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金融学科平台构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预防机制的实证

时间:2024-03-03 点赞:51509 浏览:10812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是一篇金融市场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与通过金融学科平台构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预防机制的实证相关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金融研究专业与金融市场及金融产品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金融市场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针对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参与群体的特殊性以及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预防机制迫切需求,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根据现实经济环境设计问卷采集样本数据,对金融相关学科背景在投资决策中过度自信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F-test和T-test检验了由先前学者研究成果推导出来的原理假说,成功验证了金融学科高等教育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预防机制建设中的重要性.

关 键 词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过度自信;金融学科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产品与服务种类数量的迅速增长,市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障长效机制的需求日益迫切.针对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参与群体的特殊性,本文以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借助过度自信理论,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式,旨在通过金融学科平台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长效机制的建设寻找有效突破口.

一、金融市场中的过度自信行为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金融市场参与者如何以通过投资行为影响金融市场发展的近代新兴学科.在行为金融发展的历程中,它不断地挑战传统的经典金融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有效市场假说(EMH).过度自信原理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在传统金融学理论中理性模型与现存金融市场环境不相符的关键性问题,使其成为了行为金融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由于所有市场决策都依赖于市场参与者的投资行为,而在通常情况下,参与者们无法有效地控制个人在投资决策过程的过度自信行为,即便是身经百战的专业人士也会在因为过度自信的失控而导致投资失败.独立研究公司Portales的合作人,分析师查尔斯·皮博迪曾指出,雷曼兄弟破产事件的发生,要归因于其CEO对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减值并没有赋予相应重视.因此,近年来CEO的过度自信指标也逐渐步入企业管理领域研究的视野,成为学术研究的高度关注对象.当然,除了大企业外,个人投资者在金融市场运作中也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基于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以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认真考量,有效落实相关长效机制刻不容缓.

二、样本采集

(一)调查对象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60份调查问卷,被调查对象分别来至两个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程度的金融专业知识背景:无金融产品投资经验的理工科学生(NF组)以及无金融产品投资经验的金融专业学生(BS组).每组各有30人参与调查.各组分别被安排在完全隔离的空间内,在限定的10分钟内完成问卷.被调查者分别来至广西财经学院金融系(BS组),广西师范学院化学系(NF组),均为全日制大学二年级本科生.

(二)问卷设计

本文将股票市场研究作为切入点,数据采集的主要标的物则是受访者对各股的主观预测价格.问卷中的3个问题分别要求受访者在指定时间内对国内外BP、Apple、中国工商银行3支股票五个工作日后的价格进行预测.以英石油(BP)在纽约证交所(NYSE)的价格(美元)为例,受访者需要在2010年6月30日(被访日)预测BP公司股票2010年7月7日在NYSE的收盘价,BP公司近期的重大事件(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和历史最高(低)价会作为即时参考消息附上.实例如下:

问题一:至从4月20号以来,因为钻井平台漏油事件,英国石油(BP)股价从$64.48跌至当前的 $28.65,跌幅将近 56%.请您预测英国石油(BP)在一周后的股价.

答:我认为该股价有90%的可能会在美元以下,

我认为该股价有90%的可能会在美元以上.

(三)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引用了Soll & Klayman (2004) 在其Experiment 1中的2-point Method (置信区间口径校对法)对受访者的过度自信进行定性分析.图一中,在1820(15.6)的环境下:区间I的置信水平为80%,即完美区间;区间J的置信水平小于80%,即过度自信区间;区间K的置信水平大于80%,即过度自负区间.以图一为例,假设受访者被要求以80%的置信水平来预测某支股票在未来一特定时间的价位区间,如果受访者给出的答案为:

●(1800, 1840),即区间I,该受访者将会被定性为完美校准;

●(>1800,<1840),即区间J,该受访者将会被定性为过度自信;

●(<1800,>1840),即区间J,该受访者将会被定性为过度自负;

●除上述情况外的其他情况将会被定性为因认知偏差而造成的过度自信.

三、理论假说

本文研究着眼于不同的学科教育背景影响投资者过度自信水平的实证分析,其归因于在广义上教育对个人行为认知的影响,同样会制约投资者在交易中的过度自信行为.例如Dees, Luders & Luo (2008),其通过建构的回归模型得出结论,具有金融教育背景的年长投资者交易频率偏低,该模型的变量包括年龄、金融教育背景、共同基金投资经验,交易经验以及相关知识等影响因子.加以整合Sherin (2000)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具有金融教育背景的年长投资者能更好的掌控其在投资决策中的过度自信水平.Gort, Wang & Siegrist (2008) 也同样地研究了过度自信对金融市场领域的冲击,其线性回归模型仅纳入了三个变量,即年龄、经验以及教育背景.他们的研究表明,高质量的教育可以有效的减少过度自信.当然,至今为止世界上也出现了相当数量持反面观点的学术文献,例如Odean and Gervais (2001)认为相关经验与过度自信成反比关系.Glaser, Weber and Langer (2003)则证实了专业人士在趋势识别能力方面的过度自信要高于相对单纯的学生,因为他们并无法提供更精确的估算.

根据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来检验以下假设的有效性: H:NF组在股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过度自信水平高于BS组.


四、数据分析

基于问卷采集的数据,本文首先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了简要分析,具体如下:

从图二中可以看出两组受访群体在本次调查结果中的显著差异.纵向比较:无金融产品投资经验的理工科学生(NF组)的过度自信水平高于无金融产品投资经验的金融专业学生(BS组)约30个百分点左右,其中NF组在三支股票未来股价预测中均有七成或以上的受访者表现为过度自信,而BS组的过度自信则维持在40%的水平左右.横向比较:NF组的内部性差异相对不明显,尤其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整体表现基本一致,反观BS组在第三项预测中的表现明显优于前两项,30位受访者中仅11人有过度自信表现,可见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认知偏差对金融市场参与者在投资决策的过度自信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

为进一步确认此次调查结果的科学有效性,本文从两组受访者在三项预测中提取了区间中位数进行统计检验.首先,本文使用F检验分别对三项共六组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检验结果一致显示NF组和BS组的过度自信水平方差并无显著差异(见表一),即两方齐差(Equality of Variances).虽然APPL项目的F检验结果相对显著,但p等于0.206的数值距离显著性临界值p等于0.05还有很大差距.鉴于两个样本间的方差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引入双样本t-test对现有数据结果进行真实度检验(统计学意义).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两个样本在三项过度自信水平的T-test检验结果均呈现显著性意义.因此,本文的分析结果(无金融产品投资经验的理工科学生在股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过度自信水平高于无金融产品投资经验的金融专业学生)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本文上述的假说“H:NF组在股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过度自信水平高于BS组.”在此次实证分析中予以接受.

五、国内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国内现状及问题

1.消费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随着现代金融业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与产业投资创新的浪潮此起彼伏,广泛采用的新投资技术,不断形成的新投资市场,层出不穷的新工具、新交易、新服务浪潮般地出现在金融与产业投资领域.由于国民收入迅速增长的影响,企业和居民的资产偏好发生了变化,投资股票、基金、权证、实物或股指期货、外汇、贵金属等等金融投资品交易活动已成为企业和居民个人防范风险、提高财富水平主要手段.而目前国内金融消费者还是以不具备基本理财知识的年长群体为主,基于本文以及先前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该消费者群体的投资失利(包括金融产品与服务欺诈案件的发生)可以归因于其过度自信行为或基于认知偏差的过度自信行为,对投资理财业务的渗透已经成为解决当前金融消费者保护预防机制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

2.高速发展急需专业人才

伴随着金融机构由“产品为中心”向“客户需求为中心”顾问式服务模式的转型,金融机构将大量减少柜台人员、增加精通投资理财的专业人才,对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这就产生了对投资理财人才的巨大的需求缺口.仅以工行为例,大约一亿个人客户,按照“二八”法则预测,大致需要对2000万至3000万个利润贡献较大的高端客户提供全面的理财服务,因而至少需要上万名理财人员.工商银行大约占国内银行1/4的市场份额,由此可以简单地推断出国内商业银行对于理财人才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涉及客户面相当之广,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预防机制的推广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更不用说从整个金融业来看,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行业也对理财人员有着巨大的需求.

3.高质量从业人员稀薄

与理财热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投资理财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目前银行的理财人员大多是原来银行储蓄网点的员工,对专业的理财系统知识了解很少,保护消费者的意识相当薄弱.据中国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介绍,目前初步估计拥有国家理财师资格认证的人数大约是3000到5000人,按照中国理财市场来看,需求缺口大约超过30万.

(二)相应对策

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教书育人、科学研发以及服务社会的三大核心任务,结合本文研究成果,可以借助金融学科平台通过以下两大有效途径解决我国在建设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预防机制中所面临的问题:

1.专注于复合型人才的培育

旨在培养具备健全消费者保护意识,既具有良好诚信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金融和投资理财理论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投资理财业务技能,较高的投资理财综合业务素质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各类金融机构、保险公司、风险管理部门从事投资分析与咨询、风险投资、个人理财咨询、公司理财和各种金融服务等复合型、高素质的新型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短期内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预防机制建设的迫切需求.

多投身社会开展金融专业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宣传理性投资,避免过度自信的盲目投资行为,激励金融消费者不断提升的自我保护意识,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2.着眼于系统化预防机制的研发

基于本文的研究理念,强化金融学科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预防机制研究领域的深度与广度,例如改善研究方法、优化分析方式以及扩大影响范围等等.从而构建出一套适用于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风险评估系统,协助从业人员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咨询服务,让消费者在市场中做出准确的自我定位,规避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从而规范金融市场的有效秩序.(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相关论文

银行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探究

这篇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范文属于金融研究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银行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探。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本文是一篇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范文,消费者权益保护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消费者权益。

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

本文是一篇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范文,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类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消费者权。

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若干

本文是一篇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范文,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若干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消费者。

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探析

本论文为关于金融服务方面大学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关于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探析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可用于金融服务论文写作研究的大。

阳光信贷中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该文是金融市场专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类有关大学毕业论文,与阳光信贷中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论文范文。

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若干

该文是金融工程专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学年毕业论文,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若干相关论文范文,适。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法律问题

该文为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法律问题相关金融创新论文,可作为金融管理专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论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