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创设“课眼”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

时间:2024-04-10 点赞:48173 浏览:9730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是一篇关于课堂教学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语文教学创设“课眼”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论文提纲专业与课堂教学及语文学习及语文教学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课堂教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以创设“课眼”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其前提是必须找准用对这双“眼睛”.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教学实践中创设课眼往往容易出现大而空泛、以偏概全、似是而非等误区.避免这些误区的关键是必须紧扣文本,抓住文本主旨,把握文本文脉.

“课眼”创设课堂教学误区文有文眼,戏有戏眼,课堂教学自然也有自己的“课眼”.能否找准用对课眼,对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只有“擦亮”了“眼睛”,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百发百中”.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文本把握不准、对课眼认知存在误差等各种原因,创设课眼时往往容易失之偏颇,出现一些误区,结果不仅未能有效构建课堂秩序,反而拖泥带水,使课堂显得更加繁杂紊乱,与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之初衷背离.

一、大而空泛,未能提纲挈领

有位老师上《六国论》时,尝试提炼课眼用以构建课堂教学,希望能冲破旧的模式,以求达新颖独特之效.他为《六国论》提炼的课眼是“千古名文”,他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千古名文,好在哪里?千古名文,有瑕疵吗?千古名文,剑指何方?乍一看,问题围绕“千古名文”展开,似乎线索明显,思路清晰.但稍加思考,就会发现设计的问题完全脱离文本,上任意一篇古代名作,都可以套用这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大而空泛,不仅起不到课眼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的作用,反而暴露了教学目标不明确、指向性不强的缺点.

“课眼”意在“揭全文之旨”(《艺概》),而欲知“全文之旨”,则必须认真研读文本,深入解析教材,抓住文章的中心论点,由此才能找出更准确的课眼来建构课堂教学.《六国论》开篇即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虽然赂秦仅为燕赵韩三国,魏齐楚并不赂秦,但最终结果六国都因为一个“赂”字而灭亡.全文是围绕“赂”字而展开严密论证的.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以“赂”为课眼设计一系列问题.作者苏洵把六国分为两组,划分的标准是什么(是否贿赂秦国)?六国最终结果如何?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赂秦)?分析赂秦的三个国家,为什么拿土地贿赂秦国?秦国拿了土地为什么还要消灭这些国家(诸侯国“赂”与秦“欲”的关系)?抓住课眼“赂”,分析不赂秦的三个国家,思考:面对强大的秦国,这些国家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最终还是灭亡了?根本原因在哪里(“赂”与“欲”的关系)?把最后一段删掉好不好(不好,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暗示了北宋朝廷对契丹、西夏的“赂”和契丹、西夏的“欲”的关系)?

可见,找准课眼,就可以纲举目张,删繁就简,避免教学内容庞杂空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学生通过它,可以窥探全课之精髓,进而有重点、有条理、有系统地掌握知识.

二、以偏概全,偏离作者本意

林德的《树》是一篇谈论树的散文,文章中谈到的树有菩提树、圣诞树、棕榈、桑、松等.作者在文章中将这些树分别与一种信仰或一种精神对应.原文共四节,课文选了其中的三节.

上这篇课文时,有位老师确立以“苦难”为课眼,并据此设计问题:作者写的前三种树有什么共同点(都涉及一种宗教信仰,都与苦难有关)?三种树对应的信仰都与“苦难”有关,它们分别是如何面对“苦难”的呢?三类树对应的三种宗教解除了现代都市人的“苦难”了吗?我们面对苦难时,该怎么办?


这样的设计就严重偏离了作者的本意.作者在文中确实是描写了几种与宗教或精神相对应、相联系的树,也确实都写到宗教与苦难的联系,因为宗教的产生与苦难密不可分,但这些其实都非作者本意.作者隐藏在文中的“真意”,是以这些为元素,通过刻画菩提树、圣诞树、棕榈、桑、松等树在过去与现在、野外与都市的不同境遇变化,表达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正逐渐消逝,并由此展开了对都市文明的审视与反思.

而这位老师确立以“苦难”为课眼,仅仅是抓住了文本中的一个元素“苦难”,这个元素虽不可或缺,却并非文章本意.而且,更错误的是,这位老师以偏概全,抓住这一点后,游离文本,将其镶进另一个意义结构中,罔顾作者本意,自行创造了另一种意义结构,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创设课眼的前提,必须探寻作者隐藏之真意,把握文本主旨,然后才可凭此确立课眼并构建课堂教学.比如,《树》这篇课文,在分析作者意图、把握文章主旨后,确立以“树的境遇”为课眼,或较为妥当.具体问题可设计如下:文中写了几种树?这些树有什么共同点(都与一种宗教信仰或一种精神有关)?这些树现在的境遇如何?跟它们过去的境遇相比,有何变化(被冷落、被忽略)?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树被冷落的境遇呢?

三、似是而非,落入传统窠臼

曾经听过一节《最后一片叶子》的公开课,上课的老师在课程设计与构思中写到:“教师以‘最后一片叶子’为课眼,贯穿课堂教学,提出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体会‘最后一片叶子’在情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巧妙的构思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概括故事情节(明确“最后一片叶子”贯穿始终,是全文的线索).为了画最后一片叶子,贝尔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你们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呢?小说最后才揭示真相: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门画的,前文哪些地方有暗示?为什么说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门一生的杰作?

这些问题很具有迷惑性,以“最后一片叶子”为课眼到底准确不准确,总让人感觉似是而非.经过仔细推敲我们会发现,其实“最后一片叶子”在教学中并没有体现出课眼的真正价值来,这些问题并没有因“最后一片叶子”而清晰地串成一个整体,没有有序地展开,而仅仅是每个问题中出现了“最后一片叶子”一词.可见执教者在课眼的理解上存在着误区,这种课堂教学无非是披上了所谓课眼外衣的传统教学而已.

一言以蔽之,要擦亮课堂的“眼睛”,找准用对课眼,避免陷入大而空泛、以偏概全、是似而非等误区,准确把握文本至关重要.课文是一切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有效性是一切教学的落脚点.在这个基础上,潜心钻研,多方观摩,努力实践,就一定能通过巧设课眼,去粗取精,化繁为简,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关论文

别出心裁的语文教学结课艺术

为您写学生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学生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别出心裁的语文教学结课艺术相关论文范本,包括关于学生及能力及教师方面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观课的策略

本文是一篇青年教师论文范文,关于青年教师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观课的策略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青年教师及语文课及语。

初中语文教学之课前预习

本文是一篇课堂教学论文范文,关于课堂教学方面函授毕业论文,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之课前预习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课堂教学及基础教育及基。

初中语文教学适应课改的

本文是一篇语文教学论文范文,语文教学类有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初中语文教学适应课改的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语文教学及语文学科及素。

初中语文教学在课改下如何蜕变

本文是一篇语文课堂论文范文,语文课堂相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初中语文教学在课改下如何蜕变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语文课堂及课。

小学语文教学导课的技巧

本文是一篇课堂教学论文范文,课堂教学有关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导课的技巧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课堂教学及小学语文教学及小。

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学的

本文是一篇高中语文论文范文,高中语文类有关毕业论文模板,关于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学的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高中语文及课堂教学及高中语。

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本文是一篇语文教学论文范文,语文教学方面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语文教学及小学语文。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本文关于高中语文教学及新课改及高中语文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高中语文教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与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