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到冷落

时间:2023-12-20 点赞:44724 浏览:8427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是论文前言专业美术馆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美术馆类有关毕业论文,与轰动到冷落相关论文范文文献,适合美术馆及观众及版画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美术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2012米罗版画作品特展”最近在上海美术馆展出,据报道,“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米罗版画作品展”,展出画家从1930年到1980年的一百七十余幅版画,“完整地展现了米罗在各个时期的作品以及创作风格的变化”.根据我十七年前的“经验”——1995年的那次上海米罗画展,观众高达五万,是很有些“轰动效应”的,这次我特地赶了个早,唯恐因排队耽误了时间.哪里想到,情况完全不像我预想的那样,不但没有人排队,就是在展厅里,也不过寥寥数人,而且从早到午,始终不见增加,真是冷落得让人难受.


这是很值得思索的一个现象.

1995年的米罗画展为什么会引起轰动?我想,当与长期以来我国忽略介绍西方现代绘画有关.事实上米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欧洲已不新奇,甚至陈旧了.但在中国,却是“新鲜”的;上海人尤好新奇,从而产生轰动效应.不过,看的人虽多,懂的人却少,90%以上的观众直言不讳:“看不懂”.尽管当时的报刊为配合画展发表了不少导读性的文章,一再宣扬米罗的“东方精神”,他的“抽象美”、“感情张力”等等,但是观众仍然一头雾水,觉得是个“谜”.说实话,我也是认作谜的,因为米罗的随意的点线结合,如将眼画在鸟的背部和翼上,毕竟不是东方绘画所能有的.至于他晚年的追求“简略”,爱用墨作画,虽在形态上与东方绘画相通或相近,然而他所要表达的所谓“天真”、情韵,其实与东方绝不相同.因此,正如施蛰存先生当年所云:“米罗的画风偏偏没有一点东方精神.”(《米罗的画》,1995年6月4日《解放日报》)

始终是西方的米罗,事实上没有为上海的观众接受,“轰动”的背后,是90%以上的迷茫.观众的反映是真实的,他们之所以来观展,无非是为了“开开眼界”.

17年过去了,米罗又来到中国,来到上海.海纳百川的上海是不会拒绝一位著名的大师级画家的,然而记忆犹新,看不懂的米罗终于遭到冷落的命运.在寥寥可数的几位观众中,有一位真诚而又不无迷惑地对我谈起他的感受,说:“我只是觉得画家在这许多作品里,不论是三十年代还是八十年代,不过是拿几块红色、黑色、黄色、绿色的色块,几个符号,像太阳、鸟、‘米’字形的星星,在画面上搬来移去,组成简单的或者琐碎的画面.这些符号究竟包含什么意义,无从解读.一个感觉是:随意得很.看不出什么‘张力’,也不存在‘幽默’.那《前言》上说,米罗的画‘有着类似于中国道家的返璞归真的精神诉求’,又说他‘完好地保存孩子才有的新鲜敏锐的感觉’、‘是一种返老还童的天才’,难道这些无序的色块和符号就是‘返璞归真’?就是‘返老还童’?《前言》还说米罗‘在丰富的色彩中巧妙地表现着澎湃的生命力’.说得很玄妙,实际上很抽象,‘生命力’等等,根本捉摸不着.我不知道这究竟是皇帝的新衣呢,还是真正的艺术?”对于他的感受和质疑,我无言以对,然而却又敏锐地感到:米罗式的“不重客体、专任主观”的创作道路,也许西方人能理解,而在中国,恐怕是走不通的,因为东西方的文化积淀不同,审美观点有异,中国的观众实在很难理解米罗的抽象,不论他的声名有多高,也不论操作得如何离奇.

摘自《文汇报》

相关论文

中学生物,你为何被冷落?

本文是一篇生物学论文范文,生物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中学生物,你为何被冷落?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生物学及科学技术及生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