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俗化”倾向的价值语境反思

时间:2024-02-24 点赞:45369 浏览:8928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文学艺术论文范文,文学艺术方面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文学艺术“俗化”倾向的价值语境反思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文学艺术及文学学术及文学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文学艺术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陈平辉,1962年生于南城县,1984年毕业于江西师大中文系,曾在北京师大、华东师大读研和访学.现为东华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教授,文学硕士生导师,省作家协会、评论家协会、文艺学学会、当代文学学会理事.发表评论和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4部.成果曾获“江西省优秀文艺评论论文奖”.

当今社会,文学艺术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人们多半将眼光盯着创作者与读者.但是,作为作者与读者的个体往往是弱势群体,而强势群体则是掌握着主宰权、评判权、话语权、平台权的、媒体.在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现实中,线性思维是危险的.在政治和历史中,我们必须牢记,单极因果性可能会导致教条主义、偏执主义和空想主义.从文学艺术“三俗”倾向产生的诱因来看,其内在的机制、语境与氛围是更为有力的权势要素,对其保持反思与批评,可能更有助于解决文学艺术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对价值导向的反思

改革开放30年来,奉行的经济中心导向、GDP导向,带来了国家的富强和民生的富裕,但在相当程度上滋生了物质主义至上的文化环境、社会氛围和精神生态.中国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意志迅速转换成全体国民的个人意志,追逐GDP增长作为政绩标杆,导致全社会功利观念的加强以及个人私利计算的膨胀,在现代化进程中,个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物质的难以解除,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相伴而来的是对社会传统价值观与民族文化继承所造成的扰乱.我们并不主张以文化守成的观念来对抗现代化进程,但时刻保持对现代化进程的人文反思与批判,是十分必要的.

从历次全球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的深层内因来看,都有一种“极度放荡浪费有赏,节约精打细算受罚”的逻辑在推波助澜.霍金前些时日曾告诫大家,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仅还有二百来年,其根源在于人类的自私与贪婪.从我国近年热播的一些电视文艺作品――如《蜗居》《婚姻保卫战》来看,作者与剧中角色一样,被占有更多财富的人生理想洗了脑,将财富占有量与人生幸福划等号的思想当成了普世价值.十四世纪早期的但丁鞭挞过佛罗伦萨的贵族和市民“太热衷于攫取钱财”,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对金钱社会人性异化的批判感人至深.在中国,还没有经历过这种思想的涤荡.

近年来,从到学界,并未彻底反思和批判西方金融危机后面所隐匿的文化价值与发展逻辑.相反,开发国内消费市场,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的步伐,成为国家机器中上下一致的思路,更应该引起关注的是,过度消费的意愿正变成中国少年一代的普遍追求,过度消费的结果就是异化消费,而异化消费将把人们引向贪婪地追求物质享受的歧途,人因此沦为物品的奴仆,遭受物的控制,因此异化消费直接引起人的异化.如何超越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不平衡”的人类社会进化中的病症,是值得与民间共同探寻的人间正道.难怪有人慨叹:“今天穿得最暖和的许多人是披着羊皮的狼.他们的日子过得很好,他们不害怕经济危机.当人类真正得了时代的道德痉挛症时,社会变成了一个麻木的喜鹊社会,大部分人习惯于对别人的痛苦闭上眼睛.但只要闭上眼睛,我们就会听见深渊的呼啸声.”①如此看来,从立场培育和保护一定的超越性的异己思想和批评力量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建立更周全的发展思路与精神方略.

现代化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一个以物质来衡量一切的过程,在人的身心未有充分准备就仓促上路的初始阶段,这种世俗特征尤其明显.在西方,上世纪60年代已进入后工业社会,中国直到90年代才开始向世俗化转型,由于这种转型仓促而急剧,挟带着太多短视的功利,造成了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一系列形式合理而实质不合理的弊端.在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等合理诉求的掩盖下,人受制于物的现象悄然滋生,善恶不分、见利忘义的“道德迷失”,重当下轻未来、跟着感觉走的“存在迷失”,还有目标丧失、深度感缺乏的“形而上迷失”有所抬头.文学既可以表现生活的种种伪美与假善等一切的复杂世相,更重要的是,它还批评它们,让人看到其如何的不合理.文学是站在生活的反面的,通过批评,它使社会保持了健全的理想,同时也因与生活的反差,成就了自己的价值.

尤其是在近年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文学艺术作为文化事业的内核或将转化为文化产业的组成因素,文学艺术的发展是否应完全交由市场去推动呢而市场导向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以最少的付出获取最大的经济报酬成为一种价值追求,这是市场规律的体现,但也不可避免地误导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期望一夜暴富,浮躁风气、快餐式创作流行起来,这些因素不可避免地对文艺创作产生消极影响.对文学艺术发展如何建立健康的引导机制与激励机制这是一个新的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对媒体价值导向的反思

现在众多电视节目中,各类八卦新闻、人造嘉年华、娱乐嬉闹的调侃节目、婚媒介绍、商业广告价值的社会导向大行其道.不少电影、电视剧在播放时,中间插入大量令人厌烦的商业广告,媒体与广告业主的利益合谋,往往导致那些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盛行.当前,体验经济学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混合,更多地把人拉向当下或“此在”,带向感观享乐与体验,从而忘却责任与使命,这正是一些西方国家借助其媒体炒作和赞颂“超女”类媒体专栏的目的所在.而我国媒体现今对商业效益的追逐远远胜过社会责任与民族使命的主动担当.一种无序的文化繁荣和混乱的思想活跃,带给人们的不是知识和智慧,而是精神的疲惫和理性的迷茫.视觉媒体的霸王地位,带来了图像文化的兴起和语言文化的相对消退,导致人们日益注重当下,不关注长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悲天悯人、天人合一”的思维向度与批评视野正在淡出和消失.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形成对文学的巨大挤压,信息时代出现的“世界图像”,对传统的文学存在方式与传播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黑格尔之后差不多二百年,文学艺术“终结”的问题被“后”学大师们提出来,按其观点,将“终结”于电子媒介时代.影视艺术的冲击,工业化机械复制,导致文学的艺术产品消费的无个性化.而读图时代的到来,导致在图像社会里,文学的边缘化具有某种文化转型上的必然性,并表现出从属于视觉文化的“图说”化趋势,这使得文学终结论再次甚嚣尘上.

现代媒体的诞生,依赖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现代媒体的眼光中,科技的地位至高无上,科技理性即工具理性,其背后站立着“人类中心论”的身影.科学技术帮助人类征服了自然界,相伴而来工具理性也伸展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或如马尔库塞所说的渗透进人的内心自由空间.针对这种情况,哈贝马斯提出不能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改革与奋斗的最终目的,社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是争取更加美好的生活,而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是聚敛更多可供支配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与生存环境.

另外,受全球艺术发展趋势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发端的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从严肃艺术向娱乐文化发展的倾向影响越来越大,并迅速向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扩展.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同时出现低俗化、庸俗化的东西.西方式的竞争文化、掠夺文化、占有文化、财富文化、功名文化、文化通过各类媒体在中国普遍推广而得以盛行.1997年,在《文汇报》上曾刊发过一篇题为《21世纪的中国,谁来当工人和农民》的文章,对当代世俗价值进行过深远的反思与批评.爱因斯坦也曾提出过:“应当防止向青年人鼓吹那种以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的目标.”但现在媒体导向往往是反其道而行之.

现代化进程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泥与钢架构成的楼宇居所意味着人与大自然的疏远.同时,现代人日益依赖媒体与网络的交往与生存方式,使其意识不到他和大自然的密切关系,所以居住在堂皇的高楼大厦有如困在被墙壁隔绝的牢房里.他们之中少数有灵魂洞察力的人,只能间接借助报刊、荧屏、手机、广告去体认世间万物之中永恒和谐的真理,于是得到欺骗性或伪装性的解脱.但这比在自然中劳作和生活的人少得多了.他们只有焦虑而无需向朝阳、向流水、向果实累累的大地祝福.因为他们自己并不置身于这种美的存在的怀抱之中,他们沉思的只是不关人的心灵痛痒的一个课题、一种利益交换的商业逻辑.

对此,泰戈尔曾在《人生的亲证》中有过深刻的反思:“失去这整个自然的背景,人类变得卑鄙和无耻了.人类的富足不再是宽宏大量而只是变为奢侈.人类的不会有助于他的生命,不会固守在人生目的的界限之内,成了目的本身,使人类的生命燃起了.并在熊熊的火光中玩琴取乐.于是我们就在自我表现中企图恐吓人,而不是去吸引人,在艺术上我们追求新奇,而忘却了万古常新的真理,在文学上我们失去了关于人的单纯而又伟大的完整看法.人显得像是一个心理学上的问题,或一种感情的体现,这种感情由于变态而很激烈,它是在强烈的人为的光线照射下被显示出来的.当人的意识只局限于他的人性的自我的周围时,他本性的更深的根基决不会找到永久的土壤,那时人类的精神就会濒临饥饿,并且以追求周围的刺激来替代健康的力量.到那时,人将会失去他内在的前景,并用他自已的尺度衡量他的伟大,而不是通过与无限的有力联系,用他自已的运动判断他的行为,而不是用完美的宁静――存在于星空中的宁静,存在于永不停息的有节奏的创造之舞中的宁静.”②

三、对学术价值取向的反思

相比二十世纪80年代重思想轻学术的状况,现今“重学术轻思想”的文艺批评倾向颇为严重.文学的学理性研究已变成主宰性话语,与文学创作与人文处境毫无关联,甚至扼杀了文学的创造活力,文学研究与文

本文是一篇文学艺术论文范文,文学艺术方面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文学艺术“俗化”倾向的价值语境反思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文学艺术及文学学术及文学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文学艺术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学批评唯“理”不唯“人”已变得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文化发展市场化之后,宏观批评、远瞻性批评、本质主义批评、人类终极价值批评等严重不到位.批评的私人化、运作化、商业化倾向严重抬头.目前,文艺批评状况堪忧,健康的、正常的文化批评式微,对低俗、消极、混乱等不健康不正常现象不进行客观批评,或不痛不痒,不击中要害,批评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有的甚至在利益驱动下作“托”,助长了低俗之风的泛滥.

不少人文知识分子在追逐所谓的“学术成就”的过程中,产生的是课题项目的焦虑、论文数量的焦虑、职称等级的焦虑,有术无魂的现象普遍存在.人文类博士培养的方式与机制有严重的技术化、工程化倾向,人文价值与人文情怀严重缺失,对人文知识分子的管理方式与考评机制严重偏轨.

文学的科学化、体系化、学院化助长了文学的技术逻辑倾向,也掏空了捍卫自身诗性品格的能力.人们普遍认为诗性文学在大学里不可能享受到哲学或科学的感觉与地位,过去柏拉图所说的,“诗人没有能力拥有自己的门徒”正变为现实.文学批评与研究的职业化以及向学术的龟缩,再加上科技理性权威的无边放大,都强化了文学的逻辑理论性和科学体系化.

文学学术,主要是文学创作的特点、规律、技巧的研究和总结,并包含了作家、作品、读者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但文学学术不同于文学,文学主要是感性的、情感的、形象的,而学术主要是理性的、抽象的、逻辑的.有不少中文专业的学生说,上了大学两三年后,“发现大学中文系与文学没有什么关系,也有学生说,大学中文系败坏了我的文学胃口,还有学生说,上了大学中文系使自己的文学理想破灭了.”③文学学术也不同于文学活动,文学活动包括文学阅读、文学创作、文学鉴赏、文学交流,其功能指向于人的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文学学术主要是确立概念、范畴、原理、定论,其功能更多倾向于知识化的理解、记忆、评判.

各种各样的专业名词与术语模糊和扭曲了文学批评的价值标准,强化了理论逻辑对诗性领悟的侵吞,学术语言的大行其道,使文学的诗性陨落、人学的文化意味淡化、艺术的个性张扬被类化研究磨损.池莉就曾对自己的小说若被拍成影视作品可能消磨了自己独有的艺术个性提出过疑问.可以说学术化的文学研究使文学的阐述走上了“机械复制”的道路,大批学术名词变成为剥夺文学权力的工具.而这些“理论化了的”学术化文学正摆着其高高在上的真理架式主宰着文学的文化话语权.学院式文学批评与研究,就是在诗性文本与理论概念之间做媒娘,干些牵线搭桥的勾当.然而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她永远具有超越理论、突破范式,还原诗性意味的文化价值,捍卫这种文化价值,正是当代文艺批评者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本分与使命.

文学与诗性从来就是开放的,过去我们的大学总提文史哲不分家,可现在是文学与文学都得分家了,这是文学追逐科学的灾难.我们不少的博士、硕士都是通过在一个小小的领域或专题进行“挖井”式的训练,而成为所谓的文学研究专家.对稍微宽一点的问题,就感到难于把握了.这如何确保我们的人文视阈建立在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根基上呢

全球当红的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其《被背叛的遗嘱》一书中曾尖刻地批评过“卡夫卡学”:“卡夫卡学的文章数量上了天文数字,卡夫卡学以无数的变调发展着始终相同的报告,相同的思辨,这种思辨日益独立于作品本身,但是它只靠自己来滋养自己.通过无数的序,跋,笔记,传记和专题论文,学院报告和论文,卡夫卡学生产和维持着它的卡夫卡学形象,以至于公众在卡夫卡名下所认识的那个作家不再是卡夫卡,而是卡夫卡学化的卡夫卡.等卡夫卡学将卡夫卡一步步逐出美学领域.”④

西方一些国家文学研究的诟病也值得我们反思,“美国的文学研究越来越走向职业化了,拥有普遍读者群的英文教授变得越来越稀有.若干文学教授就像从事经验研究的同行,已经成了专家,把毕生的学术倾注到弥尔顿或莎士比亚甚至邓恩一人身上就足够了.那些没有被晋级的不得不为大学教职的饭碗而忙碌的一般诗人批评家与作家逐渐被正牌博士们所取代.要想掌舵就得受过严格训练.”⑤现今中国的文学学者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靠以公众知识分子的身份为一些刊物写稿子来谋生了,以往,他们还可以离开大学做一位自由职业者.现在由于文学学术劳动力市场紧缩,加上各种证书成了判断人才优劣的主要根据,而留在高校里的文学学者为争得话语权总是抱持着试图与自然科学一比高低的冲动,因而,在学术研究的体制和系统中,文学学术被普遍职业化或职场化了,退化和俗化为谋生的工具.

四、对教育价值趋向的反思

在当今中国教育体系中,人文精神严重缺失.文学研究的学理化倾向体现在文学教育中,则是在当今高校文学类课程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文学学术研究的结论,如文学理论、文学史和各种专题的文学研究,其性质都是理论性的.确切地说,中文专业学生学的是关于文学的学术或技术,而极少是人文价值的选择与弘扬.

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应试教育的负面效应严重扭曲了文学艺术涵蕴人类天性的功能,文学在课堂里闷闷不乐地追赶着概念化的步履,文学教育通过维持概念性学理和理论思维来为文学尽责.文学教授们生活在学术世界之中,再也不谈论诗或为诗性辩护了,他们的心灵空间被逻辑学占领,进而投降于高校的种种清规戒律,教育领域的文学从业人员因而忘记了诗、童心、游戏、纯真、亲善.概念的规约很容易走向独断、机械、生硬.学子们在文学阅读中领略到赏心悦目的文学之美、潜移默化的陶然自乐变得短暂易逝,甚至被讥讽为不务正业.

美国学者布鲁姆对大学文学教育的批判值得我们反思.他说:“在大学生的不太高尚的气质中,已经没有狄更斯那样的气韵,他曾给我们很多人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伪君子、乐天派等人物典型,有了这些人物典型,增强了我们的观察力,使我们能够在辨别人的类型时找到细微的差别.等我们的大学生的心理迟钝现象是令人吃惊的,因为他们只是靠大众心理学知道人是什么样的,以及人的各种各样的动机.随着我们几乎全靠文豪才有的那些有关人的理解动摇了.由于缺乏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认识,人们变得更为相像了.当今那种替代真正多样性的伪劣表现,就是染发的五光十色和其他不同向观察者表明其内涵的外表差异.”⑥

人文学科的发展面临深刻的危机.在整个人文社科及其教育体系中,哲学、历史学、文学学科与专业的生存面临边缘化困境和消亡的危险.人类思想的方式方法问题转换为简单的思想政治倾向的教化问题,文化的精神内核转化为文化表象的展示与消费,清澈的理性追思转换为混沌的感官狂欢.人造的各类文化“嘉年华”的喧闹替代了朴素、沉静、淡定的思索.诸葛亮那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古训正成为陈旧过时的遗嘱.难怪北大季羡林先生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就发出过呼吁:“现代大学的文科地位已岌岌可危!”⑦尽管不少大学人文学科结构还在,但人文精神丧失了.原华中理工大学老校长杨叔子院士也曾撰文指出,伴随着高科技、信息科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与应用,给人才培养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即: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⑧

二十世纪之初,超人哲学家尼采对西方以伽利略首创数学分析的思维模式占主导的近代教育做过尖锐的批判,他认为现代教育的成绩不过是产生躯体和精神都长了驼背的学者,或者只听命于长官意志的职员,或借文化牟利的市绘,或虚荣心十足的凡夫俗子.现代社会与现代人陷入虚无:报刊支配社会,记者取代天才,艺术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不断地机器化,文化不断地商品化,商人成了“支配现代人类心灵的力量”.商业成了“文化的灵魂”,人们个性丧失,灵魂平庸,关心行色匆匆的工作和过程,却不再关心永恒.

制度化的大学文学教育,正以各种方式威胁着文学本身,也威胁着人文知识分子的公共角色,危及他们的话语文化.然而,人文知识分子在制度化的文化和教育面前,最最重要就是捍卫其“批判性的话语文化”(古德纳),其公共角色也就是“展示真理并揭露谎言”(乔姆斯基),他的本性乃是“自由飘浮的非依赖性的”(曼海姆),其基本任务在于“破除限制人类思想和沟通的刻板印象”(萨义德).反观当前的大学文学教育,一种制度化努力与这种角色意识塑造之间的紧张赫然眼前.大学体制的完备制度化趋向,从本性上说遏制和压抑了这样的人文知识分子塑造.现实的选择和问题是:我们如何在制度化中开拓非制度化的可能空间

总而言之,文学艺术反“俗化”问题是个文化生态问题,而文化生态是个巨大的复杂系统.那些既不简单屈从于单向度的意志和机械的学术逻辑,又不盲从于媒体喧嚣和商业流俗的文艺创作者与批评者,其生存的空间、土壤、平台如何构筑本质与现象、主流与多元、理性与欢娱、远虑与近忧、主导与适从等二律悖反的问题,其间何以找到一种清澈的理性和构筑一种良好的语境中国真正有远见卓识的公共人文知识分子与富有人文情怀的文艺青年如何培养这是全社会应有的共同担当.


注释:

①贺雄飞《经济学的香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4页.

②[印]泰戈尔《人生的亲证》,商务印书馆,1992年8月版.第7―8页.

③方兢:《文学教学:感性中蕴涵理性》,《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28日第7版.

④[捷]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牛津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9页.

⑤[美]马克爱德蒙森《文学对抗哲学》,编译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24页.

⑥[美]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摘引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活页文库》,第一期,第15页.

⑦冉云飞《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南方出版社,1999年5月版,第138页.

⑧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中国高等教育》1999年第4期.

责任编辑陈蔚文

相关论文

《威尼斯商人》其文学艺术价值

此文是一篇威尼斯论文范文,威尼斯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威尼斯商人》其文学艺术价值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威尼斯及商人及。

警惕教科研的功利化倾向

这是一篇关于正高级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与警惕教科研的功利化倾向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写论文专业与正高级及教科研及教师方面相关的免。

文学艺术在导入新课中的体现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学生艺术修养论文,关于文学艺术在导入新课中的体现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学生及艺术性及跳远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作家与作品中文学艺术形象的塑造

关于人物形象及参考文献及文化艺术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人物形象方面论文参考文献哪里找,关于作家与作品中文学艺术形象的塑造相关。

《文艺》到《文学艺术》

本文是一篇文艺理论论文范文,关于文艺理论类毕业论文格式,关于《文艺》到《文学艺术》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文艺理论及文艺及论文方面。

幼儿园大班额小学化倾向探析

本文是一篇幼儿园论文范文,幼儿园类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幼儿园大班额小学化倾向探析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幼儿园及幼儿教育小学化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