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普化与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时间:2024-02-13 点赞:45262 浏览:8844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是硕士论文专业高等教育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高等教育类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高等教育普化与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相关论文范文文献,适合高等教育及青年教师及青年教师师德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高等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文章在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及其对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存问题与原因,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对策.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trend in China and its influence on young teachers ethics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ts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关 键 词 :高等教育 普及化 教师 师德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teacher's virtue

作者简介:张云(1978.12-),男,江苏无锡人,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人事处处长助理,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本投资与管理、低碳经济等.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课题(ZZGJ37-09)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课题(10dsy205)的资助.

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分析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提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精英型、大众型和普及型三个阶段.按照马丁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大于50%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步入了国际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傅之平,2008).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2005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超过23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与此同时,在我国某些地区如上海、北京等城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50%,率先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张杰,2008).

高等教育普及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实践证明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是教育发展规律.目前如美英法日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60%-90%,一些转型发展中国家如俄罗斯、波兰、匈牙利等的毛入学率也达到50%-80%之间.可见高等教育普及化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然而伴随着高校持续扩招,高校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比例逐年上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源泉.

二、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对青年教师师德的影响

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趋势,对我国高校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教师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一大批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快速补充到教师队伍中,高校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快速上升.高校青年教师承担教书育人重任,在基本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对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产生影响的正常结果.

1.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内涵.

师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概括.它包括了教师的政治思想、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纪律、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综合素质.关于教师师德概念的界定还未形成统一的意见,由于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师德建设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因此对师德的研究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就青年教师的师德而言,它是青年教师在特定的教育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等.

2.高等教育普及化对青年教师师德影响分析.

首先,高等教育普及化对青年教师工作评价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的影响.随着师资队伍年轻化,大量新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往往具有高学历,在科研上具备一定优势而教学经验相对不足.但由于目前高校评价标准体系不够完善,职称晋升、课题经费、工资奖金等与科研成果直接挂钩,青年教师在购房、结婚等压力下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这种科研唯上的心态,致使青年教师无法在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中投入全部精力,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因此,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要求青年教师合理地处理教学和科研关系,需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做到爱岗敬业.

其次,高等教育普及化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学习热情影响.高等教育普及化吸引一大批博士、硕士进入高校工作,其中很多青年教师由于就业压力的影响是连续完成本科硕士甚至博士的求学,工作经验不足、生活经历不够丰富,教学技能和方法还处于学习摸索阶段,而高校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专业知识的日新月异,要求他们承担起最新也是变化最快的教学内容.很多青年教师从学生到教师的过渡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细考、总结和提高,而是疲于应付各种任务.因此,这要求青年教师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在工作、生活中都需要有刻苦奋斗的精神.

第三,高等教育普及化对青年教师处理复杂关系的影响.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伴随着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进入新的时代,学生和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出现较大变化.一方面,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极强的个性和独特认识,特们的思想、行为容易产生矛盾,另一方面是,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呈现多样性和差异性,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出现90后、80后与70后均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处理不当容易产生对立,影响教学正常开展.另外,教师队伍扩大、部分高校博士近亲繁殖、人脉关系复杂等等都要求青年教师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快速地理解和融入社会.所以青年教师必须提高思辨能力,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处理各种复杂关系.

第四,高等教育普及化对青年教师事业心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酝酿或者已经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改革,并且高等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这过程中,无论是教育体系内部本身,还是社会经济条件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比如高等教育开放办学要求教师具备外语能力、要求教师出国进修,为提高教学能力要求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等等,这些要求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青年教师短期的经济收入,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经济收入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青年教师必须树立教育事业心,调整心态从长远发展考虑职业生涯规划.

三、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存问题与原因

1.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存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存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理想信念不坚定,在市场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过程中出现部分教师忘却了原来的理想信念,政治索质淡薄,金钱利益至上,以至于无法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有时候从个人利益出发的观点偏颇,甚至不顾导向地把个人成见和暂时的不满带进课堂,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其次是爱岗敬业精神不到位.在社会背景和经济压力下,有一些青年教师把教书育人仅仅当作赚钱谋生的手段而不是终身奋斗的事业.由于缺乏敬业意识和奉献精神,缺乏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教学上敷衍了事、不认真备课、上课谈天说地或者照本宣科,科研上无心钻研、急功近利甚至学术,违反学术道德.

第三是社会磨练不够、认识不深、只教书不育人.从学校到学校的很多刚毕业的青年教师,缺乏社会工作和生活经历经验,缺少了社会磨练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只会作只是的“搬运工”.部分青年教师片面地认为教师就是传授知识给学生,因此重教书轻育人,只会传授专业知识而不动如何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缺少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情况下,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漠不关心,无法教书与育人结合.

2.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可以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从社会角度来分析.由于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带来的负面效应对青年教师的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市场经济在激励竞争、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会引导人们在追逐利益而忽视社会关系、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尤其在对于青年人来说,短期内的经济压力和事业长期目标之间不可避免的产生重要冲突.另外由于社会评价体系的引导,很多高校重视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拔尖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师德建设.所以,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也无法避免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的冲击.


第二,从高校角度来分析.高校在人才引进时候,考虑的是青年教师的学历、专业能力,而忽略了个人思想品质,实际上师德建设是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一些高校成立了师德建设机构,但往往是临时或者的一个附属机构,规定和检查只停留在书面形式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在岗位设置、业绩考评、工资待遇等还是按照实际成果来划定,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对青年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和约束不够.高校在连续扩招以后,无论教学任务还是管理任务都在短时间内急剧膨胀,导致教师教书育人、管理人员管理、后勤人员服务的时间和精力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这些也对青年教师不良师德的形成提供了滋生的温床.

第三,从青年教师自身角度分析.青年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硕士和博士,思维方式、创新精神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往往耐心不足、抗干扰和辨别能力较弱.有的青年教师受到不良影响,往往以完成任务为主,没有很好的投入精力进行教学科研,把握不住课程知识体系,授课内容晦涩、单调,没有条理,更谈上理论联系实际,而且没有师生互动和交流,也会有对教师职业和职业道德有深刻体会.角色转变太快,缺少对教师职业和教师职业道德的体会和感受,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系统的教师道德理念(赵春喜,2010).

四、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对策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在社会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目还要用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去培养人才.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对策,笔者作如下探索.

第一,优化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环境,发挥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提高,良好的人际环境有利于教师致力教书育人的工作,良好的学术环境有利于青年教师在学术上取得成就(吴明永,2010).具体措施上,首先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其次是倡导治校,引导青年教师自觉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听取和采纳青年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团结、和谐的环境,第三是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保障青年教师的政治、社会、职业地位,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要,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总之,要发挥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第二,建立健全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机制,引导师德建设走向常规化和制度化.

师德建设是一项需要在较长时期投入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政府、高校以及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目标.在优化师德建设环境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机制作为依托和保障.具体措施上,首先是建立健全他律机制,比如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师德教育和培训机制,建立健全一套简单易行、多方位评价师德的操作系统,保证科学、合理地保证师德建设落到实处.其次是建立健全自律机制,比如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通过模范报告交流会、专业竞赛、社会实践、参与学生活动等方式引导青年教师了解国情、理解职业发展规划,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总之,建立健全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机制有助于引导师德建设走向常规化和制度化.

相关论文

高等教育普化与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高等教育类有关毕业论文题目,关于高等教育普化与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高等教育。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探析

本文是一篇青年教师论文范文,青年教师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探析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青年教。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之我见

本文是一篇青年教师论文范文,关于青年教师方面毕业论文提纲,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之我见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青年教师及师德建设及青。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本文是一篇青年教师论文范文,关于青年教师相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青年教师及师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