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时间:2024-04-06 点赞:48723 浏览:9713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新主义论文范文,新主义方面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新主义及规律及模式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新主义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内容摘 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61年,经历了新主义、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新主义救了中国;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使中国走入了绝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我们对“中国特色”的理解是逐步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从中国的实际和特点出发,更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我们不仅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且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32年改革的实践证明,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是成功的.但我们不能形而上学地看待 “渐进式改革”. 改革在渐进中必须有突进.无论从群众的愿望看,还是从实践状况看,突进的要求日益明显、日益迫切.我国的改革亟待迈出新的步伐,实现新的突进.

关 键 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地位 特色 两个结合 渐进式改革

作者沈宝祥,党校教授.(北京:100091)

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超过32年了.这是一个以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探索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与当年相比,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有深化,有变化,思维也在拓展.本文就有关的若干问题略作论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怎样从新中国61年的历史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61年,经历了新主义、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一、新主义阶段

应当明确肯定,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一个新主义的历史阶段.这既有文献的依据,更有事实的依据.1949年9月29日,承担筹建新中国神圣历史使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通过了一个历史性的文件,即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主义即人民主义的国家.”《共同纲领》全面体现了新主义的建国思想和主张,并得到了全面实施.新中国成立后,政治方面,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直至乡一级)的政权机构,形成了新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方面,没收了官僚资本并将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实行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建立了以国营经济为领导、包括个体经济和民族工商业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即新主义经济制度.这样,在我国就形成了新主义的新国家和新社会.

新主义国家的建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近代中国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民族独立,二是国家富强.在这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是民族独立.近代中国志士仁人的政治口号都是 “救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赶走了侵略者,收回了台湾,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而且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救中国”的任务前进一大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则标志着“救中国”的历史目标的最终实现,而这是在新主义的旗帜下实现的.

随着新主义共和国的成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人民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领导的合作制度,成为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也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在新主义制度下,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从1953年开始实行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胜利完成.这一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此期间建设的156项大型工程,为新建立的共和国奠定了相当坚实的物质基础.当时的实践证明,新主义的社会制度,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953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称为“过渡时期”,放弃了新主义的提法.但是,1954年9月15日,刘少奇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说:“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我国,这个时期也叫做新主义时期.”[1]这是以文献的形式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准确记载.

二、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阶段

从1953年起,党的指导思想改变了实行较长时期新主义的政治主张,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反右的氛围中加速推进.从1957年开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现在看来,只能称之为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

1957年,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们只能理解为,这是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新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而言,是针对当时的各种不同意见而发,其现实意义是指引和鼓舞人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从近代中国的历史课题的角度看,“救中国”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时已经实现了.

中国的社会主义,开始时是照搬苏联模式,主要是两种所有制形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其他各个方面(突出的如高等教育),也照搬了苏联的一套.

照搬苏联,实际上建国时已经开始.早就对苏联的一套不满意.1956年,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 “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的思想.在此后的年代里,搞了人民公社、大跃进、以阶级斗争为纲(包括一系列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革命委员会体制,等等.这些东西,不是照搬外国,而是自己“独创”的.笔者称之为“中国制造”.所谓中国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应当包括:苏联模式+“中国制造”.纵观主政的社会主义20年,主要是在前10年,在发展工业、教育、科技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在这期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10年,总的来说,我国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改善很少,政治运动不断,伤害了许多人,并出现人口的非正常减少(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其性质都是严重的).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我国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没有解决温饱的人口竟达2.5亿,政治上天下大乱,冤假错案遍城乡(不应离开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谈以阶级斗争为纲,谈“文化大革命”,谈林彪、“”).中国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不能发展中国,而且已经走到了自己的尽头.正如所说,再不进行改革,就要葬送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已有的基本制度和物质基础上,推进改革开放,不断解放生产力,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2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GDP从当初的3624亿元增加到33万亿元,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显著提高,国家的面貌、社会的面貌、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能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明大道.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61年的历史,我们可以说以下三句话:新主义救了中国;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使中国走入了绝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

自从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人们不断在问,什么是“中国特色”?经过32年的实践,我们对“中国特色”的理解,已经比较具体也比较深刻了.特点总是比较而言的.绝对孤立的一个事物或一个人,是无所谓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主要是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搞的社会主义相比较而言.我们现在搞的这一套,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搞的那一套相比较,二者有哪些差别呢?以下几点是很明显的.

我们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我们改掉了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改变了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改变了封闭状态,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使中国融入了世界.改革开放是我们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概括地说,我们扬弃了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

我们对“中国特色”的理解是逐步推进的.开始,强调,社会主义要切合中国的实际,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他说:“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那时,我们强调的是,要革除不切合中国实际的东西.进入历史新时期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致力于研究基本国情.党的十三大作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作了科学的判断,并强调一切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当时,我们提出的改革举措,包括“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等,都是以基本国情为依据的.

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深化.差不多与此同时,人们就开始超越国情思考问题了.首先思考的是市场经济问题.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济学界热烈讨论社会主义经济应不应是商品经济,广东的卓炯等人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应是商品经济.在热烈的争论中,这个思想和主张逐渐成为较为广泛的共识.1984年9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文件吸纳了经济学界的研究成果,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文件阐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而这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不能做到的.”高度评价这个文件,认为这是一个政治经济学初稿,有历史意义.这个文件已经不是仅从国情出发谈问题了,而是进而上升到从历史必然性即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角度论述社会主义问题.

但是,人们的思想是逐步解放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提法,在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在一段时间内,有些人不赞成商品经济的提法,有些人更不敢提市场经济,怕与资本主义划不清界限.

其实,早就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1979年11月,在同外宾谈话时说: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经过几年的酝酿,人们的思想逐渐冲破“左”的禁锢,在市场经济的问题上取得较为广泛的共识.

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明确肯定,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从而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党的十四大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改革的目标模式.市场经济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特别是商品和交换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育成长起来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使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大大进了一步.原来认为,照搬别国模式,社会主义不能取得成功,因为别国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不但不适合中国,在它的母国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也不适合,在其他所有搞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适合.由于搞计划经济体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很缓慢,效果都不理想.因此,问题不在于适合不适合国情,而在于符合不符合客观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从中国的实际和特点出发,更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为标志,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有了一个飞跃性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加入了WTO以后,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借鉴和吸收了许多人类文明成果.这些人类文明成果,都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规律性.

30多年来的改革,究竟革除了什么呢?归纳起来,我们改掉的是: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东西;不符合中国实际的东西;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应作不同层次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首先表现在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和体制上.在经济方面,有以公有制

本文是一篇新主义论文范文,新主义方面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新主义及规律及模式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新主义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领导的合作和政治协调制度、“一国两制”.这些具体的“特”,还可以再列举一些 ,但我们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没有建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度、体制等都处在不断完善和变化的过程中.

如果从更深的层次看,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和特点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人类文明大道.这里需要强调的,恰恰是如何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如何走人类文明大道.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这一点会显得越来越重要.

理论上正确理解 “中国特色”,对于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意义重大.不能把“中国特色”理解为“中国独有”.我们有自己独有的东西,如“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但大量的东西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类似,只是带有中国自己的某些特点.不能把“中国特色”理解为 “中国特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然要十分重视考虑中国的特点,但一定要把普遍性与特殊性联系起来,不能离开普遍性谈特殊性.当前,特别要警惕 “中国特殊论”.否认普世价值,实质上就是宣扬“中国特殊论”.否认普世价值,必然导致反对借鉴和吸取人类的文明成果,必然导致否认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性规律,限制人们的眼光和思维,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应坚持“两个结合”

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依据32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提供的新经验,还要加上一个结合,这就是: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原则”(语).关于这一思想原则,、和党的文献历次的文字表述略有差别.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表述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本文采用这个表述.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规范的近乎公式的提法,有三个环节:掌握理论、认清中国实际、实行结合,可以简化为理论、实际、结合.在历史新时期,我们很好地坚持了这一思想原则.

在理论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有许多创新和发展.首先是通过拨乱反正,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来面目,主要是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纠正了对马克思主义某些理论观点的误解,否定了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实践新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在中国实际方面:我们作出了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科学地认清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又概括了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深化了对基本国情的认识.

在结合方面:我们坚持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实现理论的飞跃.一方面,反复强调,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说,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另一方面,又强调,领导层要及时总结经验.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人,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立足基本国情,总结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既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向前进.

在今后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我们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推进理论的发展.

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是新的历史特点.在我们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开始时主要是吸收国外的资金、设备、技术、人才.后来,我们对对外开放的认识逐渐深化.对外开放,实质上是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问题.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提出:“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4]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指出: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这是对外开放思想的升华,更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论”的重要补充.明确提出了吸收和借鉴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其实,一切文明成果都反映了某种必然性、某种客观规律性.我们只有遵循这些客观必然性,遵循这些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借鉴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成功实例.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实践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它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初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就是从客观规律的角度加以论述的.他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5]这就是说,市场经济本身不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因素,而是发展经济的客观规律性,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社会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在我们的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非仅仅是国情出发的要求,而且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当然,市场经济体制要结合中国的实际,但这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

除了市场经济外,在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客观规律性的东西.国际上这方面的成果我们已经吸收和借鉴了不少.比如,在政治领域,权力要由权力来制衡,权力应当分解.这就是客观规律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就体现了这种客观规律性.十七大报告还提出,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也是体现了政治的规律性.其实,我们的共和国建制、宪法等,都是借鉴和吸收了人类的政治文明成果,都是按历史必然性办事.

以上两个结合,前者是基本的,后者是重要补充,二者相辅相成.这两个结合,也不能绝对分开,有些问题是相互交叉的.实行两个结合,尤其是自觉地坚持第二个结合,必将更好地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我们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条件下,借鉴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的理论成果,又必然补充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之中.

辩证地看“渐进式改革”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渐进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改革的一大特点.32年改革的实践证明,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是很成功的.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进行改革,改革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激进的改革,典型的是俄罗斯的“休克疗法”;一种是逐步推进的改革.我国的改革属于后者.人们称之为“渐进式改革”.

拿农村的改革来说,1978年11月,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悄然搞起了包产到户,这是对人民公社体制的冲击,从此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党支持和积极引导农民的改革,但没有下令立即在全国全面推行,没有搞“一刀切”,而是允许各地依据自己的情况执行.这种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作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1979年,四川广汉县南阳公社建起了全国第一个乡政府,取消了人民公社.但直到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才作出了改革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设立乡(镇)政府的决定.到1984年底,全国建立了9.1万个乡(镇)政府,经过长达五年的时间,人民公社制度才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我国农村渐进式改革一个完整的阶段.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农村和整个社会没有发生大的震荡,农村的渐进式改革很成功.

再以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的改革来说,也是采取了逐步推进的方法.我们并没有一步到位地制定退休制度,而是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建立顾问委员会,作为新老交替过渡的组织形式.经过了10年时间,到1992年的十四大,才作出不再设立顾问委员会的决定,实行退休制度.实践证明,采取渐进方式解决老同志的退休问题,使干部制度得到完善,很稳妥.

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是一项重大的改革.这个改革有几个大的步骤,从兴办4个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14个城市,从沿海到沿江、沿边的开放,再到内陆地区的开放,这样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到全方位开放,逐步地推进.

回顾我国32年来的改革历程,对照别国的“休克疗法”改革,“渐进式改革”的优点是很明显的.第一,“渐进式改革”每一步改革的力度较小,群众比较能够承受,也有利于锻炼广大群众的承受能力;第二,由于改革采取渐进的方式,震荡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第三,有利于改革的领导者积累和总结经验,探索和开拓改革的新路径.

在32年的改革进程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如1988年闯物价关,太急了.有些企业一下子让大批工人下岗,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生,恰恰是因为改革措施没有坚持采取渐进的方式.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经过相当长时间量的变化和积累,才引起质的变化,由部分质变到总的质变,渐进中有突进.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既是渐进的,又有突进.

1982年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此后,经济学家和领导干部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各种见解,出现多次交锋和碰撞.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应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文件实际上已将社会主义经济定性为“商品经济”,这就意味着将要放弃长期使用的“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的提法.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是一个突进.

1992年初,发表南方谈话.他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决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模式.十四大以后,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改革进一步推进.这是我国改革又一次大的突进.渐进中有突进,渐进与突进相交替,一步步推进.这是改革的辩证法.我们不能形而上学地看待 “渐进式改革”.

改革在渐进中必须有突进.对于这一点,要从我们改革的根本性质来看.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什么叫“自我完善”?总的来说,就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模式.这是社会主义质的更新.经济体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其他各方面的体制密切联系,而成为一个社会的整体.因此,社会主义质的

本文是一篇新主义论文范文,新主义方面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新主义及规律及模式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新主义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更新必然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改革在经济体制方面是质的改变,相应地在政治体制方面也要实现某些质的改变.分析我国的政治体制后指出,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存在着不少弊端.主要的弊端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说:“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6]还指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的种种弊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革除封建主义残余,革除家长制,以取代过分集中的权力,这些,都是政治领域的质的更新.

的讲话已经过去了30年,今天来看,政治体制中有的弊端已经基本革除(如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但有的弊端却有了新的表现和恶性发展(如权力过分集中,形形色色的特权表现为严重的腐败现象等),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弊端(如权力与资本的结合,权力与黑社会势力的结合等).总的来看,讲话的精神仍然适合当前的情况.

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在这方面,十六大已经提出:“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但这还是总的理念、要求和原则,还需要具体的措施步骤,形成可操作的机制,这就需要实行突破性的改革.在其他各个领域,情况大致也是如此.

社会主义质的更新,必须通过改革的突进才能实现.有的论著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只能走“碎步”,只需“跬步”推进,还有的论著认为,我们只能搞“增量”. 这些观点,都是将“渐进”绝对化了,实际上是否认改革需要突进.渐进中必须有突进.没有突进,量不转化为质,事物将永远停留在量变阶段,不可能实现质的飞跃,就不可能达到改革的目的和目标要求.以为只要通过渐进,单纯通过量的增加,不需要突进,就可以自然实现质的飞跃,实现改革的目标,不符合我国改革的实际.没有突进,渐进式改革的成果也难以巩固,甚至会出现改革的反复.

32年的改革,成绩很大,但冷静观察,还没有哪一项重大的改革已经完全成功,都是还处于未完成的进行过程中,都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渐进式改革”中,适时突进,不断推进.突进不是提倡莽撞,不是提倡急急忙忙,冒失行事.但要看到,我国的改革已经进行了32年,有些方面的改革,量的积累已经到一个临界点,无论从群众的愿望看,还是从实践状况看,突进的要求日益明显、日益迫切.我国的改革亟待迈出新的步伐,实现新的突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在实践中.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距离发达国家的水平还很远.中国是一个正在改革中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定型,有些还很不完善,公众诟病甚多.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还要走很长的路.我们还要看到,社会逆转的路并没有完全被堵死,在社会主义名义下变异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来说,我们只是走了不长的一段路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毕竟只有32年,只是一代人的历程,对我们的发展和成就,切不要估计过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实是任重而道远.

相关论文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

本文是一篇和法律论文范文,和法律方面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和法律及劳动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这是一篇科学发展观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相关毕业论文范文。是法律社会学专业与科学发展观及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述评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政治协商方面政治毕业论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述评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政治协商及政治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