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课程建设

时间:2024-01-18 点赞:48491 浏览:9541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是一篇关于课程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大学生职业课程建设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是课程论文专业与课程及评价及效果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课程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国内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近年来具有发展迅速、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等特点,致使其课程建设受到影响,推进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科学化建设就愈显迫切和关键.文章在比较借鉴国外知名大学和国内职业发展课程建设优秀高校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将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方法、师资队伍、教学组织、教学条件等重要因素和环节分类并体系化,从内容建设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三方面来探讨职业发展课程科学化建设.

[关 键 词 ]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建设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杨艳艳(1981- ),女,河南洛阳人,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涯发展基础理论和大学生生涯发展课程建设;刘锐(1979- ),女,吉林长春人,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涯发展基础理论和大学生生涯发展课程建设.(北京100089)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41-02

自《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正式提出“将职业发展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以来,全国各高校积极响应,快速推进,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建设成果显著,作用突出.但由于起步晚,较西方国家仍显科学性和有效性不足,主要体现在课程定位不准确、缺乏规范;理论基础薄弱,内容更新缓慢;课堂教学与实践指导缺乏有机结合;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教学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师资队伍不稳定,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教学资源条件有限;课程效果评价体系过于简单等.基于此,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科学化的建设十分迫切,必须立足国内实际,借鉴国内外职业指导课程建设经验,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为内容建设体系,以师资队伍、教学组织和教学条件作为保障体系和以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三方面为立足点进行优化提高.

一、内容建设体系

科学适用的教学内容和丰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科学化建设的灵魂.

(一)教学内容要力求科学适用

教学内容是影响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内容,教学能否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分不开的.

1.精选职业发展理论,夯实教学基础.寻找科学适用的理论是课程建设科学性的重要保证.职业发展理论研究对象各异,要根据授课目标和对象遴选所需理论.

2.深刻理解指导文件,校准建设方向.教育部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职业发展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作为国内职业发展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大学生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方面的目标,并系统阐述了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设计者应该深入理解,确保课程建设不偏离主方向.

3.紧密结合实际情况,促进教学相长.职业发展理论大都来自西方,必须立足实际,如果脱离国情、校情和对象特点,就会导致从“帮助人”到“误导人”.

4.要坚持自身特色,不能盲目照搬.不同的课程亮点不同,有的是以课程团队整体科研促教学而形成特色;有的课程教学配有先进的教学软件等,在整体建设中抓特色建设,相互借鉴,从而整体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水平.

(二)教学方法力求丰富有效

高校职业发展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创新与运用,是摆在高校教学中的一个严峻课题.应根据课程特点,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度.(1)要注重整体设计.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复合的整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集合.课程设计要坚持整体设计,才有可能不断优化课程本身,收到良好的课程效果.(2)要注重多元化.授课老师要不断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将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职场电影解析、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方法融于课堂,勇于探索、主动创新、适时调整、注重实效.通过多元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更好地发挥课程的指导作用,为学生充分就业提供有力保障.(3)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理论教学是先导,实践体验是深化.建立在理论教学基础上的实践体验,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效果事倍功半,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二、课程保障体系

(一)教学队伍的建设

教学队伍是保障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以及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是课程建设体系的重要载体和组成要素.一支业务精湛和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永远对教育事业和学生保持着.

1.课程负责人是教学队伍建设的“引航者”.按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要求,优秀的课程负责人的要求是应当在课程教学与建设一线,师风师德好、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全身心投入教学,带动课程组进行课程教学与教改教研,把握好课程建设的方向,监控好课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2.必须始终坚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职业发展课教师大多数来自学生工作队伍,一般包括职业发展中心人员、学院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等.优势在于在一线工作,了解学生、接受新知识速度快,劣势在于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必须精心挑选老中青年龄相结合、高中初职称相结合,多个专业背景相结合的教师加入团队,各自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3.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是教学队伍建设的“润滑剂”.定期集体或分组研讨,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定期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心理学、心理咨询、人才测评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升专业素质;到企业挂职实践,提高教师对于职业环境的认知和招聘应聘第一线的实践经历.课程的建设和更新完善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保障教师对课程讲授和建设的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必须出台相关文件,对教师的选拔、聘任、奖惩等做出规定,促进教师个体的成长和群体的优化.

(二)教学资源的建设

教学资源是指配套教学活动开展,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所涉及的相关资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职业发展课程开设时间相对较晚,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必须加大力度,为教学实施提供保障.

1.要提高优化教学资源的意识.通过建立职业发展规划资料室,搜集各种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如与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的书籍、报刊、影视资料、网络资料等.除此之外,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加强对网络资源的运用,使网络课程成为教师加强沟通,学生高效灵活学习的新的信息资源共享方式.

2.教学资源建设要创新思维,不断推进.要改变教学资源建设就意味着改变对教材的狭义判断,它还应该包括形成性教学资源、扩展性教学资源等内容.具体包括教材资源(学生用书、教辅资料、教师用书)、实践实习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等教学实施过程中搜集到的一切资源.

3.要根据国情、校情和学生特点,建立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库.教材尽量选用教育行政系统组织评定的省级、国家级优秀教材,有条件的高校可编写自己的特色教材.

(三)教学管理的建设

教学组织指的是为保证教学有效顺利进行,对教学工作实行认真、严格、有计划的组织和协调,确保教学秩序.只有建设规范的教学组织管理,才能充分地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进而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一是成立教研室,推进理论研究与教学组织管理.设立专门的职业发展教研室,不仅可以开展理论研究、集体备课、学术研讨等活动,还可以有专职人员负责教学组织实施,有效规范教学组织管理,保证教学运转有序.

二是严格规范教学过程和资料工作.要制定严格完善的课程教学计划,建立健全规范的教学档案,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志、课程教案、教学课件、实习大纲、考试大纲.

三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定期组织听课、开展教学督导研讨会、组织说课比赛、教学大赛等,不断提高课程效果.把同行的和自身的科研及教研成果或相关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深挖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达到良好的课程效果.

三、课程效果评价体系

课程效果评价是指课程是否实现了教育目标,是在课程计划实施之后对其结果效能的评价.科学的课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反馈课程效果,提高课程内容建设水平,还可以促进教学保障条件优化,进一步深化教学目标.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既要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又要广泛吸纳行业、企业专家、毕业生用户、教师、家长、毕业生和社区等社会各方面参加评价;既要注重日常评价的积累,又要注意评价的社会背景,采取定量的绝对标准和定性的相对标准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审视学校的职业发展教育目标、教学运行过程和教学效果.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及方式

学生是职业发展课程效果评价的核心主体,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充分就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式:

1.教学参与评价.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度可以反映职业发展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的吸引力和效果的有效性.参考指标主要是平时作业和出勤率两个因素,通过这两个因素的日常数据积累和科学计算来动态评价课程效果.

2.考核成果评价.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学生对于就业政策、职业发展基本观点和方法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撰写《职业规划书》,可以整体了解学生的就业观念、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职业认知情况,可以作为未来人职匹配、充分就业的预测因素.

3.职业实践活动评价.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职业发展课程设置了实践内容,这是通过社会和职业环境的参与,使学生进一步深化了解课程所学知识.

4.跟踪调整问卷.课程效果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通过收集学生们从最初参与课程学习实践到结束直至走上职场的全过程数据,客观评价课程效果.

(二)以社会为主体的评价及方式

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因此,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就是职业发展课程效果的重要外部评价因素.

1.就业统计数据.如运用签约率、就业率、就业质量、学生报到率和流失率等因素.

2.职场发展情况.通过毕业生的职位晋升、薪资标准等因素来观测毕业生职业能力.


3.评价方式.用人单位的反馈数据搜集存在一定难度,可以通过集中发放问卷、回访、开发双向动态信息收集信息化系统等完成日常数据搜集、统计和分析.

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统一认识、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协调内容建设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中各组成元素的关系,完善机构设置,出台相关文件,纳入培养方案,保障经费投入,做到合理推进,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军辉,廖中文,高峰. 围绕重大事件开展高职“办公自动化”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教改模式的探讨[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2]张宏如.基于提升就业能力的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体系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1,(2).

相关论文

大学生职业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探析

本文是一篇就业指导论文范文,关于就业指导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大学生职业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探析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就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与就业指导课程设计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类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大学生职业与就业指导课程设计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实践教。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

本文是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毕业论文,关于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心理健康教育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