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学分制体系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实践

时间:2024-01-26 点赞:55951 浏览:11996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国际经济类国际贸易学术论文,关于完全学分制体系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实践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国际经济及综合素质及教学管理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国际经济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根据个体情况因材施教,在全面培养的基础上追求个性发展.学分制下学生学习的内容以选择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学分制也将竞争机制引入了教学过程.由于各自的选择不同,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学分制下会更大.因此学分制产生的竞争机制使整体教学水平得以提高,但也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明确管理责任,充分发挥教学管理者的效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学分制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以上理念,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需求,本课题组成员以湖南商学院的教学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将构建学分制下分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作为研究目标.

本课题提出的分级教学管理体系,是基于企业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理论,美籍奥地利管理学家彼得·F·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学理论体系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德鲁克(Drucker)认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是惟一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管理原则.”目标管理一方面强调管理的目标导向,德鲁克认为,“每个职务都要向着整个企业的目标,才能有所成就.特别是每个管理人员必须以整个企业的成功为工作中心.管理人员预期取得的成就必须与企业成就的目标相一致.他们的成果由他们对企业成就所做的贡献来衡量”.另一方面,德鲁克强调目标管理的内部控制,即管理中的员工自我控制.德鲁克指出:“(目标管理)能让追求共同福祉成为每位管理者的目标,以更加严格、精确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取代外部控制.”我们可以将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管理中,对于高校而言,人才培养就是我们的终级目标,我们的一切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因此我们在研究构建学分制下教学管理体系时,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们的工作导向,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而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和相关管理体制的执行则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教学管理评价体制则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程度的信息反馈.

二、人才培养定位与评价指标体系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贸系为完全学分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研究主要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质量标准、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人才培养教学监控体系与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将有关指标进行分级分解,以保障最终目标的实现.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质量标准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是我们有效开展分级教学管理的首要任务.培养高级应用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是地方性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此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界定,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观,具备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际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进取精神,能在企业及其他非盈利组织单位从事国国际贸易业务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按照目标管理理论,我们的一切教育工作都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在教育理念上应树立重视应用型高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传授式的教育理念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特色要求,我们要弃旧立新,开创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运行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在基本环境保障方面应作到以下几点:

1.落实学分制

实施学分制是对我国传统学年制的一种根本性否定.学分制以总学分的获得量作为大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给予了学生自由选课权,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也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建立导师制

导师制是成功实施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保证.导师的责任在于教育学生树立人生发展目标,指导学生制订符合其个性特点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处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等等.导师制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为主导,在动态的管理中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3.创立导学观

现代导学观就是在导学过程中,重“导”重“学”、“导”“学”结合的一种观点.其本质特征是导师不直接把构成导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只是创造一种智力和有利于学习的适当环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掌握知识的认知策略,并自然获得进步和发展.同时,促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能力和知识具有可变性,从而把学习过程看作是动态的、发展的求知过程.导学观要求,老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要有机结合、和谐统一.导学是一个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导”与“学”之间通过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导学过程.

4.构建体现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特色的培养方案

学分制的实行,为我们的高级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学分制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侧重于对人才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设置上改变了以往的以理论必修课模块为主的结构,而将其分设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人文素质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等模块,选修课的开设将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则让学生在实践的学习中掌握运用知识,在实践的锻炼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协调能力.学分制教学体制下以学生获得学分为学习结果的评定标准,同时学生获得了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在人才的培养实施过程中,我们研究设计了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紧密联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基地互动协作的多渠道立体方案,实现了对人才的职业道德观念、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业务开拓创新意识的培养管理方案.

(三)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分类设置与分区管理

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分类设置与分区管理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一是培养内容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方面).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分块设计,包括知识结构的分块和能力培养的分块.其二是培养保障体系(教学队伍、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分级管理,通过分层监控来实现. 将管理目标进行分解建立各责任中心,是目标管理理论上保证目标实现的基础手段,同样我们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进行分级分解.我们在人才培养实施中认为开设五个教学园,可从不同角度确保对人才培养质量.

(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为了公正客观地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在分级教学管理体系中建立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三维立体评价体系.即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方面的自我评价,教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用人单位对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评价.

三维立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从人才培养的受教育者、实施教育者和人才受益单位三方面对人才质量作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

三、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应用效益

1.开展了与人才培养创新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

我们从转变人才培养质量观上入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传统的验证性、演示性教学转变为应用型、模拟型和实地操作型教学,打破理论和实践的分段式教学,我们加大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单位的联系,与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更加详细可行的方案,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本课题组成员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将开拓创新国际贸易作为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并发表了相关教研论文6篇.

2.不断完善了高校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更显特色

本课题采用的是边研究边实践的方法,因此许多研究成果都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教学制度健全且有特色,教学管理效果好,实现了动态的全过程分级目标管理.

3.对完全学分制体系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好

在对专业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调查中,我们了解了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评价.用人单位对我校培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予以充分肯定,以及团队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业务素质给予较高的评价.从问卷和非正式交谈的情况看,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业务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

四、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成果较好地完成了原计划研究内容,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由于相对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的推广运用和不断完善,还有赖于内外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学校相关政策的支持,其取得的研究成果还待于在更多的高校获得实践验证.国际商贸系正在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在本课题研究中所涉及的各层管理者的责任划分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得以更好运用,有关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工作也还有待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得以实现.

注:本文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教改课题“完全学分制体系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与研究”支持.

相关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

本文是一篇国际经济论文范文,国际经济相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国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