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教育思想

时间:2024-04-06 点赞:47892 浏览:9299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教育思想论文范文,教育思想相关函授毕业论文,关于严复教育思想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及大学学报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教育思想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摘 要】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是19世纪末“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先进中国人”的杰出代表.严复所处的时代,中国社会经历着急剧深刻的变革,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使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严复身体力行,努力寻求救国之路,提出了教育救国观念,主张向西方学习,强调“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提出“开瀹心灵”的启发诱导式的教育方法.严复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当时思想界和教育界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但是他强调教育救国,看不到旧中国贫弱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落后、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和外国列强的侵略,过于强调“人”的作用,反映了他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关 键 词】严复;教育救国;“三育论”;“开瀹心灵”

严复(1854-1921)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是19世纪末“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先进中国人”的杰出代表.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强邻环视,刀俎鱼肉”岌岌可危的民族背景下,严复从解救民族危机,寻求国家富强的目的出发,系统提出了教育救国的方案,力主从教育入手培养国民,并提出新式教育方法.本文旨从严复的教育救国思想、三民观及新式教育方法入手,探讨严复的教育观点及其对近现代教育的影响.

一、严复教育思想的内涵“教育救国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正处于内忧外患的险恶局势中,甲午战争的惨败,掀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强邻环视,刀俎鱼肉,任其取携”①中国人民陷入了“五洲公共之奴”②的悲惨处境,亡国灭种之祸迫在眉睫.严复认为中国教育落后是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挽救危亡,走向富强.他竭力强调“教育是强国根本”“根本救济,端在教育”,③由此提出了教育救国的思想.

严复竭力倡导教育救国,指出教育对国家的贫弱有决定作用.当务之急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国家培植人才,他说“夫人才者,民力,民智,民德三德之征验也”.④人才的多少是一个民族的力、智、德的反映和标志.然而如何培养人才呢?严复大声疾呼,要“大讲西学”“学西学是救亡图存之第一要务.西洋今日,无论兵、农、工、商,还是家、国、天下,蔑一事焉不资于学”.⑤西洋之所以有今日,莫不在于教育,他深刻认识到中西方的差异,指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多夸识,而西人尊新知.”⑥因此可以说,严复主张的教育救国实际上是西学救国,中国要适应急剧变化的世界形势,日趋激烈的时代竞争,必须抛弃陈腐落后的“旧学”,推行新兴先进的“西学”.而“西学”并非仅是洋务派所倡导学习外国的汽机兵械,这些只不过是“形下之粗迹”,并非国家的命脉之所在,真正的命脉是:“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⑦前者指西方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后者主要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政策,这些是西方国家得以富强的根本.


二、严复的“三育论”及新教育方法:启发诱导式

1.“三育”并重的教育思想—德,智,体全面发展

严复的“三育论”在近代中国颇具影响,这种学说来自于英国斯宾塞的思想.严复曾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一文中,指出“凡国种之灭绝,抑为他种所羁縻者,不出三事,必其种之寡弱,而不能强立者也,必其种之暗昧,不明物理者也;终之比其种之恶劣,而四维不张者也”.鉴于此“盖生民之大要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等未有三者备而民生不优,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奋者也”.严复进而将这种思想概括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即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

(1)鼓民力

所谓鼓民力,就是要提高国民的体力,增强国民的身体素质,而要使国民有强健的体魄,必须加强体育锻炼,以保民强种而增国力.严复强调为了增强人民体质,一是要改变中国一向重文轻武的传统价值观念,学校更应该注重“尚武”教育.二是通过教育普及卫生知识,革除礼俗积弊,严禁吸食和女子缠足,同时他认为饮食养生之事不仅男子要重视,妇女也一样,“盖母健而后儿肥,培其先天而种乃进也”,把妇女看成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三是通过运动达到强生健体的目的.

(2)开民智

所谓开民智,即“聪明智虑之强”就是将传统的封建科举八股,宋学汉学,训诂注疏一律废除.即引进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设学堂,讲西学,另立选举法,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以改变愚昧无知的状况,用资产阶级新文化代替封建主义旧文化,促进旧学向新学的转化.严复深信,开发国民智慧,提高国民素质,学运昌明,国家就会富强.

(3)新民德

所谓新民德,就是废除封建纲常伦理,向西方学习,以“自由为体,为用”,建立新的政治制度,树立新的道德标准.严复深为钦佩西方国家的平等,他指出西洋各国平等对待民众,中国把民众当奴隶看待.因此中国要新民德,就必须用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教育国民,培养国民深厚的爱国情感,使其形成国家观念,法制观念和主人翁精神,树立新的道德风尚,革除旧有的狭隘思想.

2.“三育”间的关系

严复的“三育论”中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内容,“三育论”认为体育智育德育这三个环节不是孤立地拼合,而是有机的联系,三者之间存在着依存、制约、调节、促进的关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地点、条件,而作出先后、轻重、缓急的抉择.⑧严复把三育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指出“徒力不足以为强且盛也,则以智,徒力与智,犹未足以为强且盛也,则以德,是三者备,而后可以为真国民等.”三育全面推进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国民.三育目标各有侧重“德育当主于尚公,体育当主于尚武,而尚实则惟智育当之.”德育培养国民的公德及献身精神,体育锻炼国民强壮的体魄,捍卫祖国,智育培养国民信奉真理热爱科学.严复主张“三育并重”,但“必审所当之时势而为之重轻”,⑨就当前而讲“智育重于体育,而德育犹重于智育”,⑩严复认为“天理亡,人伦堕,则社会将散”,恰恰在民德方向,中国最为欠缺,因此严复竭力提倡“新民德”.

3.新教育方法的提出:启发诱导式

严复的教育思想,源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洛克,斯宾塞,赫胥黎等人,同时也继承了古代儒家的教育理论.他曾说:“教育者,所以牖本有之明,扩充之,使知去其谬悠,存之真实者耳.”严复写道:“赫胥黎谓教育有二大事等是二者,约而言之,则开瀹心灵,增广知识是已.然教育得法,其开瀹心灵一事,乃即在增广知识之中.”{11}严复所提出的“开瀹心灵”就是一种启发诱导式的教育方法,严复在其多年的教育经验中认为此种方法最富科学性,而“开瀹心灵”的最重要阶段就是早期的启蒙教育,他认为儿童教育的成功与失败,关乎这个民族的在物竞天择的铁律面前所面临的命运:生存或是淘汰.严复指陈传统教育强调三纲五常,以圣经贤传,古书成训为基本,只问其然不问其所以然,忽视向大自然向社会实践求知识等等弊端,鉴于此他强调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为国家培植官吏,替统治阶级充当工具,而是让每一个人明白对社会群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作一个合格的公民,这种“开瀹心灵”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对封建士大夫来说具有启蒙意义,它冲击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开创了一代风气,对近现代教育也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

三、对严复教育思想的评价

(一)严复教育思想的积极性

综观严复的教育思想,其积极性在于:首先,严复以教育救国为主旨,从提高国民素质,解救民族危机,寻求国家富强的目的出发,第一次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在于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改造国民性,使我国教育界对教育问题的思考研究,逐步建立在一种崭新的相对进步的世界观基础之上,引导人们以进化发展的世界眼光来看待教育问题,而不再是封建科举制下的“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其次,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严复借鉴西方教育理论和自身实践经验并结合近代中国教育的实际,探索出一条颇为先进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之路,即“开瀹心灵”这种启发诱导式新式教育方法.同志在总结中国革命数十年经验时曾高度评价严复:“自从1840年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12}把严复与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三人视为并列的先进代表人物,这是对严复历史作用最确切的评价,也是我们剖析严复这个历史人物的指导思想.

(二)严复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1.严复“教育救国思想”的局限性

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家,严复的教育思想对近现代教育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由于认识和阶级的局限性,其教育思想中也表现出消极落后的一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处在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历史背景中,亡国灭种危机迫在眉睫,然而他所强调的“教育救国”,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唯心史观: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侵略者之间你死我活的敌我关系,次要矛盾是封建统治者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对立关系,而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阻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贫困落后的总根源,而不是“民力苶、民智卑、民德薄”.{13}不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中国贫弱的局面就难以改变,中华民族素质低下的状况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对于这一问题,严复虽有一些认识,然而未能深入发展下去,而是舍本逐末,强调“三育观”,强调改革,反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救国方案.对于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大众来说,救死唯恐不赡,把教育作为当务之急提上议事日程,显然不合时宜,事与愿违.这是严复从意识形态入手的唯心史观.“这就好比一个医生的诊断无误,明确了病情病状,而开的处方却药不对症,缓不济急,根源在于他始终把目光停留在意识形态领域,而忽视从物质生产,经济基础方面寻求国富民强的途径.”{14}

另外,严复教育思想的局限性,表现在他对旧学采取的妥协态度,他晚年积极提倡尊孔读经,充分说明他在中西新旧文化之争中的思想倾向性,这种妥协的教育主张可以说是为其政治主张服务的.戊戌维新以后,改革变法思想深入人心,资产阶级革命也日益高涨,在改革与革命之间,他曾说,“新旧两党,皆其所不可无,而其论亦不可偏废等惟新旧各无得以相强,则自由精义之所存也.”{15}这充Ñ

本文是一篇教育思想论文范文,教育思想相关函授毕业论文,关于严复教育思想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及大学学报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教育思想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98;暴露出他反对革命,改良主义的阶级特征,严复教育思想方面的局限性,正是他阶级性的反映.而严复早年所接受的教育,基本上是儒家的孔孟之道,他在意识形态上不可能与传统彻底决裂,这是严复教育思想局限性.

四、结论

在民族危亡之际,严复的教育思想对国人的振聋发聩及对维新变法的积极促进,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中国人”,他对近代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及教育实践的变革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基本上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框架,成为近代中国教育救国论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尤其是他创立的中国教育的目标模式——三育论,即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及新式教育方法——启发诱导式的教育观,对于我国当前素质教育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毋庸讳言,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严复的教育思想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我们不能完全用今天的观点苛求古人,无论他后期的教育思想还是政治思想的演变,都是可以谅解的,关键的是,后人在研究借鉴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育兴邦,在21世纪的今天,为实现我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我们更应该发扬严复的教育创新精神,借鉴其思想中的精华,以便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

注释:

①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82页.

②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80页.

③杨正典.《严复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82页.

④杨正典.《严复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82页.

⑤董宝良.《中国教育史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29页.

⑥董宝良.《中国教育史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25页.

⑦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页.

⑧杨正典.《严复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83页.

⑧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3页.

⑨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3页.

{11}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85页.

{12}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0页.

{13}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4页.

{14}杨正典.《严复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85页.

{15}严复.《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9页.

【参考文献】

[1]严复.天演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严复.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陈庆坤.中国近代启蒙哲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4]许华茨(美)滕复译.严复与西方[M].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

[5]杨正典.严复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6]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6月第一版;

[7]周德昌.严复教育思想述评[J].现代教育论丛,1983,(01)

[8]陈明,孟海龙.简论严复的教育救国思想[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1993,(03)

[9]张红.试评严复的“教育救国”思想[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10]李自辉.严复教育思想浅论[J].职大学报.1997,(03).

[11]高中理.严复:会通中西与教育维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2)

[12]程笑梅.论严复的教育思想[J].攀枝花大学学报,1999,(04)

[13]李建求.严复教育思想的再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08).

[14]廖承琳,师保国.严复的科学教育思想探析——从《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说起[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1).

[15]苗连顺.论严复的教育思想[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01).

[16]李砂砂.严复教育思想述论[J].阴山学刊,2003,(04).

[17]高中理.严复:会通中西与教育维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

相关论文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教师的

本文是一篇小学教师论文范文,小学教师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叶圣陶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教师的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小学教师及教育。

孙中山国民教育思想当代

该文为教育思想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与孙中山国民教育思想当代相关学前教育理论论文,可作为教育管理专业教育思想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

曹操的教育思想

为您写学校教育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学校教育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曹操的教育思想相关论文范文集,包括关于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及教育思。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师德建设

本文是一篇中小学教师论文范文,关于中小学教师方面电大毕业论文,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师德建设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中小学教。

领悟陶老教育思想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该文为孩子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领悟陶老教育思想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相关论文的结构怎么写,可作为写论文专业孩子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

夸美纽斯的自然体育教育思想

为您写教育理论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教育理论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夸美纽斯的自然体育教育思想相关论文范文资料,包括关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