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成语在社会中的语义变化

时间:2024-01-28 点赞:50444 浏览:10172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为成语方面毕业论文模板,关于佛教成语在社会中的语义变化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可用于成语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成语及语义及例句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 :佛教成语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虽然有时候使用者和接受者并不清楚其来自佛教.本文对佛教成语的非正式和正式使用进行了简单的数据统计,然后侧重分析了一些高频四字格佛教成语的语义变化.

关 键 词 :佛教成语;使用概况;语义变化

一、佛教成语的使用概况

本文以《佛教成语》中收录的四百多条成语为对象,分别统计了它们在百度网和人民网上的使用数据.百度网上相关网页篇数体现的是网民大众的使用,其中包括对这些成语意思的提问与回答、文章中的使用和博客等的命名等.人民网上相关项数体现的是主流媒体之一《人民日报》的使用,主要是新闻标题和正文中的使用.一种是非正式的使用,一种是正式的使用,但是统计结果显示,排列前十的高频成语重合率高达70%.

这十个成语我们都耳熟能详,它们都几乎没有明显的佛教名词.乍一看,我们可能不知道它们来源于佛教.经过对四百多条佛教成语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佛教成语大多来自汉译佛经和中国佛学家的禅宗语录等,而且大多是直接出自原文(不知不觉、独一无二、自然而然、自由自在、四面八方等)、原文的缩写或者换字(脚踏实地、恍然大悟、无与伦比等),大多是原义或者原义的引申.

二、佛教成语的语义变化

(一)宏观角度

很多佛教成语的语义基本没有变化,它们本来就是佛经、禅宗语录中佛菩萨、高僧等直白的话语或者为了生动地阐释佛理而使用的比喻,只是在传承中淡化或者脱落了佛教色彩,用于日常生活,成语本身的语义几乎没有变化.如不知不觉、四面八方、锦上添花、雪上加霜等.有些佛教成语语义产生了比较小的变化,主要是把佛教领域的专用字词通过引申泛化到社会生活中,如恍然大悟、自由自在、大千世界、皆大欢喜等.还有少量佛教成语语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是佛教一些特有的字词对社会大众来说逐渐陌生化,于是渐渐字面化,产生了那些字词基于现代社会常用语义的变化.如忍无可忍、一丝不挂、等.

(二)微观角度

以上是以语义变化不同程度为依据,对佛教成语进行的宏观上的大致分类.现在再从微观上来看佛教成语语义变化,有很多种类型.主要包括整体语义的改变、个别字义的改变和感彩转变等.下面分别进行举例分析,语料例子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版块.

1.整体语义的改变

(1)扩大化

有很多佛教成语语义从佛教领域里的专指扩大到日常生活的人和事物.这个上面已经提到过,下面再以“开山祖师”和“五体投地”这两个例子证明.

“开山祖师”原指最初在某座山上建立佛寺的僧人.金乔觉就是九华山的“开山祖师”.现在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首创某一学术派别、技艺派别或者事业的人.

宋代思想家周敦颐被后世公认为理学的开山祖师.

把左右膝、左右肘和头顶等五个部位着地行礼,是佛教最为敬重的礼节.《楞严经》卷一:“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现在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敬佩到极点,对象不一定是佛.

例句:尽管笔者遇到过一些对古德里安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人,但笔者还是选择了这两个人,因为他们属于那种极富批判精神的人.

(2)具体化

佛教是一种哲学,很多佛教成语都是一种哲学思考的凝练,都是抽象的概念.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或许是因为大众缺乏佛学知识而受字面意思的影响,或许是因为具体化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更实用,把很多佛教成语的语义具体化了.下面以“一尘不染”为例来说明.

《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佛教把“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把“眼、耳、鼻、舌、身、意”叫做“六根”,并且认为六尘产生于六根,因此把六根清净叫做“一尘不染”.原指内心的清净,现在多用来形容环境、物品等十分洁净,有时也用来形容人心灵的纯洁.

例句:国土所再往前就是新建县望城工商分局,分局内大厅一尘不染,宽敞明亮,却没有一个人上班.

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自警自醒远离犯罪,始终保持清配头脑永葆清廉本色.

(3)寓意改变

有些佛教成语,原本在佛教上是一个寓意,到了日常使用中已经变成另外一个寓意,甚至还有正好相反的寓意.下面分别以“灰头土脸”和“大海捞针”为例.

灰头土脸,字面意思是满头满脸都是灰尘.禅宗把生活在尘世之中因不勤奋修行而被污染叫做“灰头土脸”.如《五灯会元》中的对话:

曰:“如何是尘中子?”

师曰:“灰头土脸.”

这个成语现在多用来比喻懊恼、消沉的样子.

例句:昨天,洛杉矶人在夏洛特输了20分,灰头土脸地奔赴克利夫兰.

《法苑珠林》:“一针投海中,求之尚可得.”成语“大海捞针”就是由此产生,意义却发生了根本改变,同样的一个比喻,寓意从事情可以办到变成办好事情的希望极其渺茫.

例句:次数多,来往人员复杂,要获取案件线索,找到侦查突破口,如同大海捞针.

2.个别字词导致的语义改变

(1)从佛教特殊语义到现代常用语义

有些成语含有佛教专用词语,意义比较特殊,在日常使用中失去了原本的佛教意义,而成了跟现在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常用字面意义.如忍无可忍、、花花世界等.

在佛教里,“忍”是一种修行方式,也是修行者必须具有的美德.《六度集经》:“忍不可忍者,万福之原”.成语“忍无可忍”由此产生,意义由“能忍受不堪忍受的”转变成“实在无法忍受”.这里的“忍”从佛教的主动忍耐之义转变为现代社会常用的被迫忍受之义.

例句:日本媒体报道称,从今年活动的气氛来看,无论还是民间,对俄罗斯实际控制“日本领土”的行为已经“忍无可忍”.

(2)个别字义的脱落

有些佛教成语在社会传承中逐渐对佛教专用词语进行了语义替换,也有一些直接脱落了一些字义.如不可思议、大千世界等.

《维摩诘经》以描写“解脱”境界的神秘奥妙为主要内容.《维摩诘经不思议品》里面说:“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东晋僧人慧远的《维摩诘所说经义记》卷1里面解释:“不思据心,不议据口,解脱真德,妙出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为不可思议.”佛教称“解脱”境界为“不可思议”,指思维和言语都不可及的境界.作为成语,现在形容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议”的字义便消失了.

例句:女性居然开始崛起了,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了!

(3)个别文字的衍变

有些佛教成语并不是直接来自佛教原文,而是作了一些换字等调整.如至理名言、空谷传声等.

“至理名言”由梁武帝《摩诃般若忏文》中的“至理绝言”衍变而来.“至理绝言”的意思是最根本的道理不是言语所能够表达的.“名”,本指眉眼之间的部位,引申为高明.“至理名言”的意思是最根本的道理,最高明的言论.

例句:有一句至理名言:“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这也是他半生磨难的感悟.

3.感彩转变

还有一些佛教成语字面意思没变,感彩却发生了转变,大多是转为贬义.


(1)中性转变为褒义

头头是道、如梦如幻等.

比如“头头是道”,这是一个禅宗用语,表示禅理无所不在.《续传灯录》:“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现在“头头是道”用来形容说话或做事有根有据,条理清楚.

例句:可是,一些人却把国情抛在脑后,他们台上作起报告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而行动中却另辟新径、又是一套.

(2)中性转化为贬义

清规戒律、大吹法螺、摇头摆尾等.

“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寺院所订立的规则和戒律,现在多用来形容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例句:对这类孩子的要求严点,是防止他们的鲁莽行为损伤自己或危害别人,所订的规矩能达到目标就行,不宜制定过多清规戒律.

(3)褒义转变为贬义

天花乱坠、唯我独尊、道貌岸然等.

“天花乱坠”,即美妙的花朵纷纷坠落.《梁高僧传》里说,云光法师讲经极其生动、透辟,以至于出现了“天花乱坠”的情景.自此,“天花乱坠”引申为口才好、说话动听.现在已经从褒义转成贬义,形容语言过分夸大,完全不切合实际.

例句:广告上说得天花乱坠,事实上没一样兑现.

综上所述,佛教成语在日常使用中或大或小地产生了语义变化,这是语言在社会发展中的必然现象.但是,成语是一种文化积淀凝练成的语言,多了解其来源及发展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其内涵.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中文系)

相关论文

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变化和

为您写考生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考生方面有关硕士论文范文,与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变化和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包括关于考生及文体及材料方。

社会经济视域下民商法的和变化

本文是一篇民商法论文范文,民商法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社会经济视域下民商法的和变化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民商法及互联网及社会经。

国际社会看未来十年的世界格局变化

该文为世界方面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与国际社会看未来十年的世界格局变化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可作为应用社会学专业世界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

2007年度热词折射社会变化

关于车组及财产及价格指数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车组类论文格式模板,关于2007年度热词折射社会变化相关论文范文资料,对写作车组论。

哲学角度看俄罗斯社会思潮的变化

本文关于政治生活及哲学及宗教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政治生活有关论文范文集,与哲学角度看俄罗斯社会思潮的变化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

社会需求变化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影响

本文是一篇会计学论文范文,会计学类有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社会需求变化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影响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会计学及初级会计及。

社会经济中民商法的变化与

本文是一篇民商法论文范文,民商法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社会经济中民商法的变化与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民商法及电子商务法及社会。

气候变化与社会公众意识调查

此文是一篇公众论文范文,公众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气候变化与社会公众意识调查相关学年毕业论文。适合不知如何写公众及被调查者及气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