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衡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

时间:2024-04-03 点赞:48149 浏览:9724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此文是一篇农村金融论文范文,农村金融相关论文范文,与金融支持衡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农村金融及金融服务及农村经济方面的金融管理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农村金融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本文立足实情,从多方面对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予以揭示和剖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金融新农村建设对策

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与矛盾,不仅动摇着自身生存发展的根基,而且严重制约了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功能的充分发挥.为此,我们结合湖南省衡阳市实际,就此课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一、金融支持衡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衡阳市地处湘中南,属经济欠发达农业大市,辖耒阳、常宁、祁东、衡阳、衡山、衡东、衡南等7县(市),700余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80余万,占68.6%.近几年来,该市各银行机构认真贯彻国家货币信贷政策,紧紧围绕全市农村经济工作中心,致力于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2010年末,全市存款总量及贷款总量在湖南省仅次于长沙,居第二位;家家银行机构盈利,实现利润总额达12.22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上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效果良好.

资源来源:衡阳市统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

二、金融支持衡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分析

(一)思想观念“三倾向”

1、急躁倾向.个别金融部门领导盲目追求“政绩工程”,滋生冒进作风,违背农村金融内在发展规律;政府和群众急于实现新农村蓝图,对金融支持期待太高,依赖过强.

2、孤立倾向.固步自封,看不到新农村建设是多种格局下诸多因素和力量作用的结果,因而无法形成合力.

3、片面倾向.在推进城镇化和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眼睛只盯着局部,缺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局观,城乡金融统筹兼顾不当,得不偿失.

(二)组织体系“三欠位”

1、农村金融主体欠位.一是国有商行因体制改革及战略调整,其分支机构逐步淡出农村.据统计,近五年该市县域国有商行机构数减少106个;二是农发行功能日益萎缩,成为单一的“粮棉油收购银行”;三是邮政储蓄支农有心无力;四是小额贷款公司、乡镇银行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亟待从各个层面进行完善;五是农业商业保险不成气候,融资中介机构严重缺乏等.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由农信社独家龚断,既缺乏有效竞争,也使融资渠道日趋狭窄,支农作用大打折扣.

2、农村营业网点欠位.2010年末,该市农信社网点524个,较2003年减少63个,下降10.73%.主要是乡镇撤并后,农信社大量收缩网点,同时,为抑制信用站案件高发态势,县级联社按要求对信用站业务“一刀切”,由于后续措施没及时跟进,导致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不断下降,不少偏远地方甚至出融盲区.有些农民为一笔简单的存(取)款,还需翻山越岭几十公里到其他乡镇.

3、专业人才积累欠位.2010年末,该市银行金融机构从业人员9030人,较2003年锐减826人,减幅8.38%.队伍后继乏人,既受减员增效的负面影响,又因人员进口渠道不畅所致.从整体素质看,专业人才更是千里挑一.以常宁市农信社系统为例,2010年末员工357人,其中正规院校6人,仅占1.68%,中级职称26人,仅占7.28%.由于缺乏人才支撑,使得农村金融在队伍建设上处于“嗷嗷待哺”状况.

(三)服务创新“三缺失”

1、缺失品种创新.一是中间业务发展滞后.2010年,全市实现此项收入1.46亿元,仅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收入的6.28%,其中农信社仅3.05%.目前农村金融产品供给相当单一,交易通常以方式进行,信用卡和票据业务难以开展,投资顾问、项目理财、网上银行等更是难以推广;二是农村贷款种类滞后.如小额农贷额度小、期限短,较难满足养殖业、加工业等资金需要,不利于农村经济组织壮大.

2、缺失政策创新.一是“多予、少取、放活”的惠农政策未完全到位.如农户贷款利率普遍上浮,少则20%,甚至“一浮到顶”,增加了农村融资成本;二是由于农业风险较大,使得农村信贷条件苛刻、门槛较高,农民“难贷款”问题仍然存在,限制了支农作用;三是农业保险和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不全,使农村金融在道义性“支农”与自身“营利性”贷款中陷入两难.

3、缺失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电子信息网络不完善,尤其是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信社并没有全部与大额支付系统衔接,导致农村资金结算难以真正实现“一汇通”,部分地方推行农民工特色服务后,交易成功率不足60%.

(四)资金供给“三不足”

1、“造血”功能不足,推不出资金.2010年末,该市金融机构存贷比仅为40.7%,存差高达532.09亿元.对于县域来说,总体存贷比更低,如衡阳县仅为36.1%,常宁市为37.5%.主要是基层授信权限萎缩,同时,支农再贷款用途狭窄,也限制了农村信用规模扩张.

2、“护血”功能不足,留不住资金.一是遍布于各乡镇的邮政储蓄,其吸收的资金全部被调离农村.如祁东县邮政储蓄近年来发展迅猛,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抽走农村资金10余亿元;二是县级国有商行资金大部分上存,极少回流农村市场.衡东县近五年由1.1亿元增至4.3亿元,年均增长31.3%;三是农信社在赢利动机驱使下,把资金更多投向获利机会较大的非农领域,使资金脱离农村;四是民间抽走部分资金.衡山县近年来民间借贷达6亿元,占该县农村融资额的90%左右,流向上海、北京、广州等地,95%以上以经营钢材市场为主,很少用于“三农”发展,冲击了农村货币信贷调控.

3、“输血”功能不足,引不进资金.为解决此难题,政府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招商引资,但效果不佳.2010年,衡山县仅引进1.6亿元,没有一项与农村经济有关.据该县水利局有关人士反映,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资金1.7亿元,但缺口不少于90%.

(五)发展空间“三制约”

1、经营负担制约.一是历史包袱.2010年末,全市农信社帐面不良资产余额19.14亿元,不良占比为22.22%;二是社会负担.2010年,该市农村金融企业税费比例达1:1.5.主要是地方职能部门视农村金融为“唐僧肉”,“三乱”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加之名目繁多的达标、升级检查,使得农村金融负担日益沉重,也使得金融企业法人陷入名目繁杂的应付之中,分散了抓农村金融工作的精力.

2、信用体系制约.一是社会信用缺失,逃废债行为普遍.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带头“失信”,由于普遍存在“新官不理旧帐”,这些贷款已基本沉淀.企业借改制之机逃废、悬空金融债权.至2010年末,祁东县完成近80%的国有或乡镇集体企业改革,被悬空、逃废的贷款本息占不良总额的68%.二是“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现象突出.2000年以来,衡阳县金融机构向法院诉讼案件31件,诉讼标的675万元,其中:执行终结2件,仅收回14万元,占诉讼标的2.2%,付出的诉讼费用高达16.78多万元,禁锢着农村金融发展空间.农发行由于不良贷款“双降”工作效果不佳,省分行已严格控制其商业贷款计划,邮蓄银行列入其总行不良贷款高度关注行.对农村服务金融机构而言,就算是有资金,也无权限.


3、信贷结构制约.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32.1亿元,其中农业贷款61.67亿元,占11.59%.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主要集中于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和经济效益较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农业综合开发、市场体系建设、产业化经营项目等基础性投入支持力度不够,成为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综合效益型转变的一道枷索.


三、创新金融支持衡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三个意识”,在思想观念上创新

1、强化责任意识.要用战略的眼光做好金融支持“三农”工作,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将农村金融放到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去衡量,放到创建和谐小康社会的全局中统筹考虑.

2、强化领导意识.基层银信部门在挖掘潜力的同时,应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努力争取其对农村金融高看一等、厚爱一筹.

3、强化改革意识.只有改革,获得发展,才能消化历史包袱,从而为农村金融开辟新路,才能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效果.

(二)抓住“三道环节”,在统筹规划上创新

1、高起点强指导.基层央行要立足实际,着眼城乡统筹发展,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用活“窗口指导”手段,制定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指导意见,形成在加速城镇化进程中建设新农村金融的新格局.

2、多渠道筹资金.一是建立邮政资金反哺农民机制.县以下邮政筹集的资金直接拆放给农信社或通过央行再贷款返还于“农”;二是国有商行新增存款70%、盘活资金90%以上用于地方,三是借助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创新多种金融衍生产品聚集新农村建设资金;四是放松对民间金融的管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参与新农村建设.

3、高强度调结构.一是重点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业产业链;二是支持以仓诸、配送、分销等物流服务为中心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三是拓宽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加大对农户住房、大宗农机具、大额耐用消费品、就医、助学等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

(三)找准“三条路子”,在业务发展上创新

1、特色开路.加大创新力度,形成以存贷汇传统业务为依托,以、商业票据、投资理财等系列新业务为效益增长点,较为完备的农村金融业务体系,同时积极开办进城打工农民技术培训贷款、农民创业贷款等新业务,支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

2、服务引路.一是为农民介绍信贷、结算、利率等知识;二是提供农产品良种、生产、加工、经营、销售、市场等信息;三是教会农民正确运用储蓄、国债、基金、保险等投资工具,增长理财知识,合理引导消费;四是帮助农户树立经营观念,搞好经营核算,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五是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的软硬件建设,提高电子化、信息化水平.当务之急是要在农村地区增加POS机、自助银行等设备,重点解决“零金融机构乡镇”POS助农取款难等问题,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

3、政策铺路.一是建议国家在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对农村金融的历史包袱采取合理分摊、政策补偿、免征营业税等办法予以消化;二是增加新的农村贷款种类,提高贷款额度,降低贷款成本,拓展新的金融产品,满足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如完善小额农贷管理办法,将最高限额扩大至5万元,在投向上向新型农业企业法人、农业生产合作组拓展,放宽期限等.

(四)优化“三大环境”,在示范引导上创新

1、优化组织环境.一是加快农信社向农村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完善治理结构,提高经营效益;二是巩固和稳定县域农行分支机构;三是调整农发行职能定位,将其打造成提供多方位服务“三农”的综合性农业政策银行,如支持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发展资金需求,承担原来由农信社承担的扶贫贷款等;四是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社会融资机构,拓展农村金融服务新领域;五是成立农业保险公司,开办“支农”险种,并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和免税支持;六是建立农村金融担保中心;七是引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构筑农村金融未来补充新鲜血液.

2、优化发展环境.税务、交通、工商、水利等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己任,多推车上坡,少设立关卡,坚决杜绝“三乱”现象发生,从而真正为农村金融“减负”.通过发挥部门合力,推动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进程.

3、优化法律环境.一是加快立法进程,尽快出台《农村金融法》、《放贷人法》、《农业保险法》等,依法保护农村金融合法权益;二是地方政府要协调公、检、法、司建立一种处理农村金融案件的特别简易程序,督促执法部门切实提高金融胜诉案件执结率,努力构建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 中国人民银行衡山县支行)


相关论文

贵州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

这是一篇民间金融类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与贵州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是金融分析专业与民间金融及农业保险及农村。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

本文是一篇农村金融论文范文,关于农村金融方面毕业论文模板,关于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农村金融及金融服务及金。

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问题探析

关于农村金融及金融产品及农业保险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农村金融类金融衍生品论文,关于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问题探析相关论文。

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服务问题

本文关于农村金融及金融服务及农业产业化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农村金融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与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服务问题相关专升本。

合作金融助推新农村建设

本文是一篇农村金融论文范文,关于农村金融相关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合作金融助推新农村建设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农村金融及金融市场及金。

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

此文是一篇农村金融论文范文,农村金融方面有关论文范本,与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相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农村金融及金融服务。

在新农村建设中完善金融体系建设

本文是一篇农村金融论文范文,农村金融方面毕业论文,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完善金融体系建设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农村金融及金融体系及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