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幸福感的文献综述

时间:2024-03-05 点赞:50462 浏览:10177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关于大学生及幸福感及师范生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大学生方面论文范文检索,与近年来关于幸福感的文献综述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大学生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近年来,关于幸福感的研究越来越多,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从幸福感研究的对象、学科角度、对比角度等多个角度对以往研究归类进行简单总结并分析以往研究的长处与不足,希望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 键 词 :幸福感;文献综述;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094-04

一、对以往研究的回顾

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大体分为两种取向:一是主观幸福感(SWB, Subjective well-being),一是心理幸福感(PWB, psychological well-being)[1].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综合性心理指标,是评价者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心理幸福感是对人的心理机能的良好状态和潜能的实现程度的评价.

(一)国外对幸福感的研究

国外幸福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40余年的发展,研究方法日益多样、研究对象日益广泛、研究成果非常丰硕.研究对象涉及从少年到老年的整个年龄段、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相关人员、从小学生到博士后的整个教育对象.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定量、和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成果中论文上万篇,专著近百本[2] .

他们在研究的领域提出了幸福感稳定论( Stability Theory)、定值理论(set- point theory)、动态平衡理论、认知比较论( Cognition and Judgment Theory)、应对方式论(Coping Style Theory)、文化差异论(Cross Culture Theory)以及其他理论.此外,外国学者也得出了一些关于影响幸福感的主客观因素.

(二)国内对幸福感的研究

我国开展幸福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晚了国外20余年,但是发展较快,取得了很多成果[2].根据中国知网的初步的词频统计量发现,至今有关幸福感的研究论文已有11 900余篇.

在现有的关于幸福感的研究中,从研究内容看,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是相当全面,涉及的内容有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职业幸福感、社会幸福感、人际幸福感等以及这些幸福感与各种要素的互相影响程度.在人群涉及面上也是相当广泛,学生、医生、教师、老年人、军人、少数民族等都包括在其中.从研究的学科角度分析,现有研究更多的是从心理学和教育学学科角度出发的,管理学、社会生态学角、运动人体科学、经济学等学科角度也有涉及;从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角度分析,影响不同研究对象的幸福感的因素也是各不相同的,不可一概而论.在每一个研究对象的背后,研究者考虑的更多的是研究对象本身的特质.

1.以研究对象为基础的分类.(1)学生.学生主要包括儿童、中学生、大学生、医护专业学生等.在有关儿童的幸福感研究中,我们可以把其分为普通儿童,寄养儿童等类别.在普通儿童的研究中,有讨论基础美术与儿童幸福感关系的.认为基础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发展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活动之一,在培养儿童的积极性情感,开发儿童潜能、提高儿童审美素养、完善人格,促进创造性思维形成等多个方面具有独特的、显著的功能.然而,由于现实生活中受到功利主义教育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最具有开发儿童幸福能力的美术教育走向了误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儿童幸福感的缺失和错位[3].在寄养儿童的研究中,学者认为寄养儿童的总体幸福感处在中等以上水平,表现出正向情感体验较多,消极情感体验较少,各幸福感指标均处于中等水平.生活各方面的幸福感存在层次性,表现为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高于高层次需求.寄养儿童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家庭亲密度、同伴支持、生活事件刺激量、消极应对方式和自我概念等[4].

按照学者所研究的范围,中学生大概可以分为初中生和高中生.在有关初中生的研究中,有城镇初中生、沿海地区初中生等分类.城镇初中生的幸福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多的幸福[5].初中生的自我接纳水平与幸福感体验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初中生的自我接纳对其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6].在高中生的研究中,高中生心理幸福感整体平均水平较高,但仍有一定比例的高中生心理幸福感水平较低;随着年级的增高,高中生心理幸福感逐渐降低;高中生心理幸福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在心理幸福感总水平、利他行为、个人成长、环境把握、健康关注层面均显著高于男生[7].此外,还有一些比较性的文章,如:《蒙汉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与其价值观发展的相关研究》[8]《高中生与高职生幸福感水平之比较及影响因素研究》[9]等.


大学生可以分为普通大学生、师范类大学生、大专学生、聋哑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等.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社会支持、父母的教养方式、自我价值观、正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气质、心理源控制、学业成就归因、就业压力、自我和谐、人际信任、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社会支持、自尊等方面都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如有结论认为: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得分有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得分有显著负相关;精神质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负相关.外向稳定型学生主观幸福感总均分最高,其次是内向稳定型、外向不稳定型、内向不稳定型[10].还有一些比较类的文章,如《免费与非免费师范生幸福感、自尊和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11]、《民、普高校大学生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生活事件相关的比较研究》[12]、《女大学生与女性管理者的幸福感及相关研究》[13].

医护专业学生的研究是很多的,涉及恋爱、生命意义感、职业道德感等方面.如:医学生幸福感总体水平偏低;大二正在恋爱与未恋爱的医学生幸福感有显著差异,其余维度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正在恋爱的医学生其主观幸福感均无显著性差异[14]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幸福感有密切联系,高生命意义感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幸福感[15]. (2)教师.教师可分为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和高校教师.小学教师的研究内容包括心理幸福感、职业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等.有代表意义的研究成果如下:小学教师自身能力的实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人际关系和谐、学校管理好、社会支持水平高是其感到幸福的重要因素;经济收入低于期望值、学校管理不当、社会支持缺乏、工作的繁琐及不喜欢这个职业是导致小学教师感到不幸福的重要因素[16].教师幸福感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情况并不理想,一半以上的教师并不能从教师这一职业中体会到职业幸福感[17].

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的研究根据地区的不同,幸福感水平也是不尽相同的.如:该地区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状况并不理想,一半以上教师未能从工作中体会到幸福[18].延边地区朝、汉初中教师的心理幸福感处于中上等水平[19].

高校教师的整体幸福感、职业幸福感也是很多学者研究的内容.其中代表成果有: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现状不容乐观[20].性别、年龄、婚姻情况、是否拥有私有住房、职称、工作性质、是否担任辅导员、教龄、收入等都是影响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因素[21].

(3)老年人.当前参与老年大学学习活动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其主要特点是:社会发展前景光明,自我不断进步,人生目标明确且家庭生活和美.总体上来说,他(她)们对目前的生活感到十分满意和幸福[22].在《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分析》中指出性别、年龄、职业、收入高低、再婚与否是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23].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老年人与体育锻炼、宗教信仰等因素关系的文章.如:老年男性的幸福感要显著高于老年女性的幸福感;宗教信仰老年人的幸福感要显著高于无宗教信仰老年人的幸福感;宗教信仰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其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并且社会支持和消极应对方式对有宗教信仰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4].

(4)军人.有关军人的研究包括人格、自尊及社会支持对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层部队士兵的幸福感状况分析,军人归属需要、社会支持和幸福感的关系等.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在不同年龄、家庭气氛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社会支持水平和自尊水平较高,且二者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生活事件刺激主要来自家庭问题,生活事件总刺激量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在人格类型的三个维度上,内外向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相关,神经质和精神质与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相关[25].探讨军人归属需要、社会支持及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所得结论如下:第一,军人群体中归属需要,社会支持相关不显著.第二,归属需要和幸福感总分及心理幸福感正相关显著,但和主观幸福感相关不显著.第三,社会支持对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第四,军人和地方大学生相比,在归属需要、社会支持和幸福感方面均存在差异[26].

(5)医生.关于医生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还是以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为主.如《精神科与综合科医护人员幸福感和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一文中指出精神科医护人员总体幸福感及自测健康状况优于综合科医护人员;总体幸福感与自测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是影响医护人员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加强心理学知识培训,改善工作环境,减轻心理症状及负性情绪,可提高医护人员的幸福感[27].临床医生总体幸福感水平中等偏低,临床医生因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不同经济收入,其幸福感水平有差异.影响医生幸福感因素分别为学历状况、性格、居住状况、对上级的满意度、对工作感到力不从心、工作环境、同事关系、晋升机会等[28].

(6)青年.有关青年幸福感的研究,代表性观点有:社会支持、学历水平、经济收入、年龄、婚姻状况是影响当前城市青年群体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29].此外,还有一些探讨自我同一性与幸福感关系的文章.

(7)农村居民.农村居观幸福感及其与健康的关系、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子女支持对其影响、农村地区居观幸福感、失地农民幸福感、乡村旅游地居观幸福感等都是学者探讨的方面,而且角度不一.有经济学、心理学、社会生态学等多种角度.代表性的结论有:1)健康指标,农村居民健康保健意识较差,致使身体疼痛或不舒服演变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学习、生活、工作各方面的压力影响着居民的心理健康,老年人在身心健康各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2)不得不做的事情、休闲娱乐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事件中,不得不做的事情带来的主观幸福感最低,休闲娱乐活动带来的主观幸福感最高,但是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却较为单调,主要是看电视,村民互动的娱乐项目非常缺乏;3)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文化程度、婚姻、人均纯收入、相对经济状况、失眠状况、心情抑郁和时间压力.其中男性主观幸福感高于女性;未婚居民的幸福感高于离婚/丧偶和已婚居民;文化程度、人均纯收入、相对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成正比,而失眠状况、心情抑郁、时间压力与主观幸福感成反比.人口学特征、总体生活境况、失眠状况和心情抑郁、时间压力四类因素中,失眠状况和心情抑郁、时间压力的影响作用要明显大于总体生活境况和人口学特征;4)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婚姻和文化程度在排除了混杂因素的干扰后,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中,相对经济状况是保护因素,而时间压力、失眠状况、心情抑郁是危险因素;5)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和健康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主观幸福感与健康五维度之间具有相关性,其中与焦虑/沮丧的相关系数最大,而与自我照顾最小.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与自评健康得分也呈正相关性,主观幸福感越好,居民的自评健康得分就越高[30].对吉林省农村居民幸福感有显著性影响的单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身心健康、经济状况、家庭生活、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等.从影响方向看,年龄对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呈负向显著影响,文化程度、身心健康、经济状况、家庭生活、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对吉林省农村居民幸福感均呈现正向显著影响;从影响程度排序来看,依次是经济状况、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年龄和文化程度[31]. (8)城市居民.在城市居民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中,城市居民这个主体的幸福感以及它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是研究的重点.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兰州市居民幸福感与性别、教育程度、健康状况、职业稳定、家庭关系等因素显著相关.尽管婚姻状况与居民幸福感之间没有表现出相关关系,但婚姻异常( 包括丧偶、分居和离婚) 对居民幸福感具有突出的负面影响.最后,对居民幸福感与年龄、收入和婚姻关系做了进一步分析,结论为:1)居民幸福感与年龄呈“U”型关系,U 型最低点在 42 岁; 2)居民幸福感随收入的增加呈边际递减趋势,收入阈值为 27 500 元;3)婚姻与幸福的关系较为复杂.表现为离婚状态下的居民幸福感最低,已婚男性的幸福感大于未婚男性,而已婚女性的幸福感不及未婚女性[32].

(9)少数民族.研究少数民族幸福感的文章中,涉及的主体有以下几类:少数民族学校教师、少数民族大学生、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少数民族夫妻等.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云南省大学教师整体幸福感的实证研究―――以397名大学教师的调查为中心》[2];《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幸福感影响因素实证分析》[33];《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问题研究》等[34].

(10)其他.此外,还有关于在职人员、知识型员工、城市女性、领导干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消费者等主体的研究.如有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研究中,有学者指出:1)城市户籍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随迁子女;公立学校随迁子女的主观幸福感高于民办学校中的随迁子女;男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女生;初一年级随迁子女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初二、初三年级的随迁子女;随迁子女进城时间越长,其主观幸福感越高;2)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正相关;3)要努力提升随迁子女的主观幸福感[35].

当然,还有一些不是以研究对象来分类的,我们就把它们归于其他类.这些内容包括理论研究与完善、以运用性为目的的编制量表等等.如有关编制量表的一篇论文中的观点: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确立主观幸福感层次观.二是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确立了生存型主观幸福感的指标体系,编制出能反映生存型主观幸福感的量表.这些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36].

2.从研究的学科角度分析.在关于幸福感研究的文献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从心理学和教育学学科角度出发的研究.如:以应用心理学为学科角度研究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z

本文关于大学生及幸福感及师范生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大学生方面论文范文检索,与近年来关于幸福感的文献综述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大学生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99;[37]等.当然其他学科角度还是有涉及的,如:管理学角度的《服务厂商20/80资源投入对消费者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38],经济学角度的《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39]运动人体科学角度的《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40社会生态学角度的《失地农民幸福感研究――基于社会生态学视角》[41]等.

3.从对比角度分析.每一类与另外一类都有比较分析的价值,而且即使在一类中,不同的研究对象之间也是可以进行深入探讨的.如:《免费与非免费师范生幸福感、自尊和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11]就得出:1)免费师范生的自尊水平在生源地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负性情感水平在性别变量上存在差异;2)非免费师范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在年级和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活满意度水平在生源地和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3)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在追求成就动机水平、生活满意度水平、健康关注水平、友好关系水平上都存在显著差异;4)免费师范生的自尊水平、成就动机水平以及幸福感各维度相关;5)非免费师范生的自尊水平、成就动机水平以及幸福感各维度相关;6)免费师范生的自尊、成就动机以及幸福感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自尊是成就动机与幸福感的中介[11].

4.从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角度分析.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对其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也不都是相同的,不可一概而论.在每一个研究对象的背后,研究者考虑的更多的是研究对象本身的特质.如: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大学生的幸福感受到人格特质、社会支持、父母的教养方式、自我价值观、正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气质、心理源控制、学业成就归因、就业压力、自我和谐、人际信任、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社会支持、自尊等方面的影响. 对老年人则从性别、年龄、职业、收入高低、再婚与否、体育锻炼、宗教信仰等方面考虑[23].

二、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及未来研究的建议

现有的研究无论是在涉及的主体层面、学科角度分析层面,还是在对于相似群体的比较方面可是说是已经非常全面了.但是,我们也不免会发现一些问题,如幸福感标准的不统一化,导致研究之间所得结论不免有些冲突的地方.幸福感研究中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标准相离化.心理学中的幸福感重点关注的是个人内部的心理体验,如果幸福仅仅具有主观属性,而没有任何客观标准可以检验,仅仅依靠主观的判断也许会导致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得出相反结论.当然,幸福感本身就是很主观的东西,再加上时代的快速变迁,这些冲突的产生也是在所难免的.

此外,研究中还存在单一的研究主观幸福感或者是心理的幸福感现象.国外学者早已发现SWB与PWB的相关性[42],国内学者在关于SWB和PWB的共同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虽然SWB和PWB表现出诸多的差异,但是它们已经表现出一种相互整合的趋势,而且只有将SWB和PWB整合起来才能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幸福感,这也是未来幸福感研究的一个主要趋势[1] .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更加应该注重综合幸福感的研究.从而达到真实地反映研究主体幸福感水平的效果.

相关论文

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文献综述

本文是一篇财务危机论文范文,关于财务危机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文献综述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财务危机及统计类。

会计政策选择动机文献综述

本文是一篇文献综述论文范文,关于文献综述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会计政策选择动机文献综述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文献综述及会。

财务管理目标文献综述

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目标论文范文,财务管理目标方面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财务管理目标文献综述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财务管理目标。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

本文是一篇规模经济论文范文,关于规模经济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规模经济。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的文献综述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学论文范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方面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的文献综述相关本科论文范文。。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改革文献综述

该文为社会医疗保险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与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改革文献综述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哪里找,可作为参考文献专业社会医疗保险论文写。

上市公司高管离职文献综述

这篇公司金融论文范文属于参考文献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公司金融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与上市公司高管离职文献综述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