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文化和骑士文化看中外文化差异

时间:2024-02-11 点赞:47001 浏览:9308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为关于骑士类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侠文化和骑士文化看中外文化差异相关论文查重,可作为民族文化专业骑士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骑士及侠客及文化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摘 要 中国的武侠和西方的骑士作为东西方民族带有尚武色彩精神文化的象征,呈现出某些“文化共相”:主持正义、扶弱济贫、乐于助人、忠诚耿直等.但由于它们产生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因而体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性格特征.本文试从两者产生背景、身份地位、文化归属等方面,揭示二者的区别.

关 键 词 :武侠 骑士 对比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最早对“侠”作出了定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五蠹》).由此可见,“侠”在形成之初就与“武”紧密联系在一起,且“犯禁”,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而在中国侠文化蓬勃发展之后,西方中世纪出现了与之相似的骑士文化.侠文化与骑士文化有很多共同信念,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爱惜名誉、慷慨轻财等,并且都表现出铁骨铮铮、刚毅冷峻的阳刚之美.而这些信念和共同的气质成就了侠文化和骑士文化比较的基础.但是,这两种文化毕竟隶属于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民族,因此二者又存在很大的区别.


一 历史渊源

中国侠客阶层正式出现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比西方骑士早1200年以上.在先秦诸子的著述中,有不少关于武侠的记载:《论语》有“好勇”之子路;《孟子》有“养勇”之宫黝;《墨子》有与勇士决死之骆滑;《庄子》有“剑士”之议.《战国策》中有为报知遇之恩、虽殒身而不恤的豫让,有慷慨赴危难、热血酬知己的荆轲等这些豪迈的人物成为后世侠义形象的先驱.

而骑士的起源,至今没能考证清楚.早在公元前8世纪亚述帝国就已经出现了类似骑兵的记载.《圣经后典犹滴传》记载了亚述包围犹太城市伯夙利亚时的规模:“第二天,何乐弗尼(亚述帝国将领)集合了他的全军,以及他的同盟军.这是一支庞大的军队,拥有十七万步兵,一万两千骑兵.”这是关于骑士最早的记载之一,虽然骑士究竟起源于何时尚不清晰,但有一点确信无疑,即后来到处行侠仗义的浪漫骑士,脱胎于在沙场横刀跃马的骑兵.骑兵战场地位的改变促使中世纪形成了骑士阶层.德国著名学者海固里希布伦纳认为,8世纪的法兰克王国查理马特的军事改革是骑士和西欧的封建贵族的起源.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和美国学者林恩怀特继承发展了布伦纳的观点:布洛赫认为,中世纪早期曾经存在的贵族,到8世纪都已消失殆尽,代之而起的是一个新的阶层.他们是职业武士,依靠为国王服务取得地位;林恩怀特对于骑士历史起源的分析,则加上了9-11世纪军事技术革新这一新元素.而众多学者则倾向于骑士的历史起源除了以上因素,应有更为深刻的历史根源,可追溯到日耳曼人古老的传统习惯.普遍认为,骑士不仅指骑在马上的士兵,还应包含骑士精神、骑士制度在内的一个社会阶层.

从以上历史起源的阐述可以看出,侠客和骑士阶层的产生对于技术要求有明显的不同.侠客的产生和兴盛对于技术创新没有刻意要求,他们靠的是提高身体素质和发挥内在潜力;而骑士的产生和兴盛,需要优良的军事装备,对于技术的创新则有一定的要求.

二 身份地位的差异

侠客与骑士的身份地位是完全不同的.侠客出身于闾巷、布衣,是平民,即使身份地位最高时期的侠客,也不过是汉魏六朝时期的豪侠;而骑士大多出身于贵族,因其特有的统治阶级色彩而具有独特的政治与经济地位,被纳入了土地占有权体系和政府管理体系.这就造成骑士既是军人,又是贵族,还是统治者的现象.一般来说,侠客从来没有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成气候,也没有一套制度化的行为准则,更谈不上如骑士一样形成一个独立的利益阶层.与骑士相比,侠客是一种松散的群体,从皇宫贵族到贩夫俗子都可以成为侠客;游侠或侠士也不是一种具有政治意义的等级封号或荣誉称号;另外,侠客群体的存在主要是凭借富有魅力的人格力量和人格实践,它的义务和责任也不是通过制度或法律来确定的.

中国历代帝王,只要建立起政权,稳定了国家,就会想办法削弱所谓江湖势力、侠客群体.只有在政府无法控制局面的时候,侠客才真正地展开他们的活动.两宋时期侠客的活跃就是如此,尤其是形成了武林、绿林两个阶层.在两宋时期,城市经济和都市社会都非常发达,这样就推动了民间武术团体的出现.一方面,它们作为一个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地方安全的团体,逐渐发展成为习武强身健体的社团,形成了中国社会中所有的武林阶层.同时,当时社会阶级矛盾尖锐,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异族入侵,朝廷南迁等社会现实,使得民不聊生,许多平民铤而走险,亡命江湖,于是各种山寨林立,湖泊山林等就成为他们活动的据点,这就形成了中国民间社会的绿林阶层.而武林和绿林都有自己信守的道德标准和原则,例如:武林宣扬并信守的宗旨,也就是所谓的“侠义”,包括重情义、重修为、好善乐施、解人之急等品格;他们这个群体重视名族气节、崇尚个人的尊严、荣誉.同样,在绿林中也有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同甘苦、共患难的江湖气概,他们的外在特征比如歃血为盟、诨号等显得更加豁达.

相反,骑士则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阶层,其行为是逐渐制度化与规范化的.骑士制度是骑士阶层所具有的特定的组织、法规、道德等的总称,它是以中世纪西欧的土地分封作为基础.也就是说,他们有自己的封地、骑兵服役作为联接,实质上是由中小封建贵族统治者所构成的,指导思想则是基督教思想.狭义上,它是一种军事制度;广义上,它既是一种制度,又是一种观念.到了11、12 世纪,骑士阶层内部逐渐形成了自己明确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信仰基督教并且信守教义,尊重并保护弱者;热爱祖国和人民,勇敢杀敌;坚决与异教徒作斗争;信守承诺等,坚信正义最终压倒邪恶.可见,骑士相对于侠客来说,更具制度化与规范化.

三 二者行侠仗义的动机及环境对比

骑士和侠客在行为上都敢于冒险牺牲,有着英勇大无畏、勇敢顽强的精神.但是他们这种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却是大不相同.骑士的行为来自于阶级地位、骑士职责和宗教信仰,其抱着建功立业、升官进爵的信念,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而中国武侠完全出于侠义精神、个人的血性和良知,以及对社会现实不平的激愤之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个人的动机.

骑士和侠客的冒险行侠,他们的共同点是一般都要经历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最后战胜各种困难.但是行侠的环境却有着截然不同:骑士的冒险经历的环境都是非常神秘的,而侠客的行侠仗义则是发生在现实的真实存在之中的.

在骑士文学中有许多冒险奇遇,早期骑士的冒险是在神秘的环境内的,如:古老不见天日的大森林,迷宫般的城堡,或是妖魔出没的山洞;其对手也不是平常人,而是老虎、狮子、吃人的妖怪、险恶的巫婆.面对恐怖的环境和凶恶的对手,骑士们勇敢地与之搏斗,并在有魔力的盔甲或武器的帮助下取得胜利.十字军东征后,骑士传奇的背景发生了变化:发光的珍宝、妖艳的美女、富丽的宫殿,渗透着东西方两种神话观念和宗教狂热.

而中国武侠们的行侠则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进行的,表现的是人间世俗生活百态,创作手法更趋于现实主义,如《水浒传》中的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等个人行侠,亦或是“智取生辰纲”、“众英雄劫法场”等集体行侠.在这个武侠世界里,人的价值要按武功高下来衡量.书中虽然没有具体描写当时的社会环境,但是却通过描写各色人物,真实地反映了北宋的社会现实.武侠小说构建了一个“江湖世界”.这个“世界”不受王法的束缚,嫉恶如仇、匡扶正义和公道.因而,在远离朝廷教化的江湖上,寄托了对公道和正义的希望.江湖有江湖的规则,那就是匡扶正义,惩恶扬善.在这个世界中,侠客们敢怒敢骂,敢打敢杀,浪迹天涯,伸张正义,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寻求精神的解脱和超越.江湖成了英雄的精神故乡,这也从中体现了中国人向往自由的愿望.

中西作家们由于所受的影响不同,他们为骑士和侠客营造的冒险环境也就自然不同.骑士文学受到了宗教以及希腊神话等影响,他们所描绘的骑士活动的环境大多是神秘诡异的,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而中国的武侠小说中的侠客行侠的环境则是在现实生活之中,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

四 深层的思想文化归属

在文化精神方面,侠客和骑士是不同文化体系的产物.侠士属于东方文化体系,侠士的精神资源主要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墨家、道家思想及上古孑遗的强悍民风.墨家对于侠士的成长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墨经》中所提到的:“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以及“侠,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既概括了“任、侠”损己利人的精神内核,又阐述了其扶危济困的实践方式,这无疑成为侠士的主要信念来源.侠士的另一种思想基础是道家的隐逸文化,即不入世俗,隐匿于山林之间,静以修持.侠士虽注重行动实践,敢说敢做,并不像道家隐士那样完全的清静无为,但他们隐于民间、轻视世俗、注重个人行为的做法无疑是受到了道家隐逸文化的深刻影响.侠士追求的是“义”,这种“义”不是来世的幸福乐园,而是存在于现实世界,同时具有永恒性的高尚道德目标,这种追求是自觉的而不是被引导或异化的结果,是主体自身道德自律的结果,并不是出于特定时期下的伦理道德,而是经常被情义左右.

中国的侠义精神可以说是一种民间的隐性文化,受到的打压.尽管如此,狭义精神并没有因此而消亡,反而是形成了东方文化的独具特色的侠义崇拜.处于社会底层的大多数人希望有冤可伸,社会能够实现公平正义,所以他们崇拜侠义.儒生们崇拜侠义则是因为希望能够改变他们自身懦弱的性格,抒发一下豪情.读一读李白的“侠客行”,我们就不难理解许多文人对侠义精神趋之若骛的原因.

而骑士则是属于西方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强调追求个人的荣誉至上.骑士是封建上层体系中的骨干力量,他们参与国家上层政治,忠于国王和封建领主,他们有鲜明的等级观念,所以,骑士精神所表现的主要是西方上流社会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上,骑士把义务放在第一位,强调的是个人、个人荣誉的至高无上,个人的历史地位、荣誉,是他们的光荣梦想和追求.骑士们虽然有忠于国王、维护基督教的信条,但是他们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得到个人的荣誉.骑士风度使得现代的西方人的性格中具有高贵的贵族气质,同时又具有信守承诺、助人为乐、为荣誉而战的豪爽的性格特点,但有时也不免走向极端、过分看重形式.

结语

武侠文化和骑士文化虽然有很多相像之处,但是又由于它们源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之下,因此又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在当今社会,对这两种相像的文化进行梳理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隐藏在它们背后的深厚的文化背景.如果我们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做到互相借鉴,互相学习,这些精神有的并不过时.在道德滑坡&

该文为关于骑士类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侠文化和骑士文化看中外文化差异相关论文查重,可作为民族文化专业骑士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骑士及侠客及文化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30340;社会,我们不妨提倡一种见义勇为、伸张正义、刚正不阿的侠客精神,寻求一种温文尔雅的、尊重女性的、坚定信仰的骑士风度.

参考文献:

[1] 刘若愚:《中国之侠》,三联出版社,1991年版.

[2] 汪丽红:《骑士――且歌且战的西欧贵族》,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3] 汝安、虞定海:《骑士武士侠士之文化探骊》,《武术文化研究》,2008年第五卷第9期.

[4] 白桦:《中国侠客与西方骑士之比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5] 高小岩:《从士人、武士和骑士的对比看中日欧文化差异》,《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6] 许娜:《中国侠客与西欧骑士的群体比较》,《云梦学刊》,2007年第S1期.

[7] 许建楼:《中国侠义与西方骑士精神之比较》,《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4月第八卷第2期.

作者简介:

白念文,女,1984―,山东章丘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工作单位:徐州空军学院后勤指挥系军事基础教研室.

张薇,女,1974―,江苏徐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工作单位:徐州空军学院后勤指挥系军事基础教研室.

韦浩浩,男,1984―,江苏丹阳人,扬州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09级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相关论文

小议中外文化差异

本文关于文化差异及文化及语言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文化差异类论文范文集,与小议中外文化差异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文。

中外文化差异与国际商务礼仪

本文是一篇国际商务论文范文,国际商务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中外文化差异与国际商务礼仪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国际商务及涉外礼仪及学习。

英文电影汉译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范文,关于语言学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英文电影汉译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语言学及片名。

动物的文化负载意义看汉英文化差异

本文关于文化及词汇及动物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文化类有关论文范本,与动物的文化负载意义看汉英文化差异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中英语文化差异

为您写文化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文化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与中英语文化差异相关论文范本,包括关于文化及学习者及定义方面的论文题目、。

学习英语应注意文化差异

关于外语教学及英语学习及英语教学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外语教学方面有关英语专业论文答辩,关于学习英语应注意文化差异相关论文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