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承接产业转移需求的EOP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时间:2024-02-22 点赞:49067 浏览:10024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关于区域经济及电子商务及国家级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区域经济方面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面向承接产业转移需求的EOP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区域经济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后,EOP人才需求急剧增加,构建与区域经济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极大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职业性课程体系的设计、实践性教学方法以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为先的考核方式的运用都为具体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细则要求.

关 键 词 : EOP; 区域经济; 人才培养; 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02703

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第一个国家级示范区,随后三年,国家又先后批复了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地区、湖北荆州地区和横跨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黄河金三角区域为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六大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1.承接产业转移背景

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全部或部分的生产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方的一种经济现象,造成产业转移的因素多种多样,如劳动力资源、交易成本、市场驱动等.产业转移又可分为国家间的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家内部地区和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外商投资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区.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逐年增加,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日益减退,如何促进和加快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从而形成结构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格局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安徽省地处我国东部,为近海内陆省份,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900万;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发展良好,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巨大.然而,安徽省无论是在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水平,还是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较东部沿海地区滞后,2010年,安徽省 GDP为12263.4亿元,远远落后于江苏、山东、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排名全国第14位.2006年,国家全面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安徽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安徽省将承接东部沿海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任务来抓.2010年1月,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示范区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它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沿长江一线,以合肥、芜湖等四市为中心打造产业发展的新格局.随着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和运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成效正逐步显现:截至2009 年底,已有48 家境外世界500 强企业在安徽设立生产基地和分支;安徽省2012年一季度进出口71.4亿美元,同比增长9.7%,其中出口达40.2亿美元,同比增长21%,高于全国13.4个百分点;在作为中国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合肥市的带动下,截至2012年3月底,全省服务外包企业达到318家;2013年1月-2月,皖江城市带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0.6亿美元,在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2798个.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供应,离不开教育的同步发展.“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经济特色时,需要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之配合、为之服务,形成一个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系统”,因为教育是人力资源形成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呼唤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之匹配,只有人才培养模式与之相适应,才能使人才培养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达到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目的.反之,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物质保证,但也通过对人才的特定需求来影响人才培养模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外商投资力度的加大、外资企业的涌入以及外贸行业的迅速发展等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急需吸纳具备EOP运用能力的人才,这势必影响到EOP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EOP需求分析

2.1 EOP概述

英语按照用途可以分为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和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两种.EGP为一般用途英语,也称为通用英语,即不同专业背景的学习者都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它的特点在于所授知识和技能的通识性.ESP是专门用途英语,下分EAP和EOP两种.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即教育或学术用途英语,是学习者进行相应专业学术研究使用的英语,学术性极强;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则是从业人员在工作场合使用的英语,职业性是EOP的第一要素.EAP和EOP均涉及某个专业,前者侧重学术研究需要,后者出于工作需求;EOP不具有EGP一般用途英语那样的“生活化”,也不带有EAP学术英语的“学究气”,它是财务、酒店、商务、服务甚至政府机关等各个岗位人群使用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的工作语言.

EOP涉及的门类众多,从大的方面来分有诸如经济、管理、贸易、文化、艺术等类别,从相对较小的范畴来看有农业、畜牧、制造业、加工业、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等,类别和领域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尽管门类众多,领域繁杂,但归根结底,EOP是职业背景下英语综合能力的运用.

2.2 EOP需求分析

EOP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有赖于EOP需求分析.需求大致可以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

目标需求是学习者在将来的实际交际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总体要求,即工作需求或职业需求,具体点来说就是语言使用的领域、场合、形式、频度和交流的对象等,目标需求分析有助于EOP人才培养模式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确立.安徽省的传统产业主要有煤炭、钢铁、轻工、建材等,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后,传统产业面临升级和改造,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公共安全产业上,EOP人才培养的重点也应该随之转向数字音视频、汽车电子、节能家电的开发、资源回收、高性能金属材料、生物制药、太阳能和洁净煤、新能源汽车、通讯、生产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学习需求分析的是学习者现有状况与达到职业所需要的语言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差距,如对学习者的年龄、英语水平、学习动机、方法、习惯等的分析.基于学习者状况的分析有利于EOP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围绕着学习者展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学习者群体数量增大,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差异越来越大,在实现英语语言的一般际基础上,学术性人才和职业性人才出现大的分流,尤其是承接产业转移后,区域经济发展对于EOP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加速了职业性人才对EOP需求的增长.不仅如此,区域经济转型使得职业所需要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内容发生变化,教育者需要及时跟进和缩短学习者现有状况和未来目标之间的距离才能适应学习需求.

3.EOP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最终需要通过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以及考核方式的配套来实现.

3.1 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归宿,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教学和评估体系的建立,最终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会因地域差别而产生差异,也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呈现变化的态势.近三年来,皖江城市带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奇瑞汽车公司、马鞍山钢铁公司等大型企业的电子商务普及率高,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运行良好,安徽省商务厅更是连续6年组办安徽省进出口商品网上交易会,成交额达到1亿美元;合肥市投资36亿元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截止2012年底,已有超过40家的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签约,该园区预计年产值将超过千亿元,带动30万人就业.再如,皖江城市带动漫、广电传媒和出版发行为代表的多媒体文化产业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芜湖动漫产业基地预计到2020年年产高质量的影视动画60部;同属现代服务业的旅游业也是皖江城市带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仅在2010年皖江城市带五个主要城市就接待入境旅游者52万多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2.15亿美元.这一串串数字写出的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业绩和目标,也确立了EOP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的总趋势,因此,EOP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具备与行业需求相匹配的相关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性人才.

3.2 职业性的课程体系设计

EOP人才是未来的职业人,知识和技能的核心是英语在工作场景的实际运用,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时要突出职业性.

EOP课程体系设计的职业性体现在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上.在设计之前,首先要分清工作领域和工作流程.不同的工作领域决定了EOP学习的内容,不同的工作流程决定了EOP学习的重点,如电子商务业的工作领域可划分为营销、运营和供应链,每一个领域的工作流程又有所不同:营销包括了策划、媒介整合、广告执行等,运营有设计、文案、售前、售后,供应链里有仓储、系统维护等,就此,EOP课程体系可先依据工作领域分成三个大的模块,然后在各自领域里设计一些基础课程或通识课,之后再按照工作流程设计核心课程,整体体现职业性的特点.

EOP课程体系设计的职业性还体现实践性课程总量的增加上.课程类型一般有两种: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的重点在基本知识的传授,而实践课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对于EOP人才来说,课程学习归根结底是为了实际运用,因此,不仅是实践课,就是理论课的基础知识也是落实在实践课的专业技能训练上.EOP课程体系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不应该是相等的,实践课课程总量和课时总量都需要超过理论课程的总量,成为课程体系的主干部分.


3.3 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EOP教学强调的是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如何在学校的环境中模拟未来职场,让学生尽早熟悉未来工作任务和状况将大大缩短学生入职后的适应期.仿真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和手段无疑是达成目标的最佳方式.

课堂教学前,教师搜集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EOP视频资料,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有序地分配给学生提前观看,让他们熟悉职场环境和常见工作任务.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工作内容设定职场角色和职场任务,并将其分配给不同的学生或群组,为每个职场角色和任务设定目标和要求,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估.课堂教学后,可带学生去相关企业实地调查和参观,了解行业和工作岗位实际技能需求,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见习或顶岗实习,在校内校外教师的共同指导下,促使学生专业技能得到不断实践和提升.

3.4 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为先的考核方式

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是对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最好证明.职业资格考试从考试大纲、参考书目、考试方法的确定都是经过行业专家反复商讨、论证才完成的,与学校组织的学业考试相比,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更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和科学性.

每一种职业资格考试对于考生所需要达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解释,如IT职业英语考试(EPTIP)要求考生在职业知识方面需要掌握基本的语法,1500个以上的英语基础词汇和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常用词汇;在职业技能上考生听懂IT工作场景的日常对话并能进行简单交流,读懂与行业内容相关的一般性英文资料和填写工作任务中出现的应用性表格、便条等.这些规定和解释让学生对职业要求有了一定的认知,有利于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根据我国《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这是我国实行的就业准入制度.引入EOP职业资格考试势必会加速学生获取就业“通行证”的时间,为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抢占先机.

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要始终树立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理念,顺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后,区域经济对EOP人才的需求增长进一步证明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相关论文

产业升级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是一篇计算机类论文范文,计算机类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产业升级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计算机类及计。

教学服务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本论文是一篇人才培养相关大学生毕业论文,关于教学服务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人才培养及工程及。

卓越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本文是一篇实践教学论文范文,实践教学相关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卓越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实践教学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