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动史

时间:2024-01-24 点赞:41309 浏览:7516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篇教育思想论文范文属于教育法学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教育思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教育活动史相关初中教育论文。适合教育思想及本质及生命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教育思想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本文之所以要再次追寻教育的本质,就在于现代的教育弊病.任何一种方法必然积久弊深,只有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才能使一切的方法任用无碍.本文通过对苏霍姆林斯基生命历程的研究,来寻找教育的本来面目.教育的本质是一个完全的过程,在于成就心灵的能力,给人以智慧.对教育的本质教师应当首先有正见,其次当有正行.

关 键 词 :教育本质;苏霍姆林斯基;方法,圆融无碍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0―0063―02

本文从教育活动史的视角,对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进行研究,来说明他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人的角度出发的人道主义教育思想是如何脱胎于其生命历程的,并通过这一过程来探讨教育的本质.

一、从苏霍姆林斯基成长分析他是怎样的人――教育思想生成的主动因

童年像一泓泉水,映射出大千世界,透露出人的一生将流向何方.成年后的苏霍姆林斯基常常回到这泓泉水中,在这里照见心灵的真实与感动.这泓泉水,成就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他的祖母、爷爷、父母以及老师,则使他所蕴藏的真善美的种子得以发芽,使他灵敏细腻的心灵得以成就.

苏霍姆林斯基的整个童年都贯穿着祖母玛利娅美妙的童话故事.这些故事连同祖母的形象一起深深地融化在了他柔软的心中,并成为他滋养生命的能量.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感受到童话神奇的力量,如果还保有一颗童心的话.这颗童心对教育者来说,甚至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而珍贵的.苏霍姆林斯基本人就是这一童心的体现者.

童话就如温润的雨水,可以浇开每个儿童本藏的美善的种子.它微妙而巨大的作用不仅是他本人成长的真切体会,也是他在教育实践中如是运用后成果的证明.

而他的爷爷打开了他好奇的张望世界的眼睛,把他引向了书的世界,引向了千百个其他的灵魂,在这些灵魂中间,苏霍姆林斯基照见了自己的内心.爷爷常常会捧起一本书来给小孙子念上一段,他则每每陶醉在这样的时刻里,感到无比的甜蜜.这一扇扇通向世界、人性的窗户,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为此,他常常感到自己是瓦西里耶夫卡一样的最幸福的人,也是最富有的人.再后来的岁月里,阅读书籍、在书海中关照自己的心灵、使内心生动起来,已经成了他最自然的生活状态.他觉得,人当如此.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都感谢他在瓦西里耶夫卡七年制学校中那位“有魔力”的女教师安娜萨莫伊洛夫娜,因为正是这位教师带着他们在大森林中上课.孩子们发现,过去天天见到的大自然在老师巧妙的语言下变成了一个童话的世界,不同老师在一起,就不会发现它们.这美妙奇特的课堂如春花般永远开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心中.所以在日后的教师生涯中,他日渐确信大自然的力量.

观察、感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自己所说,这是他喜欢做的事.这种每个人从小本具的细腻、敏锐的能力并没有随着童年的结束或身心的成长而淡去,反而在他不断的反省和强烈的自我存在意识中更为生动鲜活地生长着.

他从事教育后渐渐形成的教育信念,无不是从他自身的成长经历得来的.他后来的那些教育言论都是有其深刻的自身体验的,都是从关照自身中形成的,所以说他是一个自我存在意识很强、善于反省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童年那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所以,今天的幼儿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的是如何度过童年,童年时代由谁携手领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可以说,童年的经历是成就苏霍姆林斯基以后教育思想的源泉.每每遇到教育中难解的问题,他都会回想到自己的童年,寻找当时的心,体会它因何变化.每一个真正热爱教育的人,必然是关注生命而不仅仅是生活的人,必然是从思考自己的生命开始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身上表现出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生命的关注,他是一个时时刻刻关注生命的人.

二、时刻关注生命的苏霍姆林斯基在行动和情感上的表现

1.行动上的表现

正因为他是上文所说的那样的人,所以他在行动上表现为四个善于,即善于自我反省,善于观察和发现,善于思考,善于行动.其实只要具备了这四个中的一个,其他三个就必然一起存在.关于这些,翻开他积累了三十年的大大小小的四十个笔记本就可以一目了然.每一个本子记录了他所关注、所思考的教育上某个领域的问题.每当夜深人静,苏霍姆林斯基的窗户却依旧透露着灯光,煌煌如天上的明星.他总是习惯地从抽屉里取出他那本扉页上写着《教育日记》的厚厚的笔记本,记录下一天中发现的新问题,或自己的思考.当然,苏霍姆林斯基并不是把他的反省、观察思考仅仅记录在本子上,而是实实在在地实践了出来.如在当了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六年后,他成了班集体的教师,身兼两职.这正是因为他观察到的儿童的成长使得他坚信“教育技艺的最高阶段就是学校校长直接而且长时间地参与学生的一个基层集体的活动”, 所以他才会这样身体力行地去践行.正是因为对发展中的人的观察与思考,形成了他感人的教育信念,成就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帕夫雷什中学.

2.在情感上的表现

在情感上就表现为对孩子的爱.他说:“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爱孩子.”他将对孩子的依恋之感列为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这种依恋之感正是来源于对生命的关注,亦即是来源于对自我存在的强烈意识.当一个教师对自己的生命感到奇妙、惊奇而深深思考的时候,他的眼神必然会被眼前正在成长的孩子所牵引,因为这是同自己一样的一个生命呀.亲近孩子,对孩子的关注就满足了对自身生命,对人类生命的思考,所以说教师对孩子应该有天然的依恋之感.

正是基于这种强烈的爱,促使他与伙伴们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同时对学生身体发育,身体成长的各种指标,如肺活量、呼吸、血压等等,也都跟踪研究得非常透彻.他坚信,一个真正的教育者,首先要有深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本领.任何时候都应当把孩子,把眼前的学生看作是精神丰富的存在体. 这些关注孩子,为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灵世界而进行的研究活动,也使他自己成了全面发展的人.他同孩子一样的学习了学校中的物理、地理、生物等学科,对孩子的关注使他成了生物学、儿童学、心理学方面的能手.对孩子的爱与依恋,使他发展了人本有的各种能力,成就自己为一个真正的人.

三、苏霍姆林斯基时刻关注生命的人格特征所催生的教育思想

正是由于苏霍姆林斯基是上文中所说的那样的人,所以才会借着大环境而形成其庞大的教育思想.它包含了教育的或者说作为一个人成长的方方面面,然而又是细腻深刻的.为了使读者能够比较简单清晰地了解其教育思想,故此强将其不可分割来看的教育思想方便演说地分为三大部分.即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集体主义教育思想,爱的教育思想.

这三部分其实个中相互包含,所谓的全面发展、集体主义、爱的教育,三者其实是一,都是时刻关注生命的教育思想表现.如果说关注生命是体,那么这三部分就是用,体用是如一的.而所谓如一,就是圆融无碍,使一切的方法都可为成就生命而用.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系统而情真意切地体现了其教育思想的这三个部分,它的内涵是当今教育界的普遍的呼吁和行动的指导.但问题就在于为何苏霍姆林斯基能够把它们很好地践行出来,而大多数的教师还只是把这三者停留在思想的层面,理解的层面,甚至刚做了一点点,就以条件不具备,实行起来很难为借口而将其搁浅.

然而一切事倘若必须所有条件具足才去做,那么便永没有实现的一天.教师们并不能因为暂时的其他障碍或条件不具备而不去践行这样的思想,如果当下不做,那么障碍便永远是障碍,它不可能自动消除,而所谓的条件也便永远不会具足.

如若知道了任何一种思想想要成就,就必须当下即行,行在当下后,还是没能践行出来,那就是因为对这一事物不了解,或者了解了,但不是正知正见,而是偏知偏见,所以行不出来或者错行出来.

我们再来反观苏霍姆林斯基,赞叹他为教育思想家,教育实践家是当之无愧的.在教育上,他比较完美地做到了行解相应.

四、从苏霍姆林斯基生命历程看教育本质

前文已述,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时刻关注生命的人,他所有的教育思想和行动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对生命的关注源自于一颗细腻、精致的心.外婆的童话、爷爷的书籍、自然中的生活、老师的爱,保护了他当年那颗具有无限能力的心,那颗每个人小时候都具有的情感丰富、灵敏的心,那颗对自身与外在世界充满惊奇与探索的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分析了导致个别少年违反社会道德准则,甚至导致他们道德堕落的原因时发现,这些孩子正是因为在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的情感与美感方面过于贫乏,也就是说,他们的心灵没有得到滋养.他曾说,如果教育者对少年感情素养的教育有片刻的忘怀,那么少年就会很快丧失在儿童时代所获得的一切.他热切地关注着学生心灵的成长,可以说他的每一个教育行动无不与心灵有关.在实践中他发现了种种滋养心灵的方法,在观察和童年的回归中,他找到了影响少年人心灵最细腻的方法――语言与美,对于幼儿来说则是音乐与童话.

他为学生情感的细腻与丰富而高兴.他常常像外婆给自己编童话一样,给自己的学生编写童话.他曾用了整整一页来描写两个孤儿的眼睛,就是为了培养这样一种情感.当他观察到孩子们读了这篇小说后开始仔细观察周围人们的眼睛时,他无比高兴,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看到了人,发现了人,而且培养了真正的人.他的这种教育行动是以关注生命为初发因,以成就人为动机和目的,一切的方法都是为了人的,都是为了成就人所本有的种种能力的.

人之所以为人,本质只在一颗心;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本质就在于拥有一颗心的人.不了解这颗心,就不可能做成教育.这正是苏霍姆林斯基行动的理念支持.所以说,教育的本质是一个完全的过程,在于成就心灵的能力,给人以智慧.所谓完全的过程,包含了初发因(动机和目的),行动和结果三个部分.这是一个如一的过程,三个部分说其中一个也便含摄了其他两部分.正如说“好”时,就必然隐示了“坏”;说“美”的时候,其实也就是提及了“丑”.我们应当这样认识教育的本质才比较完满.过去的种种认识往往是将这一过程肢解定义.

“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成就人心灵的能力、给人以智慧的完全的过程.不管教育在哪个地方,什么年代,由谁来操作,以何种方式操作等它都是这样的“教育是什么”.各种教育本质论的反扑归真就在这里.

过去我们知道的理论方法虽然很多,但往往把它们当作教育站立的根基,而事实上,它们都只是工具,就像渡河的舟伐一样,一旦过了河,就应当放下舟伐,若执着不舍,反而成为前进的阻碍.教育活动中,不少教师不仅知道的方法少,而且往往一种方法用到底,经年累月不知变换,没有发现眼前的学生正在成长变化.这样固执一法,必然积久弊深.所以对教育的本质教师应当首先有正见,所谓正见,就是要有正确深刻的认识.其次当有正行,也就是知道如何践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时时提起对教育情景的关照.所谓关照,就是教师本人每时每刻都既是参与者,又是旁观者,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行动,同时能清醒地意识到是什么想法在支配、影响着这样的行为,对于教育情景中的一切都有这样清醒的认识.只有具有这样的关照心,才有能力知道自己的行动是否合乎对教育的本质的正见,合者则为正行.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卷三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鲍里斯塔尔塔科夫斯基.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3]洪宝书.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论研究(上、下)[J].高等教育研究,1991(02).

[4]郑金洲.教育本质研究十七年[J].上海高教研究,1996(03).

[5]曹义孙.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种种观点及其悖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07).

[6]刘煜,张烨,田大海.关于教育本质问题大讨论的历史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

[7]田娟.对近十多年来教育本质新说法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探索,2009(07).

相关论文

游戏为主的幼儿园教育活动

本文是一篇幼儿园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幼儿园教育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游戏为主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幼儿园教育及。

开展消防教育活动的尝试

本文关于班主任及宣传队及辅导员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班主任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开展消防教育活动的尝试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的问题

本文是一篇课堂教学论文范文,关于课堂教学相关学年毕业论文,关于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的问题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课堂教学及幼儿音乐及。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本文是一篇幼儿园论文范文,幼儿园相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幼儿园及幼儿及游戏。

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活动

本文关于素质教育及国学经典教育及幼儿园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素质教育相关论文范文集,与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活动相关学。

当今文学教育活动所面临的困惑

本文关于文学教育及多媒体及经典教育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文学教育论文范文集,与当今文学教育活动所面临的困惑相关专升本毕业。

学习教育活动

本文是一篇学习论文范文,关于学习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学习教育活动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学习及检验检疫及实验室方面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