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文化溯源

时间:2024-03-09 点赞:49576 浏览:9940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于生态及老子及自然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生态相关论文格式,关于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文化溯源相关论文范文素材,对写作生态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 本文认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当代人倾心期盼的伟大梦想.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文化渊源,一是老子“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二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从批判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提出了生态文明社会设想;从共产主义社会的优越性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方能永续存在阐释了生态文明主张;从生态问题的世界性特征论证了走向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性.这具有思想启迪与理论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 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渊源;哲学反思

面对全球性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中国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开启了华夏儿女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对现代社会观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提出来的全新社会观.从上世纪60年始到21世纪形成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哲学层面的反思使我们开始了思想的回归,即从“天人相分”“征服利用”自然向“天人合一”“天人共生”的思想回归,道家的生态智慧成为我们重建天人关系的思想基石.理论层面的反思是让诞生于18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昭然闪烁在时代上空,成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理论基础.

一、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当代人的神圣使命

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行进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过了敬畏臣服、探索改造、征服利用等三个阶段,走过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并在工业文明时代让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品味战胜自然的喜悦,就接连不断的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和打击,诸如全球气温升高、沙尘暴肆虐,沙漠化趋势加剧、森林面积缩小、物种持续减少、土壤大面积侵蚀、江河湖泊污染、河水断流甚至干涸、许多城市缺水,遭受雾霾侵扰,面对猝不及防的诸多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被迫开始了反思,这一反思的成果是世界范围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地球母亲的关爱.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着比西方发达国家更艰巨的任务.我国在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起步较晚,目前还处在赶超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阶段,既要保持经济的较快安全发展,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要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覆辙,需要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就实施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这是摆在华夏儿女面前的一道巨大考验,是一项需要颠覆思维惯性和行为惯性的革命性壮举,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推动力.


中国以对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清醒认识,在发展理念中及时的高高举起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鲜艳旗帜,并进行了具体的战略部署,这是中国执政治国理念的飞跃与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核心宗旨的崇高体现,是最有感召力的中国梦.

二、生态文明社会的文化源头是《老子》的生态哲学

《老子》是最早比较系统完整的论述天人关系的著作之一.《老子》的思想,充满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体悟,对自然界中以水为代表的万物的深情讴歌,对家园损毁和生存危机的忧患意识,对现实生活观念的沉重反思.

老子关于天人关系的精彩论述和独特见解,不仅对中国古代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发展和形成产生过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并且对当代人遏制环境污染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迪意义,是当代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文化元典.诚如当代著名的英国人文主义物理学家F·卡普拉的评价:“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显象和隐象在两者之间的基本一致.”[1]

老子生态智慧的内涵非常丰富,择要列举如下:

其一,倡导“道法自然”,以利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老子》一书共81章,“道”字出现过70多次[2].七十多个“道”字具有多重含义,其基本含义是:“道”是构成宇宙的根据和基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老子用一个“道”将天、地、人和宇宙万物连贯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既互相制约又互动互补,形成一个“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老子》25章)的循环往复的平衡系统.

在老子的自然宇宙系统中,“道”是天地万物之源,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42章) “道”不但产生出天地万物,也包括人.宇宙之间所谓的“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25章),其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最高法则.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应当法地则天,师法自然,而不应对自然强加妄为.“道法自然”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对自然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代人师法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其二,“返本复初”主张与自然万物的循环往复.在老子的自然宇宙系统中,“返本复初”的循环往复运动是一条根本性的规律.《老子》16章中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意思是说,蓬蓬勃勃生长的自然界万物,最后都要回归自己的本根.在《老子》书中,对自然界万物周流不息、返本复初的循环往复运动,有许多极其精彩的描述,这种“返本复初”的生态循环运动,正是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与当今风靡世界的循环经济思想何其相似乃尔.

其三,“万物自化”与社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万物自化”是老子环保思想和生态智慧的另一个突出特征.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老子》37章)“道”的核心是无为而无不为,如果统治者能遵守道法自然的规则,老百姓就会像自然万物那样,安于各自的生态位,按各自的规律生灭循环.老子把“万物自化”思想运用到国家治理,提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57章)的“无为而治”的治国主张.

其四,“知常曰明”与生态系统各组分适度增长.《老子》书中,“常”字与“和”字多次出现.“常”是“常规”和“规律”之意.“和”则有“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冲气以为和”(《老子》2章、32章、42章)等意,包含“和谐”、“合作”、“和好”之美意.老子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又说“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就是主张要懂得万事万物和谐相处、合作共生的规律,然后顺势辅之助之,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妄自作为. 其五,“去奢崇俭”与生态系统平衡优化.“去奢崇俭”的意思很清晰,就是提倡“知足”和“寡欲”,要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去奢去泰”、崇尚俭朴.老子要求“小国”之民,应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诟”,(《老子》80章)过简朴祥和的生活.老子说统治者如果“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太多,就必然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生态系统失衡,老子希望当权执政者,“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2章)让万物按照自然法则生长,让人民在自己的生态位安居乐业.

三、生态文明社会的理论源头是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固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逐步显露并激化.从19世纪20年始,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经济危机不断发生,加剧了社会阶级的两极分化.工人阶级在人数迅速扩大的同时,贫困化程度日益加剧,社会财富迅速增加而劳动人民生活日益凄惨的现象,引起了资产阶级知识界先进分子的同情和思考,相继出现了旨在改良社会的多种思潮,这些思潮的主张不尽相同,但都不同程度的批评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19世纪30、40年代,工人运动在英法德各国蓬勃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工人运动进行总结的同时,开始了对空想社会主义和黑格尔哲学等思潮从崇拜、质疑,到批判、扬弃的转变.1848年马克思完成《宣言》,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的思想武器.同时,马克思还从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角度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揭露资本主义所倡导的传统工业文明是一个挑战自然、索取自然、无度消耗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过程,这个过程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导致生态系统失衡,从而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先河,并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章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过生态文明的概念,但是,在他们所建构的社会发展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明社会的构想.

1.从批判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提出了生态文明社会设想

马克思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生产的种种弊端,以世界的视角和敏锐的判断,得出资本主义生产必然酿成生态危机的结论.资本主义生产漠视社会责任,极端追求利润,对自然过度索取,从根本上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物圈.资本主义生产一面积累着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另一方面中断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的循环转换,破坏着地球与人类的可持续性.马克思预言的这种恶果如今已经显现.

2.从共产主义社会的优越性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

马克思提出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彻底和解.因为只有人与人之间实现了公正和谐,人的私欲不无限膨胀,人与自然之间才有和谐可言.共产主义社会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3].

3.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方能永续存在阐释了生态文明主张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相依相存关系的阐释与中国先贤老子的天人关系的论述极其相似.马克思指出,自然界不只是人类生存所要利用的对象,自然界之对于人,就像人与自己的肉体一样须臾不可分离,因为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马克思认为,人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依赖无机界,即自然界而生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相对于自然的能量不断增大,人对自然界的征服力越来越大,如果没有正确世界观引导,人类必然会与自然对立.只有人类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人类才能永续存在.

4.从生态问题的世界性特征论证了走向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性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就预见到资本的特性决定了随着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5].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使用世界历史的概念,但是,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世界各民族国家突破地域限制走向一体化,进入相互联系、相互依存阶段,环境问题也超过一国一域的范围而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事关存亡的重大课题.世界历史发展验证了马克思论断的科学性.

老子生态智慧距今已2000多年,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距今也有170多年

关于生态及老子及自然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生态相关论文格式,关于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文化溯源相关论文范文素材,对写作生态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遥望当今宇宙,伟人的声音依然振聋发聩,具有思想启蒙与文化牵引意义,是当代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之源与理论武器,是我们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伟大梦想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 (英)F﹒卡普拉.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 [M].人民出版社,1991.194.

[2] 李耳.道德经[M].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人民出版社,1979.120.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49.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88.

相关论文

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关系

这是一篇环境问题方面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与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关系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是文化社会学专业与环境问题及经济发展。

潘岳:构建中国政治和生态文明

本文是一篇环境论文范文,环境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潘岳:构建中国政治和生态文明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环境及国务院及理论方面。

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

此文是一篇生态论文范文,生态类有关论文范文集,与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相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生态及社会及结构。

风险社会中生态文明的性别意识

关于生态及意识及自然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生态论文答辩,关于风险社会中生态文明的性别意识相关论文范例,对写作生态论文范文。

刘宗超:生态农业构建生态社会

本文是一篇生态农业论文范文,生态农业类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刘宗超:生态农业构建生态社会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生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这是一篇可持续发展相关开题报告范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是家庭社会学专业与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