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与自我内化

时间:2024-03-04 点赞:43256 浏览:8145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是一篇关于标签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与社会排斥与自我内化相关学年毕业论文。是教育社会学专业与标签及社会及习惯性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标签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青少年习惯性越轨行为是社会互动的产物.社会标签理论认为学生从初次越轨到习惯性越轨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权威者对学生初次越轨行为的察觉,其次是对越轨者“贴标签”,第三个阶段是被贴上标签的学生形成新的自我认同并进一步强化自我形象,加入越轨群体,发生习惯性越轨行为.这是一个社会排斥与自我内化的过程.

关 键 词 :习惯性越轨行为;标签理论;贴标签

社会标签理论是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犯罪学流派中研究犯罪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产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后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学者坦南鲍姆(Frank Tannenbaum)、贝克尔(H. S. Becker)、克雷西(D. R. Cressey)和莱莫特(E .M. Le mert)等人.这个概念最早是于1938年由坦南鲍姆在其著作《犯罪与社区》(Crime and the Community)中提出来的.它为犯罪学的研究提供了异于传统的新思路,同时也为我们解释青少年习惯性越轨现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借鉴社会标签理论的观点,我认为青少年习惯性越轨是一个社会排斥与自我内化的过程.本文拟用社会标签理论对青少年的习惯性越轨行为进行解读.

一、习惯性越轨行为的定义

在社会学里,越轨行为亦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是社会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社会或文化体系的行为模式和社会期待的偏离.越轨行为存在于不同时空和制度的国家或社会里,在一般情况下,均受当时社会主导价值评判体系的否定性评价.根据越轨行为的一般定义,我们认为,学生越轨行为就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产生的,违反或背离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并受到否定性评价的行为.[1]这种“轨”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

标签理论学派区分了两种越轨:初次越轨和习惯性越轨.初次越轨又称原始越轨或一级越轨,它是当事人偶然违反社会规范,未被发现,因而也未受到惩罚的越轨.它对个人心理和未来生活未发生持续影响.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以一种越轨的方式行事.例如,某人在教室随地吐了一口痰;某个中学生出于好奇看了一次黄色录像;一个小孩在超市由于饥饿偷吃了一块蛋糕;某个学生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在一次考试中等等.这些行为中大部分都是暂时的、出于好奇的、微不足道的或者是易于掩饰的.它可能不被人察觉,当事人不会认为自己越轨,也极少引起别人的看法.这类初次发生的初级越轨行为,虽然违背了社会共同的行为规范,但是行为人与其他人却并不这样认定.[2]如果这种行为被公布于众,情况就会发生急剧变化,社会会视其为越轨.行为人的行为再次发展,便成为习惯性越轨.所谓“习惯性越轨”又称次级越轨,它是指当事人卷入违规行为,并被他人标定为越轨者,受到斥责甚至惩罚的行为.[3]越轨者会在社会的压力下接受并认同自己的标签,随着自我形象的加强,他会将标签所暗示的越轨行为模式内化为自己的行事方式,结果将发展出更多的越轨,继而可能形成持续性越轨的生活方式,由初级越轨者演变成习惯性越轨.

二、社会标签理论的主要观点

过去人们常常从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研究越轨行为,而社会标签理论吸收、利用了符号互动论的思想,将注意的焦点由越轨行为本身转移到它们是如何被人界定以及社会对其是如何地反应.具体地讲,社会标签理论包含了以下创新:首先,社会标签理论认为,世界上并无“越轨行为”本身,而只是在某个社会中,由于人们把某种行为认定为越轨行为并依此做出反应,它们才成为越轨的行为.社会上存在的越轨行为现象是社会互动的产物,社会的反应是越轨行为的成因.其次,社会标签理论阐明了越轨标签的自我预言证实过程,即来自权威者或社会观众的越轨标定以及标定所带来的污名化和歧视的社会后果,使得人们只能以被标定的越轨身份做出回应,从而反过来证明了自己的越轨身份.第三,标签理论还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如何从初级越轨者转变为次级越轨者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越轨标签让被贴者相信自己可能是令人讨厌的、坏的、邪恶的,而这一自我认同感的确认,阻碍了他们重回正道的合法机会,从而使得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只好接纳越轨者的角色,或者在越轨者的亚文化里寻求社会支持,并更深地介入到越轨者群体的活动中去.[4] 这是一个社会排斥与自我内化的过程.具体而言,当某个学生被重要他人,如教师、父母或权威者贴上标签,他就会有意或无意地开始接受这一标签,并对别人的看法予以认同,围绕被标签的角色来认知自己的行为和观念,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当被描述为越轨者时,他可能会逐渐成为真正的越轨者.

在个体变成越轨者并持续作为越轨者的过程中,“贴标签”是一个关键因素.一般来说,当某个学生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之后,其他人如教师、父母、同学便会对他进行各种负面的推断.正如戈夫曼在《污记》一书中所说:“在我们的头脑中,他从一个正常而完美的人降到了一个有污点而不可信赖的人.”[5]贝克尔是这样描述的:社会群体通过制定法规用在那些与该法规发生摩擦或相背离的具体人身上,并称他们为“局外人”.[6]个体被贴上标签以后,主流社会认为他是“局外人”而对其另眼相看,迫使他与其他真正具有被标签行为的人为伍,成为标签群体中的一员并接受相应的标签群体亚文化甚至反文化.标签者的自我形象被强化,在标签群体中一切标签行为即越轨行为都是合理的且受到认同的,个体会按照标签所暗示的行为模式去做,结果将产生更多更严重的标签行为,原先偶发性的越轨行为逐渐成为习惯性越轨行为.

三、社会标签理论对青少年习惯性越轨行为的解读和启示

习惯性越轨行为是行为者被“标签”以后所经常发生的越轨行为.社会标签理论认为,从初次越轨发展到习惯性越轨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是越轨行为被权威者或关系密切的人发现.社会规范和学校规范给学生的行为做了规定,违背了这些规范的行为就是越轨行为.但在越轨者看来,一个破坏社会或学校规范的行为对他而言可能没有什么社会后果,如考试、吸烟、说脏话等等.研究表明,这些行为是极为常见的,只不过未被有关的重要人物发现而已.一个越轨行为要产生社会后果,重要人物,如老师、家长或学校,必须要察觉这种行为.其次是“贴标签”.当某个学生因某一越轨行为被发现而被冠以“差生”、“小偷”等标签时,人们就不再把他看作正常的学生.教师、父母、同学、亲戚朋友会在言语、行动、态势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反应.例如有学生偶尔发生了偷窃行为,学校发现后对他进行“记过”处分.从此,他走到哪里都被人认为是“贼”.老师经常讽刺他以杀鸡敬猴,同学轻视他,都不愿意跟他亲近,谁要是丢了东西,他总是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本以为回家后能感到轻松一些,可是父母横眉冷对,亲戚朋友指指点点.周围人群的诸多反应会促使他形成新的自我认同并进一步强化自我形象,同时加入越轨群体.这是由初级越轨行为向习惯性越轨行为转变所经历的第三个阶段.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了著名的“镜中之我”概念.“镜”即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对自己行为的反应中形成一个自我.通过观察他人的反应,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的行动做出评价.被贴上标签的学生同样如此.他从周围社会群体的反应中察觉到自己是令人讨厌的、被轻视的和道德低下的,并不可避免地形成这样的自我认同.随着自我概念和自我形象的强化,来自主流社会的歧视和排斥使他积极寻求新的群体认同,加入越轨群体.如上所说,一个被标定为“贼”的学生,他必然会遭到学校、教师、同学和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污辱和歧视.当外在的标签力量逐渐强化时,他也会因此而重新审视、评估和衡量自我的身份.[7]他也许会扪心自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看待我呢?也许我真的像他们想的那样,我的行为也应当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才会符合我的身份.”因此,他会在偷窃的轨道上越滑越远,最终不能自拔.另外,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人都是需要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的.加入越轨群体是被标签对象获得社会支持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越轨群体中,成员间的相互认同会缓释学生因越轨行为而造成的内疚和自我悔恨的心理负担,他的自我形象会进一步被强化,群体认同使得越轨行为合理化,他会按照标签所暗示的行为模式去执行自己的行为,最终由初级越轨行为者演变为习惯性越轨行为者.

社会标签理论把越轨解释为一些人成功地将另外一些人标定为越轨者的过程对现实教育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很有启发意义.人人都可能是原始越轨者,只有那些被成功地贴上标签并受到权威者制裁的青少年才变成习惯性越轨行为者.因为标签带给学生的往往是难以改变的烙印,进而演化为默顿“自我实现”的预言.在习惯性越轨行为形成的整个过程中,重要他人给学生贴标签是关键因素.所以学校管理者、教师或父母在给学生下结论时一定要慎重.当某个学生首次出现违规或越轨行为时,切不可乱下定论,而应该积极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采取适当、有效、不产生消极后果的解决办法;对于被贴上消极标签的学生,教育者应该努力排除偏见和成见,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尽可能减少他们强化消极自我定位的机会,更多地把他们看作是正常人而不是永远有历史污点的人,这样才能预防和减少问题的重复发生.同时,作为教育者,还应该帮助被贴上标签的青少年客观地分析他人看法对自己行为的影响,提高他们对“贴标签”过程的抵御能力,让他们以实际行动向社会证明自己只是偶然越轨,在不断树立自信和强化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认可中逐渐走出被贴标签的阴影.


相关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中自我调节的有效性

该文为社会责任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企业社会责任中自我调节的有效性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可作为农村研究专业社会责任论文写作研究的大。

社会认同到自我认同

该文是农村研究专业农民工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农民工类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与社会认同到自我认同相关论文范文文献,适合农民工及社会。

现代社会:重新认识自我

本文是一篇自我论文范文,关于自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现代社会:重新认识自我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自我及社会及职业方面的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