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矛盾其化解机制探析

时间:2024-02-09 点赞:46104 浏览:9014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为矛盾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与农村社会矛盾其化解机制探析相关论文格式范文,可作为社会学史专业矛盾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矛盾及利益及社会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农村一系列的深层次利益矛盾日益显现.正确分析认识和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 键 词 :农村,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4-0096-02

一、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

新形势下,由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发展中发生的诸多变革,形成了农村社会矛盾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

1.干群矛盾.当前,基层大量矛盾表现在这一方面.有的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化、侵占挪用、独断专行、失职渎职、铺张浪费、打击报复、作风粗暴,有的村镇对党的农村政策执行不力,乱收费、乱摊派,加重农民负担,有的党务、村务、财务长期不公开或流于形式,等等.如此,导致许多不稳定因素,严重侵犯了群众的利益,挫伤了群众的感情,激化了干群矛盾.

2.土地问题.近年来,因土地矛盾引发的事件有所增多,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处理难度大,有的是土地流转带来的问题,增加了农民的生活风险,有的是没征得群众的同意而强制改变土地承包经营关系或进行规模开发,另如建设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出嫁女、离婚妇女无地,等等.这些矛盾都不同程度埋下了安全隐患.

3.宗族问题.有的村镇宗族势力较大,基层组织领导人没有宗族头人号召力强、影响力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政令畅通.群众受宗族势力影响,考虑问题、评判是非不以公道正派、为民办实事谋福利为准绳,宗族、派别纷争不断.

4.民族宗教问题.当前,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打着宗教旗号进行非法活动,欺骗群众、蛊惑人心,企图制造混乱,甚至抢夺基层政权.这个问题涉及群众的民族感情和宗教信仰,如果处理不当,小事也会酿成大的事端.

5.婚姻家庭矛盾.这类矛盾是随着社会的转型而发生变化的,如由于分家导致的财产分配矛盾,由外出打工引起的老人赡养、子女教育、夫妻情感以及婚姻观念、婚姻纠纷等问题.

6.邻里矛盾.这类矛盾属于个人之间的纠纷,具体有因宅基地、承包田疆界划分以及牲畜糟蹋庄稼等引起的邻里矛盾.

7.其他如企业改制、劳资纠纷、社保、教育、医疗、环保、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退伍军人安置等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有的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不当,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比较突出.

总之,社会转型期的矛盾覆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如果调处不当,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

二、农村社会矛盾的原因分析

1.利益主体多元化导致矛盾复杂化.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关系的复杂化,产生了诸多特定利益主体,从而导致了矛盾主体大量增加,矛盾关系也更加复杂.

2.基层干部工作失范.有的农村干部缺乏群众观念和群众意识,不愿意也不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以人治代替法治,以个人主观意见代替集体意见,有的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淡薄、政治敏感性差,不善于发现矛盾,处理问题方法简单粗暴,有的干部回避矛盾,不作为、慢作为,影响了矛盾的及时解决,有些矛盾可以在短时间解决却拖延太久,有些矛盾虽然解决了,却付出了过高的成本,等等.这些不良作风很容易引发群众的偏激行为,有的甚至酿成政治性或刑事案件.

3.教育引导缺位.由于经费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多年来的农村政策宣传、法制教育大多陈旧,效果不良,只宣传有利于自己的内容,群众对政策有时一知半解,易发抵触情绪.

4.矛盾调处失序.矛盾调处大多奉行“属地管理”与“分级负责”原则,但问题往往在基层,根子却在上头,基层根本无力解决.而且,一个矛盾的形成往往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涉及多个部门,责任主体不甚明确,解决不力,酿成更大矛盾.

5.法制、决策与司法不尽合理.一些领域无法可依,有的法律规定还不完善,有的法律规范弹性过大,易被钻空子,牟取非法利益.有一些基层干部法制观念淡薄,违法施政,以权压法,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司法不公.一些群众对待矛盾问题,不是诉诸法律,而是通过暴力,从而引发更多更大的矛盾纠纷甚至刑事犯罪.如此,不能充分发挥法律在维护公平和正义进程中的作用,激化了矛盾.

6.控制力削弱.部分基层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新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确立,即便有也往往处于疲软状态,对辖区内人员的管理和控制不到位,导致一些矛盾纠纷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调处,不能在萌芽阶段得到妥善解决,导致矛盾纠纷的大量积累.

7.道德滑坡严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滋长,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社会公害问题突出,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如此,丧失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疏于精神文明建设,必然会导致一些消极腐朽的东西有所抬头,由此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加深社会矛盾,破坏了社会安定.

三、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方法

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采取教育、讨论、批评等方法.

1.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基层矛盾.基层矛盾是社会各种利益冲突的具体表现,是国家政治稳定和政权巩固的晴雨表,及时有效化解和妥善处置各类矛盾,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那种只重经济,忽略矛盾的认识是不可取的,也是极为危险的.

2.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3.坚持群众路线.把群众满意与否、拥护与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解决矛盾问题时要从实际出发,切实考虑群众的意愿和承受能力,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多数群众利益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及时处理,把各种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 4.畅通化解矛盾的渠道.农村社会矛盾,多属人民内部矛盾,要畅通各种渠道,防患于未然,解决于萌芽状态.尤其要畅通思想政治工作渠道、经济工作渠道、法制渠道、信访渠道、社会保障渠道等.渠道畅通了,矛盾就会减少.

5.提高基层干部政策水平和法制意识.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政治理论、工作业务和法制教育培训,增强政治敏感性,提高法制意识、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这样才能避免一些矛盾的发生,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已出现的矛盾纠纷.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腐败,是社会机体的毒瘤,是群众最为痛恨的社会现象.要对群众反映的重要案件线索,及时、认真查处,营造出发扬人民,加快法制建设,铲除腐败现象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构建多元农村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构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多元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1.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古人云:“不平则鸣”.农村各利益群体之间存在的矛盾,若表达渠道不通,沟通不畅,反馈不及时,容易导致矛盾双方关系的紧张.因此,需要建立通畅的渠道地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首先,要提供表达利益诉求的制度性平台.进一步完善和充分利用基层制度、民意调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协商谈判制度、公民制度等,将利益诉求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同时,要注意话语权的行使,让不同的利益主体都有表达自己诉求的机会.其次,引导民众理性合法地表达诉求.一是善于引导宣传,注意因势利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加强普法教育的力度.二是要发挥道德伦常的作用.自古以来,道德伦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解决矛盾纠纷中,不能忽略这方面的功用.第三,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映群众诉求的作用.当前,人大代表在信访工作中缺位严重,应利用人大代表与民众关系的天然优势,及时、全面地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还应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收集民意、反映民意、参政议政和协商的功能.

2.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利益引导、约束、调节与补偿等相关内容.首先,要认识利益矛盾变化的规律.利益矛盾制约、影响着其他社会矛盾,其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要充分认识到化解社会利益矛盾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及时调节利益关系,构建化解社会利益矛盾的长效机制.其次,做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构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机制,有利于提高和维护资源的均衡配置,确保社会稳定,化解社会利益矛盾.第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综合利用经济、政治、法律与道德等方面的协调作用,依法、及时、合理地调处社会利益矛盾.第四,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对非常态高收入阶层收入的监管,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监管机制.

3.建立权益保障机制.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注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注意从源头上化解社会利益矛盾.应着眼于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就业.进一步扩大城乡就业面,开发就业岗位,健全劳动力市场,搞好岗前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重点抓好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工作.二是全面构筑农村居民生活保障体系.加大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构建农村居民生活保障体系,做好农村“五保户”、优抚对象、特困群体供养、保障和救助工作,全面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确保农民增收.建立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妥善处理好农村征地、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

4.构建有效的社会妥协机制.妥协,即矛盾双方互谅互让,通过各自在利益上的让步,来达到双方虽不完全满意但至少能够接受的方案.作为一种调节机制,妥协是化解基层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杠杆.妥协作为一种理性选择,是社会转型、保持社会平稳发展的“镇静剂”.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培养利益群体的妥协意识,是社会转型的有力保障.为此,应建立一种创新型的有效的社会妥协机制.

5.建立和完善社会心理疏导与认同机制.社会的发展,导致经济利益的重新构建,民众心理因此会有不同程度的不平衡感.应建立以专业的心理卫生机构为主,由综合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学校等组成的心理卫生整体网络,促使民众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强化民众的心理认同感,倡导社会公平、互助与和谐,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以期缓解和消除公众之间因利益矛盾和隔阂引起的离散现象,增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在建立这一机制的过程中,政府应加强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营造一种健康、积极的社会心理氛围,同时,健全信息传播机制,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此外,还应在事后启动社会心理干预及回访机制,确保社会矛盾调节的长期功效.

相关论文

关于医患矛盾其化解机制的

本文是一篇医患关系论文范文,医患关系类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关于医患矛盾其化解机制的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医。

加强和农村社会管理问题探析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社会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加强和农村社会管理问题探析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社会管理及社会问题及。

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原则

本论文是一篇依法行政有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原则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依法行政及和法律及社会管理方面论。

多措并举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这是一篇被害人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与多措并举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社会学史专业与被害人及检察院及犯罪嫌。

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助推经济社会稳定

本文是一篇行政调解论文范文,行政调解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关于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助推经济社会稳定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行政调解及社会管。

农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关系探析

本文是一篇社会保障论文范文,社会保障类有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农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关系探析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社会保障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