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问题

时间:2024-03-26 点赞:43479 浏览:8314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经济全球化论文范文,关于经济全球化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问题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经济全球化及文化及科学技术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农村经济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经济全球化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内容提要 关于“文化全球化”的争论关系到我们能否正确地制定自己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全球化”论者对全球化的本质、文化的本质、文化和商品经济的关系等问题的一些观点,均有可质疑之处,需要进一步展开讨论.

关 键 词 全球化的本质 文化的本质和特征 文化的市场化

作者 刘奔,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福建三明学院教授.(北京:100732)

近些年来,学术理论界发生了关于“文化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和争议,观点林林总总,令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争论所涉及的问题很重要,关系到能否从新的客观形势出发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制定我们的文化发展战略,以利于卓有成效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里试图针对争论中关于“文化全球化”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些初步分析,以求教于学术界同仁.本文认为,所谓“文化全球化”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全球文化发展战略,实质上是西方资产阶级特别是超级大国的全球意识形态战略.关于“文化全球化”的问题,涉及“全球化”的本质、文化的本质、结构和功能、全球文化发展的态势等一系列问题,有必要在更深的理论层次上研讨和商榷.

一、

主张“文化全球化”的论者认为,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或者说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文化全球化”的研究必须置于当今全球化的现实框架、现实背景之中.显然,对于持这类观点的论者来说,“文化全球化”的概念是从“全球化”的概念推论出来的.

让我们跟随“文化全球化”论者的思维逻辑,首先来分析作为其逻辑前提的“全球化”的本质.

据了解,全球化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全球化”是指从孤立的地域和国家走向国际社会的进程;而广义的“全球化”是指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之间的影响、合作、互动愈益加强,使得具有共性的文化样式逐渐普及推广成为全球通行标准的状态或趋势.这种“全球化”是在新科学技术革命影响下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新科学技术革命为人类提供了新型生产力.“全球化”的重要结果,就是人类在全球范围内被联系、被组织成一个有机系统,成为具有系统性、有机性的整体.“全球化”既是一种客观现实,又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形成的发展趋势.它表明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全球社会时代,呈现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人类共同体”、“地球村”变得更为真切而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了.新世纪“科技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的问题日渐突现.这种“全球社会”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和必然归宿.因此,有关“全球化”的理性认识应该成为当今观察、思考和解决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问题的现实背景和方法论原则.

笔者认为,这种对全球化的“理性认识”是值得商榷的.

迄今为止,全球化只能说是经济全球化,现在还远没有到达奢谈什么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时候(这一点将在下文论证).因此,我们还看不到那令人神往的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的“人类共同体”和“地球村”.

持上述观点的论者感染上了理论界流行的一种通病:在考察全球问题时只注重生产力因素的作用,而忽视乃至无视生产关系因素的作用.从唯物史观的观点看,生产力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不是孤立的,它只能通过相应的生产关系而发生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过是统一的生产过程的两个不可分割的侧面;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生产力体现生产活动的内容方面,生产关系体现生产活动的形式方面.内容和形式是不能分离的,它们作为两个概念只是在思维中的一种抽象.因此,仅仅从生产力的角度看问题,并不能揭示全球化的本质.从不同的参照系出发,可以对全球化作出不同的规定:诸如信息技术的全球化,智能网络的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交往活动的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全球化等等.这些不同的规定反映了同一过程的不同侧面.但是,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讲,全球化只能是经济的全球化,即特定经济关系的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全球化,资本关系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向全球范围的扩展.

资本为了实现超额利润,不能不注重生产力的发展.而资本本身又是生产力发展的限制.这是资本本身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资本要克服自己对于生产力发展的限制,主要的出路是向外转嫁危机,通过将自身矛盾普遍化的方法来克服矛盾.因此,资本本身的内在矛盾决定它是天生的扩张主义者,天生的国际派,它注定要跨越国界,占领全球.不存在不跨越国界、不向外扩张的资本主义.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等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1]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因此,全球化可视为生产社会化的一个新阶段,社会化发展到极限无非就是全球化.但是,这个全球化的过程决非仅仅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使然,更深的层次上的动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发展.全球化的过程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但不论哪个阶段,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所派生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超级大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矛盾,等等,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所谓“南北关系”),仍然是制约全球化进程的关键因素.资本主义超级大国从未放弃征服全球的野心.所以,全球化发展到如今,决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将展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莺歌燕舞、四海升平的浪漫图景.上个世纪末以来,某些哲学家历史学家就唱起了“太平歌词”、催眠曲,宣称“充满仇恨的20世纪将为‘仇必和而解’的21世纪之‘地球村’所取代”,可以高枕无忧了.事实已经证明,这只是一相情愿.

所谓“文化全球化”就是从这种浪漫主义的“全球化”观念中引申出来的.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向全球的扩展.这种扩展表明,资本力图通过将自身矛盾普遍化的方式来克服矛盾.然而,这些矛盾在普遍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断被克服,但又在更大规模上不断地再生产出来.马克思曾指出:“等资本主义生产是在矛盾中运动的,这些矛盾不断地被克服,但又不断地产生出来.不仅如此.资本不可遏止地追求普遍性,在资本本身的性质上遇到了界限,这些界限在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使人们认识到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因而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2]这就是说,资本的全球化必然按其自身的客观逻辑走向自己的反面,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全球化所取代.当然,这是一个需要经历长期斗争和磨难才能实现的远景.

目前的情况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派生出来的那些矛盾,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是被缓解,反而是加剧了.在这种情况下,高谈阔论什么“人类在全球范围内被联系、被组织成一个有机系统”,进而导致全球“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就近乎神话了.

事实上,经济的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的各种势力,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价值冲突.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关系,是更加不平等的价值关系.关于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科学论断,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作为两大问题之一的发展问题,即南北关系问题,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关系不平等的问题.为生前一直关注和忧虑的问题,是南北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3]经济全球化在现象形态上表现为生产、流通、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全球化,但从实质上看,是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本集团维护其自身垄断利益和价值观的过程.这就是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势必导致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势必导致全球范围各种势力之间的价值冲突.而构成文化结构核心的,恰恰就是一定的价值体系.面对这种形势,能够回避经济全球化引起的价值冲突,去抽象地谈论“文化的全球化”吗?

二、

为了准确地判断“文化全球化”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我们还需要从文化的本质和特征来讨论.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切有利于人本身的健康发展的活动过程及其成果.这样理解的文化概念包含了积极的意识形态成分,但不等同于意识形态;在文化活动及其产品中,存在着非意识形态的成分.狭义的文化,则是特指上层建筑中的思想、道德、艺术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包括世界观、历史观、伦理价值观、审美观、生死价值观、荣辱价值观等等.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的不竭源泉,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蕴涵着民族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因.因此,文化作为价值体系总是以民族为本位的.不论广义或狭义的文化,都与一定的意识形态相关联.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民族的前途、命运至关重要的是上述狭义的文化价值.在《新主义论》中所说的作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的”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封建主义、半封建主义文化、新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在《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一文中所说的东洋文化、汉奸文化、新主义文化、中华民族解放的文化,都是指这种狭义的文化.

文化不同于经济.在一定的历史时代(如资本主义时代),为了发展经济可以以牺牲人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代价.而文化则只能是以人为本,以人本身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鹄的.从文化的观点来看,经济、政治、科技等等都是手段,都是服从于人本身的发展这个根本目的的.为了实现这个价值目标,文化又必须以民族为本位.因为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没有民族自决权和国家主权,就没有个人的人权,就没有个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另外,即便是经济全球化在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含义.我们所讲的经济全球化,其主要含义是指由客观的历史必然性驱使的作为客观现实的发展趋势的历史进程;而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势力来说,其含义在于其全球经济发展战略,即马克思所说的“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的主观意向.这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西方政治势力的所谓全球化体现着它们独霸全球的野心.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抵制全球化的主张,也主要是针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全球战略的.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的必然性,因为有世界上被压迫被剥削的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抵制,毕竟会有不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向.因此,对于经济全球化问题,需要持清醒的辩证分析态度,力戒简单化.

有的论者认为,“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取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密切关联.全球化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而且渗透到科技、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因此,有经济全球化,必然有文化全球化.注意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密切关联,并没有错,问题在于,这种关联的性质和意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而文化又总是为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服务的.一定的文化政策总是为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战略服务的.正如所说:“无论哪一种势力或哪一种派别的文化工作,都是服从其政治任务的.”“所谓超政治的文化是不存在的.”[4]西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势力在提出“经济全球化”的战略之后,又提出“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主张.“文化全球化”作为其全球文化发展战略,实质上就是他们的全球意识形态战略.因此,这是由经济全球化所决定的,是由全球范围的文化和经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联”所决定的,不可能是什么“凸现着不同文化的‘交融’、‘趋同’”和某种“同质化”的“文化全球化”,而只能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动的“文化冷战”,表现的不同文化价值体系、不同的全球文化发展战略(实质上是不同意识形态战略)的冲突和斗争.

在1989年指出:“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5]大量事实证明,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全球化”战略,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冷战”,是“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情报局就是这种文化冷战的策源地.据英国《Fe

本文是一篇经济全球化论文范文,关于经济全球化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问题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经济全球化及文化及科学技术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农村经济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经济全球化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wstatean》杂志的编辑Frances Stonor Saunders经过数年研究所著、长达500页的《文化冷战:情报局与文学艺术》一书揭露,一个由美国情报局幕后操纵的组织“文化自由大会”,在35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出版20多种有影响力的刊物,经常举办艺术展览和高规格的国际会议,为音乐家、艺术家颁奖.“文化自由大会”貌似争取文化自由的组织,实际上是美国情报局的宣传工具,从事“看不见的宣传”,其工作重点对象是对国外有幻灭感、挫折感的非共左翼知识分子,培养以美国是非观为是非标准的“知识精英”,通过他们树立美国的“正义”、“文明”形象,“有计划地运用宣传和其他非战斗的活动传播思想和信息,以影响其他国家人民的观点、态度、情绪和行为,使之有利于本国目标的实现”.为此,“必要的谎言”和欺骗都是允许的[6].美国情报局有“根本用不完的经费”,通过举办讲座和研讨会、创办学术刊物、开设图书馆、资助学者互访、捐助讲座教授位置等通行方式,加紧对各领域的思想渗透.该机构称:“所有的知识领域,我们都有兴趣,从人类学到艺术创作,从社会学到科学方法论,无一例外.”[7]并以“最好的艺术评论家”自居,从事以美国是非为是非的所谓评论.

大量事实证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情报局进一步强化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界的控制.这意味着他们在强化自己的“文化全球化”战略即全球意识形态战略.其战略目标在于瓦解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独立自主的文化价值观.

对“文化全球化”怀有想当然的幻想的论者认为,“文化全球化”不仅取决于经济、政治的密切关联性,而且取决于文化自身的独特规律性.“从历史看,文化的发展进程包含着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纵向的继承:二是横向的开拓、交流.纵向的继承凸现着文化的民族传统性;横向的开拓交流凸现着不同文化的‘交融’、‘趋同’.”[8]这种看法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在这种横向交流中,能够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将人类文化之最新成果融合于民族文化宝库是有益的.但是,这种思维方式有其严重的局限性,它没有注意到,当代的横向的文化交往所包含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瓦解世界广大民族的价值观的“文化冷战”,是软刀子杀人的策略.这就意味着,在颂扬西方美妙的天国理想的唱诗班合唱中充当随唱者,难道不是在隐蔽了杀机的敌手面前解除武装,坐以待毙!当我们在思考自己的文化发展战略时,应当认真地想一想,“趋同”之“同”是什么东西;对这种暗藏的杀机丧失了应有的警惕性,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的民族之魂,多少年来支撑我们经久不衰的精神支柱,很可能在“交融”、“趋同”的旗帜下被瓦解.


三、

需要说明,本文无意将我们国内某些学者关于“文化全球化”的主张和西方资产阶级的全球文化战略等量齐观.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些学者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他们声明“文化全球化”并不等于“文化一体化”,特别是不等同于美国化,反对把“文化全球化”“完全看成是单一力量”,是“美国全面主导与主宰,甚至是文化资本力量彻底摧毁民族国家、民族文化的壁垒而实现美国文化的全球化”,希望通过“文化全球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振兴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但是,应该看到,某些论者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造成概念上的混乱,有碍于这种善良愿望的实现,需要加以澄清.

误区之一:将作为文化交流的手段、工具的先进科技的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全球化、智能网络技术的全球化、数字化技术全球化等等)混同于文化价值本身的全球化.信息、网络、数字化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当然具有文化的意义,但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它们只能是文化交往的手段和工具,它们可以传播先进的文化,也可以传播腐朽的意识形态.把这些先进技术手段的全球化混同于文化本身的全球化,这就为抹杀不同价值体系的本质差异造成可乘之机.现在流行着所谓“强势文化”、“弱势文化”的说法,把以美国为首的文化视为强势文化,把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视为“弱势文化”,实际上是把科学技术作为区别文化的“强势”和“弱势”的标准.这是似是而非的概念.我们很难说资本主义国家因为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其文化就是强势文化,社会主义国家因为科技相对和暂时的落后,其文化就是弱势文化.文化上的强与弱归根到底是以其时代性为标准,而并不取决于技术手段的先进或落后.因此也就很难说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全球化就是文化本身的全球化.应该意识到的是,在当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横行的形势下,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先进不会是导致全球文化的什么“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而最终的结局是社会主义文化战胜资本主义文化.

误区之二:对文化市场化、商业化乃至“全球文化市场”的实质缺乏清醒的意识.我们的“文化全球化”论者,欣赏的是票房价值的高低;文化传播的中介由少数精英、知识分子转变为跨国媒体(跨国文化产业、跨国电信产业等)为中介的个人与群体越来越多的流动而形成“全球文化市场”.这种观点没有注意到文化生产和商品生产的本质区别.真正的文化生产,要以有利于人本身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价值追求,以实现真、善、美为准绳.这就要求文化生产不能不把产品的质的方面置于首位,以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素养.与此不同,在商品的生产、交换和流通中,把实现其商业利润置于首位,必须实现从质向量的转换,把不同质的商品变成在量上可以通约的东西,以便能够交换.这就决定商品生产不能不把量的方面提到首位,以量支配质.交换的媒介(例如货币)会产生一种邪恶的力量,不仅用量来抹杀产品的质的差别,真假混杂、善恶不辨、美丑不分,甚而黑白颠倒.“金钱没有臭味”,管它是正当劳动的应得报酬,还是贩毒卖淫所得的不义之财,在货币上是看不出来的,全是好东西.“流通变成了巨大的蒸馏器,一切东西抛到里面去,再出来时都成为货币的结晶.等正如商品的一切质的差别在货币上消灭了一样,货币作为激进的平均主义者把一切差别都消灭了.”[9]文化商品化产生的颠倒黑白的力量,使文化价值异化.

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文化正面临商品化的磨难.在第三世界国家,在“与国际接轨”的口号下,一种有利于文化产品商品化的“量化”标准――SCL(科学引文索引)和SSCL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成为学术评价的相当重要甚至最重要的标准.在这种标准下,势必导致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遵循资本的经营方式,学术研究日益成为一种“投入――产出”关系,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为理论工作的价值取向.随着新自由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风靡全球,文化市场化成为卖身投靠国际垄断资本的第三世界的某些买办文人获取最大利益的捷径.这样下去,结果是第三世界知识界的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能力日益被削弱和瓦解,发达国家强化对发展中国家意识形态上的控制.这个意义上的全球化意味着超级大国的评价体系成了全面支配发展中国家文化事业的普遍标准.

误区之三:“文化全球化”的论者认为:“以商业和娱乐为主要形式的商业化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流行,不仅涵盖了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科学文化,而且出现了文化的同质性;大众文化消费的同质性.”殊不知,所谓“大众文化”,并不是在《新主义论》中倡导的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不是“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的文化,而是为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文化工业”,其本质特征不是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而是以攫取商业利润为价值目标的商业行为.这种价值取向,是否有利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恐怕是值得磋商的问题.

文化有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在文化事业上照搬经济规律,不会有利于文化的健康发展.因为商品经济有其固有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文化建设领域照搬商品经济规律更是有害的.我们应该痛下决心,彻底根除那种已经给我们带来严重损失和惨痛教训的形而上学的“一刀切”的思维方式,以为搞市场经济,就在一切领域推行市场化;经济全球化了,就一定要实行文化全球化的方针.尽管我们的“文化全球化”论者一再声明:“文化全球化”不等于“文化一体化”、“美国化”,但如果在我们的文化建设中真的这么去做了,恐怕难免导致文化殖民化的后果.

相关论文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

本文是一篇经济全球化论文范文,关于经济全球化类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经济全球。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战略

本论文为文化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关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相关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可用于文化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

本文是一篇国际经济法论文范文,国际经济法方面有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国际经济法及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