与学生及中学生及互联网方面相关的免费。

让讨迸发出政治生态课教学的活力

本文是一篇课堂论文范文,课堂类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让讨迸发出政治生态课教学的活力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课堂及学生及生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