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问题与

时间:2024-04-04 点赞:46300 浏览:9176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关于课程及学生及教师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课程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问题与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课程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对提高学生计算机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该文提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几点问题,同时提出了改革措施.

关 键 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院校;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7-4067-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高职院校的教学也相应地不断提出新的挑战.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做为我院大一新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工具软件操作、网络基础等方面,该课程特点知识面广、内容丰富、操作性和实践性强.其中,计算机操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作为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定位不一,目标不明确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做为非计算机类大一新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并做为我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他们不清楚做为公共基础课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他们专业有什么内在联系,往往导致对公共基础课程不够重视;而对于担任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也不可能很好地了解所担任班级专业要求,不能做到有的放矢.目前,我院所有专业所授课程内容和课时均相同,但其课程性质则由各专业自行设定,其中艺术类专业把该课程定性为考试课程,即学生只要求参加由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成绩合格即可获取学分,没有通过的学生则需进行重修补考;而其他各专业则为考证课程,即学生需参加全省统一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合格才能获取该课程学分.

我院于2010年对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做了一些改革,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划分为考试课程和考证课程,它们之间的区别除了考核方式不一外,对担任考证班级的教师也是一种挑战,学校规定考证班级的一次性考试通过率达到85%以上,否则,本学期该课程的课时量将按90%计算,由于有了通过率的硬性指标,导致很多教师不愿意担任考证班级的课程,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而相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必然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

1.2 学生基础良莠不齐

学生素质的特点跟课程教学息息相关,通过几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发现,不同的生源计算机基础水平有很大差异.我校生源按入学基础学历有职高、高中、中职等,按地区可分城市和农村两类.其中,职高生的计算机水平明显好于中职生,中职生的计算机水平明显好于高中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大多对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如基本的文字录入、电子表格简单使用、浏览网页等,但对计算机的认识和操作不够系统、深入、全面;而来自农村的学生相对弱些,有的接触过计算机,有的没有接触过,有的甚至“只闻其名,未见其物”,进入大学才第一次接触电脑.

由于职高、中职学校已开设过类似的课程,只是涉及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差别,目前,我校该课程教学对所有各专业学生讲授相同的内容,势必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程度不一,部分知识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教学过程中,他们会认为是重复学习,对课程的吸引了逐步降低,甚至导致失去兴趣,而对于从未接触过电脑的学生似乎难度又偏大了,造成无所适从,跟不上教学进度,也导致慢慢自卑而放弃.因此,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不同于普通高中那样对象整齐单一,而是面对不同基础多层次的教学对象,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摸清教学对象的底数采用分层次教学,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懂、学会并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

1.3 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的教学同样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技能强的课程,它的理论性东西比较抽象,不容易描述,不应强要求学生在理论课上都理解完整,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势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课堂内容,应用多种教学方法,避免抽象乏味[2].我校既有多年担任该课程教学工作的经验丰富的老师,又有初次担任该课程教学任务的年轻教师.老教师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整、固定的教学方式,但对新形势下或当下的大学生特点分析不够准确,尤其是近两三年来,学校自主招生了很多中职学校的生源,其旧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复杂学生结构的新形式;而年轻教师则因经验不足,难以把握课程的重点、难点,不能很好地参透课程教学内容,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也不够完善,这都将影响其教学效果.

1.4应试教育突出,实用性不足

为了提高教学班级的考试通过率,很多教师往往采用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练习大量的习题来应付考试题目,而忽视了课程内容的教学.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纳入等级考核与的发放挂钩,这样迫使学生一味的追求过级,学生也乐意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考试通过率,迫使学生花费很多的精力在应付考试、总结考试经验上,而忽略了对计算机本身的运用[3].出现了很多学生通过了等级考试,却连简单的用word表格制作个人简历无法完成的怪现象.

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门非常实用和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如何把解决实际现实问题体现到在教学过程中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5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师生比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安排.我校每年招收非计算机类新生3000余人,行政班级约80个,以两个行政班为一教学单位,即大约40个教学班级,目前,承担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任务的是信息工程学院的十余位教师,这些教师还需担任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失衡的师生比导致这些教师根本无法在同一学期承担全院的所有教学任务,因此,部分专业在大一第二学期才开设本课程. 本课程课时量为60,每周4个课时,共15周完成课程教学.大一第一学期新生由于新生军训,于第4周才开始正式上课,整个课程将于19周才能结束,而全省统一的等级考试时间则安排在第18周周末,这无形中导致学生课时被压缩了.且大一新生很多没有拥有自己的计算机,所有的课程内容均需在短短有限的教学课堂上消化吸收,无法也加大了学生的压力.而在大一第二学期,该课程在第15周就结束了,距离等级考试时间尚有3周的空档期,学生没有了学习环境和场所,导致无法正常复习和学习的延续,势必影响考试效果.

2.教学改革措施

2.1明确学习目标,有所取舍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的注重点应从“教”转向“学”,逐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改变只注重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思想观念,缓解等级考试带来的学习压力.在课程的安排上,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设置,让教师有足够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建立起适应当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2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学习,充分体现不同素质学生的特点,可实施分层教学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进行分类.首先,打破以往以专业班级为教学单位的传统分班形式,而在新生开学之初,对全校新生进行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的摸底测试,通过考核结果,将学生分为A、B两个不同等级,即A等级为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组成一个班级,而基础较差的则组成另一组教学班级;相应地,不同等级的教学班级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也采取差别化,对于A等级教学班级可以加强office高级办公操作的内容,而B等级教学班级则把windows操作和基本的office软件的操作使用做为主要内容.

这样可以充分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能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满足了他们对学习高层次计算机操作的要求,而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可以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和办公软件的使用.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计算机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模式,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也要根据不同的班级和学生进行相应的调整,教学方式要灵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设计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才能确保教学质量.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之间应加强交流和学习,相互听课,取长补短,定期进行教学法研究和专题讲座,通过教师间的交流提高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及学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2.4实行立体式教学

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我们逐步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我校教师编写了一套与高职院校相适应的教材,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及《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指导与测试》教材,利用网络教学的便利优势,于2006年建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在不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该网络课程进行了改版和更新,于2008年升级为院级精品网络课程,现还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使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之外还能进行自主性学习,网络课程中有在线留言功能,教师对学生的疑问可以随时进行解答,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4].

同时于2010年,我院引进了广东省高等教学考试管理中心《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该系统的将每个章节知识点进行了细分,分析了每个知识点的难点、重点,有相应的视频讲解,同时对主要知识点安排了练习,可以进行现场改卷评分,也有有相应的练习视频讲解;在每一章结束后,还有单元测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在所有课程内容讲解完成后,平台提供了综合测试和强化训练两个栏目,使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有效复习.该平台的知识点和各项练习都可以反复操作,并能进行现场改卷评分,使学生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任课教师也可以通过系统了解到每个学生学习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2.5多方协调,科学安排教学资源

由于绝大部分大一新生没有拥有自己的计算机,在有限的课堂上要消化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计算机操作存在很大的难度,上述的第一学期课时被无形压缩和第二学期出现空档现象,更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建议学校能在课余时间开放没有教学任务的机房,以便学生充分利用空闲资源进行课程学习.但由于学校制度问题,机房管理部门与教学管理部分分属不同主体,学生使用机房需提出申请,教务处进行审批,机房管理部分才开放机房.这就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调和利益关系,希望学校能从制度上解决好这一问题.

3.结束语

通过以上措施和对策调整,学生的学习面貌有望得到改善,其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学习兴趣也很浓,本人所授班级等级考试通过率均达94.5%,取得不错效果.总之,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就能取得好的效果,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任何一门学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同时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在整个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改革进程,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从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推动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

本文关于课程及学生及教师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课程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问题与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课程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93; 刘砚秋,何灵敏,周杭霞,等.基于自主学习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J].计算机教育,2012(3):80-83.

相关论文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

本文是一篇计算机论文范文,计算机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计算机及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