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科技人才培养述评

时间:2024-01-24 点赞:43306 浏览:8213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于科技人才及人才培养及人才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科技人才有关教育学本科论文,关于教育与科技人才培养述评相关论文范文集,对写作科技人才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对科技工作者的成才、对科技人才思维的培养以及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创造活动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并深入思考分析,予以简要评述,以期为我国的实践与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 键 词 :教育;科技人才;创新

作者简介:李慧敏(1981-),女,广东兴宁人,广东药学院人事处,助理研究员.(广东 广州 5100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014-02

国以才兴,政以才治.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实践证明,科技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石,为科技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科技进步是教育发展的推动力,提高教育发展的知识更新、核心竞争力.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资源的核心,最具创新性和革命性,在科技研究、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历史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科技进步要取得迅猛发展必须建设一流的科技创新团队,方能跻身世界民族之首.而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此,研究学校教育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竭尽全力形成我国的人才优势具有战略性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研究的历程与现状

关于科技人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国外起步很早.1959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Charles Percy Snow指出,20世纪学术文化的发展促成“人文”世界与“科学”世界产生分离,衍变成两个各自独立、自成一统的不同世界.70年代后,科技工作者普遍存在学术交流、人际交往、团队管理等技能素质严重欠缺,引发西方发达国家职业界担忧不已.来自美国的学者Kent开始关注对人文素质在工程教育中的影响;Vesilind从规范、伦理和道德的视角探讨了人文素质在科技人才培养中的作用;Cranch认为,科技人才素质包括交流沟通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这些软资源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以及成果、应用和转化.[1]19世纪后,伴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西方发达国家与时俱进地将科技人才培养与敏锐的问题导向、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合理的类型结构相结合,使其在科技与教育方面独领.西方发达国家大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日趋完善,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主体.

国外学界对创新型大学建设展开了比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尽管解释力尚不完全,但毋庸置疑它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种趋势.Jarosl Pelikan提出大学具有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的双重职能,人才培养是在发展科学的过程中实现的.Frank H.T.Rhodes强调研究型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的特征.Burton R.Clark总结了创造自主创新型大学的五个组织特征.[2]Henry Etzkowitz指出现代大学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此引发了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合作的创新模式.Jerome S.Bruner提倡在教育过程中用“发现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J.Paul.Guilford认为要把一切能够激发散思维的内容都纳入到传统的课程里,以便对学生按创造性的精神和需要进行教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作为前沿的热点,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生命力,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解释实际问题的实证研究也尚有大量的发展空间.

从理论视角对教育与科技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在国外较为流行.一个国家的强弱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方面,而综合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载体,在科研、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学校教育是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如果说中小学校教育实施的是基础知识教育和基本做人道理的教育,大学实施的则是专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世界观人生观等思想教育.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接受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等智力因素教育,而且接受理想信念、道德标准、心理素质、素质拓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人相处能力、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教育.从理论上总结探讨这些问题对丰富教育学和科技人才培养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研究的历程与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工程教育研究的深入和人才学的兴起,国内开始广泛关注科技人才的培养.特别是1995年,中国开始参与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性排名,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也因此迅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当前,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研究.如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马陆亭认为,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综合考虑高等学校的结构体系、教育思想体系和学术体系.高等学校要按层次和类型两个维度设计分类体系,通过结构化课程设计融合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思想,努力建立让广大教师醉心于学术工作的机制.杨晓燕等针对目前地方工科院校的实验教学从体制到机制、从实验室的设置到教学内容体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提出了实验教学的建设目标,研究探讨了地方工科院校构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另一方面是对不同类型和不同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讨.汪张林认为,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多问题,应根据知识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构建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4]吴晓波等认为,应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培养选拔方式,落实相应的资助服务措施,进行动态的目标考核管理,最终形成一套定位明确、衔接紧密、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选拔培养、资助服务和考核管理机制. 科技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培养工程,涉及启蒙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高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伸和提高,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和摇篮,特别是培养科技人才方面,是教育链条上的关键环节.因此,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切.早在“七五”期间,清华大学就从科技人才培养类型、主要特征、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专门对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类型与主要素质的培养展开分析探索和深入研究.1998年,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深刻分析指出,高等教育的严重弊端在于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功利轻素质、重共性轻个性,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要加快实施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厚基础、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宽口径”的综合人才.[5]与此同时,有关大学生的科技人文素质教育很快成为研究热点,尤其受到高等工程教育界的追捧.近年来,学者们又将目光投向科学与人文的融通,通识教育因此进入研究与实践的视野.我国高等教育陷入“学历教育”的误区,人才培养信息的单向流动、人才培养目标的扭曲,缺乏专业特色和学科,造成科技工作者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缺失,人才质量不尽如人意.[6]虽然我国“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但培养质量标准和培养过程差异不明显.

三、结论与述评

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学校教育与科技人才成长”的研究,总的来说无论是理论的层面还是实践的视角,研究成果颇丰.通过分析发现,国外研究成果很多,但是针对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相对少见.同时,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少之又少.关于国内的这项研究起步较晚,发展却很迅速,成果也很丰富.但大都拘泥于对已有理论的再阐述和比较,而关于理论创新、体系创新的研究总体较少.现有文献表明,学校教育与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与成长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尽管强调学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的大有人在,但在机制上(两者的结合点上)却鲜有人专门研究.

综观国内外对科技人才研究的教育实践,仍存在一些缺憾,如“科技人才”尽管使用频率较高,但人们对其内涵与外延认识大多不一,且当前高校对科技人才的素质结构形态存在“理想化”的误区,较少从职业化的视角来看待科技人才素质的“社会适用性”.

相关论文

农业高校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本文是一篇农业科技论文范文,农业科技方面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农业高校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农业科技及农业。

职业教育学生型人才培养

本文是一篇职业教育学论文范文,职业教育学类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职业教育学生型人才培养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职业教育学及职业教。

新疆教育学院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本文是一篇旅游管理论文范文,旅游管理方面有关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新疆教育学院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汽车装配与制造科技人才培养探究

本文是一篇汽车制造论文范文,关于汽车制造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汽车装配与制造科技人才培养探究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汽车制造及。

中专护理教育与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是一篇护理教育论文范文,护理教育有关毕业论文模板,关于中专护理教育与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护理教育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