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枢纽

时间:2024-04-10 点赞:47336 浏览:9315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为您写和谐社会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和谐社会本科论文范文,与党群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枢纽相关论文例文,包括关于和谐社会及社会关系及群众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和谐社会论文范文。

[摘 要] 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社会条件、依靠力量、推进效率等四个方面,说明党群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枢纽.全党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对于自觉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着力点和评价标准具有重大意义.

[关 键 词 ] 和谐社会 党群关系 着力点 评价标准

和谐的党群关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着力点;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所以,党群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枢纽和关键.

一、党群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枢纽和关键

(一)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来看:主要体现为利益关系的和谐,而执政的中国在调整自身与群众的利益关系,以及调整各阶层群众的相互利益关系时,处于枢纽地位.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达到我国各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实现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而这里的诸种“和谐”,归结到一点就是利益关系的和谐.因为利益关系在本质上是人们的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反映,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核心,是一切社会政治生活的原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1]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说: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问题“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个人动机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关系”[2].执政,派参政,是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这一制度规定了中国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的双重社会角色,它意味着,中国对国家、对社会承担着全面的责任,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核心,是整合社会的杠杆,是社会和谐的中枢.也就是说,中国是中国社会惟一的领导党和执政党,掌握着所有的公共权力,支配着绝大多数的社会利益资源.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些“和谐”又体现为执政的中国自身与群众的利益关系的和谐,以及各阶层群众的相互利益关系的和谐.在调整这些利益关系使其达到和谐状态的过程中,执政的中国无疑处于枢纽地位.所以,上述这些利益关系达到了和谐就意味着党群关系达到了和谐,同时也意味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的达成.

(二)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条件来看:社会稳定是必需的,其中的政治稳定是最核心的稳定,而执政的中国与群众关系的和谐又是政治稳定最根本的基础.

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有序.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惟有社会稳定才能发展经济,才能达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而保持安定有序、维护社会稳定,是最重要的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在政党政治条件下,诸种社会关系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关系的和谐与稳定,而执政党与群众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又是政治关系和谐稳定的最根本的基础.因为如果执政党与群众的关系不能够达到相对稳定和和谐的状态,就意味着出现了执政危机,在我们这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之下,也就必然出现社会的剧烈动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业必然受到极大的干扰.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群关系的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和关键所在.

(三)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力量来看:执政的中国是领导核心,群众则是主体力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努力,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因为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党的领导.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必须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所以,只有党群关系理顺了、和谐了,党才有凝聚力,广大群众才有向心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与“主体力量”之间才能达到最佳配合,发挥最佳效能.也就是说,只有解决好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问题才能把亿万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最广泛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

(四)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效率来看:这一进程是否高效取决于执政的中国与群众的互动关系是否处于良性状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3],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然而,如果党群关系不和谐,不能处于良性互动状态,那么,群众正常利益的表达与政治参与渠道就不会通畅,群众的意见得不到正常的反映,群众的权利还得不到正常的行使和保障,势必造成党和群众之间信息阻塞,乃至情绪对立.这就必然出现这样的不利局面:一方面,执政的中国不能正确把握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究竟是什么,更不能了解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在哪里,致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失去正确的着力点,处于盲目状态;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参与意识得不到满足,正当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回应,不仅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相背离,而且还会从根本上使人民群众失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创造性.这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效必然会大打折扣.


总之,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义而言,其基本着力点首先是整合社会关系,重点是各种利益关系;其次是解决社会矛盾,重点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很显然,目前这两个着力点归结到一点,实质上就是处理好执政的中国与各阶层群众的关系.全党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党群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枢纽和关键,对于顺利而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二、建设和谐的党群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着力点

既然党群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枢纽,党群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那么找到了党群关系的相对薄弱环节,并加以逐步解决,就是把握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着力点.几十年来,长期和平环境使处于执政地位的党存在脱离群众的危险,一些党员干部减弱了依靠群众的紧迫感,降低了对党群关系重要性的认识,觉得党群关系不如过去重要了,于是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强迫命令等不正之风在党内不断滋生蔓延,使群众对党的感情逐渐淡薄,党群关系逐渐疏远.党内腐败现象的严重存在和不断蔓延会动摇群众对党的信心.腐败行为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毒瘤,是影响党群关系的腐蚀剂.党的某些决策不当或工作跟不上甚至失误使群众利益受到损害,会造成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党群关系.另外,当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复杂化对党群关系和谐化也带来了重大影响,造成一些地方党群关系紧张,个别地方甚至党群关系对立.

目前这种现状说明,在党群关系中我们党处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我们党的首要任务,就是带领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充分地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中碰到的问题,才能够实现和谐社会.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一切工作遵从群众意愿,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人民群众的意愿作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基本依据,把是否符合群众意愿和利益作为判断是非、决定取舍的最高准绳,使各项政策、措施真正顺民心、合民意.群众的实际问题大多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利益矛盾又往往是诱发群众思想问题的根源.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着手,努力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关心和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尽可能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只有群众的实际利益得到满足、实际困难得到解决,我们的党和政府才能取信于民,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信赖,从而达到党群关系的和谐.

三、群众评判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评价标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前无古人,没有经验可循的过程.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如何评价,又必须要有科学的标准,这是顺利推进这一伟大事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和谐社会建设的成绩评价,既不能简单地以某些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标为标准,也不能简单地以国际比较为标准,更不能惟书、惟上.如果全党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党群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那么必然按照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来评价和谐社会建设,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坚持以群众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根本目的而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此,全党已形成了共识.从过程而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由亿万群众参加的宏伟事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在任何情况下、办任何事情都要牢记党的群众观点,遵循党的群众路线.要凝聚群众力量,激发群众的发展热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特别要提倡向人民群众学习,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重视人民群众鲜活的实践成果,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吸收群众的发展智慧.对此,我们党一直是大力倡导并努力实践的.

从评价标准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只能由实践来检验,而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所以,要由群众来评判建设成果,用群众得实惠的多少、群众满意程度的高低来衡量建设的绩效和得失.这点应该引起全党的重视.这有利于克服我们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急躁冒进以及浮夸、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的发生,以更加务实、科学的态度投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事业.○

注 释:

[1]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

[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三联书店,1989.309.

[3].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J].求是,2007,(1).

[4]赵士红.当前困扰党群关系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州学刊,2005,(4).

责任编辑 晏蔚青

相关论文

改善民生是保障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

此文是一篇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经济发展类论文范本,与改善民生是保障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相关学年毕业论文。适合不知如何写经济发展及小康社会。

规范社会养老保险,促进社会和谐

本文是一篇社会保险论文范文,关于社会保险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规范社会养老保险,促进社会和谐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社会。

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

该文为模式类有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与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相关学生保险论文,可作为汽车保险专业模式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

强化群众文化建设,推进社会和谐

该文是论文前言专业群众文化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群众文化类硕士毕业论文,与强化群众文化建设,推进社会和谐相关论文范文文献,适合群众文化。

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关于和谐社会及社会及公平正义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和谐社会类论文下载,关于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相关论文范文,对写作和谐社。

中国社会和谐的社会治理模式

本文是一篇和谐社会论文范文,和谐社会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中国社会和谐的社会治理模式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和谐社会及。

科技、制度与社会和谐

该文是教育社会学专业飓风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飓风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科技、制度与社会和谐相关论文范文文献,适合飓风及社会及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