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渗统文化的必要性

时间:2024-04-01 点赞:47941 浏览:9559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是经典论文网专业语文教师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语文教师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与高中语文教学中渗统文化的必要性相关论文范文,适合语文教师及语文教学及古典文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语文教师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民族的兴盛,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代高中生却忽略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渐行渐远,甚至是产生了冷漠感.殊不知没有“源头活水”,就不会出现清澈沟渠;没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做根基,就不会有今日的璀璨文明.作为语文教师,应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近传统——了解传统——解读传统——继承发扬传统,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必要性

“文化之于人,正如水之于鱼,一方水养一方鱼,无文化之国家,无文化之民族,无文化之人群,便如无水之鱼,无本之木,欲求成长发展而永无可能.”先哲们很早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无论是民族的发展还是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母体,它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自强、仁爱、勤奋、探索、创新、助人为乐的优秀人才.作为语文教师,应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近传统——了解传统——解读传统——继承发扬传统,因为传承传统文化不仅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昌盛.下面,笔者就从青少年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两个方面谈谈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塑造青少年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多年来,我们对这方面探索甚感不足.学习传统文化,使语文教育丰富多彩,不再是干巴巴的几条筋,还增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渗统文化的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高尚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儒家文化,可以培养当代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两千多年前,儒家思想提出做人的理想应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激励了无数的爱国人士的人生斗志,如屈原、岳飞、文天祥用他们的鲜血、英雄的气概,向世人诠释了怎样修身?齐家?平天下?他们的英勇事迹流传千古.儒家文化更激发了不少文人墨客的爱国热情,汉初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时期的也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呐喊.文人志士们以天下兴衰为己任,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光辉一笔.

正是因为国民的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才使得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虽历经坎坷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拥有社会责任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而今不少的高中生身上的责任意识却日益淡化,表现在自我责任感强化了,他人责任感忽略;个人责任感充分,集体责任感淡化;家庭责任感增强,社会责任感不足.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兴盛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当代高中生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肩负起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2)唐诗宋词,能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著名的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养成健全人格.”唐诗宋词代表了我国诗词文化的最高峰,文人墨客们用他们手中的笔挥写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后人带来了许多美的感受.

诗词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容易引领学生进入美妙的诗的意境中.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皎洁的月光,涓涓的流水,引领读者不知不觉走进了一个幽静、淡雅的夜色中,渐渐沉醉于眼前迷人的美景中.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将日出时江中滚浪与火对比,一江绿水与蓝草对比,通过“红”“火”“绿”“蓝”等色彩对照,一幅绚丽多彩、鲜亮动人的江南美景就仿佛呈现在读者眼前.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了一种特有的意境.

(3)戏曲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提到戏曲,会让不少高中生感到陌生与茫然.与之相对的是,学生对流行歌曲、韩剧、网络游戏更为熟悉.殊不知戏曲是一种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为一体综合而成的艺术形式,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具有综合性、节奏性、虚拟性、程式性等特点.俗话说“台下十年功,台上十分钟”,一首歌曲录制不好,可以重录一遍;一个电视镜头拍摄不够理想,可以重拍一遍.唯有戏曲,它是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不允许一点瑕疵,一个纰漏,对表演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动作、一句唱腔,都会影响到戏曲表演的整体效果.如黄梅戏《天仙配》中的“路遇”及“满工对唱”,优美动听的唱腔、通俗易懂的唱词,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享受和温馨的欢乐,在海内外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曲.京剧大师梅兰芳在《窦娥冤》中扮演的是青衣角色,青衣的表演庄重娴静、秀雅柔婉,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课改以后编审的新教材,十分注重戏曲文化对当代中学生的影响.新教材中节选了《窦娥冤》《西厢记》《赵氏孤儿》《桃花扇》等戏曲的著名选段,使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戏曲,了解戏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音乐、表演及精彩视频表演选段等形式,全面地、立体地向学生展示戏曲的全貌,让学生真正了解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充分领略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引领学生主动欣赏戏曲,探究戏曲这一国粹,因为阅读经典不但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素养升华的过程.学生如果能多涉猎、多领悟,一定能改变他们的气质,丰富他们的思想,从而提升他们欣赏水平. (4)明清小说,可以激发学生主动了解经典,解读历史.到了明清小说,叙事艺术已趋向成熟和完美.宏大精致的结构、引人入胜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通俗易懂的语言、无微不至的描绘,大大降低了学生的阅读难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这些经典名著,学生主动走近经典,进而去了解解读经典.

首先,阅读明清小说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古典文学章回体的特点.就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一回叙述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段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如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不少学生是通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来熟悉三国故事了解情节的,而只有真正阅读原著,才会发现书中所记载了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等经典故事,每一个故事看似独立,实际上环环相扣、步步铺垫,这就是古典文学章回体的特点.

其次,阅读明清小说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是通过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构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来反映生活反映现实.如晚清问世的古典文学巅峰之作《红楼梦》,表面上是以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实际上作者通过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揭露了当时的贵族官僚大地主阶级的腐败、虚伪、残酷这一社会现状,向读者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此外,书中所记载的古代民俗、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第三,明清小说见证了语言的一大变革.传统文学语言侧重于精练晦涩,而明清小说更重视语言的通俗化.晚清文人坚信“话须通俗方传远”,只有“村妇稚子”都能看懂的作品,才能具有生命力.如《水浒传》选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店家李小二两口与林冲的对话:

“我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

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口.”

李小二道:“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说.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从中不难看出,作家在创作时采用的是通俗但不粗俗的语言,读者阅读起来轻松易懂,这一变革为后来文言文小说向白话文小说的过渡做了铺垫,更有利于我们当代高中生阅读经典、读懂经典,进而继承发扬经典文学.

在教学过程中渗统文化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传承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健康人格、高尚情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民族的兴盛,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多年历史中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它既包括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与历代圣哲学人的研究探索的成果,也吸收了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在历史的长河中,传统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昔日的辉煌历史,同样,今日民族的复兴、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渗统文化教育,使学生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真正意识到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性,从而顺利地完成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

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稳定. 贵和谐,尚中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它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和谐”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所憧憬的一种社会景观.早在两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和为贵”的治国主张,这实际上表达了早期人们对和谐社会的一种美好憧憬.

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应该继承和发展传统和谐观,赋予传统和谐观以全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社会价值、实践价值的内涵.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基点,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任何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都必须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以传统文化为前提.只有在传统文化和谐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才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持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内部团结

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和凝聚是其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而这种凝聚力增强的最根本的还是传统文化所产生的文化整合力.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传统文化所折射出来的民族凝聚力更是不容忽视.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传统文化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世界观,“舍生取义”的价值观,“见利思义,推己及人”的人生观,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受到这些精髓文化的影响,诞生了杜甫、范仲淹、林则徐等一批批的爱国志士;谱写了“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忧后乐”等一系列的名言警句.受到这些精髓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同心同德”的社会整合力量,将整个民族的感情、意志凝聚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发展与交流,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更易于协调解决,多民族之间得以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可以说,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传统文化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更应该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是促进多民族国家内部团结的思想保障.弘扬传统文化,能使得社会力量更容易整合,民族精神更加振奋,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文化的发展.

陈凡之在《剑桥导引》中也说道:“许多许多的历史才形成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的传统才形成一点点文化,我们有幸的是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一点点文化.”是的,遗留至今的传统文化是得之不易的.语文作为文化载体,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对此语文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只有“源头有活水”,“渠”才能永远“清”澈见底;只有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文化精髓才能深入人心,才能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我们的民族才能强大,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相关论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统文化的新视角

本文是一篇文化传播论文范文,文化传播有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统文化的新视角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统文化教育

本文是一篇语文教学论文范文,语文教学类函授毕业论文,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统文化教育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语文教学及小学生及小学。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此文是一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高中语文教学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探究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高中。

高中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为您写语文教学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语文教学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开放性相关论文例文,包括关于语文教学及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本文关于高中语文教学及新课改及高中语文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高中语文教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与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相。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情境教学

该文为情境教学方面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与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情境教学相关论文文献,可作为参考文献专业情境教学论文写作研。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本文是一篇德育教育论文范文,德育教育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德育教育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