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塑造

时间:2024-03-29 点赞:50551 浏览:10255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为国际贸易类国际贸易硕士毕业论文,关于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塑造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可用于国际贸易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实务及国际经济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 文章详细地探讨了目前国内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分析其利弊,并以上海海洋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经验为例,分析和总结普通本科院校如何塑造自身的特色、探索符合国家国际贸易职业标准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类型及其利弊分析

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究竟哪种好?目前尚无定论.国内大致有三种模式:

模式一,重点综合性大学及不少的财经大学,该类大学以理论研究型为主,国际贸易实务类等应用性课程基本不沾边.它们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即出国留学、考研、政府官员”;以北京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四年本科培养方案为例:

必修课程:38 学分

“政治经济学(上)”、“政治经济学(下)”、“高等数学(B)一”、“高等数学(B)二”、“线性代数(B)”、“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经济计量学”、“经济学原理(Ⅰ)”、“经济学原理(Ⅱ)”、“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

专业必修课程:19 学分.“国际经济学”、“西方财政学”、“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专题”、“专业英语”、“国际金融”.

选修课程:51学分.

(1)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6学分

(2)分类选修课程:24学分

其中:基础知识技能类:至少4学分;“世界经济史”、“外国经济思想史”、“会计学原理”、“货币银行学”、“组织行为学.

国别地区经济类:至少4学分;“美国经济”、“日本经济”、“欧盟经济”、“韩国经济”、“俄罗斯经济”.

国际经营管理类:至少4学分;“营销学”、“国际投资学”、“企业并购”、“国际银行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保险学原理”.

经济理论类:至少4学分;“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国际宏观经济学”.

(3)任意选修课程:11学分(可以跨院系、跨学科选修相关课程).

上述这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四年本科培养方案,全然是一个理论经济学专业的构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学生的理论水平很高,考研率高,是高水平论文的主产区.但也存在十分明显的弊端:


(1)该类学校在中国培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众多,大多云集在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很少去企业第一线.这样的结果导致中国最优秀的人才只能在高校、科研院所里高谈阔论,而不能在企业的第一线去提高企业水平和效益,创造价值.这也就是当今中国企业管理水平、对外贸易业务水平低下,创新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

(2)由于缺少实际工作的经验和知识,无法在高校的讲台上理论联系实际,深度、灵活地讲解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惯例、规则等.在政府机构的政策制定中往往出现脱离实际的现象,以致造成时有进出口企业受损的现象.

(3)按理说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引领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咨询机构.然而,据了解在当前中国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反倾销、反补贴”的诉讼中,这些高校的国际贸易老师面对企业的咨询和求助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因为进出口贸易中的商品价格,在各个环节的构成成本和费用是十分繁杂的,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是不会计算的,这也就谈不上去反倾销、反补贴应诉了.

模式二,以高职及专升本院校为代表的应用型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在“操作型”.据一些用人单位反映:这些学生的最大优点是能较快地上岗操作,但工作中对一些事情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因此,业界较欢迎模式三,这就是以过去外经贸部所属院校(北京对外贸易大学、上海外贸学院等)及众多采用该模式的普通本科高校为代表,这类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既重视理论,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既能上手操作又有较高的工作悟性.

但是目前所有该类高校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1)学生实习、实践难.目前这些高校的学生实习、实践,要么让学生自找实习放任自流;要么随意找个企业、公司参观“旅游”,至于是否对口已无暇顾及.

(2)专业课程教学与实习、实践教学相脱节.纵观这些院校的实习、实践教学时间大都放在大四,即学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就是毕业找工作的时间,由于学生在找工作时没有一段提前的实际工作实习经验,使得企业不愿录用这些没有一点“工作经验”的学生,造成学生就业困难.

(3)缺乏既有学历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该问题已是全国所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都面临的大问题.这类教师是“应用型”院校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

针对上述三种模式存在的问题,上海海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了很好的改革探索.

2.上海海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1 专业培养方案

上海海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构成.

2.1.1 理论教学环节由“专业教育”、“学科教育”、“综合教育”组成

① 综合教育课程结构与学分要求.

综合教育必修(45学分) 包括:A.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B. 外语、计算机、体育、军事、职业生涯规划、形势与政策 .

综合教育选修(9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基础技能教育、体育专项、“名师导航”.

②学科教育课程结构.

A.必修课程:“高等数学C”、“会计学基础”、“程序设计语言B ”、“经济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宏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线性代数B”、“管理学原理”. B.选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商务礼仪与商务沟通”、“计算机网络基础”、“经济学专题”、“高等数学T”、“英语口语(外教)”、“运筹学”.

③专业教育课程结构与学分要求(如图1所示).

2.1.2 实践教学结构与学分要求

一年级:基础实践 :A.办公自动化操作训练;B.社会调查.

二年级:专业实践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训.

三年级:社会实践:进出口企业专业实习.

四年级:岗位就业、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用人单位实习.

2.2 专业教学改革

2.2.1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的好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长期以来,该校国贸系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由于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国贸系建系的16年来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过6次修订或改革.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紧跟国家外贸发展的需要来修订或改革人才培养方案.2012年春季,在学院的支持下,进行了最近的一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本次改革围绕国贸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为中心,以一、二、三年级的短学期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阶梯性、连续性、职业化为抓手,即:一年级除安排一定的“名师导航”专业讲座外,还要进行外贸工作需要的办公软件、办公设备的学习;在二年级安排“国际贸易实务的模拟实训”,全程熟悉外贸业务流程和外贸需要的业务技能;三年级安排到外贸企业实践,为四年级的就业打好基础.按照这一思路对国贸系的全部专业课程进行了调整.

该系认为:这项改革对学生四年培养过程中的阶段目标非常明确,措施有力,将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2.2.2 以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改革

国际贸易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外贸工作不仅要有良好四、六级通用英语,还要有熟练的商务英语口语和商品进出口的谈判、报价、签合同等能力,这些光从课堂教学是难以学到的.因此,该系从2011年下学期开始推出了“国际贸易技能竞赛”,以锻炼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产品展示、谈判的能力,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及商务英语的表达能力.

2.2.3 教学方法的改革——案例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有两大类课程,一是国际贸易理论,二是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研究“生意经”的,也即是买卖双方博弈的经验总结.因此有大量的贸易纠纷和司法审判案例,故案例教学是该课程的一大特色.在每一小节内容讲完之后都会拿出一个典型的业务案例让学生讨论和回答,使学生加深对相关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使用的理解.

2.2.4 考核内容和考核手段的改革

从2004年开始该国贸系的一些课程就对考核内容和考核手段进行了改革,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就将考核总成绩分为三部分,一是期末考试占50%;二是平时成绩占35%(考勤10%,每旷课一次扣2分;平时作业15%;课堂主动回答问题10%,每回答一个问题2分);三是实验教学(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训)成绩10%.

自实施这种考核方式以来,学生旷课的现象少了,课堂认真听课回答问题的现象多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2.5 教材改革

为了提高国贸学生的专业水平,尤其是应用类课程的质量,该国贸系认为有些课程的教材自己编写更加合适.2007年编写出版了《现代货物进出口贸易与单证实务》,教材的内容和质量得到了社会读者、学生及用人单位的好评,并获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8年).

2.3 学生培养效果

该系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应用型人才;二是可以出国留学或在国内继续深造以冲击更高目标的专门人才.

2.3.1 升学与就业状况

建系16年来共毕业了13届大约1500多人.其中有130余名学生先后前往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留学,一些学生被如美国的南加州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录取为研究生.而更多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主要分布在跨国公司、外贸企业、国际物流公司、银行、证券公司、政府机构等,许多毕业生现已成为部门领导,一些同学去了如“德国汉诺威国际展览集团公司”等著名国际大公司,并已成为部门领导.据2012届毕业生就业统计,该系学生的就业率为96.96% .

2.3.2 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本专业多年来致力于打造“理论基础扎实、外贸实际业务能力熟练”的人才.据了解,在每年的外贸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外销员资格、报检员资格等)参加考试的同学中通过率99%,也有一些同学通过了“报关员资格”(全国的录取比率12%左右)的考试.2012年,在有70多所高校参加的“第五届全国国际贸易技能大赛总决赛”中,本系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了大赛“二等奖”和“校企合作奖”.

3.结论

在目前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无标准,比较混乱的情况下,上海海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经验给了大家一个启示:即“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有职业要求.教育的本质就是为生产力、为社会服务的.因此,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就要围绕职业需求来设计,就会有自己的特色.那些理论脱离实际的模式应当得以纠正,这才是我国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方向”.

相关论文

职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范文,关于国际贸易类学年毕业论文,关于职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国际贸易及。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与实践

本文是一篇国际商务论文范文,国际商务方面大学毕业论文,关于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与实践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国际商务及国际贸易及。

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是一篇国际会计论文范文,关于国际会计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国际会计及教师教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