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国际经济合作推进循环经济

时间:2024-01-12 点赞:47446 浏览:9400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此文是一篇循环经济论文范文,循环经济类论文范文集,与利用国际经济合作推进循环经济相关毕业论文提纲。适合不知如何写循环经济及经济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中国经济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循环经济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广泛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是在短期内实现培养相关产业人才,引进大量外资和先进技术投入,促进相关制度完善的有效手段.国际经济合作可以加速我国产业升级,缩短相关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推动我国早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循环经济 国际经济合作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741.2 【文献标识码】A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改革道路的总的指导思想.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一方面通过行政调控管理的直接干预,强化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即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以市场手段实现资源的反复循环利用,从而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国作为全球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的重要经济实体,早已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全球一体化市场,国内经济模式的任何变化,都必然对其他经济体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济合作必要性

传统经济模式大体呈现着“资源―生产资料―产品―废旧品”的直线、单项、不可逆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则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废旧品”向资源的再利用、再生产.在相对较大的特定空间内,如果资源足够丰富、“废旧品→资源”转化技术足够先进,我们可以认为其循环经济资源是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在这种情况下,是不需要外部资源、外部经济体介入的.但是,这种模型显然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状态.

首先,尽管我国资源丰富,但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我国人口因素,实际可利用于经济发展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石油能源、林木资源的稀缺已经被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扩展资源获取来源,是我国必然面临的选择.这是传统循环经济模式所不曾有的新要求.

其次,与资源供给的多元化相对应,废旧品的来源、输出同样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进口洋垃圾已经不再是新闻.而我国经济的发展,相应地,我国未来自产的“废旧品”是否会出现流向外部经济体的状况?从微观上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开始在我国大量普及,尤其是伴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出现,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幅提升,这意味着在未来十几年内,废旧电子产品将进入数量急速增长期.如何实现对这些废旧资源的再利用,是当前经济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最后,在前述循环经济自给自足模型中,“废旧品→资源”的转化过程完全依赖于转化技术.在生产力发展较低的时期,对转化技术的要求同样较低.而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时期,由于前述高新技术产品的废旧物大量出现,对废旧品向资源转化的技术要求,同样是传统循环经济模式所不具备的特点.但受制于技术人才培养周期漫长等因素制约,自主研发人才的培养与技术培育是无法满足我国急迫的需求的,国际经济合作的开展显然有助于解决此问题.《京东议定书》中所确立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能源新技术获得相应的碳排放量原则,体现的也是这种精神.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国际经济合作困境

内部困境.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对循环经济认识不足.各地政府往往较为片面地理解循环经济概念,认为其只是节能减排的一项具体措施,仅能起到环境保护、生态改善的作用,而未能认识到这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是一种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效应多赢的,替代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粗放型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这种认识忽视了发展循环经济是绿色经济理论与具体经济模式转型实践二者的统一.

其次,各地现在虽然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循环经济雏形,但这种雏形大多建立在技术简单、规模较小、企业分散、难以实现规模效益与区域集合效益等问题,甚至将传统的“废旧物回收利用”行业代替现代循环经济.而已经存在的现代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往往面临着可回收资源渠道有限,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尖端设备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各地政府在税收、土地等经济政策层面予以支持,促进小规模企业合并整合,亦有赖于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予以扶持.

再次,行业布局的不合理与产能过剩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既为发展循环经济带来契机,也同样造成了经济转型的困难.近年来,我国以化工、建材、钢铁等行业为代表的高耗能工业普遍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需求,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下滑,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出问题十分严重.虽然从到地方,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传统重工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同样认识到发展可持续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但囿于这些行业往往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且累计投资巨大,因此,其转型过程是极其缓慢的.①

最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与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政策之间尚缺乏足够的统一协调性.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消耗、污染问题,政府将可持续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已经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地位.但在各级地方政府和综合经济职能管理部门的相应政策中,仍然未能形成统一的将循环经济发展作为经济改革转型中重要一环而予以落实.②发展循环经济在部分地区尤其是资源相对丰富的内陆省份地区,仍然处于主体经济政策之外.例如在当前经济转型中,中国人民银行早已对金融机构实行具体的窗口指导,限制对电解铝、钢铁、水泥等过热行业的信贷,但在对上述行业的限制中,并没区分单纯地扩张性规模生产立项与和循环利用资源立项,反而概括性的一概予以限制,而其造成的后果即是,一些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同样无法获得金融支持,被“钱卡住了”.③缺乏大量资金支持的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既无法购买先进设备,改良现有技术,也无法吸引高技术人才.

外部困境.虽然基于前述分析,我国存在着发展循环经济外部合作的必要性,但是,无论在宏观的可持续发展摸索实践中,抑或微观的行业循环经济普及过程中,国际间的相关经济合作面临着诸多困境.尽管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全人类发展的美丽愿景在理论上已经成为人类共识,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但在具体合作平台构筑上,却困难重重. 首先,各国间虽然对环境问题形成了宏观上的共识,但在具体环境义务、责任分配方面却分歧较大.这里既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歧,也存在发达国家内部的分歧,这集中反映在欧盟与美国在对待《京都议定书》的态度上.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坚持,发达国家必须承担其历史责任,弥补其在早期发展阶段对环境的巨大破坏以及以诸如殖民手段对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大肆掠夺.为避免全球环境的逐渐恶化,其必须利用资金、技术的优势首先采取行动,接受发展中国家对现展的渴望与人均经济水平较低的事实.要尊重其发展权.④而发达国家往往出于国内政治、自身经济转型等问题的需要,尽可能回避其历史责任,过多地强调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用国民经济总量代均经济收益.

其次,经济保护主义、技术垄断主义成为循环经济国际合作中难以逾越的瓶颈.循环经济对废弃品的利用,虽然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但其转化的成本往往相对较高,只能通过发展规模经济实现降低循环成本.而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与先进技术的支持,国际经济合作是解决这一瓶颈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并不愿意承担其历史责任,往往片面的强调环境问题的普遍参与而忽视其曾经对环境、资源的破坏责任,对援助发展中国家相关的资金、技术存在抵触.尤其表现在其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借口,限制乃至禁止本国先进循环技术流入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的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已有的技术成果进行新的开发,反而会受到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打压.而发展中国家在WTO、世界银行组织等国际贸易体系、金融体系中缺乏话语权,也进一步导致其只能遵从发达国家所制定的偏向性明显的贸易合作规则.

最后,国际政治走向对国际环境合作的负面影响.在循环经济领域,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表现之一即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扶持.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相互扶持、支持的趋势.但从整体上看,高新技术引进、大规模资金信贷等是无法离开发达国家支持的.在当前全球化快速飞跃的时期,任何经济体都无法独自应对全球环境困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威胁,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普遍实现迫切要求经济体间的相互协作,而这种协作需要国家间、地区间建立统一协调机制.但是,由于少数国家仍存在冷战思维的延续,这种经济间的合作协调往往伴随着资金、技术输出国家对输入国家经济制度、政治选择的干预.奉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单纯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打着维护全人类共同权益和保护地球资源环境的旗号,以经济环境外交为手段,推行其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达到其在经济、政治上统辖发展中国家的目的.这无疑给国际经济合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国际经济合作机遇

尽管在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领域的国际经济合作存在着诸多困境,但我们更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在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全球环境保护等理念愈发深入普及背景下,通过国际经济合作解决环境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其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1999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任何国家均难以孤立在国际社会之外而独立发展,都需要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上参与国际协作.而国际协作理论则认为,尽管世界仍处于无政府状态,但这种状态下的世界秩序参与者之间是存在有序的与相互依赖的关系的.在各自寻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武力解决冲突的代价过于高昂,合作是彼此分歧解决的最低成本路径.⑤这种低成本路径激励着世界秩序参与者自主地选择国际合作来代替旧秩序时代下的战争.这也符合经济学上对人“理性、自利”的基本假设.也正是由于世界秩序参与者的理性、自利会激励其选择成本最低的问题解决方式―合作,由此形成了国际合作所需要的动力与基本条件.也正是地球村的存在,国家间在经济、政治、环境诉求等方面均存在着大量广泛的共识与共同利益,合作才能逐渐成为解决冲突、化解发展中的矛盾的优先选择机制.

以欧美为例,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的亮点之一就是再次将美国纳入国际气候谈判,使其再次回归《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协调体系内,2009年的奥巴马政府也表示将主动、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尽管这背后有着其维护自身国家安全、确保能源战略实现与争夺国际可持续经济发展协调机制领导权等多种原因,但是,美国的这种积极参与无疑为循环经济领域的国际间协作孕育了基础.而欧盟则无论在1997年的京都气候会议上,还是2010年3月发布的“行动起来重振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政策,都体现了其积极推进全球环境问题积极协作的工作理念.⑥虽然无论美国抑或欧盟,其环境外交政策仍着眼于其自身利益,并时常将环境问题、贸易问题政治化,但是,发达国家的这种总体趋势无疑为借助国际经济合作来快速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提供了潜在契机.

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合作路径

首先,吸收国外循环经济理论,构筑我国生态经济文化,培养我国循环经济人才.法学上有所谓“法律移植”,其核心内涵即在于借鉴国外成熟的法学发展理论与立法经验,从而完善我国自身的理论建设与法律制定.在循环经济国际合作问题上,我们同样应该采取此种措施,不能将国际经济合作限定在生产设备购买与技术引进的层面.这些层面的实现仅能起到“授人以鱼”的作用.从长期上看,授人以渔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未来循环经济发展问题.

其次,借助国外绿色环保运动对欧美国家政治、经济的影响,利用这种有益的影响实现循环经济领域的招商引资.如我国在三北防护林建设过程中,曾得到过日本相关技术、资金与人员的支持,这为我国在循环经济领域提供了相关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国外环境运动的“东风”,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上升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重要一环,利用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吸引国际尖端人才对我国该领域的关注,将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问题转化为全球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从而实现信息获取上的巨大优势.

最后,积极加入国际贸易对话、环境对话,建立国与国、国与地区、地区与地区之间多层面、多渠道的磋商协调机制.如前文分析,欧美国家近年来对待全球环境问题的态度为我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实现与其有效对话,提供了相应的政治基础.虽然欧美国家在经济对话、环境对话中常伴有政治化倾向,但我们应尽可能避免此种政治化影响,在防止其干预我国内政的同时,不能关闭或缩小对话的大门.只有在国家层面建立有效的协商机制,订立相关条约,才可能在微观层面实现循环经济企业的“引进来,走出去”战略.而为了更有效地扶持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无论在政府级别抑或地方政府级别,均有必要就循环经济发展议题开展专题性的交流机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经济扶持政策.


必须认识到的是,要发展我国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环境保护,其根本措施仍在于我国自身法律制度、经济政策的制定,高新技术的自主研发与金融政策的扶持,这样才能培育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土壤.但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尽可能地利用外部资金、技术优势,通过引进资金、技术,来加速我国产业升级,缩短我国相关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这有赖于富有实效的国际经济合作.而文章所提出的具体措施能否实现这一目标亦有待实践检验,希望这种理论探讨有助于我国尽早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飞跃.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注释】

①刘秋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特点与完善思路―以生态文明为视角”,《生态经济》,2014年第2期.

②翟娟,郭晴:“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下的我国政府政策研究”,《生态经济》,2014年第1期.

③宋德勇,欧阳强,申米玲:“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第3期.

④张敏:“论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国际合作”,《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⑤[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70~202页.

⑥顾兴国,尹建中:“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问题研究”,《对外经贸》,2012年第1期.

责编 / 丰家卫(实习)

相关论文

国际经济合作的国内制度

本文是一篇国际关系论文范文,国际关系有关硕士毕业论文,关于国际经济合作的国内制度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国际关系及国际经济及国际政。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文开题报告

本文是一篇服装行业论文范文,服装行业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文开题报告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服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