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的笼牢与性属的置换

时间:2024-01-20 点赞:46790 浏览:9142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现代文学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关于言语的笼牢与性属的置换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现代文学及现当代文学及语言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现代文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本文旨在阐明性别认同危机中的马伯乐如何以隐蔽的方式将支配与“阉割”焦虑转化为对国民性品格的批判之中.丧失家庭地位的马伯乐通过言说行为重新营造了占据世界中心位置的幻觉,并在其中以滑稽模仿的喜剧形式演绎自我.语言的乌托邦幻象无限期地延宕了马伯乐直接面对分裂的男性主体意识的时刻,却又使他的性属变得暧昧不清.

关 键 词:萧红马伯乐性别化文本表征意蕴

在萧红小说《马伯乐》的研究中,已有学者关注到马伯乐精神状态的一种显著特征:“随时随地地挪用各种时髦的语言概念”,也就是说,他“操纵语言”以达到为自己文过饰非的目的.{1}不过,即便是运用女性主义的文本批评策略,他们的分析还是集中于知识分子的性格缺陷,并借此窥视萧红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非女性观.在他们的视域中,萧红的女性主义私人化书写和“民族国家”宏大叙事可以并存于文本中,但两者的相遇显然突兀而生硬,缺乏必要的思想张力和逻辑联系.然而,性别与政治之间并非泾渭分明,女性囿于政治的现行规则在社会事务中更处于劣势地位,性权力的旁落与压抑迫使转化为巨大的政治能量,在政治领域实现其性别支配的目的.萧红以其女性的洞察在小说中阐明了这一点,从而激活了女性与政治、个体与国家之间复杂的网络关系.因此,本文旨在借助叙事学和文体学理论,揭示马伯乐的性格缺陷的根源:丧失家庭地位的男性通过言说行为重新营造了占据世界中心位置的幻觉,并在其中以滑稽模仿的喜剧形式演绎自我.马伯乐试图构建自我性别归属感,而沉溺于语言又使他的性属变得暧昧不清.这一场悲喜剧,既包含了萧红对男权意识的颠覆与解构,又彰显了她超越绝对道德判断的“广大的同情,慈悲,了解,安息”{2}的女性本质精神.


一、马伯乐的性格缺陷与“以言行事”

《马伯乐》以马伯乐一家的逃难经历为线索,书写庸常人生世相,情节平淡无奇,时有重复.叙事的动力来源于避难场所的转移,从昆明、上海、南京到汉口,乃至小说末尾决定再逃到重庆.尽管正如卢卡契所说,“情节的缺乏,使得人物变成了苍白的图式等无论对他们内心生活进行多少心理学上的描写,还是对一般情况进行多少‘社会学’上的描写,都不能取代这种个性情节.”{3}就叙事形式而言,空洞的情节恰好对应了人物苍白的内心世界,机械性的、无目的的时空转移无疑象征了马伯乐主体性的丧失:国难当头,战火纷飞,生命本能驱使人们逃离战乱,拖家带口的马伯乐不得不跟随着流离的难民群体行走,失落了自主行动的可能性.表面上,时代没有给马伯乐足够的时间思索行为的意义,动荡的局势超越了主体的控制意愿.而事实是,马伯乐主体意志的丧失主要根源于他自身的心智结构与思维惰性.例如,马伯乐生性懦弱,善于悲哀,他对悲哀的定义极具思辨意蕴:“悲哀是软弱的,是无力的,是静的,是没有反抗性的等”他的感知其实敏锐而富有诗意,思维能力也没有真正受损,何况寄居旅馆,无所事事的他有着充裕的时间来思考行动的意义.马伯乐致命之处在于他的哲学性思考是有选择性、目的性的――马伯乐自觉自己失落了作为“主人”的地位和权利,他的思考其实是出于支配本能,下意识地维持自我受损的尊严.正如小说所言,马伯乐只有一次“觉得自己差一点也是一位主人.他自己觉着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也是有权利的”.正是这心理落差造成了马伯乐既处于自怜自艾的情感状态,又汲汲于构建以自我为中心的幻觉.

马伯乐的努力是通过言语这一人类基本能力实现的.言语,在索绪尔的语言学体系中,它意指的是个体的言说行为,它的执行是由个人进行的.“个人永远是它的主人”,“言语等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4}如果说“人是在语言之中并通过语言才将自身建构成一个主体,因为只有语言能够在现实当中,在语言的现实当中,建立‘自我’的概念”{5},那么个人的言语行为就是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操纵语言以构建自我的最为普适的途径.传统中国也将“立言”与“立德”“立功”相提并论,将言论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赋予言语诛心、立说的功用.马伯乐深得其中之妙.他的口头禅是“真他妈的中国人”,这一批判性话语以直接引语的形式在文中出现了33次.它伴随着马伯乐横跨四省,遍及家庭生活(与妻子斗嘴、责骂孩子)、社会交际(买包子、过关检查)和个人思索(写作、伤怀),所有的一切俨然可以用“中国人”群体来涵括.马伯乐动辄将个人情怀与家庭琐事上升到国家的层次,将私人情感置换为民族意识,进而模糊了自我与他者的个体差异,遮蔽了马伯乐自身的性格缺陷.同属“中国人”群体的马伯乐显然时刻以国家为重,国家与民族的归属感提高了他对自我的价值的估量.以国家为依托,马伯乐获得了针砭时事、品评人物的能力,暂时性地维持了主体的幻象.

不过,当马伯乐退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在实践中处处碰壁,如经营书店失败、离家出走失败、逃难挤火车失败,幻象就呈现出一派支离破碎的境况.此时,与其说马伯乐并没有主动抗争世界的意愿,毋宁这样认为:他借以抗争世界的依旧是言语.例如寓居上海,马伯乐穷困潦倒,又思念妻儿,他彻夜无眠,可脑海里反复想着:

“电灯比太阳更黄,电灯不是太阳啊!”

“大炮毕竟是大炮,是与众不同的.”

“国家多难之期,人活着是要没有意思的.”

“人在悲哀的时候,是要悲哀的.”

类似的话语模式还发生在马伯乐出走失败、恋爱失败、工作失败时的独自沉思.可以说,这种表述性的、似是而非的话语是马伯乐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剥离具体的语境,这是马伯乐的人生经验,粗糙之中透露出无可置疑的真理式的启示意味.但事实上,马伯乐的言说行为是论断性表述向操作性表述的侵越.操作性表述是奥斯汀所指称的“以言行事”,表述的真实与虚假并不在它的考虑范围之内,它强调以言语来影响对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言语行为在现实世界中的权力表现.令人发窘的是,马伯乐几乎不能行使这一权力.绝少有人会受他的言语影响,他只能独自沉思,自言自语,言语实施的对象是自己.它仅仅为了克服自我内在的一种悲哀情绪,一种主体幻象破裂时短暂性的内心冲突.不过,如果仅仅是为了说服自我,马伯乐根本无需采用过多的论断性表述.所谓论断性表述,是指关于事实的陈述,它与说话人的背景无关,应当用真实或虚假的标准来衡量.在马伯乐的言说中,陈述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冲动几乎占据了话语的全部,乃至在句法结构上也一成不变地采用了“是”“不是”这一明显的判断形式.而判断的结果,无一例外地在逻辑上都是正确的.马伯乐总是对的!他虽然只能影响自己――这对一个急于以语言影响他人的智者而言是很沮丧的,但是当他说的都是真理时,他又挽回了一点尊严.也就是说,马伯乐习惯于以表面无可置疑的论断性“真理”,诸如“太阳出来了,天就晴了”“马路一干,就像没有下过雨一样”等,来维持一个卑微的、脆弱的主体.把握真理的自信取代了“以言行事”权力失效的挫败感.令人讶异的是,无论马伯乐的心理性征如何暧昧、马伯乐的“阉割”焦虑如何紧张,他依然可以凭借着自己的生理性征牢牢占据着家庭的中心位置.太太固然是马伯乐的主要对手,但她“只是一个喜剧性配角,她和马伯乐不构成性别对立”,或者说,她也是为了成全马伯乐自我幻想的符号性人物.她对马伯乐的威胁不过是马伯乐提高自身价值的臆想,因为与这样的对手斗智斗勇,方能显现出马伯乐“当断不断必受其乱”(马伯乐语)的壮士断腕般的勇气和“敢作敢为”的“真英雄”情结,哪怕这只是发生在马伯乐向她讨钱的情境中.太太足以威慑马伯乐的不过是她手中的存折,一旦太太失去了经济掌控权,她的地位就受到王小姐的威胁,而她还懵然不觉.马伯乐正如篇名“马伯乐”所喻示的,在小说建构的虚拟世界中,他就是中心.尽管叙述者和读者的伦理视角不同于马伯乐,然而马伯乐早已拒绝了与他者的对话,这种回避的姿态也必然抗拒了我们的伦理评价.马伯乐依然怡然自得地上演着自己的喜剧,落入无法摆脱的“阴性(柔以进取)――刚强(暂时胜利)――阴性(长久失败,沉迷于言语,待时而动)”这一恶性循环之中.

就女性主义的立场而言,《马伯乐》的深刻之处在于它揭示了男性的性别认同的危机如何以隐蔽的方式潜藏于知识分子对国民性品格的批判之中,弱势的男性如何通过言说的行为无限期地拖延面对分裂的主体意识――支配的与“阉割”的焦虑.萧红的见解是深刻,但当我们回到文本本身,就可以发现萧红采用的是“笑中带泪”的讽刺性笔法.正如巴赫金所言,“讽刺,不是作为一种体裁,而是作为创作者对所写现实的一种特殊态度.讽刺是对当代显示不同方面的形象性否定,它又必须包含积极的方面,即对美好现实的肯定.”{10}抗战中,萧红有着逃难的经历,其间也饱受亲近的男性的歧视与欺凌.然而,萧红并没有陷入那种貌似激进实则空洞无物的批判之中,她对马伯乐式的男性知识分子也怀抱着同情和期望,从而为《马伯乐》贯注了一种人类性的慈悲和爱.这是一种“无所不包的‘同情心R

本文是一篇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现代文学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关于言语的笼牢与性属的置换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现代文学及现当代文学及语言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现代文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7;,对世界永不衰竭的爱,能将生之悲哀和生之喜悦结合为一的力量,以及那种‘无差别的善意’”{11}.这是专属于女性地母般的慈爱、宽博的美学品格!

{1}艾晓明:《女性的洞察――论萧红的〈马伯乐〉》,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4期;也可参见范智红《从小说写作看萧红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3期.

{2}张爱玲:《谈女人》,载《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年版,第70页.

{3}卢卡契:《叙述与描写――为讨论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而作》,载《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81页.

{4}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台湾弘文馆出版社1985年版,第21―22页.

{5}本维尼斯特语,转引自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14页.

{6}我并非指男性就是支配型、女性则是受控型的,只是贴合马伯乐的认知思维,借助传统的男性中心社会的符号体系中进行论述.

{7}艾晓明:《女性的洞察――论萧红的〈马伯乐〉》,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4期.

{8}张柠:《想象的衰变――欠发达国家精神现象解析》,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193页.

{9}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96页.

{10}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转引自王先霈等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页.

{11}谢有顺:《文学的路标――1985年后中国小说的一种读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2页.

作者:杨维绵,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编辑:张晴E?鄄mail:zqmz0601@163.

相关论文

学术文批评性言语

本文是一篇心理学论文范文,关于心理学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关于学术文批评性言语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心理学及批评及社会科学方面的的大。

学术文批评性言语

本文是一篇心理学论文范文,关于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关于学术文批评性言语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心理学及批评及社会科学方面的的。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应合理运用

此文是一篇企业会计论文范文,关于企业会计论文例文,与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应合理运用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适合不知如何写企业会计。

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

这篇数学教师论文范文属于政治教学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数学教师类有关大学毕业论文,与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相关教育教学论文刊物。适合数学。

中年性事需“默契”

本论文是一篇副主任医师方面医学论文结束语,关于中年性事需“默契”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副主任医师及性心理及女性健康。

有效多样化练笔要坚持目标性原则

本论文为义务教育类专业学年论文选题,关于有效多样化练笔要坚持目标性原则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可用于义务教育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

性学习开题报告范例

本文是一篇美术馆论文范文,美术馆方面有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性学习开题报告范例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美术馆及国家级。

中间性保险的重复赔偿问题

此文是一篇中间性论文范文,中间性类论文范例,与中间性保险的重复赔偿问题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适合不知如何写中间性及被保险人及保险。

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本文是一篇课题论文范文,课题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课题及多媒体及参考文献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