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晚年的经济状况

时间:2024-04-14 点赞:42394 浏览:7915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此文是一篇经济生活论文范文,关于经济生活相关论文范文检索,与鲁迅晚年的经济状况相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经济生活及生活质量及编辑出版方面的低碳经济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经济生活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近来,有论者关注起鲁迅当年的经济收入和经济状况来,但看法是截然相反的:一说,鲁迅是富人;一说,鲁迅是穷人.这两种看法孰是孰非?近读鲁迅晚年书信,他对此都有过明确的表述.这些表述,对于我们了解鲁迅的伟大人格及他的经济生活,是第一手的材料.

“我为了反抗政府,

确实贮了一些钱,以备万一”

鲁迅很重视自己的经济收入.他曾对友人说:“无论什么,总和经济有关,居今之世,手头略有余裕,便或出或处,自由得多,而此种款项,则需豫先积下耳.”(致章廷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第12卷211页.以下引用文字,除专门标注的以外,均引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我想赠你一句话:专管自己吃饭,不要对人发感慨.并且积下几个钱来.”(第12卷51页)

为什么鲁迅重视经济收入和积一点钱呢?除了要过日子和能继续写作以及“防患未然”外,主要还是当时斗争的需要.他曾对日本友人说过:“我为了反抗政府,确实贮了一些钱,以备万一,使我即使被迫害,什么都不能做了,还能有饭吃.”“许多人毫无准备,一受压迫,大都不外屈服.”(致增田涉,转引自《再读鲁迅》,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白色恐怖加剧,进步文人有被捕、被杀的,鲁迅几次避居在外,他写的书、文章,不仅过去的被禁,新写的也常不能发表,使他不断变换笔名,即使这样,还常被删削,因此他的经济收入大受影响.就是这种情况,因他过去“贮了一些钱”,所以生活还能过下去.他给友人信中说:“(近来)文稿很难发表,因压迫和书店买卖坏,经济上自然受些影响,但目下还不要紧”(致曹靖华,第12卷523页).又说:“至于生活,则因书店销路日减,故版税亦随之而减,此后如何,殊不可知,倘照现状生活,尚可支持半年,如节省起来,而每月仍有多少收入,则可支持更久”(致曹靖华,第12卷299页).“贮一些钱,以备万一”,这是鲁迅一直到去世都坚持做的.据周海婴写的《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透露,鲁迅去世前,曾为许广平和他“准备了一笔钱”,以供他们今后的生活.

“我先到上海,无非是想寻一点饭”

鲁迅于1927年秋天同许广平前往上海定居后,至1936年逝世,这9年期间,他除开始几年受聘过蔡元培的“大学院特约撰稿员”而领每月固定薪酬300元(实则为蔡元培听说鲁迅去上海无职业怕他生活困难而有意帮助他)外,其余全靠写、译作为生.他去上海前给友人信中说:“我先到上海,无非是想寻一点饭,但政、教两界,我想不涉足,因为实在外行,莫名其妙.也许翻译一点东西卖卖罢.”(致翟永坤,第12卷67页)又说:“到上海去.那边较便当,或者也可以卖点文章.”(致台静农、李霁野,第12卷72页)然而到上海后,他很快发现:“上海到处都是商人气等住得真不舒服.”(致李霁野,第12卷202页)“上海靠笔墨很难生活,近日禁书至百九十余种之多”(致曹靖华,第13卷30页),“我能否以著书生活,恐怕也是一个疑问”.(致李霁野,第12卷202页)“以译书维持生计,现在是不可能的事.”(致李秉中,第12卷239页)因此他在给友人信中发出感叹:“其实在今笔墨生涯,亦殊非生活之道,以此得活者,岂诚学术才力有以致之欤?”(致陈浚,第12卷143页)


但不管怎么说,鲁迅毕竟是一位有影响的作家,作品容易发表,因此稿酬也多,生活总还是优裕的.有研究者统计了鲁迅日记中这9年的经济收入,得出这期间鲁迅总收入为旧币7.8万多元,平均每月收入有700多元,合今天人民币2万多元(这还是前些年研究得出的数字,今则恐怕合3万到4万人民币了).有人据此认为鲁迅当属富人之列.

这只是从表面看问题罢了.

“卖文为活,亦大不易”

首先,鲁迅这点收入取得是非常不易的,且无保障.他除开始几年有“大学院”固定薪酬300元外,其他全靠辛苦写作和译作来取得.他在给友人信中说:“现在的生活,真像拉车一样,卖文为活,亦大不易”(致曹靖华,第13卷455页).鲁迅在一封信中又说:“我近来总是忙着看来稿,翻译,校对,见客,一天都被零碎事花去了.”(致韦素园,第12卷156页)因此,他的写作时间都只能在夜深人静之时.另一封信他说:“别的琐事又多,会客,看稿子,绍介稿子,还得做些短文,真弄得一点闲工夫也没有,要到半夜里,才可以叹口气,睡觉.”(致曹靖华,第13卷419页)他给友人写信诉苦说:“老实说罢,我实在很吃力,笔和舌,没有停时,想休息一下也做不到,恐怕要算是很苦的了.”(致章廷谦,第12卷225页)

鲁迅晚年身体不好,时常生病,但为了生计,他还得去写作和翻译.有多封书信谈到了这种状况:“近来因为生病,又为生活计,须译著卖钱,许多事情都顾不转了.”(致何白涛,第13卷312页)“上海大热,昨天室内已达(华氏)九十五度,流着汗译《死魂灵》,痱子发痒,脑子发胀.”(致增田涉,第14卷366页)之前鲁迅曾向一位青年作家解释说:“今年也热,我们也都生痱子.我的房里不能装电扇,即能装也无用,因为会把纸吹动,弄得不能写字,所以我译书的时候,如果有风,还得关起窗户来,这怎能不生痱子.”(致萧军,第13卷501页)“又在咳嗽,消化不良.我的一个坏脾气是有病不等医好,便即起床.近来又为了吃饭问题,在选一部小说,在读名著及非名著,忙而苦痛.”(致曹聚仁,第13卷364页)就是著名的鲁迅与景宋(许广平)的通信集《两地书》的编辑出版,最初也是为了生计:“为啖饭计,拟整理弟与景宋通信,付书坊出版以图版税.”(致许寿裳,第12卷326页)总之,鲁迅为了生计,不论严寒和酷暑,也不顾劳累和生病,他总是不停地在写作、翻译和编书,他真是“很苦”的了.

然而,就是这样,鲁迅还经常收不到稿酬和版税.他在给友人信中说:“我到上海后,看看各出版店,大抵是营利第一.”(致章廷谦,第12卷99页)“这里的有些书店老板而兼作家者,敛钱方法直同流氓,不遇见真会不相信.”“我的版税被拖欠得很厉害.”(致黄源,第13卷411页)“我就从来没有收清过版税.”(致章廷谦,第12卷99页)“我有三千余,与开明书店交涉至今,还是分文也得不到.”(致曹靖华,第12卷285页)就是鲁迅亲自帮助建立的北新书局,后来也常拖欠其版税,以至有一阵子鲁迅要聘请律师,和北新打官司.鲁迅曾和友人说过,北新欠他有十七八万元.鲁迅逝世后,这位友人写文说:如鲁迅得到这批款子,就有条件易地疗养,还能活得长久些,贡献更大些.再有就是鲁迅写的书文,常被盗版.鲁迅给友人写信说:“上海真是流氓的世界,我的收入,几乎被不知道什么人的选本和翻版剥削完了.然而什么法子也没有.”(致曹靖华,第14卷55页)“翻印的一批人,现在已给我生活上的影响;这里又有一批人,是印‘选本’的,选三四回,便将我的创作都选在他那边出售了.不过现在影响还小,再下去,就得另想生活法.”(致曹靖华,第14卷23页)就是鲁迅自己花钱印的书,放在书店里代售,“他们收下了,我也无此本领向他们收回书款,我自己印的书就从来未有不折本的.”(致王志之,第13卷310页)“还有顶要紧的,是代卖店,他们往往卖去了书,却不付款,我自印了好几回书,都由此倒灶的.”(致吴渤,第12卷498页)不过,鲁迅为了国际文化交流,他对国外作家翻译他的作品是不收报酬和版税的,这成了他的一个惯例.他逝世前不久还答复捷克汉学家雅罗斯拉夫普实克说:“我同意于将我的作品译成捷克文,这事情,已经是给我的很大的光荣,所以我不要报酬,虽然外国作家是收受的,但我并不愿意同他们一样.先前,我的作品曾经译成法、英、俄、日本文,我都不收报酬,现在也不应该对于捷克特别收受.况且,将来要给我书籍或图画,我的所得已经够多了.”(第14卷398页)

收入被“各方面纷纷分散”

鲁迅收入虽然不少,但负担重,用钱地方多.“年来每月所收上海及北平版税,不能云少,但亦仅足开支.”(致李小峰,第12卷332页)1930年初他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道:“我近来做事多而进款少,另外弄来的钱,又即被各方面纷纷分散,今又正届阴历年关,所以很窘急.”(致李霁野,第12卷219页)

这“各方面”都指什么呢?首先是家庭负担.鲁迅说:“负担亲族生活,实为大苦,我一生亦大半困于此事,以至头白,前年又生一孩子,责任更无了期矣.”(致台静农,第12卷308页)鲁迅曾对许广平说过:“我有一个担挑,一边是老母,一边是稚子.”(转引自《再读鲁迅》,第93页)北京有母亲和原夫人朱安(和雇的佣人)要全部负担;上海自生了海婴后,也雇了两个佣人,负担更重了.还有鲁迅的亲属,有困难和急需用处时,鲁迅也要管.如鲁迅三弟周建人的两个孩子上学的学费,是鲁迅支付的.有一年,鲁母提出要在家乡修坟,鲁迅身边一时无现款,就给北新老板写信,要他将《桃色的云》和《小约翰》两书纸板带来,“设法集一笔现款,只好藉此设法耳”.(致李小峰,第13卷131页)

其次是帮助人的开支.鲁迅给友人的信中曾说过:“凡是为中国大众工作的,倘我力所及,我的希望(并非为了个人)能够略有帮助.”(致曹白,第14卷121页)被鲁迅帮助过的青年作家、画家以及其他人,真是很多.青年作家叶紫,一次写信给鲁迅,说他“已经挨饿了”,请鲁迅帮助问问他投稿的稿酬如何.鲁迅回信说,“已放十五元在(内山)书店,请持附上之笺,前去一取为盼”.(致叶紫,第13卷513页)青年木刻家何白涛从上海新华艺专毕业后即失业,他要回广东老家,但苦于没有路费,写信向鲁迅借钱.鲁迅回信说:“先生要我设法旅费,我是可以的,但我手头没有现钱.所以附上一函,请于十五日自己拿至内山书店,我当先期将款办好放在那里,托他们转交.”(致何白涛,第13卷5页)作家萧军、萧红也从鲁迅那里拿过钱救急,一次鲁迅回信说:“我这一月以来,手头很窘,因为只有一点零星收入,数目较多的稿费,不是不付,就是支票,所以要到二十五日,才有到期可取的稿费.不知您能等到这时候否?但这之前,会有意外的付我的稿费,也料不定.那时再通知.”(致萧军,第13卷453页)萧军、萧红用了鲁迅的钱,感到“刺痛”,鲁迅回信说:“这是不必要的.我固然不收一个俄国的卢布,日本的金圆,但因出版上的资格关系,稿费总比青年作家来的容易,里面并没有青年作家稿费那样的汗水的――用用毫不要紧.”(致萧军、萧红,第13卷280页)

此外还有捐助――对“左联”及一些进步刊物,他不时都有过捐款.如一次鲁迅给“左联”办《文艺群众》刊物的徐懋庸写信说:“附上稿费收据三张,为印刷之用,乞便中往店一取为感.”(致徐懋庸,第13卷538页)等等.

总之,正如晚年鲁迅在给母亲的信中所说的:“男为生活计,只能漂浮于外,毫无恒产,真所谓做一日,算一日,对于自己,且不能知明日之办法.”(第13卷128页)

经济收入“窘迫”,

身体日坏

上述“各方面”加在一起,鲁迅的收入就入不敷出了.在鲁迅晚年书信中,在谈到经济生活时,不时看到“窘迫”、“窘急”、“拮据”等字眼,就不奇怪了.这使他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大受影响.如他在上海生活几年后,觉得环境不好,身体也日坏,一次他给友人写信说:“上海的空气真坏,不宜于卫生,但此外也无可住之处,山巅海滨,是极好的,而非富翁无力住,所以虽然要缩短寿命,也还只得在这里混一下了.”(致王志之,第13卷121页)上海一二八事变时,他的寓所突陷火线中,共中四弹,他携妇孺避入内山书店,友人劝他搬一更好地方,他信中说:“至于搬家,却早在想,因为这里实在住厌了.但条件很难,一要租界,二要价廉,三要清静,如此天堂,恐怕不易找到,而且我又没有力气,动弹不得,所以也许到衰不过是想想而已.”(致曹白,第14卷163页)又说:“盖重营新寓,为事甚烦,屋少费巨,殊非目下之力所能堪任.”(致许寿裳,第12卷287页)又如他的老母在北京,他晚年想去看望,也是怯于财力不能成行:“欲归省,则三人往返川资,所需亦颇不少,今年遂徘徊而终于不动,未可知也.”(致李秉中,第12卷303页)“本欲往北京一行,勾留一二月,怯于旅费之巨,故且作罢.”(致许寿裳,第12卷293页)就是晚年鲁迅经常

此文是一篇经济生活论文范文,关于经济生活相关论文范文检索,与鲁迅晚年的经济状况相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经济生活及生活质量及编辑出版方面的低碳经济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经济生活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生病,医生和友人都劝他搬一好住处以利病情;或到外地疗养.但鲁迅为家中今后生计以及经济考虑,都不能成行:“我本想搬一空气较好之地,冀于病体有益,而近来离闸北较远之处,房价皆大涨,倒反只好停止了.”(致曹靖华,第14卷171页)“(在苏联的作家萧三)力劝我游历,但我未允,因此后甚觉为难,而家眷(母)生计,亦不能不管也”.(致曹靖华,第14卷11页)

“我不能说穷,但说有钱也不对”

这么说来,鲁迅当然不是富人,但他能划入穷人之列吗?也不是.鲁迅对自己总的经济状况曾有过明确的表述:“我的生活其实决不算苦.”(致曹白,第14卷56页)“我不能说穷,但说有钱也不对.”(致窦隐夫,第13卷249页)“其实以现在生活之艰难,家中历来之生活法,也还要算中上”.(致母亲,第12卷418页)应该说,鲁迅是一个以写、译作为生的“自由职业者”,虽然生活不富裕,但还能过上“中上”的生活.这是当时时代使然.鲁迅这样一代文豪还只能过这样的经济生活,其他文人就更等而下之了.

(责任编辑 ,汪文庆)

相关论文

青岛市蓝色经济状况

本文是一篇蓝色经济论文范文,关于蓝色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青岛市蓝色经济状况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蓝色经济及海洋经济及海洋生。

灵宝市农村经济状况调查

本文是一篇农业生产论文范文,农业生产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灵宝市农村经济状况调查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农业生产及农田水利及农。

中国经济状况与餐饮产业

本文是一篇信息化论文范文,信息化类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中国经济状况与餐饮产业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及原材。

乡镇交通经济融资困难的状况

本文是一篇交通经济论文范文,关于交通经济电大毕业论文,关于乡镇交通经济融资困难的状况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交通经济及经济。

加工贸易状况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

此文是一篇加工贸易论文范文,加工贸易类有关论文范文,与加工贸易状况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相关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加工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