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时间:2024-03-07 点赞:47936 浏览:9366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文学创作论文范文,文学创作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时运交移质文代变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文学创作及台阁及商品经济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文学创作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李东阳领导的茶陵派与“三杨”为代表台阁体两个文坛流派在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的相互关系也就成为了学术界的一宗公案.本文以两派的社会环境为立足点,通过比较,研究两派之所以有着趋同与变异的社会原因.

关 键 词:茶陵派台阁体社会环境异同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

《明史李东阳传》云:“自明兴以来,宰臣以文章领袖缙绅者,杨士奇后,东阳而已.”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茶陵(今属湖南)人.生于北京.天顺八年(1464)进士.李东阳是明中叶文坛继杨士奇之后的又一盟主,他领导的茶陵派是台阁体之后在文风转型期起关键作用的一个重要流派.身份的相似性、文学的继承性决定了这两个文坛流派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理论批评并非泾渭分明、壁垒森严,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史文献的模糊与缺失,内在关链的紧密与背离都使这两个流派的关系忽明忽暗,难以清.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和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派的关系的研究也就成为学术界一个争执不休的焦点问题.本文试以李东阳与台阁体生存的社会环境入手,对李东阳与台阁体进行对比研究.

文学风气的发展并非孤立的,它与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关,社会环境的变化需要新的文学风气出现,旧有的文学风气必然以调整、变化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使之得以延续.以“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和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派正是时代变迁的需要,这两个文学流派的产生和当时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密切联系.

研究文献可知,台阁体诞生的背景有三方面因素:

首先是时代背景的变迁.

从永乐初进入内阁的杨士奇、杨荣、黄淮、金幼孜、胡俨几位台阁体代表作家出生年月看,都经历了元末明初的战乱和兵燹,同时目睹了由此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创伤.这在他们的文集中多有描述:

“元之季世,兵戈饥馑,民困穷冻馁,无食至相食以苟活,虽父子夫妇相视不能相保恤,所在皆然.”(杨士奇《东里集万木图序》)

而到了明朝,他们深切体会到朝代更替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元季兵乱,向之盛者,一旦沦谢殆尽,等我国家弘靖海宇,涵育生息,未几,槁者复苏,仆者复起,盖际乎循环复治之运矣.”(《东里集素行轩记》)

永乐以来,明王朝经过整修调治,政权相对稳定,国力渐趋强盛,所谓“海内晏安,民物康阜”(杨荣《文敏集》卷一四《杏园雅集图后序》),社会呈现出比较安定繁荣的局面,史学家们称之为“仁宣之治”,主要包括明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封建统治的鼎盛时期.史学家称颂这段时间:“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将“仁宣之治”类比于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在这段时间,明代政治经济呈现上升态势,封建商品经济有较明显发展,封建统治进一步制度化和体系化,国内各民族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中国在域外的影响日益扩大.

其次是个人处境的改善.

在元季,“三杨”等人的处境是“鸟散而鼠窜,流离颠蹶,父子夫妇相视而不能相保”(《东里集重荣堂记》),而到了明朝,他们的处境大为改善,成为礼遇隆重的馆阁之臣.

永乐登位不久,就把杨士奇、杨荣、黄淮、金幼孜等人擢为侍臣,视为心腹,朝夕顾问,参预机务.仁宗朱高炽在位只有八个多月,就升任黄淮、杨士奇、杨荣、金幼孜等人为大学士,并分别兼任户、礼、兵、工部尚书,官阶升迁到从一品,还分别被赐予“三孤”和“太子三师”等荣衔.宣宗朱瞻基在位十年,对杨士奇、杨荣和杨溥等隆恩有加,呈现出君臣遇合、共致太平的新气象.宣宗死后,年方九岁的朱祁镇即位,张太后(皇帝的祖母)委任“三杨”主持政务.“三杨”都成了有“三孤”职衔的殿阁大学士,而张太后对“三杨”的建议几乎是言听计从.“宣德、正统间,天下建言章奏皆三成主之.”三杨在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久任内阁,日益权重位尊,诚如赵翼所言:

“杨士奇在内阁四十三年,虽其始不过为学士,然已预定机务,后加至公、孤,始终在枢地,不出内阁一步,古来所未有也.同时直内阁者,金幼孜三十年,杨荣三十七年,杨溥二十二年.”

他们在明代四朝的处境与元季遭遇相比真乃天壤之别,杨士奇对此大为感慨:

“自吾之幼而壮而老,于今八十年,朝廷清明,礼教修举,四境晏然,民远近咸安其业,无强凌众暴之虞,而有仰事俯蓄之乐,朝恬夕嬉,终岁泰安而恒适者.”(《东里集重荣堂记》)

两相比较,自然使台阁诸士既有感于“岂可一日以昧报乎”,又“余窃有志斯事”――即“发而为治世之音”,“鸣国家之盛者”(《东里集玉雪斋诗集序》).在“三杨”的引领下,于是文坛出现了“鸿儒硕彦,彬彬济济,相与咏歌太平之盛者,后先相望”的景象(杨荣《文敏集省愆集序》).

再次是社会环境的制约.

朱明王朝在建立初期,就全面实行整饬措施,其中包括对文人加强政治上的箝制.到了永乐年间,明初统治集团所实行的高压政策继续发挥着威力,明成祖朱棣上台之后,在朱元璋建立的锦衣卫基础上,又于永乐十八年(1420)另置东厂,由太监掌管,专事侦缉和刑狱.朱棣近臣、翰林学士解缙被藩王朱高煦诬陷为“无人臣礼”而下锦衣卫狱(《明史解缙传》),后又在朱棣授意下,锦衣卫将他活埋积雪中而死.再者,被时人称为“读书人种子”的方孝孺不仅自己被磔,而且株连九族,还加上门生,成为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尽杀“十族”惨案.

由于“篡位”之故,朱棣特别注重从政治文化上加强对士人的控制,限制士人的思想.在位期间,朱棣曾颁行《五经大全》、《四书大全》,并命人采集宋儒之说而编成一部《性理大全》,以整肃精神领域.同时,也加强了对文人士大夫的迫害,“杀戮革除诸臣,备极惨毒”.明仁宗朱高炽素以仁慈见称,但他还是在暴怒中命武士将犯颜直谏的李时勉“扑以金瓜,胁折者三,曳出几死”(《明史李时勉传》).这些潜伏在社会兴盛背后的压力,多少对文人起到震慑作用,使他们不敢正视和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抒发个人的思想.因此,这样的社会背景促使了以雍容典雅、平正闲适为特征,以“三杨”等显宦官僚为代表的“台阁体”的盛行.台阁体产生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社会环境是促使这一文学流派诞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李东阳和“三杨”所生活的历史环境有相似之处,虽然李东阳生活的时代较之“三杨”,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不能与前朝相比,但局部的相似性仍促使身处不同时代的他们在创作风格上有某些相似之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李东阳的创作内容和风格上很难完全彻底摆脱台阁体影响的缘故.

李东阳生于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卒于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他“立朝五十年”,经历四朝.虽与“三杨”相比,李东阳生活的社会要动荡得多,但他所处的明代社会也有过一段和“仁宣之治”相似的和平时代,那就是明孝宗当权的弘治时期,虽然时间并不很长,明孝宗在位共十八年,但也给社会带来了短暂的“中兴”气象.这对李东阳这样一个内阁馆臣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明朝自英宗以后,整个社会矛盾开始逐渐激化.然而到明孝宗时期,却暂时缓和了.在此时期,统治阶级内部没出现较大纷争,农民起义也少有发生.明孝宗在位时期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因此史书称这段时期为明代的“中兴”时期,将明孝宗誉为“中兴之令主”.《明史》赞曰:

“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际,国势初张,纲纪修立,淳朴未漓.至成化以来,号为太平无事,而晏安则易耽怠玩,富盛则渐启骄奢.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

很显然,安逸的社会氛围将促使馆阁之臣创作台阁体文学.

同时,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作家生活处境相当优厚,但他们中不少人有过牢狱之灾,如杨士奇、杨溥、解缙等人均是如此,然而李东阳一生仕途较之台阁体作家却更为顺利.他为朝官五十年,入内阁十八载.仕途可谓一帆风顺,即使是在刘瑾阉宦专权的时期,他亦因“随事应变,潜消默夺”而没有遭受迫害与灾难,仍居内阁之位.

李东阳一生除三次较短时间的离开外,几乎全都生活在北京,生活在官僚阶层里,恰如他自己所形容的:“吾生颇似巢笼鸟,十年尘土长安道.”(《荷鹭图,为薛御史作》)这样李东阳身居高位,仕途顺利,再加上“历官馆阁,四十年不出国门”的人生阅历,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创作视野,导致他部分作品与台阁体作家在抒写“和平易直之心”上得以吻合,这也就是他作品中不乏台阁体气息的原因所在.正如当时文人所评的那样,台阁体文学在弘治朝由衰转盛,出现新生局面:

“惟我皇朝一代之文,自太师杨文贞公士奇实始成家等至刘文安公主静崛兴,又济之以该洽.然莫盛于成化、弘治之间.等若李文正公宾之、吴文定公原博、王文恪公济之并在翰林,把握文柄,淳庞敦厚之气尽还,而纤丽奇怪之作无有也.”(《北潭稿序》)

不可否认,李东阳的创作没有摆脱台阁体风格,在他不少作品中可见台阁体风格的阴霾.那么是否如时人所言,李东阳是台阁体继“三杨”之后的又一中兴之主台阁体在李东阳的手中重新焕发生命活力,进而主导文坛风尚呢

其实不然,李东阳所生活的时代除了弘治时期相对平和之外,其余时期所显现出来的下滑趋势已势不可挡.这使得李东阳的创作与台阁体相较又有明显区别.无论是文化心态还是审美观念,无论是理论批评还是创作实践,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个问题的具体论述将另撰文分析.本文重点在于探讨李东阳创作的社会背景与台阁体诞生背景的区别.

自宣德(1426-1435)以后,明代朝政开始走下坡路.虽然在弘治年间稍有停止甚至在短时期还出现过“中兴”气象,但到正德年间又加速了下滑的步伐.因此,李东阳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三杨”所生活的时代相比,还是表现出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区别和差异.

首先,与台阁体的代表人物“三杨”生活的世代相比,李东阳生活的时代朝政腐败.

李东阳历仕四朝.天顺八年(1464)为进士,选为翰林庶吉士.不到一年时间,英宗就驾崩,宪宗即位,因此李东阳主要是在宪宗、孝宗和武宗三朝为官.除了弘治帝力精图治外,其余两位皇帝都无所作为,昏庸腐朽,使得朝政日益败坏.成化帝即位之初,明朝经历了永乐、宣德之际的盛世辉煌后,逐渐失去昔日光彩,而黑暗由微入渐,日益笼罩着先辈们建造的明王朝这座大厦.开国时轰轰烈烈地创业,已变得平淡无奇,永、宣后的诸辈儿孙们尽情享受先辈创下的丰硕成果,原先那种励精图治、勤政克俭的传统作风,渐被侈糜无度所替代,长期的“守成”,已失去先辈的进取精神.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刚刚即位的成化帝一度雄心勃勃,决心刷新朝政,匡救时弊,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然而成化帝推行“善政”没有坚持多久,就厌倦政事,在位23年中只召见一次阁臣,从而使得大权旁落宦官之手.同时由于成化帝信佛崇道,宠信奸僧继晓,在中原遭受灾害之时修建大永昌寺,引得怨声载道,朝臣争谏.各种弊端、社会矛盾都已暴露无遗.他的所作所为把明王朝推向了危险的边缘.而武宗与之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武宗十四岁时即位,宠

本文是一篇文学创作论文范文,文学创作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时运交移质文代变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文学创作及台阁及商品经济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文学创作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幸“八虎”,纵情逸乐,起居无常,寝膳失节,以致耗费精神,废书不读,厌倦视朝.在刘瑾时期,武宗甚至设置“豹房”,抢男霸女,荒淫纵欲,追求声色之乐.整个朝政,就如李东阳奏章中痛切陈言的那样:

“近视朝太迟,免朝太多,奏事渐晚,嬉游渐广.夫奢靡玩戏,非所以崇俭,弹射钧猎,非所以养仁,鹰犬狐兔,田野之物,不可育乎朝廷,弓矢甲胄,战斗之像,不可施于宫禁.使正人不亲,直言不闻,而此数者交于前.”

从中不难看出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都处在危机之中.安化王朱、宁王朱宸濠的谋反就是显例.台阁体盛行时庙堂文化中描写的“太平盛世”气象到此时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其次,李东阳生活的时代,阉宦专权.

成化年间,成化帝重用宦官,致使宦官几乎插手各个领域,给成化政局带来深刻影响.无论是官吏任免,还是提督京营,无论是监军统兵,还是担任镇守,都有宦官参与.宦官参政致使朝臣多有不满,纷纷上书陈述阉宦参政的种种危害:“誉者获显,谤者被斥,恩出于内侍,怨归于朝廷,内外交通,乱所由起.”(《明通鉴》卷二九)尤其是西厂的设立和宦官汪直的擅权,更加剧了整个朝政的动荡,引发了内阁与宦官围绕设置还是停罢西厂而展开的两次政治斗争.

第一次是在成化十三年(1477)五月.大学士商辂、万安、刘等不满宦官汪直掌管的西厂擅作威福,残害善良,以致“士大夫不安其职,商贾不安于途,庶民不安于业”,于是上奏成化帝,强烈要求撤除西厂,罢免汪直.虽然成化帝慑于群臣激愤而下令撤西厂,但仅仅过了一个月又恢复了西厂.西厂恢复后,汪直权倾天下,炙手可热,一些曾得罪过汪直的大臣纷纷遭受迫害,“察益苛,人不堪命”.

第二次发生在成化十八年三月,内阁大学士太子太保万安利用东厂和西厂之间的矛盾,上奏章请成化帝革除西厂,惩治汪直.成化帝终于再罢西厂.虽然内阁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汪直擅权西厂却给社会造成巨大祸患.

而明武宗时期,阉宦刘瑾的擅权乱政,更是流毒天下.刘瑾专权时期,对大臣生杀予夺毫无定准,稍拂其意,辄麾叱如奴仆.任情黜陟官吏,附己者进官,忤意者褫职,莫不矫旨行事,内外官员进退皆由其操纵.又实行特务政治,利用东厂、西厂、内厂和锦衣卫大张其威,陷害臣民.如正德二年(1507),刘瑾将谢迁等53人列为“奸党”,矫诏榜示朝堂,蛊惑人心.正德三年六月二十六日,御道上出现了揭露刘瑾罪恶的匿名书.刘瑾矫旨召集百官,责令长跪在奉天门下.等到日暮,尽收五品以下官入锦衣卫狱,共三百多人,其中主事何、进士陆伸等三人已中暑而死.在朝臣受尽摧折之时,内官却纵横而行,权势大张,因此朝臣依附刘瑾者甚众.

宦官乱政直接威胁到明王朝政权的稳固.在这样一种森严禁锢、风雨飘摇的环境下,李东阳心中自然比“三杨”多了一份忧患意识,用其诗来形容则是:“内观恒惕若,若在深渊.”(《李东阳集家君以诗戒夜归,因用陶韵自止》)

第三,李东阳生活的时代,内忧外患.

李东阳生活的时代,整个明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内忧外患较之前代更为剧烈.内忧方面,水旱相仍,起义不断.明代社会自15世纪中期“土木堡之变”至16世纪初,各种矛盾已经趋向尖锐.在此时期,天灾不断,民不堪命.成化初年,陕西、延安、两京、湖广、浙、豫等地或灾或旱,禾麦无收.成化四年地震水旱相仍,食草几尽,民不聊生.正德五年(1510)九月,太平等府大水,溺死23000余人.黄河复冲黄陵冈入贾鲁河,泛滥横流,直入丰县、沛县.正德六年,云南楚雄地三日五震,大理府多处地震,鹤庆、剑川亦震,坍屋死人.北京、保定、河间、霸州、山东武定州都有地震.

同时,到了明朝中叶,土地兼并日趋激烈,皇帝、王公、勋戚、宦官所设置的庄田数量之多,超过了以前任何时代.弘治时代,京畿的皇庄才有5座,占地12800余顷,到了正德即位,一月之间就增添了7座,以后增至36座,占地共37500余顷(夏言《查勘报皇庄疏》).明朝初年,全国土地的数额有850余万顷,到了天顺七年(1463)就只剩下429万余顷,弘治十五年(1502)实额才422万余顷,比明初已减少了一半.

土地高度集中,农民被迫离开土地,辗转流亡.与此相应的就是起义不断.成化帝统治时期,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形成了明中期农民起义的,如成化初年,陕西、河南、湖北的交界处就爆发了以刘通、石龙等领导的“荆襄流民起义”,广西大藤峡地区爆发的瑶人侯大狗领导的瑶、壮族人民起义,成化四年(1468),陕西固原爆发的满俊领导的起义.明政府为镇压这三次起义,共调动了近30万军队,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在粮草缺乏的情况下,竟卖官鬻爵,以粮赎罪.

正德一朝同样天灾频频.略举数例:正德元年(1506),全国大旱,江西米价腾贵,正德三年,四川保宁人刘烈举旗发难,正德四年,两广、江西、湖广、陕西及京师畿南等地,无不是“群盗(盗:统治者对农民起义者的蔑称)纵横”(《明实录武宗实录》),官府不能捕治,正德五年爆发了以刘六、刘七为首的农民起义,这次农民起义历时3年之久,为明代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

外患方面,异族不断入侵,在边境挑起事端,破坏当地经济.成化帝继位不久,西北部就发生了蒙古鞑靼部进入河套地区,抄掠延绥、平凉、灵州等地的事件,而且成化帝在位的23年时间里,鞑靼部一直没有间断对内地的骚扰,给成化朝的政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除此之外,辽东的三卫和哈密的吐鲁番也多次侵犯明朝边境,烧杀抢掠,严重破坏了北方的生产.

由于弘治重视边事,立足防守,积极防御,虽鞑靼小王子势力日强,不断骚扰,但未酿成严重的边患.正德承袭了弘治治边的功效,边境纷争相对减少,但亦有少数部落不时入侵,虽没有对明王朝构成太大的威胁,但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的因素.如正德四年,鞑靼军攻入延绥,又入花马池.正德六年,鞑靼小王子诸部入河套、山丹、甘州、宣府,击掠沿边诸地.正德十一年七月,鞑靼小王子攻扰蓟州白羊口,京师戒严.八月,小王子扰宣府,破城堡二十,杀掠人畜数万计.九月,吐鲁番军入嘉峪关,攻肃州,大掠而去.

正所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从上述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环境的相似性为台阁体和李东阳文学创作风格的一致性带来了酝酿的温床,使得李东阳的文学创作始终没有彻底摆脱台阁体文风的困扰,但社会环境的差异性又决定了李东阳的文学创作不可能是台阁体文风的重振和延续,在李东阳生活的年代,台阁体已经失去了它诞生和存在的社会环境,李东阳了只有通过调整和改变创作风格来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因此李东阳创作风格不同于台阁体也就理所当然.

相关论文

宋文代和吴根喜的迥异人生路

本文是一篇国企论文范文,关于国企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宋文代和吴根喜的迥异人生路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国企及乾坤及怎么改。

交钱发表文2023年

本文是一篇互联网论文范文,关于互联网毕业论文格式,关于交钱发表文2016年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互联网及信息安全及信息化方面。

黄金大盗宋文代贪污史

本文是一篇乾坤论文范文,关于乾坤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黄金大盗宋文代贪污史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乾坤及公司及行政行为方面的的。

交钱发表文新生

本文是一篇金融市场论文范文,金融市场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交钱发表文新生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金融市场及消费者权益保。

交钱发表文怎么做

本文是一篇城市建设论文范文,城市建设有关毕业论文题目,关于交钱发表文怎么做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城市建设及信息化及互联网方面的的。

“黄金大盗”宋文代与企业兴衰

本文是一篇公司论文范文,关于公司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黄金大盗”宋文代与企业兴衰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公司及乾坤及黄金方面的。

改代促提升文质

本文是一篇小学生论文范文,小学生方面有关毕业论文题目,关于改代促提升文质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小学生及小学语文教师及作文教。

代改文软件工程硕士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参考文献类专业论文修改,关于代改文软件工程硕士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参考文献及生物力学及摘要方面论。

艺术金融时代背景下的文交所

本文关于金融市场及金融服务及金融风险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金融市场方面论文例文,与艺术金融时代背景下的文交所相关开题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