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化视野中的“流浪”文学母题

时间:2023-12-23 点赞:47493 浏览:9467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篇小说论文范文属于论文题目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小说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与比较文化视野中的“流浪”文学母题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适合小说及文化及社会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小说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流浪”作为一个重要的叙事母题,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叙事特征,在西方文化中,这一母题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形而上色彩;而在中国文学环境中,由于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实用理性观念的影响,使得这一母题的书写具有极大的现实色彩.同时,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在这一母题的叙事中逐渐出现了中西融汇的趋势.

关 键 词 :流浪母题 文化比较 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流浪主题的诞生与变异

在美国学者里斯曼(Did Riean)看来,历史上存在着三种社会形式,分别说明了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处境:在传统社会中,人的行动决定于其他人所形成的传统,这一社会类型可以称为“传统引导型”社会;在市场资本主义阶段,人的行为取决于赚钱等自我发展的动机,这种社会类型可以称为“内在引导”的社会;在后现代社会中,人们则处于一个“他人引导”的社会中,人的行为取决于不断科层化的社会体制.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观察文学中人的活动,那么,“流浪”小说也许是一个极为便利的角度.

“流浪”是世界文学的永恒母题,深受不同时代作家的喜爱,并由此衍生出无数的优秀文学作品.在古代希腊的英雄史诗中,奥德修斯的故事广为人知,他在流浪中始终心系故土,并最终回到了家乡.这一英雄史诗由此可以看作是“传统引导”型社会的一个标本,因为奥德修斯的流浪之途始终与故乡紧紧相连,表现是的他对于故乡、家庭的忠诚这一主题.歌德曾经说:

“运用一位有名的英雄人物的故事时只把它作为一根线索,在这上面他爱串上什么就串上什么.这正是《奥德赛》和《吉尔布拉斯》都采用过的方法.”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流浪”母题所衍生的“流浪汉”小说受到了更为普遍的重视,其原因在于这一主题类型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内在契合.在资本主义上升的初级阶段,主人公的旅行表现了资本主义个人掌握、征服世界的雄心,象征了资本主义个体的诞生.譬如《金银岛》、《鲁滨逊漂流记》等.早期此类小说虽然也记述主人公的流浪生涯,但重点却是借叙述者的眼光来发现世界.作者往往通过一个亲历者的眼睛去观察、了解世界.15-16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上升,地理大发现的产生,大量殖民地的开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外部世界,表现了人类渴望征服自然的信念.正像有人注意到的那样:“地理意识在西方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地理探险是西方近代文化的标志.”它和西方文化中的求实用、重功利的现世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对于探险者本人来说,此类小说往往塑造的是一个“行动的”英雄,表现的是人类的独立意识,在论及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时,瓦特指出:

“他比任何一位以前的作家都表现出了更完全的个人主义的要素.”

内在地,这小说类型的繁荣还与现代读者的接受心理密切相关,瓦特借用另一个学者的话指出:

“在进步的劳动分工中,在我们作为公民变得越来越有用的同时,我们作为人的完整性也就似乎丧失掉了等现代社会的完备的组织改编了冒险的刺激和个人奋斗的需要.在我们的工作中,能触动我们的人的兴趣更少了等这种情况的缓解只能在报纸和小说中找到.”

这一论断说明了论者已经注意到了资本主义早期的科层化的制度对于人的异化作用,而不仅仅是乐观的预言.

然而,在文学的意义上,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个人”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个人”是不同的.前者表现的是一种强者的形象,他们发现世界、征服世界,弘扬着资本主义的自信的魅力;后者则在资本主义的迷宫中处处碰壁,处处感到被物化、自我失落的危险.这或者正是前述里斯曼所谓的从“自我引导”的社会向“他人引导”型社会的转换时期.

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指出:

“从人类意识最初萌芽之时起,我们就发现一种对生活的内向观察伴随着并补充着那种外向观察.人类的文化越往后发展,这种内向观察就变得越加显著.”

这一论断在流浪小说中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如果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表现自我迷失的同时,还向我们指出了现实的文化背景,因而具有极大的现实批判性的话,那么,卡夫卡的小说则把自己的批判意识隐藏在他哲学一样的抽象的叙事中了.这个小说的主题正像他所说的那样:“目标是有的,但是没有路,我们称之为路的,其实只是彷徨.”卡夫卡从抽象的意义上说明了人的孤独与恐惧以及人生的荒谬,这正是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精神实质.《审判》中的主人公K对进入城堡之路的探寻,既是对已经变异了的社会的探险,又是对人生之路的追寻.

二、中国文学与“流浪”母题

如果以为西方文学出现了某一主题,相应的,中国文学也必然会出现类似的创作.这样的简单化的对照无疑是肤浅的,因为这一观照方式忽视的是在特殊的文化语境中文化的独特性.实际上,在中国传统中一向不缺乏“流浪”主题,从《诗经》到《楚辞》,从李白到杜甫,一代代中国文人雅士对于这一主题都进行了淋漓尽致的书写.然而,他们在精神上仍然是“传统引导”型的.尽管他们在生活、仕途中,或因遭遇了各种挫折而流浪,但他们都没有失去文化信念,没有失去对于“圣人之道”的根本的信仰.这一传统观念的断裂只能够发生在近现代中国,发生在“古今未有之大变局”出现之时.相比于西方,“流浪”、“探险”主题小说在我国并不发达,这一主题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以“记游”的形式出现的.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影响下,早期此类作品中的“自我”在作品中都不是那么突出.但是研究者发现,“在明末的小品文和清代的小说中,又逐渐产生了另一种倾向,即普实克称之为‘主观性和个人性’探索自我的倾向.”这种和西方文学主题接近的倾向表明了此时个人性的逐渐觉醒,虽然可能未必那么明朗.


近现代中国所经历的政治危机是中国文化有史以来所经受的最大的危机.因为,在此前的任何一次危机中,中国知识分子都未尝感受到文化断裂的危险.自战争以来,政治危机导致了文化的危机,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似乎在一夜间遭到毁灭,这样就开始了“西学东渐”之路,其内在的逻辑自然是以西方文化输入的方式挽救国家的衰败,即所谓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所以,中国文化在一开始吸收西方文化时就是从实用角度进行的.著名华裔学者陈荣捷认为:

“吾人常说,中土哲学理论与实际之关系,较诸其他国家,更为密切.不论关系真实与否,其关系之非常密切,确为事实.等吾人亦常说,中土哲学家,对于抽象理论不感兴趣,而把思维主要指向实际之问题.另有理论说,中土哲学家主要为实证的,缺少绝对而乏弹性之理论,因而更易应用于人间事务.”

对实用理性的强调恰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固有的特性一道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当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以“流浪”、“探险”等表现“上帝死了”之后人类的精神困境之时,中国的文学家小表现的却是“圣人”死后之后的国家存亡的尴尬.由于这一精神基因的内在差异,造成了这种小说模式中西之间的诸多不同.

现代中国的一些“流浪”小说,人物的旅行更像是没有目标的漫游,他们的毫无目标的漫游其实是面对残破的国家无计可施的绝望情绪的外化,这一点与西方文学是存在很大的距离的.因此,郁达夫的很多作品都是以“流浪”为叙述模式的,如《南迁》、《中途》等.李欧梵评论说:

“郁达夫的旅行却只是在偶然地、无益地寻求着这意义,而且往往是在途中停止于无意义之中,相比之下,郁达夫的独行旅客是真正孤独的,他浮沉于一个他所不能理解的紊乱的世界之中.”

在当代中国文学中,余华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就是以“流浪”为基本模式的:小说中出门的年轻人带着一个红背包,正如有学者所说的,“红背包似乎是革命时代的常见象征”.从“家”中出来的一代青年,面对一个已然变化了的世界,不能寻找到理想的价值形态,却恍然明白了社会的暴力本质.赵毅衡先生在谈到余华的另一篇小说《现实一种》时也确认,这一故事是“对中国家庭神话的尖锐的讽刺”.至此,“流浪”主题及其所衍生的“探险”模式、“成长”模式,所产生的魅力是一言难尽的.因为,在现代中国复杂的历史语境中,不同的作家会将这一模式与不同的现实相结合,同时也会与不同的“自我”相结合,进而产生不同的作品.

三、“流浪”母题的中西融汇

以国别为界,对文化、文学进行严格的划分显然是一种不太明智的研究方法,这一点毋庸置疑.虽然中西文化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的创造物,是能够在后天习得的,因此也是可以流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以绝对割裂的方式探究文学.值得研究的反倒是这一母体在历史时空中是如何的传播、借助于什么途径传播的,也就是所谓的“流传学”和“媒介学”的研究.

在文学创作的层面上,这一任务往往是由那些能够在两种文化之间自由游走的文学家完成的,钱钟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钱氏早年曾经在牛津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学习,并长期研究西方文学,对于西方文学十分了解,众所周知的《管锥编》就是精妙的比较文学论著.他的小说《围城》围绕着知识分子方鸿渐的经历而写:在旅欧归国后,方鸿渐辗转在中国的各个地方,但似乎无论在哪个地方也无法安顿下他的身体、他的灵魂.小说借人物的口说出:“人生好像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人想进去,笼子里面的人想出来.”这一论断显示了作家对于生命形而上的思考,在40年代的中国显得与众不同,因此与同代作家拉开了思想的距离.

进入现代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由于中西文化交流频繁,来往更加密切,使得许多作家学者能够在完整的意义上接受西方文化,进而在思想上与西方文化产生融汇的现象.因此,在一部分作家的创作思想中已经很难分清楚何者是中国的“流浪”小说,何者是“西方”的流浪小说,譬如小说家徐星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作家.徐星成名于20世纪80年代.成名不久后,她就跨出国门

这篇小说论文范文属于论文题目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小说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与比较文化视野中的“流浪”文学母题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适合小说及文化及社会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小说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远赴欧洲,并长时间任教于国外高校.也因此,她对于西方文化有较为深刻的了解,这也解释了她为何能够写出那般特异的小说,即2004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剩下的都属于你》.小说写“我”和我的朋友西庸所经历的漫游故事,天南地北,处处留下两人的身影,他们甚至把足迹延伸到欧洲,完成了对整个世界的观察.作品展示了现代世界已然变化的可怕事实,表达了他们“对于社会公正的诉求、对于文明的质疑与反抗,对于真情的渴望与对于生命价值的追问.”这一小说中值得注意的有两点:第一,在以往的这一母题的书写中,中国作家所塑造的人物的足迹还从未跨越出国门――地域的限定表现的恰恰是对民族国家问题的关切.而今,徐星笔下的“我”和西庸不仅看到了中国的“真相”,而且从整体意义上观察了人类所生活的世界,显示出一种开放的视野和心态;第二,这一小说中的两个主人公――“我”和西庸不再像现代文学中的惯有的那些肩负着民族精神负担的知识分子那样,始终以正面的形象出现,而是呈现出一副流氓无产者的形象,表现了对于人类文化的整体性否定,显示出中国文化、文学中少见的形而上的品格来.一斑窥豹,通过对于一种文学母题的微观的研究所观察到的文学实绩,展示的或许正是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不断交流、学习的潮流.

参考文献:

[1] 杰姆逊,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爱克曼:《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 王晓伦:《地理探险、地理学与西方文化》,《复旦学报》,1998年第3期.

[4] 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5]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6] 刘小枫:《中国文化的特质》,三联书店,1990年版.

[7] 季红真:《漫游人生的精神苦旅》,《书摘》,2004年第11期.

作者简介:杨辉,女,1977―,河南鲁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学法、文学理论,工作单位:平顶山学院.

相关论文

传媒文化视野中的近代文学变革

本文是一篇近现代文学论文范文,关于近现代文学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传媒文化视野中的近代文学变革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

《跨文化视野下的北美华文文学》序

本文是一篇华文文学论文范文,华文文学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跨文化视野下的北美华文文学》序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华文文。

“传统文化精神与中国当代文学”

本论文为批评有关现代文学论文选题,关于“传统文化精神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可用于批评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的影响

本文是一篇文学评论论文范文,文学评论方面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的影响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文学评论及。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网络文学

该文是当代文学专业网络文学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网络文学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网络文学相关论文范文集,适合网。

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的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文学评论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的影响相关硕士毕业论文。是社会语言专业与文学评论及文学作品及英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