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课堂中的应用

时间:2024-02-26 点赞:51174 浏览:10503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教学法论文任务书格式,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课堂中的应用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学法及课堂教学及职业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学法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针对技工教育中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面临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巧妙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任务趣味化,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编程能力、协作能力.

关 键 词 :任务驱动;程序设计;教学模式;学生主体;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91-03

技工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实用型技能人才简单地说就是具有一定专业实操能力的技术人才.专业实操能力是技工教育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学生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的重要保证.以计算机专业课,特别是对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来讲,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程序编写能力.观察现在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后发现学生难学,学得低效;教师难教,教得低效.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仍在学生的兴趣,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繁、多、难”,训练题目单一、无趣、死板,学生没有兴趣,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简单模仿和被动无趣的训练,导致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都较弱.

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存在,笔者认为对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以下就以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巧妙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优化程序课堂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意识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以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求知,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环节包括:(1)创设情境;(2)确定问题(任务);(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4)效果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流程

笔者在多年的程序课程教学中,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归纳总结出一套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标准教学流程,流程以80分钟为一个教学单元,具体如图1所示.

以上教学流程遵循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合理分配时长,注重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克服学生恐惧心理,通过游戏引出任务 恐惧心理从何而来?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每当布置编程任务时,学生愁眉苦脸之状便时有所见,哀叹牢骚之声时有所闻.纵使给定相关示例,学生完成情况仍不尽如人意.为了使学生克服的这种恐惧心理,在每次布置任务之前,选择让学生做个与本堂课练习相关的小游戏或小测试.例如,在讲解多分支结构时,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血型测试,如图2所示.这样的开场会减轻学生的恐惧心理,使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完成测试后,告诉大家,这样的小测试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程序来完成.通过游戏来引出课堂任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加强了程序的趣味性.


合理进行分组,高效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有了任务,还应考虑如何让学生高效的完成.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编程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基础好,善于分析,可能很快就能完成任务,剩下的时间无所事事,感觉任务缺乏挑战性;而有的学生基础差,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可能无法完成,最终会导致其自暴自弃.为了让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能并驾齐驱,取得最好成绩,在分组时就应注意差异结合,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每组安排1~2名基础好的学生,再安排2~3名基础差的学生,通过任务书体现每位同学完成的环节,严格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进行打分,激发他们的拼搏精神,提高学习积极性.合理的分组可以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任务中,通过任务书来体现其完成的环节,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杜绝了个别学生“浑水摸鱼”的行为,全班学生互相帮助,让学习好的学生指导落伍的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仍以多分支结构为例,任务书设计如表1所示.

自评互评相结合,体现课堂主体者身份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起辅助、指导、监督作用.因此,在课堂上,当使用“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时,学生是该任务的主体,完成任务后,对该任务的评价也应是学生自己.在任务书的设计中,留下了“效果评价”一栏,当学生完成任务后,填写小组自评分,之后进行任务书的交换,由教师引导学生交换任务文件,来完成小组互评分,整个过程学生都参与其中,体现了课堂主体者身份,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做整体的任务评价,任务的评价应以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是否真正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对新的知识和技能深刻理解、灵活应用为标准.评价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励学生的热情和成就感.

教学效果的对比

笔者选择2009级某计算机专业班级,在开学初对学生做了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程序课的兴趣、编写代码的能力等,调查结果显示,全班近80%的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兴趣不高、编程能力较弱,甚至有抵触情绪,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采用以上方法教授课程,一个学期后做不记名问卷调查,统计学生的学习体会,统计结果显示,巧妙使用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统计情况如表3所示.

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已初步体会到巧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后,学生对编写程序的兴趣明显提高,在完成自己的任务作品后,很有成就感;学生学过的知识不再零散,而是系统地编织起来的,并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学生的学习态度变了,遇到困难时会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想办法,例如查书本、找资料、咨询教师、请教同学等,很快形成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相互帮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巧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从原来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探求者;教师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传递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咨询者、指导者、评价者与协调者.同时,教师应注意如下事项.

做好角色的转换,注重巡回指导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体者转变为教学活动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讲授,而是走到学生中间巡回指导,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及时指导,同时能观察到是否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根据学生差异,做好课堂控制 每个班的学生都有差异,根据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一般可分为好、中、一般三个层次.教师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一方面要准备难度适中的任务,另一方面要想尽办法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对于个别接受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可安排附加任务,但整个教学过程应以大多数学生的掌握程度为准.

适时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优化课堂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效果虽然好,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能运用,对于比较难的知识点,例如多维数组、结构体、共同体等,直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行不通的,此时必须由教师广播演示知识点后,分解详细操作步骤,学生才能操作.

总的来说,合理巧妙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思维潜能和创造精神得到较好的释放和发挥,在实践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论文

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升课堂效率

这篇教学法论文范文属于论文总结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教学法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升课堂效率相关硕士论文总结。适合教学。

针对JA程序设计的仿真教学法

本文是一篇课程设计论文范文,课程设计有关硕士毕业论文,关于针对JA程序设计的仿真教学法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课程设计及软件开发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