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税务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探析

时间:2024-03-01 点赞:49298 浏览:9948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篇课程论文范文属于会计职业道德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课程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高职院校税务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探析相关会计学专科论文。适合课程及课时及税务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课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角度,阐述税务课程设置在财会专业中的必要性,探讨高职税务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 税务课程 实践教学 探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

0063-03

税收是纳税企业乃至社会共同关注的敏感话题.如何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除了提高生产效率、采取强有力的营销策略、加强内部管理和成本核算外,做好税收筹划、节约税收成本已成为企业财务核算的重点.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毕业生要完成从学生到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转变,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财会人员,既要掌握基本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核算技能,还要为企业的纳税筹划、风险规避和利润最大化有所作为.要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角色的顺利转换,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在税务课程的设置上,应尤其注重对学生实践教学的操作性训练,合理安排计划课时和分配课堂与实践课时,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在顶岗实习和见习期间,进入企业与办税服务大厅,提前接触企业财务处理流程和办税业务流程,实现从理论到实战,从学校到社会的实际演练.

一、税收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在财会专业中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创立中小企业准入条件的放宽,中小企业不断壮大,企业对财会人员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但近年来,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普遍倾向于挑选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特别是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最受青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现实的,这给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的标准.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需求,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实习实训、就业方向等方面必须有新的探索.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设有财会专业,他们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社会关注度,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既安排了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专业基础课程,还增设了税法、纳税会计、纳税技能实训、税收筹划等专业技术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充分就业提供了更多选择.财务人员在掌握基本的成本核算、账簿登记、分录处理、报表分析的基础上,需要了解和掌握办理税务登记、领购、纳税申报等办税事宜的操作技能.以纳税申报为例,它是财会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虽然会计报表分析课程介绍了基本的填报方法,但只是理论上的解读,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贴近企业的用人需要,不仅要科学地设置专业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应注重实践教学,提高毕业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税收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和教学程序,一般如下:以基础课为优先(占本专业全部课时的30%)、专业基础课为重点(占本专业全部课时的35%)、专业技能课为辅助(占本专业全部课时的20%)、实践课为附加(占本专业全部课时的15%);以课堂教学为先导、理论传输为基础、作业练习作巩固、模拟实验找体验、笔试考试为成绩总结.目前,税收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还有不完善之处,存在一些实质性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完善,课程顺序安排不合理.多数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对税务课程的设置都存在附带性和随意性,普遍认为只要学完了会计基础课程,其他课程都可以归类为选修课程,忽视了税务课程在该专业实际运用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在课程设置上,一是大量设置会计类课程和基础课程,受课程设置总计划数的限制,不得不大量压缩税务课程及其他课程;二是税务课程设置不完整或不科学,有些关键课程漏设置,如税法课程是该专业最基础最实用的课程之一;有些课程的内容基本相同,却重复设置,如中国税制、税法基础教程其内容基本相近,非税务专业的其他专业就没有必要同时设置这两门课程;三是课程顺序安排不科学,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后,再接触税务知识就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税务课程的安排不能先于会计基础课程,但是有的院校由于教师或排课难的原因,颠倒了课程安排的顺序,学生学完课程后还是一头雾水;四是税务类课程的安排不是由浅入深,根据其实际运用的程序按顺序安排各门课程,逐渐推进教学,而是顺序颠倒、难易倒置.

(二)教学课时不能满足实践需要.税务课程的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其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结构布局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择业的需要,教学计划中列入必修课的税务课程太少甚至没有,如果有,其课时分配也十分有限,多则50课时,少则20课时,按照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7∶3分配计算,其实践课时不足15~16课时,实践教学只能是形同虚设或走过场;列入选修课的税务课程,由于受选课学生人数的影响,不能完整系统地安排主要课程的课堂教学,更无法足额安排实践实训课时的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税务课程的课时要求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

(三)教材内容滞后,教案更新不及时,模拟实验材料不够完善.世界经济起伏不定,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作为调节经济杠杆的税收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修订和完善.税务课程所需教材,从修订出版到课堂,少则一年,多则两年,在这一两年的时间里税收政策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作了及时的调整和修订,而教材解读的政策法规还停留在政策修订前,内容已严重滞后,这就需要通过教案来弥补、充实和更新内容.但是,部分教师“一本教材用到老,一本教案翻到老,一份试卷考到老”的现象仍然存在.模拟实验用的材料不完善,有《纳税申报表》,没有《税务登记申请表》;有《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没有《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任课老师找不到这类实验材料和表格的原件,自己模仿制作的材料和表格,内容不完整,缺少相关内容,学生在模拟实验中找不到亲身体验的直观感觉,在实际岗位操作时无所适从.

(四)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实践教学有名无实,未能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提高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高职院校近年来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但从运行情况来看,合作效果并不理想,推行过程也不顺利,普遍存在学校一头热、企业一边冷的现象,很多学校的校企合作难以达到实际性的效果,有的合作项目甚至有名无实.虽然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想尽一切办法与企业合作办学,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以强化学生的实际技能,但在现实中,由于受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学生的实训能力难以得到真正提高,对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还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因为实习企业财务部门出于对自身财务信息和内部信息保密的考虑,在接受实习学生时,企业财务部门一般不愿接纳实习学生,学生只能到一些非财务普通岗位见习,如果接纳个别实习学生,也只能让其接触一些面上的日常工作,有关企业的成本核算、经费预算、纳税申报、往来业务处理等不安排学生实习,学生无法接触和了解实际的业务知识.因此,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并未掌握到实际操作技能,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五)专业教师的基层工作和实践经历缺乏,实践教学经验不足.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税务课程设置是以办税操作技术和财务岗位工作为向导,应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基本能力,又要具备如会计师、税务师的专项技术能力.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主要毕业于普通高校,从教后长期在学校工作,缺乏在基层工作和企业一线实践的经历和经验,在主观上造成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财会专业又更注重于实质性和操作性,教材中单纯的理论会计处理方式与企业现实的会计业务处理方式有很大差别,没有亲身经历过财务会计工作和办税业务工作,很难通过经验和实例上好税务实践课.以企业的出口退税为例,企业收到对方的购货合同和信用证后,需要到银行、海关、商检、海运、国税等部门办理相关业务才能完成货物出口.货物出口后,需持购货合同、信用证、报关单、外汇核销单、水单、增值税专用(进项税抵扣联)、销售货物会计处理凭证等单据才能到税务部门办理出口退税业务.这对于从普通高校毕业进入高职院校从教的教师来说,没有直接经手办理过相关业务,是很难向学生讲授好退税业务实践课的.

三、合理设置税务课程及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法及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税务课程应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实践教学等方面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相互提高,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实用型人才,使学生充分就业.具体应做到:

(一)合理设置课程,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基于目前高职院校财会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建议在课程设置上兼顾会计知识和税收知识的兼容性,避免重复设置或避重就轻设置课程,课程的安排也要由浅入深,科学安排,相互衔接,相得益彰,互相融通,互相提升.结合工作实际,在企业的整个会计事务中,业务处理占据主导地位的一是成本核算,二是纳税处理.企业的成本核算也包含了应纳税额的处理,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的成本核算就已涉及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和应纳纳税额的处理.所以,在会计类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应加重税收类课程的设置,把税法、纳税会计列入本专业的必修课.在此基础上建议增设纳税检查或税务稽査类选修课程,因为此类课程综合了会计和税务知识,是对会计知识和纳税处理知识的提升,同时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分析和处理业务的能力,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

(二)从实际需要出发,按需分配教学课时.高职院校的教学课时分配,存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此长彼短的矛盾,以及毕业前最后学期的择业招聘问题,压缩了课程的总课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建议在安排教学课时的时候,压缩一些选修课的课时,尽量增加专业课的课时,特别要突出实践教学课时的安排.实践教学既是实现从理性到感性的认知过程,将理论知识融汇到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的手段,更是通过实践巩固和提高理论认识的唯一途径,是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学生真正掌握会计业务技能,走上工作岗位独当一面,所需要的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因此,实践教学课时的增加显得十分必要.

(三)适时订购教材,及时更新、充实教案,提高模拟实验和实践教学的逼真度.受税收政策调整和修订的影响,税务课程的教材的订购不宜太早或太迟,否则很容易造成教材版本内容不合时宜,从而影响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必须要有教材,但又不能让学生迷信教材,教案是课堂教学的大辞典,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键在于及时调整、修订和补充教案,使教案及时弥补教材的不足和缺陷,并把实践经验融入教案,使教与学更贴近实际.这要求教师既应及时更新知识,参加社会实践,又应用心备课,不断丰富教案内容.同时,在模拟实验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使用与实际业务相一致的实验材料和表格,提高实验的逼真度,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和感受实践教学的乐趣,提高对会计专业学习的兴趣和钻研业务信心.

(四)务实推动校企合作,改进和创新实践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目前高职类院校的税收类课程普遍存在实践教学偏弱的现象,也没有系统的对应实训教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岗位需求对可操作性的提升,一些高职院校转变了教学理念,开始注重实践教学的拓展.但是,实践教学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性地接触企业的核心业务.如出口企业的出口退(免)税的申请、会计处理或筹划,国税和地税部门的网上电子报税软件系统.对于涉及企业会计业务的知识,大多数院校都没有配备这类实训设施和软件,也没有进行过类似的训练.因此,高职教学应改变教学方式,运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提供多税种纳税人企业的资料,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模拟训练.同时,在企业普遍实行网上电子报税系统的今天,税务会计课还必须增加模拟网上电子报税训练,如有必要,可购买电子报税软件,建立电子报税实验室,让学生熟悉电子报税流程,缩短就业适岗期.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高职院校的教师一般是直接从高校毕业就到高校任教,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教学经验不足.要培养实用型的人才,树立院校品牌效应,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让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很有必要.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只注重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职称评定,到知名院校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社会实践.而对于一般纳税人企业而言,其会计业务十分广泛,涉及国税和地税部门的网上电子报税及出口退税业务.通过网上电子申报系统填报《纳税申报表》,需要财务部门的办税人员对每一笔业务进行正确处理并认真核对,最终确认后才能通过验证申报.因此,这些具体的业务知识只有教师亲身经历,经过多次具体操作,反复实践,精通业务,才能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否则,教师上课只能是泛泛而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仅是理论上的提升,应该注重实际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应建立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让教师轮流到企业参与实践活动,熟练掌握企业的采购、生产、管理、营销、核算等具体业务操作技能,提升教学水平,使教与学有机结合,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宇霞.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税收类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探析[J].会计之友,2009(18)

[2]张道响,王保谦.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探索[J].学术理论与探索,2007(10)

[3]张键.完善教师制度是职教办学属性的要求[N].中国教育报,2012-02-04

【作者简介】伍鹏志(1965- ),男,广西全州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继续教育部党总支书记,讲师.

(责编 黎 原)

相关论文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可行性

本文是一篇实践教学论文范文,关于实践教学方面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可行性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实践。

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

本文是一篇通信技术论文范文,通信技术有关毕业论文,关于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通信技术及实践教学及高。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

本文是一篇电子商务论文范文,关于电子商务类大学毕业论文,关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电子商务及实践教。

高职院校沟通课程能力训练教学模式

这是一篇关于自主学习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与高职院校沟通课程能力训练教学模式相关毕业论文范文。是论文总结专业与自主学习及学生及。

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本文是一篇实践教学论文范文,实践教学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实践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