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时间:2023-12-30 点赞:51573 浏览:10637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为社会方面有关开题报告范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相关税务学年论文,可作为税务师专业社会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社会及公平正义及效率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在经济社会取得很大发展的基础上,应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公平观,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影响社会公平的体制障碍,更加重视分配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一、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目标,是人一贯的政治主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是相互依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立足公平,才能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因为,公平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以规范和原则的形式规定人们活动的范围和方式,使其与相应的责任与义务联系起来,从而保持应有的秩序.任何一个社会,在谋求稳定的社会秩序的过程中,都依赖于这个社会所广泛认同的公平正义原则的实现.只有在相对公平得到实现的前提下,社会才能避免动荡,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缺乏社会公平,要想持久地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是不可能的,而一个财富分配严重不公、收入分配均衡机制失灵的社会,必然是不安定的.


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宗旨.社会公平作为人们普遍追求的价值和目标,对于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社会问题不断出现,人民群众追求公平正义的呼声很高.现实迫切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让最广大人民群众更充分、更全面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群体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有所扩大.广大群众在教育、医疗、户籍管理、资源环境、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也遇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及其影响,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威胁和考验.因此,体现公平,从利益协调入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社会风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二、当前我国社会公平正义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为我们进一步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公平正义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改革开放前,我国分配上的主要弊端是平均主义.实行改革开放,打破了大锅饭,拉开了差距,激发了人的积极性,这是好事.但是,在打破平均主义的同时,又出现了部分社会成员的收入差别持续拉大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居民收入差别持续扩大.如脑体劳动者收入差别扩大,不同所有制职工收入差别扩大,不同行业职工收入差别扩大.

区域差别和城乡差别拉大.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东、中、西部人均GDP差距不断扩大,区域差别不断拉大.而且,城乡差别拉大不仅体现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还突出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三农”问题的凸显,解决之艰难,正是城乡差别的一个鲜明写照.

绝对和相对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很大.贫富差距拉开的直接后果是社会贫困问题的出现.据统计,目前全国城镇中有1200万人处于相对贫困中,其人均年收入1059元,月收入比全国平均收入水平低54.7%.2004年,按人均纯收入低于668元标准计算,贫困人口为2610万;按人均纯收入669―924元标准计算,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人.这说明贫困人口的基数很大,其可支配收入很低,同时也说明解决贫困人口问题有着巨大的难度.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给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隐患.我们要综合运用经济、社会、行政、法律等手段,从利益协调入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社会风险,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从而达到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的目的.

三、实现公平正义的主要途径

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公平观.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统一.既要注重效率,又要更加注重公平.市场注重效率,主要考虑如何把“蛋糕”做大;政府更加注重公平,主要是将“蛋糕”分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是可以协调的,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优势.注重效率,努力争取用较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实现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有了效率,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才能实现更高水平上的公平.反之,突出的不公平问题也制约和影响效率的提高,只有兼顾好公平,才能有利于争取更高的效率.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首要的是解决效率问题,把“蛋糕”做大.发展到一定阶段,公平问题就突出出来了,收入差距过大成为突出问题,这时候就要更加注重公平.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发展是硬道理,发展需要效率,但发展又不能不讲公平,为了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在保证效率,推进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观点.坚持这一正确认识并用这种正确认识指导实践,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

加快发展,深化改革,解决影响社会公平的体制障碍.解决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关键在于深化改革.要制定和实施公平竞争的规则.市场经济所产生的效率是和它的平等原则分不开的.市场经济的平等,本质上是机会的平等.就市场经济而言,只有机会平等,才能创造效率.而机会平等的核心在于规则的公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到底就是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确立所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的平等地位.要深化公平竞争体制的改革.效率来自公平的体制.体制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核心,也是提高效率的保障.一方面,我们的体制要体现创造财富与享有财富的统一.另一方面,我们的体制还要体现全体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精神.政府要积极主动地领导构建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分配体制,要通过改革和完善财政税收体制、社会保障体系等,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调节收入差距,解决贫 富悬殊的问题,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要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向低收入者倾斜,确保低收入阶层的最低生活保障,突出解决失业、医疗、养老、教育保障,加大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改善这些低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建设“橄榄型”社会,不断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加强利益协调,努力维护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各得其所,能够充分享有正当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社会结构日益复杂,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数量增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态势.要使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成员和谐共处,就需要努力形成“各得其所”的局面,开辟不同社会阶层成员合理流动的渠道,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找到自己应有的、恰当的位置,享有可以得到和应该得到的权利与利益.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财政、信贷、就业、扶贫开发、法律援助等手段,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使人民群众特别是工人、农民以及下岗工人、贫困人口的利益都能得到充分表达,能够被整合到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中,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避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努力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从当前来看,要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群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更要特别关注困难群体的利益,坚决打击和纠正各种侵害困难群体利益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加强制度建设,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就是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一是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度建设要按照和谐社会的特征要求,充分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成员和睦相处.要通过制度安排,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以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分配不公问题.二是制度设计要以人为本.在设计制度和规定程序中,要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三是制度建设要抓住重点.要完善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要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要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加强监督,是维护公平正义的保障.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监督,有效的监督能有效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监督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是腐败的天敌,它与公平正义相生相伴,没有社会主义,就不可能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监督;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无从谈起.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广大群众的监督意识,增强群众监督的自觉性,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政治热情.要进一步加大对权力的监督力度,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对权力的科学配置与对干部的有效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切实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加强对容易诱发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运行.要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实行政务公开,就是要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其中,知情权是基础.如果知情权得不到保障,参与、监督就无从谈起.实践证明,政务不公开、不透明,暗箱操作,是滋生各种社会不公以至腐败的温床.要扎扎实实地推进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全面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作者单位:龙江省黑河市委讲师团)

相关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这是一篇可持续发展相关开题报告范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是家庭社会学专业与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该文是文化社会学专业和谐社会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和谐社会相关毕业论文格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论文范文集,适合和谐社会及法。

构建未来和谐社会的经济学选择

本论文为经济学相关论文查重软件,关于构建未来和谐社会的经济学选择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可用于经济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

坚持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本文是一篇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关于科学发展观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坚持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