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教育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时间:2024-01-19 点赞:49617 浏览:10006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与尊重教育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关论文小学教育,可作为德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思想政治教育及教育实践及思想政治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摘 要 尊重教育是一种旨在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新教育理念,当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忽视,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尊重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关 键 词  尊重教育理念 受教育者 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尊重教育是弘扬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一种引导教育发展宏观走向,影响教育实践行为及教师行为的教育哲学观,相对制度的作用而言,它则像一只“无形的手”,以一种无形的观念的力量主导着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教师的教育实践.①尊重教育理念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我国以往教育中对人的严重忽视而提出的一种先进教育理念.尊重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关键在于尊重受教育者,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弘扬和发展其主体性.所谓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就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②该理念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即是对人的本性和教育的本性的神圣回归.于教育本质而言,教育是一种基于人、通过人又为了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于学生而言,现实的个人是一切活动和一切关系的主体,于教育亦然.鲁洁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指出过:“受教育者的最大特点就是他是作为一个主体而存在的.任何教育要求都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主体活动,同化为他自身的要求,才能促使他们的发展”.③

2.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人、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理应将弘扬和发展人的主体性作为自身的追求目标.2003年底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励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④受教育者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在既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和实践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行动;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能够根据自身客观条件自主设计和安排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面对现实生活中复杂多变的思想政治问题和突如其来的道德冲突,能够创造性地构建思想政治认知及时准确作出价值判断并选择自己的行为.然而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远未发挥预期效果,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不够重视就是关键因素之一.具体表现为:一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向硬性灌输的教学方法与陈旧乏味脱离学生需求的教育内容远远不能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学生甚至厌恶排斥这些关于哲学关于道德的深奥难懂的内容;二是过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输送人才,以社会需要和社会规范为前提告知受教育者“必须、应该、禁止”做什么,使得受教育者完全失去了发挥自主性的空间;三是介于能动性与自主性上的“折翼”,加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知行脱节的弊端,受教育者无法在鲜活的思想政治环境和道德情境中来检验所学或树立面向问题的探究精神,从而大大制约了受教育者创造性意识和能力的成长.于是“受教育者只能处于接受者被塑造的客体地位,他们只能是一根根灌满了各项道德规范、概念的‘香肠’”.⑤而在今天这个高扬“以人为本”旗帜,高唱“人的主体性”凯歌的时代,教育必须要尊重并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将尊重教育理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能带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革新,极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尊重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3.1 尊重受教育者人格,贯彻疏导方针

“人格”一词涵义众多,在此主要表达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的主体所应享有的权利及义务的资格.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言论、行动、思想自由等权利,哪怕由此权利带来的是学生不成熟的思想和行为的决定,尽管如此,这种做法也比因为成人侵犯其应该享有的权利而灌输给他们合主流的知识与价值观重要得多.⑥尊重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思想政治教育应贯彻疏导方针.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碰撞的今天,学生已经形成了多元人生观、价值取向等,仍罔顾学生独立之人格而强行灌输大一统思想,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疏导方针所提倡的疏通和引导的方法则恰到好处.思想政治教育学所说的疏通,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让人们把各种意见和观点充分表达出来;所谓引导,就是在疏通的基础上,支持和弘扬正确的思想观点,反对和批评不正确的思想观点,并注意把其中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引导到正确的轨道.⑦正如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如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关系”时,可以讲述孔繁森、雷锋等先进人物事例,并结合宣传本校学生榜样,使学生从耳闻目睹的先进人物身上受到启发.

3.2 尊重受教育者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

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因素各有不同,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气质也都不尽相同.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理当鼓励受教育者尊崇个性、保留差别.尊重受教育者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提倡实施个性化教育.首先要尽可能地宽容接纳,正由于学生们在个性、能力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不同领域显示出不一样的潜能,可能取得的成就和适合的社会分工也就不同,这也正是“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其次是要因材施教,只有在承认和包容差异的前提下做到因势利导,才能帮助受教育者走上个性化发展道路,成就其精彩人生.蔡元培就是主张“尚自然,展个性”的,他以农家对待作物来比喻教育者应因材施教、因地施教,“干则灌溉之,弱则支持之,畏寒则置之温室,斋食则资以肥料”.

3.3 尊重受教育者选择,加强隐性教育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并存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思想、中国传统残存的封建思想、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如何使受教育者自觉地认清主流意识形态从而坚定不移地追随,首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如若思想政治教育一开始就规定什么是对的,什么必须去坚守,那么,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必然只能“进书本”、“进课堂”,而走不进学生的头脑中、心坎里,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恶而走到对立面.尊重受教育者的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可加强隐性教育的运用.隐性教育相较于讲座、报告、授课等显性教育方式,其优势在于寓价值观、道德规范、理想信念于日常生活情境中,既锻炼了受教育者的感知理解与判断力,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感召力,使受教育者不自觉或无意识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和观点进行接受并内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可供开展隐性教育的载体有许多,譬如校园升旗仪式、开学典礼、传统节日庆典、志愿服务、参观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等,都潜移默化地起到传达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观念的作用,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道德判断与选择的能力.

3.4 尊重受教育者情感,采用移情方法

能否在情感上获得关于某一知识愉快且深刻的体验,是促进受教育者将知识与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倚重课堂讲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属于知识性的交流模式,而很少顾及到二者间的情感交流,更没有心灵的碰撞、情感的共鸣.然而,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言,受教育者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坚守、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都不是轻而易举或一朝一夕之事,深厚的情感和真诚的信仰才是动力之源.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架设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齐之以行.尊重受教育者的情感,思想政治教育可借鉴心理学中移情的方法.在此移情主要指教育者在充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与受教育者心理的基础上将某种积极的、正面的情感投射到受教育者身上,以唤起受教育者心中对真善美的追求或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是有着真实情绪的个体,教育者若不能放下身架、眼光向下、敞开心扉与受教育者沟通,可能就会因为情感的不对等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率低下或者失败.同时,教育者还要及时促进受教育者情感的升华,个体道德品质养成的过程中,知情意行是一个连贯的过程,情感是个体由知到行的催化剂,受教育者对已有的认知产生积极的情感后,进一步将其付诸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由此产生了.


相关论文

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及群众及社会实践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政治论文题材,关于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相关论文范文参。

对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

本文关于创新教育及初中政治及初中思想政治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创新教育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对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相关。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类中职政治论文,关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相。

略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本论文为思想教育方面政治思想工作论文,关于略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可用于思想教育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

此文是一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文,思想政治工作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相关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思想政。

新时期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

该文是思想专业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新时期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相关论文范。