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

时间:2024-01-12 点赞:48960 浏览:9940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类毕业论文,关于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心理健康教育及积极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股心理学思潮,它主要集中在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帮助人们通过一些积极的体验促进个人的发展,获得幸福感,欣赏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通过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其优势性格,塑造大学生的健康、积极的心理倾向.

积极心理学潜能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的核心内容是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人获得幸福感.这要求我们从事心理健康方面的老师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EP·Seligman认为,心理科学本应具有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富有意义;鉴别并培养有天赋的人.但是从二战以后,心理学放弃了它的后两项使命,变成了一门以治疗人类的心理问题为专任的科学.此时的心理学主要致力于测评并治疗个人的精神疾病,其研究焦点包括各种心理疾病的成因、疗法以及有关婚姻危机、物质滥用、青少年犯罪等方面的主题.这种研究重心转移的结果是,“众多的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应该怎么样在正常的条件下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消除心理疾病并不意味着个体就能获得幸福和快乐.以美国为例,尽管到上世纪末,心理学对抑郁的治疗技术已经比40年前成熟多了,但是抑郁患者的数量却达到了40年前的10倍多,而且呈现出低龄化的倾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困惑.

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上,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消极心理学的模式,把重点都放在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上.这在发展大学生心理积极方面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是欠缺的.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也有资料显示,近两个世纪以来,关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文章比率大约是1︰14,这说明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在,我们关注消极的方面多于积极的方面.所以要改变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必须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到我们实践工作中来.


二、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高校开展以来,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在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有三个标准:一是主观性.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主观体验,客观条件只作为影响主观体验的潜在因素;二是积极性.心理健康并非仅仅只是消极因素较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三是多维性.心理健康应该包括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还有一些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主要关心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在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好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这种做法不仅忽视了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而且可能造成学生太多地关注自己的负面的情绪体验,夸大自己的感受,而对自己积极的品质和潜能的开发视而不见.我们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对的主要群体是心理正常的学生.现在很多的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网上聊天、电脑游戏和谈恋爱上,很少静下心来读书、思考,缺课、逃课的现象很是普遍.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多位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及兄弟姐妹的陪伴下长大,很缺乏安全依赖关系的建立.一个人之所以如此,很难建立其性格上的优势,感觉生活无目标,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对未来没有信心,幸福感也很难建立.

而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这种理论基础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那些具有情绪困扰、行为失调以及适应困难的个体,并认为,消除了疾病就是健康.在研究上,他们关注的主题主要是大学生的心理疾病的表现、成因及矫正的方法,有很多时间在处理精神障碍的学生的心理辅导.特别重视对有倾向的个体的危机干预.在日常的工作中,主要是在咨询室为自我感觉不适而主动求助的学生提供咨询;对个别心理危机积极干预;在全校开展普及宣传教育.这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更多是防止各种心理障碍,如何消除负面情绪.而对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如何发展自己的积极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性格优势,发展自己的人格和正确处理控制悲观、自卑、嫉妒等负面情绪方面,这些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所起的作用是很少的,也很少重视这些情况的研究和实践.而这正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有益于社会、他人和自己的人的重要途径.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原来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为根本目标.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为目标,我们需要理解和接纳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改变观念,真正心理健康应该是心理健康对个别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在治疗和矫正的同时积极发展个体的积极心理素质,对大多数普通的学生,增进自己的积极体验,发展自己诸如乐观、自信、宽容等积极体验,关注个体潜能的开发和生活的幸福,培养和塑造健全人格.这些内容既符合学生和社会的需要,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的功能.

其次在实践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也是客体.要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积极的潜能,就是最有效的资源.充分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资源,将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渗透到各学科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整合社会、家庭、学校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方面.要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积极体验.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建立自己性格优势,增强幸福感,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