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沪民工与上海和谐社会的建设

时间:2024-02-01 点赞:46515 浏览:9151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关于民工及海派及城市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民工方面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来沪民工与上海和谐社会的建设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民工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内容提要来沪民工在上海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他们已成为上海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是缓解上海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因素和促进海派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多年来,上海市针对来沪民工做了许多工作,包括:改善生活条件、增加受教育机会、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维护合法权益等.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来沪民工思想负担重、合法权益受侵犯、文化素质不高等.相应的,应采取一些办法加以解决,如:提高对来沪民工的认识、制定和执行维护来沪民工合法权益的法规、用培训等方式提高来沪民工的文化素质等.

关 键 词来沪民工建设和谐社会重要力量

作者王立民,华东政法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上海:200042)

来沪民工与建设上海和谐社会关系密切,不容忽视.笔者从来沪民工的作用、上海采取的措施、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等方面对此进行探索.

一、

上海从上世纪80年始,便有大量民工来沪工作,且不断增加;90年代末增至100万左右,现在已多达370万,将近占上人口数的1/4.在这些民工中已有相当部分人在上海居住了不少时间,有调查报告显示:在闵行区梅陇镇的长住民工中,平均居住时间为5年以上;其中居住时间在6年以上的占30%,10年以上的占10%.[1]来沪民工与上海的其他居住民一样,是建设上海和谐社会的主体.

(一)来沪民工是上海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来沪民工为上海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中大多数人所从事的工作是上海最脏、最重、最苦、最粗的工作.据统计,90%以上的来沪民工集中在低技能和低端服务的工作岗位,其中主要是制造加工、建筑施工、商业服务、餐饮服务和居民生活服务等行业.制造加工业的从业人员中,来沪民工占了1/3;建筑施工业中则基本上都是来沪民工.[2]这些都是上海的经济建设中所不可或缺的岗位,缺少来沪民工这支生力军,上海的经济建设将大受影响.

(二)来沪民工是缓解上海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因素

上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高达20%以上,同时劳动适龄人口(16-59岁的男性和16-54岁的女性)的比例不断下降.[3]未来30年内,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人将陆续达到退休年龄,加入到老年行列,上海的老龄化社会问题将日趋严峻.来沪民工中绝大多数都是劳动适龄人口,其中,30岁左右的最多,占来沪民工总数的63%;而为谋生计,来沪民工多处于流动状态,劳动适龄人口始终占较高比例.来沪民工的输入,增加了上海的劳动适龄人口,提高了青、中年人口的比例,缓解了上海市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状况.

(三)来沪民工是促进海派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海派文化最初形成于近代,上海开埠后,开始变成一个移民城市,同时也成为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兼容中西文化和全国各地文化的海派文化逐渐形成.改革开放以后,上海逐渐向国际化方面发展,同时全国各地不同的文化也更多地进入上海,海派文化的特色又凸显出来.而来沪民工来自全国各地,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可以给上海的海派文化添加新的元素,使它的多元化更为丰富,促进海派文化进一步发展.

二、

长期以来,上海市针对来沪民工做了许多工作,为营造上海的和谐社会积极创造条件.

(一)改善生活条件

来沪民工要立足上海,首先要解决一个生存环境的问题,衣、食、住、行都不可缺少,特别是“住”的问题.一些来沪民工的住宿问题正逐步由用人单位、由上海各级政府帮助解决.嘉定区马陆镇政府建造民工公寓,帮助来沪民工解决居住问题.马陆镇全镇共10万人,来沪民工就有6万人,超过了本地人口.原来,他们居住在工棚里,卫生条件差,管理起来也很困难.现在建造的“永盛公寓”,是标准化的公寓,配套设施也较齐全,有商铺、超市、食堂、医务站、健身场所等.工程共有3期,总投资为3亿元,可容纳来沪民工3万人,房租每人每月仅为70元.[4]当来沪民工的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保证和改善时,来沪民工才可更安心地工作.

(二)增加受教育机会

来沪民工中有相当部分已经孕育子女,当他们的子女也一起来到上海,这就产生了在沪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2004年上海出台了由市教委、市编委等7个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切实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相关部门以“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为重”的原则,确保符合就学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保证已就学的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得到与本市同龄学生同等的义务教育.[5]当来沪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能够较为妥善地得到解决,可以在上海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时,来沪民工就解决了后顾之忧.

(三)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

来沪民工在上海从事生产劳动时会有风险,政府只有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才能最大化地化解风险,并减少给来沪民工带来的伤害.上海在这方面的工作表现在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其中包括三项待遇,即工伤保险待遇、医疗待遇和老年补贴待遇.来沪民工在保险期间发生工伤事故(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可按本市职工的工伤待遇标准,给予一次性工伤待遇;至2004年8月31日,已向5018人支付了平均15700多元的补偿费用.来沪民工在保险期间因患病或非因工伤住院的,保险公司要承担超标准的医疗费用的80%;已向3456人支付了平均4300多元的补偿费用.来沪民工还可以获得一份老年补贴保单,当男满60岁、女满50岁时,可以凭保单在自己家乡的商业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一次性兑现一笔老年补贴;现在已有52万多人领取了这笔费用.

(四)维护合法权益

来沪民工合法权益中最受关注的问题是报酬问题.上海市去年出台规定:在5月头3天法定假日里加班的,外来务工人员可与当地务工者一样,享受本人日工资3倍的加班工资;来沪民工的合法权益从而在法规上得到了保障.对一些业主、单位拖欠来沪民工的工资的情况,上海市政府、法院采取措施帮助追讨,尽力使来沪民工得到自己应得的报酬.去年春节前,上海为近万名建筑民工追讨了近4年的欠款近7000万,同时工资的12家企业还被,受到谴责.[6]

以上这些工作有利于改善来沪民工的生活、工作条件,营建一种和谐的环境,使他们能以新上海人的角色,迅速融入上海社会.

三、

来沪民工在建设上海和谐社会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一些解决办法.

(一)来沪民工思想负担重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现在部分上海市民对来沪民工还存在偏见,认为他们是上海城市的不稳定因素,是拖上海城市发展后腿的主要群体等.这种偏见,给来沪民工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据统计,他们中有近70%的人认为自己在上海受到歧视.[7]

解决来沪民工面临的问题,构建上海的和谐社会,首先要提高对来沪民工的思想认识,解决来沪民工的思想负担问题.具体来说,要从四大“思维”的角度去思考和认识来沪民工问题.“国际大都市思维”要求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重视城市发展的速度和成本.来沪民工是提高城市发展速度和降低建设成本的建设者:他们一般从事上海市民所不愿从事的工作,大大加快了城市机器制造业和建筑业等的发展,而其劳动力成本又低于上海市民的2―2.5倍.“移民城市思维”告诉我们,移民是使城市具有活力的重要因素.“海派文化思维”提示我们,上海这个城市本身就具有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特点.来沪民工,不论“移民”时间长短,都不同程度地带来了他们的地方文化,这是进一步活跃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海派文化的动力.“辩证思维”告诉我们,在看待来沪民工的问题时要全面,避免片面.上海市民多强调要防范来沪民工中的犯罪,但同样需要强调的是,上海市民中也有犯罪.有资料显示,在上海犯罪的总人数中,来沪民工约占70%;可在受害者总人数中,来沪民工也约占70%.总之,只有在思想上正确、客观地看待来沪民工,才不会对他们有片面认识或带有偏见,就会把他们也看作是建设上海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二)来沪民工合法权益受侵犯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当下,来沪民工合法权益受侵犯的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些用人单位不为来沪民工缴纳综合保险费和不支付最低工资两个方面.据统计,去年,用人单位为来沪民工缴纳的综合保险费仅为77万,覆盖面只占来沪民工总数的20%左右.也就是说,他们中多数人都没有享受到这项权利.此外,去年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570元,而低于这一标准的来沪民工占了近1/4.如果把社会保险费也算进去,最低工资标准至少为每月700元,以此标准计算,来沪民工中有2/5的人低于这一标准.[8]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大量来沪民工的这些权利并没有完全得到保障.而这些权利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很容易引起矛盾和冲突,必须及时得到解决.

解决的办法是严格执法.各用人单位,无论国有还是民营,都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制度,切实保障来沪民工的正当权利.对于那些违反者,应采取等有效方法进行揭露.同时,要加大制裁力度,使用人单位不敢以身试法,继续侵犯来沪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来沪民工文化素质不高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来沪民工总体文化程度较低,受过技术培训的也很少.据调查,他们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6.3%,非技术工人占50.3%,无等级技术工人占14.9%,初级工占13.6%.[9]这样的文化素质,一方面使他们的择业范围大大缩小,对一些对文化程度和技术要求稍高的岗位,他们都无法胜任,从而摆脱不了只能从事低技能和低工资工作的状况.另一方面,与上海建设国际性大都市的目标相悖,来沪民工普遍文化素质不高,会降低整个上海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来沪民工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们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文化与技能,跟上上海城市发展的需要.据统计,来沪民工中31.7%的人希望学到一门热门技术,25.8%的人希望参加本职岗位的培训,另有16.8%的人希望参加外语、计算机和会计等能提高职业层次的培训.[10]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找到一条适合来沪民工的培训途径.其中,用人单位、来沪民工本人和上海市政府可以共同承担培训费用;有相关技术培训条件的职业单位、职业学校等可以开办各种职业培训班,承担起具体的培训业务.上海是个学习型城市,来沪民工的职业培训应属于继续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之在学习中提高和增强自我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从而为建设上海做出更多的努力.

以上三大问题既是来沪民工存在的问题,又是不利于构建上海和谐社会的因素,有必要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来沪民工愉快地生活和工作,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同时也使上海社会更加和谐.

本文关于民工及海派及城市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民工方面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来沪民工与上海和谐社会的建设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民工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tarticleurl}

[6]http:/ / business. sohu. com,2004.2.29

[7]http:/ / house. tom. com,2005. 2. 2

[8][10]上海市总工会宣教部课题组. 外来民工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调研报告(内部),2004(11)

编辑李梅

相关论文

民工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音符

此文是一篇民工论文范文,民工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民工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音符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民工及文化及社会方。

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与政府预算

关于预算及政府及资金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预算类有关关于税收方面的论文,关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与政府预算相关论文范文素材,对。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

本文是一篇和谐社会论文范文,和谐社会类有关毕业论文题目,关于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和谐社会及道德。

淞沪会战后上海难民的社会救济

该文是文化社会学专业难民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难民有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与淞沪会战后上海难民的社会救济相关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难民。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法治建设

本文是一篇依法行政论文范文,依法行政相关函授毕业论文,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法治建设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依法行政及社会关系及社会。

河南省和谐社会建设探析

本文关于和谐社会及文化建设及社会保障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和谐社会方面论文范文资料,与河南省和谐社会建设探析相关开题报告范文。

共同富裕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该文是文化社会学专业社会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社会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共同富裕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关论文范文素材,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