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教育的碰撞

时间:2024-01-09 点赞:45705 浏览:8744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为新教育类教育管理专业硕士论文,关于中加教育的碰撞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可用于新教育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新教育及什么是及课程方面论文范文。

由温哥华公立教育联盟主办的“第四届中加国际教育交流论坛” 在沪举行,此次论坛邀请了大量中加教育学术专家齐聚上海,交流中加教育心得,分享中加教育经验,展望中加教育前景.并希望能以此来搭建中加教育互动平台、完善中加教育合作模式,将加拿大创新的个性教育与中国扎实的基础教育融会贯通、互补有无,逐步实现国内教育体系和国内课堂文化的创新与改革.

此次论坛会议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理念,本刊特摘录其中部分以飨读者.

创新型授课及评价

Wendy Hyer / 加拿C省奥克纳根教育局局长

很高兴接到邀请.我主要介绍一下BC省教育局的创新型授课理念和课堂的教学流程.

首先,我们摒除了传统的理论型教学.也就是记忆学习或笔头学习.这些仅为在考试中能得到更高分数的方式,的确能在考试中获得好的结果,但考试后呢?学生们就会将那些无法激起学习兴趣的内容忘记.而我们所教授的课程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一旦学生们对他们所学的知识内容产生好奇,并不断追问,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增加了.我认为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那么,我们是如何在观念转换的课堂上进行创新型授课的呢?其中关键是要消除挡在学生面前的一系列障碍,我们的方式是将之与知识融合型教学接轨.

我们深知学生可以从很多不同的方面去学习.以往我们依赖考试、作业、论文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在阅读和写作上,因此创新型授课的焦点就是改变它,以发现学生们的优势、才能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我们不需要关注学生不擅长的地方,也不需要给学生们设立标准或者期望值.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学生们还需要站在讲台前进行演讲,交课堂笔记等等.老师通过学生写作业、考试,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展示,从中发现教学的问题,并感受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以往各科课程都相对分开,比如英语和科学,学生上课时需要从一个课程模块转变到另一个课程模块,但是我们现在将课程融合了.

我举个例子:假如你是十年级的学生,在讲台前进行知识展示时,你可以贯穿颇具创新性的自制短片、有创意的美术作业或者是自己撰写的文章,让英语或科学老师都能从中了解到你的学习情况.在展示前,学生会有意去做一些调查或者项目研究,还可以通过口头交流和其他同学共享知识.当其他学生有所疑问时,你要通过自己所学去解答.这样的方式也被认为是对老师角色的替代,老师们需要做的就是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第二,就是让学生进入社会去学习所需要的一些能力.这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和技能,还能让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团体意识.

在教学方法实践过程中,老师首先给予学生的是让他们选择何种方式去展示课堂所学,使其更能切身融入到学习中去,尤其是不感兴趣的课程.以九年级的科学课程为例,老师会要求学生做一个项目,比如做一段动画短片,内容须与其在九年级科学课程中所学相关.在准备展示前,学生们必须了解他们所想展示的内容,然后使用相应的软件工具结合课堂上使用的工具进行展示,比如说试管、图片漫画工具等等.这样的操作方式比起记忆性的教学更能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学生们也不会将他们所学的知识遗忘.

另一个案例则是基于社会学的课堂,老师会以触觉体验方式进行教学.比如使用橡皮泥或者教学游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概念,并让学生解释.学生可借助卷尺、铅笔、橡皮等工具进行测量,比如测量旗杆的高度、学校雕像的高度等.我们都知道,让学生将知识向其他人说明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在说明过程中,学生能够自由发挥,也许会犯错,但这都无伤大雅.

再者,有意识地将学生进行分组,能够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小组进行沟通并互相交流他们的想法.三人一组共同工作肯定是比独自一人工作效率更高.当然对老师来说,最难的是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因为学生需要知道的是老师都在关注学生什么,而不是老师都知道了什么.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

最后要说的是,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些课堂教学的改变?我们想要怎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融入性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让学生更多有切身体会的、活动更多样化的课堂.我们需要每位学生能找到自身的优势和兴趣爱好,在课堂上展示合作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社会团体参与性,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走向社会大课堂

王臻 / 上海怒江中学校长

怒江中学是一所在校学生300多人的小型公办中学,我们认为面对教育环境深刻的变化,应该利用和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因此依托苏州河、外滩、龙华烈士陵园、现代农业机构,我们形成了龙湾大课堂、外滩大课堂、龙华大课堂、田园大课堂四个社会大课堂.

社会大讲堂首先创新了课堂方式,激发了民族精神.苏州河是贯穿上海的母亲河,它记载着上海的历史和变迁.我们师生以探究课题的形式来学习了解苏州河,从而走出课堂去了解自己城市发展的进程.

第二,教育价值在于利用多种文化来提高人文素养.外滩是上海百余年来最经典的一个标志景观,演绎了海派文化的开放和交融,见证了上海滩百余年沧桑巨变,也是城市现代化的源头.对于外滩,我们是以知、访、画、写、拍五种形式来进行的.知是知晓外滩的前世今生,访是走访外滩建筑群,画是描绘我们心目中的外滩,写是撰写外滩百余年的变迁和心得小论文,拍是拍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的人文景象照片.怒江中学也是上海摄影摄像影视教育的特色学校,我们每位学生都学过摄影的技术和技巧.

第三,社会大课堂的价值在于培养科学态度,提升实践能力.我们依托上海普陀区中小学生实践中心专业的指导,开展了许多活动,包括学校综合创新农业实验室、家庭栽培掌握果蔬栽培知识和技能培训、学会DV记录和科学的观察方法、利用摄像对植物的生长进行拍摄、制作动画、了解植物整个生长过程等.在市教委的网站上还设立了农耕市场游戏,通过模拟种植,让更多的学生热爱植物种植. 社会大课堂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在这个总目标下面我们还设置了具体的目标:

一、提炼了明确的主题,使其成为教育的核心价值趋向.

二、建设课堂,制定目标.我们把课程建设放在核心位置,在四个社会大课堂中分别建设了适合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和创新精神形成的校本课程.

三、关注重点,收获实效.第一重点是与探究型学习相结合.在河湾大课堂中,我们让学生自主建立19个苏州河探寻小组,探寻苏州河的历史人文.第二重点是与学校的学科建设结合贯通.社会大课堂是学校小课堂的延伸、拓展和提升.第三重点是招募其他学科的老师担任社会实践的老师.第四重点是自始至终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第五重点是社会大课堂的评价转型不同于往常封闭的课堂评价,在融入了社会这个元素时扩大了自主评价、实践能力评价的力量.

新课程改革重要的使命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我们的实践表明,社会教育资源可以给孩子的创新能力发展插上翅膀.

课堂文化建设以及提高学生自信心

Gee Biggs / 上海枫叶国际学校校长

我一直从事英语教育研究,也是BC省十年级和十二年级英语省考的评分员.除此之外,我还担任摩士谷教育局英语语言艺术课程的研究负责人.2010年退休后,我受雇于本部在天津的枫叶学校,帮助他们研究英语考试的相关内容.同时,我也是上海枫叶国际学校的校长.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课堂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自信心》.

我们有一门《自信英语》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英语的信心.这项课程对加拿大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对国内学生学习ESL课程和外语学习课程也有帮助.但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机会开口说英语,这是个稍具困难的挑战.那么我做的就是从事和校园文化相关的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为学生营造有趣的学习氛围.

我们想要把学校建立成有学术传统的校园,创立面向学术的俱乐部,比如说演讲俱乐部、定向创意俱乐部等.我们致力于创造能让学生共同分享成就、庆祝成功的校园文化.

许多学生没有发掘自己的才能,也不了解自己擅长些什么.因此当学生在阅读一篇语言较为正式的文章时,我们可以让他们浏览与之相关的视频短片,其中包含很多比喻和生活用语,然后再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最后让他们各组发表看法,这也体现了合作性――即我们现在在社会中最需要的能力.

当然,有趣的视频和故事是远不足够的.我们需要建立颇具语言能力的校园氛围,我还会借用中国的历史典故,让学生们因此感到自豪,同时将丰富的想象力与写作能力相结合,以便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们的潜能.

要写一篇具有创意性的文章,学生会去访问经历过中国特殊时期的亲友访问,把他们口述的故事美化、虚化,融入他们在十二年级英语课程中进行创作,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总之,我们之所以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呢?自豪感、创造性、协作能力、合作意识、发掘个人才能等等.想要进行课堂文化建设,培养提高学生自信心,都要从以上几点出发.

新教育实验的课堂理论与实践

朱永新 / 新教育理事

新教育实验已经走过了14年的历程,它关注了几个重要命题,首当其冲的是教师.因为我们一直认为教师决定着教育的品质,也是教育变革的最大主角,是保证教育品格的最关键因素.教师又有两个很关键的环节:教室和课程.教室,我们认为是学生和教师活动最重要的生命场.另外一个关键领域是课程.课程决定着孩子能走向哪里.课程的丰富性决定了学生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了学生生命的卓越性.

那到底什么是课程?什么是新教育课程?什么是卓越课程?什么是新教育体系的课程体系?怎样研发课程呢?

我们国家根据课程研发的主体和类型一般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隐蔽课程等.

学科课程是我们的主体,一般占80%的时间,工具型的课程像语文、数学、外语一般占50%,课程最本质的特点是师生双方的生命体验,是师生共同的经历.它不是一系列知识的堆积和罗列,而是通过师生生命体的体验,让学生最终成为有德行、能审美、有高尚情感和强逻辑能力的人.

传统的课程是以知识为主题,只是一个点,而新教育课程则是一个面,它是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如果教室是生命场,课程就是给这个生命场增加能力的东西,在课程运用中它起点是人,终点则是问题的解决、可能性的实现和人的幸福完整.

什么是课程?课程就是赋予生命成长的历程.

什么是卓越课程?简答地说就是最大限度的实现了人的可能性,最好地完成课程的目的.

它大约有几个特点:第一,它是实现新教育最重要的价值追求,即“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使命的课程.否则不会成为卓越课程.

在传统课程中,往往是以牺牲学生当下幸福为代价去实现所谓未来的幸福.但新教育强调的是在学习过程中的幸福、喜悦和兴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新教育希望学校能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给所有孩子提供无限可能性,给课程提供无限丰富性,我们的教育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完整.

其次,课程应该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性,所以新教育的课程强调必须吻合孩子的认知特点,最大程度的开发孩子认知的最近发展渠道,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第三,一个好的课程必须经过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少而通.比如新教育开发的《在农历的天空下》课程,把24节气通过诗歌、散文、音乐、绘画等各种方式组合成一个新的课程.这种课程在传统课程中是不存在的,而在新教育课程中也需要通过一年时间让孩子去穿越,效果是很好的. 第四,课程应该充满惊喜、灵魂和生命,新教育特别强调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相遇,一种知识解读和情感的相遇.它应该是个深刻的事件而不是平淡无奇的故事.

第五,作为课程,应该实现知识、生活、生命深刻的共鸣.从赫尔巴克开始就比较强调知识的巩固和体系的完整性,杜威则强调教育就是生活、学校就是社会.后现代则强调生命和价值的实现.新教育认为这三者是整合的,一个好的课程既应该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让社会生活直接与孩子相连,更重要的是实现孩子生命价值的再度体现.

新教育课程体系则是以生命课程作为基础,以公民课程、艺术课程和知识课程作为主干,以特色课程作为补偿的一个课程体系.

生命课程我们把它誉为新生命教育,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去认识欣赏生命,进而能够不断地去超越生命,把握生命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准备用生命教育课程将现在的中小学里类似的课程进行系统整合,包括体育、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性教育、安全、环保等等.

公民教育课程是解决一个社会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问题.目标是培养遵守社会道德、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共和国宪法,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和敢于承担责任,对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

艺术教育是我们课程的关键,它是制定认知和构思能力的重要唤醒者,它不是简单的掌握几个乐器,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小学阶段应该是以艺术为核心价值的.

知识课程是指语数外科学艺术社会等等,这个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形成统领知识的智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它主要培养知性,公民教育培养德行,艺术教育则培养灵性,这样一个人的知性、德行和灵性可以紧密结合.

新教育的知识课程应该完成:一是成为课程卓越的开发者、执行者,在制定的课程中实现新教育的理想课堂;第二是在制定的课程内,开发弥补型的课程,根据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增加预备型的知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作为基础的生命教育应该贯穿始终.

最后,如何有效地开发这些课程?

我们在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在课本上进行二次开发和创造.


开发的第一步要强调强烈的课程意识.因为长期以来,课程和教学是分离的,教师只是课程的代言人,扮演着忠实使用者的角色,很多校长和教师都认为现在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束缚住了学生,但事实上老师没有对教材进行开发与他们缺少教学动力有很大关系.

第二,课程的开发应当遵守研发的方法和程序,它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第二,应该提供怎样的教学经验才能实现这个目标;第三,怎样去有效地组织这些经验;第四,如何确定目标已经达到.这样确定教学目标、整合课程资源、组织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效果就成为课程研发的四段论.

课程研发从形式上来说有两种,第一种是对现有课程进行二次开发,第二作为研发主体开发新课本.

本论文为新教育类教育管理专业硕士论文,关于中加教育的碰撞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可用于新教育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新教育及什么是及课程方面论文范文。

课程发展研究则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卓越的课程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编制的,课程的重要主体是学生,只有从学生角度出发的研究才能发掘与学生相适应的课程,实现知识、生命、学生三方共鸣的课程.

另外,研究课程发展的能力归根到底就是一种生命的创造力,它蕴含于每个老师的生命之中,只要行动就能够唤醒,坚持行动就有奇迹,所以只能在课程中学习.课程的实施是课程研发的重点也是起点,作为老师要心怀“我就是课程”,才能更好地理解资源、理解学生、创造资源,才能真正的成为课程的研发者,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相关论文

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此文是一篇德育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德育教育类论文范文文献,与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相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德育教育及。

基于创业实践的电子商务教育改革

本文是一篇电子商务论文范文,关于电子商务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基于创业实践的电子商务教育改革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电子商务及实践教学及。

中国公共关系教育工作坊(2023)召开

本文是一篇公共关系论文范文,关于公共关系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中国公共关系教育工作坊(2016)召开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公共关系及。

基于案例教学的新生入学教育改革

该文是学年论文专业辅导员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辅导员类有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基于案例教学的新生入学教育改革相关论文范文例文,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关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大学生。

清代中国俄语教育述评

这篇俄语教学论文范文属于继续教育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俄语教学方面毕业论文,与清代中国俄语教育述评相关初中教育管理论文。适合俄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