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是教育供给不足的总病根

时间:2024-04-12 点赞:46089 浏览:9010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于高等教育及财务系统及学校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高等教育有关教育学毕业论文格式,关于垄断是教育供给不足的总病根相关论文范文集,对写作高等教育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如此僵死和稀缺?不是政府不重视和不投入,相反,正是政府过于关注和垄断教育投入.教育行政部门的心态是,要扩大教育供给,也只能通过我们来做,别人不准进入我们的垄断领域.这是一种什么的行径

无论是参照中国历史的教育传统还是参照当达国家的标准,中国公立学校一统天下的格局都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怪胎

为什么高考竞争如此残酷?正常的理由是,家长都渴望孩子升入大学,社会受教育需求极大,而高等学校有限,教育供给不足,所以高考就成为选拔淘汰学生的必由之路.人们普遍认为,如果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将来大部分人都能进大学,也就不用这样严格了.也就是说,应试教育之罪,就罪在教育供给不足.

那么,为什么会教育供给不足呢?因为国家太穷.某些分管教育的领导也常说:“穷国办大教育,办不起啊!”真是这么个道理吗?在笔者看来,将教育供给不足归到“国家太穷”,这是从根本上掩盖了现行教育体制之恶.从这样的逻辑会引出这样荒谬的推理:过去为什么要围绕权力搞关系?为什么要搞配给制?为什么要发粮票、发布票、发肉票?为什么百姓难吃饱?为什么要向领导写思想汇报?都是因为国家太穷了.现在为什么出现学生在学习压力下,为什么出现大量的考场现象,为什么中国学生成为世界上最苦的学生,都是因为国家太穷了.一句“国家太穷了”,就能为教育的专横特权赋予合理性吗?

二十多年前,中国很穷,但想通了国家穷的原因,就是国家权力统得过死管得过多,过多的管制压制了基层的积极性和活力.不能因为穷而要求强化管制,相反,正是因为穷而要求放松管制,因为管制和垄断就是穷困的根源.一生的功绩,不就是基于尊重基层的创造力,不就是把政府部门控制的权力逐步下放到社会吗?

同样的道理是,中国教育供给短缺,不是因为国家太穷,而是因为教育行政部门全面控制和垄断了教育的权力.1997年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第5条明确规定:“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教育机构.”这样的规定到现在仍没有任何变化.

为什么一定要“严格控制社会力量”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呢?反正就这么定了.民办高等教育在“严格控制”下如何发展呢?中国改革二十多年了,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控制和垄断不是被减弱,而是变着法子地更加强化了.教育改革严重滞后,教育行政部门成为中国最后的最大的计划控制的堡垒,这是中国教育供给严重不足的总病根.

从历史原因来说,中国教育供给的严重不足,是从建国后教育的全面公立化改造开始的.

秦朝到满清二千多年的历史中,虽然政府也举办官办学校,但是私立学校总数仍然占绝大多数.到半个世纪前的1945年时,中国205所高等学校中,私立高校仍有81所,占高等学校总数的39%,占高等学校学生的37%左右.5073所中学中,私立中学仍有2152所,占学校总数的42.4%,占高中学生总数的39%左右.这说明即便在兵荒马乱的时代,非政府办学也占学生总数的近40%,社会力量是教育供给的重要依托.按照中国历史的传统,私立学校从来是教育供给的重要来源.建国后直到现在,这起码应该是40%左右的非政府教育供给力量被打掉了,中国教育的供给怎么会不短缺?

在当代富裕的发达国家,私立学校学生总数也仍然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美国私立高等学校占学校总数的58%左右,日本的私立高校占其高校总数的71.1%,韩国的私立高校占其高校总数的80.5%,中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的私立大学也占总数的50%和66.1%.即便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私立学校学生数也超过一半以上.印度私立大学占全国大学入学率的59%,印度尼西亚则高达94%.按照发达国家的特点,私立学校,尤其是私立的高等学校,是教育供给的主要力量.

无论是参照中国历史的教育传统还是参照当达国家的标准,中国公立学校一统天下的格局都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怪胎.半个世纪前,中国兵荒马乱,积贫积弱,但是非政府办学尚能达到近40%的全国大学入学率,这说明了非政府办学的社会力量完全可以承担起半边天.但是实际情况是,直到今天,中国民办小学仅占全国小学在校生的1.83%,民办普通中学在校生仅占全国普通中学在校生的4.63%,民办高校在校生仅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的2.19%.所以,中国的高等学校总数不够,根本不是因为什么“国家太穷”.

一看到教育供给不足,善良的百姓就会想,应当加大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但不妨想想,现在中国大学毛入学率刚突破15%,与此同时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不到3%.按此比例简单推算,中国大学毛入学率要提高到30%,财政性教育投入就应当占到GDP的6%.如果大学毛入学率要达到60%,财政性教育投入就应当占到GDP的12%,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达到这样的财政投入水平.

中国市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民间积累了大量财富,只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垄断权力被减少,教育独立和自由的空间加大,民间力量一定会迅速补入教育.现在,市场上有各式各样的服装、家用电器,这是政府重视和投入的结果吗?

教育部门打个喷嚏,民办学校就感冒,打喷嚏,发烧.这么多年来,他们几乎都处在不断感冒发烧之中

民办教育投资人斗胆进入教育时,往往有这样的想法:仅靠政府的财政投入,不可能解决中国教育供给不足的问题.百姓教育需求的膨胀,一定会迫使教育行政部门逐步放松教育的管制,逐步给民办教育创造更好的营运环境.

这种今天看来很天真的想法,其实是有政策撑腰的.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领》就主张:“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并提出对社会办学“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许多民办教育投资人当时便据此认定:中国民办教育的春天到来了.

利用市场经营的力量和技能来发展教育,不仅有政策撑腰,在世界上更有成功的范例.美国有77家上市教育公司,这些上市教育公司不仅自己开办学校,还承包了美国许多公立学校.美国梅里尔林奇公司(Merrill Lynch,美国最大的上市教育公司)和诺贝尔集团公司(Edison,美国上市教育公司)是许多民办教育投资人的榜样,这两家公司能从资本市场上融来几百亿美元投入教育领域,至今仍毫无颓势.

但这些外部条件,中国根本不具备.于是,民办教育投资人不断在教育行政部门划定的铁笼中四处碰壁,不断在变动不已的教育政策环境中艰难挣扎.教育行政部门打个喷嚏,他们就会感冒,多打几个喷嚏,他们就会发烧.而这么多年来,他们几乎都处在不断感冒发烧之中.


比如,他们将自有资金投入学校,随后马上就会遇到融资困难.银行不给贷款,理由有两个:第一个理由是,教育是公益事业,公益资产不能用于抵押贷款;第二个理由是,法律规定教育投资人不能以赢利为目的,今后用什么收入来还款.

银行贷款不通,资本市场不通,怎么办?这就把他们逼向了储备金的办法.所谓储备金,指家长一次一笔钱给学校(不同阶段、不同学校8~20万不等),此外不再缴学费和伙食费,学校用这笔钱建设和运行学校,在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学校将这笔钱如数还给家长.这样的融资方式,是由广东英豪学校首先采用的,以后为许多民办学校所采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种融资来的资金,实际资金成本接近18%左右,这在1994年前后的经济热潮时期,学校还能撑得住.但1996年底开始宏观调控,银行存款利息一路下降,学校的储备金负担逐渐变成了套在学校脖子上的绞索.储备金还容易被扣上乱集资的罪名,用储备金从事经营,也容易被当成挪用教育经费处理.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里面对民办学校创办人能否取得合理回报和银行对民办学校贷款放了口子.但是,政策是不配套的,抵押担保的法律之中,仍将学校资产视为公益资产,学校的贷款仍受到诸多限制.

好不容易苦撑了多年,又等来了教育行政部门给民办教育雪上加霜的一天!这就是今年来连续出台的三大政策:独立学院、名校办民校和取消民办学校学历文凭考试.同时,在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民办机构在贷款上受到严格控制.这些政策的合力,一起将民办学校逼向了困境.《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细则》一出台,中国的民办高校应当有70%左右面临破产.

两个政策,就把多年争论不休的教育乱收费合法化了,同一份公立教育资源,被挂上了两块牌子,收入进入了两个不同的财务系统而

研究教育行政部门的几十年来的邪门做法,笔者概括出“集权―养权―分权―享权”这样的历程.

所谓“集权”,指的是改革前几十年教育的全部公立化,以此建立起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领域惟我独尊的地位.

养权表现在以公共资源扶持重点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表现为“211工程”为代表的重点高校的建设,这些重点高校目前占全国高校总数的3%左右.各省市依样画葫芦,以财政资源重点扶持少数重点中学和小学.目前,全国重点中小学在全国中小学总数的2%左右.也就是说,全国公立学校中,也只有2~3%的学校得到了政府财力和政策的重点支持.目前,教育升学竞争的焦点,就是这2~3%的重点学校.重点学校倾斜的政策,使重点学校成为家长们狂热争夺的对象,“条子生”、“关系生”、“票子生”都是有权有势的家庭.

所谓“分权”和“享权”,指的是2000年以来以“独立学院”和“名校办民校”为代表的公立教育资源的私有化进程.教育行政部门经过多年“集权”和“养权”的阶段,终于搞出了含金量很高的一批重点学校.而现在,教育行政官僚们(含公立学校的校领导们)不愿意这些名校继续姓“公”了,他们要将这批重点大学和重点中小学校的好处分归个人所有和享用,中国教育现在就进入了瓜分教育权力资源和享受教育权力资源的阶段.

所谓“独立学院”,指的公立大学设立民办的二级学院,这些学院依托原有公立大学的声誉和实力,降低录取分数线招生,实行高收费,而且许多独立学院的文凭仍以原校本部的名义颁发.2003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鼓励独立学院发展.而且规定,独立学院只能是“民办”.当然,一般的“民”是很难染指这样的民办学校的.在这样的政策下,独立学院迅速发展,目前在25个省市已有300多所,在校本科生已有40多万人.

所谓“名校办民校”,指的是公立重点中小学开办私有的“民校”,因此形成了“校中校”或“校外校”,这些“民办”学校对外实行高收费政策.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重点高校办的“独立学院”和重点中小学办的“民校”直接无偿或低价利用原来母校的品牌、师资甚至教室开办,但高收入的学费都装入开办者们的个人腰包.

面对社会的批评,教育部门的文件要求“独立学校”和名校所办“民校”要母校独立出来,做到独立品牌、独立法人、独立核算、独立校园、独立管理等.但是,教育部的要求也只是一种倡导,对那些并不真正“独立”的学校该怎么办呢?没听说过有谁因为“不独立”而受到处罚.公立重点学校的领导一方面从教育行政部门得到财政支持,一方面将血输到他们自己的私有学校之中,靠纳税人的血来养肥自己的“独立学院”和名校办的“民校”.

“独立学院”和名校所办“民校”的受益人是谁呢?谁能成为高等教育的“独立学院”和中小学名校所办的“民校”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呢?

教育行政部门的两个政策,就把多年争论不休的教育乱收费彻底合法化了,同一份公立教育资源,被挂上了两块牌子,收入进入了两个不同的财务系统而已.以公立的门脸,收私人的好处.

教育行政部门为了给自己控制的“独立学院”争夺自费生资源,发出通知,规定自2005年起,原有的所有进行文凭考试试点的民办教育机构,一律终止招收文凭考试学生.同时,“独立学院”刚一成立,就拥有招收文凭考试学生的权力.这一收一放,就将原有的真正的民办高校逼入了死角.一些成立了十几年的真正的民办高校不能再搞学历文凭考试,而那些刚冒出来的“独立学院”就有学历文凭考试的资格,这是什么“依法教育”和“教育公平”!?

相关论文

关于农村社区教育供给的

本文是一篇农村社区教育论文范文,农村社区教育类本科毕业论文,关于关于农村社区教育供给的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农村社区教育及社区。

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79期)

本文是一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79期)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职。

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71期)

本文是一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类有关毕业论文,关于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71期)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职业技术。

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86期)

本文是一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大学毕业论文,关于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86期)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81期)

本文是一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方面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81期)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

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70期)

本文是一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70期)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职。

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67期)

本文是一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67期)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职业。

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68期)

本文是一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类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68期)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职业。

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93期)

本文是一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类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全国职业教育文要目检索(总第193期)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