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时间:2023-12-29 点赞:48529 浏览:9606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财务报告论文范文,关于财务报告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财务报告及国际会计及会计制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财务报告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等方面的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为进行正确的经济决策,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需要更高质量、更透明、更具可比性的财务信息.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已是大势所趋.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吸引国外投资最多的国家,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己呈现出日益加速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也迫切需要一个全球公认的、又易于操作的会计准则.这样就需要对我国的会计准则进行国际协调.

关 键 词: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原则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1-0191-02

1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1979-1992年为开始借鉴国际会计惯例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是新中

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制定的全新的会计制度.在这一会计制度中,凡是与国际会计惯例相类似的会计程序与方法尽量采用了国际通行的方法和表达方式,并且这些改进在后来的财务会计实务规范中均有体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财务会计规范的全面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也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一个重要开端.

1992-1997年为局部借鉴国际会计惯例的阶段.主要表现为: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简称“两则”.行业会计制度和行业财务制度简称“两制”,结束了我国计划经济的会计模式,逐步确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惯例初步协调的心的会计模式.其中1992年11月颁布并在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是以当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概念框架为蓝本起草的(冯淑萍,2004).该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提出了原则要求,在内容上体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广泛协调.

1997-2006年为广泛地借鉴国际会计惯例的阶段.主要表现为:1997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此后又陆续发布了15项具体会计准则,初步建立了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基本架构.采用具体会计准则的形式对会计实务进行规范,这本身就是积极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的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广泛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此外,在具体会计准则的研究起草过程中,还聘请了外国咨询专家提供咨询服务,准则的制定始终力求贯彻协调化的精神,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实现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1998年财政部对年制定发布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修订,于1998年1月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并自1998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一制度强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引入了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政策,大为缩小了旧制度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谨慎性原则方面所表现出的巨大差异.

2006年至今,为全面借鉴国际会计惯例的阶段.主要表现为: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签署的“联合声明”,对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协调的事实进行了确认和肯定.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京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制定20余项新准则,同时对现行的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进行全面的修订,这标志着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协调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建立.企业会计准则在关键环节和根本实质上实现了与国际规则协调.

2我国会计准则进行国际协调的好处

2.1有利于中国会计国际协调的进一步发展

会计国际协调问题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而引发的,而加强会计国际协调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全球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会计国际协调包括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和会计实务国际协调,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是实现会计国际协调的必经阶段,研究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问题有利于中国会计国际协调的进一步发展.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1)有利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如果交易双方都依据协调一致的会计准则来编制报表、披露财务信息,则会有利于双方的了解、沟通,从而达到加强合作的目的.(2)有利于促进国际投资的发展.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可信性财务信息,无疑会使投资者明白无误地详细了解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从而迅速做出决断,继而促使国际投资范围的扩展和领域的拓宽.(3)有利于加强跨国公司的管理并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由于跨国母子公司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子公司通常是根据东道国的准则编制财务报表,而母公司则按母国的准则编制,这对母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带来一定困难,合并报表之所以被称为国际会计的三大难题之一,原因也正在于此.而国际会计协调则可以简化财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经营情况的对比、分析和考核评价.


2.2有利于促进中国会计实务的协调

会计的国际协调可分为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和会计实务的国际协调两个方面,前者也被称为是形式上的会计国际协调,后者则被称为实质上的会计国际协调.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旨在消除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使得会计准则更加科学和合理,为企业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的编报提供高质量的准则而会计实务的国际协调是为了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2.3有利于中国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003年,我国财政部明确支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表明对会计国际协调的基本态度是,除了那些相关国际会计惯例与我国法律法规存在冲突或者明显不切合我国实际的情况之外,都将努力促使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或者一致.目前,研究分析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寻求接轨方式,已成为当前会计研究的重要课题.

3我国会计准则的协调与趋同应该遵循的原则

(1)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已实现了趋同,但这种趋同不是简单的照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是在差异中寻求建设性、多赢性的和谐方案,是为了获得恰当的处理方法而进行的双边或多边互动.我们必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学习、消化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准则制定及会计执行机制背后所隐含的原则,提炼形成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和会计实施的理论和实务指南.

(2)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的趋同要追求神似,不要单纯追求形式;要讲求实际效果,不要片面追求速度.对于那些与国际会计财务报告准则规范的交易事项形式上相同,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会计环境而导致经济实质不同的经济交易事项,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内容,而是在力求一致的前提下保持我国特有的处理方法,并且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做出解释,以求其认可我们的处理方法.

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的过程并不意味着单向运动,而是一种双向互动协调在我国准则制定过程中,一方面我国应该不断提高我国会计准则质量,完善准则制定程序,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前提下主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协调;另一方面,我国还应该广泛参与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争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借鉴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实施情况来修订相应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通过双向协调,达到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相互协调、相互借鉴、相互认可.

相关论文

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本论文为财务报告类会计学专业学年论文,关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可用于财务报告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

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本文是一篇国际会计论文范文,国际会计类大学毕业论文,关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国际会计及会计准则及会计国际化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